地震啊别怕活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中班安全: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震,知道在地震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2.懂得勇敢面对自然灾害,减少恐慌情绪。
3.通过教学,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做到尽可能的防患未然。
教学内容:
一、“地震”是什么?
1.网络资源:
教师用PPT或图片的形式,简单介绍地震的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地震。
2.图书资源:
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图书资源,通过绘本或其他形式向幼儿详细阐述地震的发生原因、表现形式等相关知识。
二、地震来了,我会怎样保护自己?
1.游戏环节:
通过“地震来了-我快躲”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地震来袭的紧张和危险,培养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手势练习:
教师请幼儿手指作出大拇指竖起来,其他四指弯曲交叉,以示借力支撑,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应对地震。
3.安全逃生:
教师简单介绍地震来临时应该采取的安全逃生措施,例如躲在桌子底下保护头部,快速逃离危险区域等。
三、告诉爸爸妈妈,我们已经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啦!
在课后家长交流中,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微信或其他方式向家长传达和介绍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教学后记:
1.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内容的把握和讲解方式的选择。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真实案例或其他方式,增加儿童的知识体验和情感参与,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最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安全出口等,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10篇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大全【10篇】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怎么写?教案有什么作用?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活动准备教学用具: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活动过程一、课前热身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2024年地震来了我不怕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精彩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避险与自救》第三节《地震来了怎么办》。
详细内容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紧急疏散与自救互救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学会地震发生时如何冷静应对,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培养幼儿遇到地震时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及紧急疏散要领。
教学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自救互救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震演示模型、图片、视频、安全常识卡片。
学具:模拟地震体验器材、自救互救演练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演示模型,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桌子下、保护好头部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模拟地震体验,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4. 自救互救技巧讲解与演练(10分钟)讲解地震后的紧急疏散与自救互救技巧,组织幼儿进行演练。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躲到桌子下抱头鼠窜远离高大建筑物3. 地震后的紧急疏散与自救互救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案:地震来了,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躲到桌子下,保护好头部。
地震过后,按照紧急疏散路线迅速撤离,互相帮助,确保安全。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地震自救互救技巧。
答案:抱头鼠窜、远离高大建筑物、紧急疏散时互相提醒、协助行动不便的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及自救互救技巧。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学校等场合的安全意识,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拓展延伸,提高幼儿的安全素养。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冷静和自保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难点:让幼儿在地震来临时能保持冷静,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地震知识PPT、安全标志图、地震演练场地。
2. 物资准备:防震包、安全帽、防滑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震知识PPT,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如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级别等。
2. 基本知识学习: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如躲到桌子下、抱头鼠窜等。
3. 安全标志学习:展示安全标志图,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安全标志的意义。
4. 地震演练:组织幼儿进行地震演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五、教学评价:通过地震演练,观察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地震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地震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让幼儿制作地震安全手册,将学习到的地震安全知识手绘在手册上,加深幼儿对地震安全知识的理解。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地震救援角色扮演,让幼儿了解地震救援人员的工作,尊重和感激救援人员。
七、作业布置:1. 家长配合: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地震安全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加强家校合作。
2. 地震安全小故事:让幼儿编写关于地震安全的小故事,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思考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幼儿对地震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改进措施:1.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教学评价,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中班安全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1. 教案概述1.1 教学主题本次教学主题为“中班安全地震来了我不怕”,旨在通过地震知识的传授和应急演练的开展,提高幼儿在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1.2 教学目标•知道地震来临时需要做出哪些应急措施。
•掌握避难时的正确姿势。
•能够通过挑战和游戏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1.3 教学内容1.3.1 地震知识•什么是地震。
•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地震的等级。
•在地震中,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应急措施。
1.3.2 防震减灾技能•如何正确地钻熊孩子的柜子。
•如何躲避物品掉落。
•如何紧急疏散。
1.4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讲授知识、演示示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挑战和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防震减灾技能。
1.5 教学材料•电脑和投影仪。
•海报、图片、视频等地震知识宣传资料。
•地震应急包、保护手套、防护面罩等防震减灾用品。
2.1 导入环节2.1.1 “小小消防员”游戏•分享一段地震发生时的视频。
•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火灾、地震等的危害。
•让幼儿从小小消防员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火灾和地震的危险性,并引导幼儿思考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2.2 正文环节2.2.1 地震知识讲解•通过PPT等方式,简要介绍地震的概念、发生原因以及常见的震级等知识。
•让幼儿明白地震可能带来的危害,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视频、图片等材料,展示地震的场景,引导幼儿体会地震来临时的恐慌和不安。
2.2.2 防震减灾技能演示示范•介绍常见的防震减灾技能,并结合实际场景,演示正确的防震姿势和应急处置方法。
•引导幼儿模仿演示和实践操作,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防震减灾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2.3 挑战游戏•配置多个障碍点,幼儿需要避开障碍并找到指定的避难点。
•通过挑战,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掌握地震应急技能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应对灾难的勇气和自信心。
2.3 结束环节2.3.1 知识回顾•通过提问等方式,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安全教育防地震教案(通用7篇)安全教育防地震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教育防地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全教育防地震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形成,在发生地震时,能够从容面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2、让幼儿感受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鼓励幼儿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3、初步了解地震的小常识。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灾区受灾幻灯片、地震知识课件、自救幻灯片。
活动过程:(一)、播放地震相关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
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略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幼儿:略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
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二)、看课件,了解地震的形成过程。
教师:小朋友知道了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害,那么地震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一部短片,看谁能在短片里找到答案。
幼儿:略教师小结: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在地球表面有许多的板块,这些板快不停的运动,当板块与板块之间挤压太紧,造成了板块的滑动就引起地震。
(三)、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怎么样保护自己。
1、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怎么样做才是安全的呢?幼儿:略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⑴、有序地快速地跑到空旷的地方。
⑵、暂避到洗手间、厨房等空间小的地方。
⑶、躲在桌子、床铺等坚固的物体下面。
⑷、不可从二楼往下跳。
教师:如果在高层建筑居住,我们应该怎么逃生?(乘坐电梯还是自己徒步从楼梯下?)幼儿:略教师:我们切记不可乘坐电梯。
幼儿园防震避险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示例文章篇一:幼儿园防震避险逃生演练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哎呀呀,你知道吗?地震这玩意儿可吓人啦!虽然咱们这儿不一定会经常碰到,但万一真来了,咱们可得做好准备呀!所以呢,为了让小朋友们在地震来的时候能保护好自己,咱们幼儿园决定搞一次防震避险逃生演练!二、活动目标1. 让小朋友们了解地震的危害和简单的地震知识。
2. 教小朋友们掌握一些基本的防震避险和逃生的方法。
3. 培养小朋友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和勇敢。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咱们幼儿园的各个教室、操场五、参与人员全体小朋友和老师们六、活动准备1. 知识准备老师们先给小朋友们讲讲什么是地震,地震来了会怎么样,就像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有点吓人但又能学会本领的故事一样。
比如说:“小朋友们,地震就像一个大怪兽,会让房子摇摇晃晃,要是咱们不注意,就会被大怪兽抓住哟!”2. 物资准备(1)准备好警报器,这可是提醒咱们地震来啦的重要工具,就像警察叔叔的警笛声一样!(2)在各个教室和走廊里贴上一些指示标志,告诉小朋友们往哪里跑才安全,这就像是给小朋友们画的小地图。
3. 场地准备老师们提前检查好操场,确保没有杂物,让小朋友们能安全地跑到这里集合。
4. 人员安排(1)每个教室都有一位老师,就像小朋友们的守护天使一样,带着大家一起避险和逃生。
(2)在楼梯口和重要的通道也安排老师站岗,指引小朋友们不要跑错方向。
七、活动流程1. 地震知识讲解小朋友们坐在教室里,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大家讲解地震的知识。
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地震可怕吗?那我们要怎么打败这个可怕的大怪兽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课堂气氛可热闹啦!2. 室内避险演练“呜——”警报声突然响起,就像大怪兽真的来了一样!老师大喊:“小朋友们,快躲到桌子下面!”小朋友们迅速地钻到桌子下面,用小手抱住头。
老师一边看着大家,一边说:“别害怕,小朋友们,只要我们躲好了,大怪兽就抓不到我们!”3. 紧急疏散演练过了一会儿,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是告诉大家要赶紧跑啦!老师带着小朋友们按照之前画好的小地图,快速而有序地往操场跑。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知道防震知识。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逃生。
3. 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
2. 让幼儿掌握防震逃生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1. 让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逃生。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地震知识PPT2. 地震逃生演练道具(如防震手环、防震背包等)3. 地震逃生演练场景布置(如教室、楼梯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地震?地震有什么危害?2. 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地震的了解。
二、地震知识讲解1. 教师利用PPT,向幼儿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定义、成因、特点等。
2. 教师通过实例,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
三、防震逃生技能讲解1. 教师向幼儿讲解防震逃生的基本技能,包括:a.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b. 如果在室内,要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面,如桌子、床下等。
c. 如果在室外,要迅速离开建筑物,寻找开阔地带。
d. 逃生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拥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2. 教师演示防震逃生的正确动作,让幼儿跟随模仿。
四、地震逃生演练1. 教师布置地震逃生演练场景,如教室、楼梯等。
2. 幼儿分组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指挥。
3. 演练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逃生动作,及时纠正错误。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演练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针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教师强调防震逃生的重要性,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地震知识讲解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地震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幼儿在防震逃生技能讲解环节的模仿情况,了解幼儿对防震逃生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幼儿在地震逃生演练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教案优选五篇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教案优选五篇【一】活动目的:1、使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的可贵。
2、使学生懂得地震防护知识及防其它灾害小常识。
活动过程:一、学生了解4·20x地震情况x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x省x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
震中距x约100公里。
x、x及x的x、x、x等地均有较强震感。
据x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
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
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
二、地震知识介绍: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那些曾发生在居民区,尤其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使不少人心理上蒙上一层恐惧地震的阴影,甚至谈震色变。
一次地震,从感觉到震动到房屋倒塌,通常只有十几秒的时间。
在这十几秒的时间里,无论是跑出去还是就地躲避,都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会。
经验表明,震时就地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较好的办法。
避震时要重点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鼻等身体重要部位。
三、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1.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我不怕》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冷静和勇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冷静和勇敢。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
2. 如何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冷静和勇敢。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安全演练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2. 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躲到桌子下、保护好头部等。
3. 情景模拟:设置地震发生的情境,让幼儿进行实地演练,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4. 游戏互动:设计地震逃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6. 家园共育: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地震安全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8. 活动延伸:布置地震安全相关的作业,让幼儿在家庭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0. 教学评价:对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在地震面前保持冷静和勇敢。
六、教学活动:1. 地震逃生演练:模拟地震发生的情景,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逃生演练,确保幼儿能够熟练掌握地震逃生的正确方法。
2. 地震安全知识竞赛:设计一些关于地震安全的题目,以竞赛的形式让幼儿回答,增强幼儿对地震安全知识的记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震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地震逃生演练,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掌握地震逃生的方法。
3. 游戏教学法:设计地震安全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地震安全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地震逃生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地震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地震来了啊,别怕(小班安全活动)
教师:涂雨芬2016/5/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技能。
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和大人们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知识的短视频,图片板书
活动过程:
一、观看地震知识的录像片段,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一)通过短片让幼儿了解,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处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震动,这就是地震。
(二)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地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呢?
幼儿自由讲述:地震时,地面会剧烈震动、裂开大缝,房屋倒塌,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地震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避震的知识。
二、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一)小朋友,如果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做呢?
(二)教师对正确的做法进行小结: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
2、.当你在室内的时候,可以躲在墙角、厕所等容易构成三角支撑的地方以及结识坚固的家具底下或旁边。
用身边的坐垫、枕头等柔软物保护头部。
选好躲藏处后,正确的避震自姿势为;蹲下,低头,闭眼或用手保护头部。
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尘和毒气。
千万不要跑到阳台或窗户旁边,要远离玻璃门窗,或是悬挂物物下。
3、如果是在室外,应该尽快跑到开阔的地方。
要远离楼房、围墙、树木、广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桥下面。
不要坐在汽车里,要到空旷的广场避难。
4、千万不能躲在招牌或玻璃处,它们掉下来会砸伤自己的。
5、如果被埋,不要惊慌,要想办法保护自己。
可以设法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三、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避,运用逃生技巧。
模拟演练:《地震来了》,引导幼儿逃生,往外面空地有序的跑、躲在桌子底下、墙角落等等。
告诉幼儿: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
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还是有一小段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受到伤害。
四、活动延伸:
在汶川县大地震中,你们看见好多的小朋友受伤了,他们的房子没了,爸爸妈妈没了,家也没了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幼儿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