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防护与急救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5.95 MB
- 文档页数:10
体育运动的安全教育与防护措施引言:体育运动作为人们日常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身体有益,还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团队合作和竞争能力。
然而,随着运动的愈发普及和专业化,我们也需要关注运动中的安全问题。
本文将就体育运动的安全教育与防护措施进行展开详细分析。
一、了解运动中的常见风险和伤害类型1. 运动中的常见风险:例如摔倒、扭伤、拉伤等。
2. 伤害类型:骨折、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
二、加强体育运动的安全教育1. 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通过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减少受伤的风险。
2. 培养运动意识:教育运动者关注个人身体状况,及时调整和停止运动。
3. 提供安全训练和指导:运动者需要了解专业的训练和指导,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1. 使用适当的器材和装备:运动时应穿戴适合的运动鞋和护具,如头盔、护膝等。
2. 保持良好的场地和设施:定期检查运动场地和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3. 增加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醒运动者建立安全意识,主动避免潜在危险。
四、建立有效的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1. 培训急救人员:体育场馆和运动俱乐部应该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
2. 提供急救设备和药品:及时处理运动中的伤害,保障运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3.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常见的运动事故,建立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应对突发情况。
结语:体育运动既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又能够提高个人能力。
但是,运动中的风险和伤害也不可忽视。
通过加强体育运动的安全教育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运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运动,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运动的乐趣。
运动伤害急救与预防指南第一章:运动伤害概述 (2)1.1 运动伤害的定义与分类 (2)1.2 常见运动伤害类型 (3)第二章:运动伤害急救原则 (3)2.1 急救基本步骤 (3)2.2 急救器材与使用方法 (4)2.3 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4)第三章:骨折与脱臼急救 (4)3.1 骨折的识别与处理 (4)3.1.1 骨折的识别 (4)3.1.2 骨折的处理 (5)3.2 脱臼的识别与处理 (5)3.2.1 脱臼的识别 (5)3.2.2 脱臼的处理 (5)3.3 骨折与脱臼的预防措施 (5)第四章:肌肉损伤急救 (6)4.1 肌肉拉伤的识别与处理 (6)4.2 肌肉挫伤的识别与处理 (6)4.3 肌肉损伤的预防方法 (7)第五章:关节损伤急救 (7)5.1 关节扭伤的识别与处理 (7)5.2 关节炎症的识别与处理 (8)5.3 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 (8)第六章:皮肤损伤急救 (9)6.1 皮肤擦伤的识别与处理 (9)6.2 皮肤撕裂伤的识别与处理 (9)6.3 皮肤损伤的预防方法 (10)第七章:头部与颈部伤害急救 (10)7.1 头部受伤的识别与处理 (10)7.1.1 识别头部受伤 (10)7.1.2 处理头部受伤 (11)7.2 颈部受伤的识别与处理 (11)7.2.1 识别颈部受伤 (11)7.2.2 处理颈部受伤 (11)7.3 头部与颈部伤害的预防措施 (11)第八章:胸部与腹部伤害急救 (12)8.1 胸部受伤的识别与处理 (12)8.1.1 识别方法 (12)8.1.2 处理方法 (12)8.2 腹部受伤的识别与处理 (12)8.2.1 识别方法 (12)8.2.2 处理方法 (12)8.3 胸部与腹部伤害的预防方法 (13)第九章:呼吸系统伤害急救 (13)9.1 呼吸困难的处理 (13)9.2 肺部受伤的处理 (13)9.3 呼吸系统伤害的预防措施 (14)第十章:心血管系统伤害急救 (14)10.1 心脏病发的识别与处理 (14)10.2 心律失常的处理 (14)10.3 心血管系统伤害的预防方法 (15)第十一章:神经系统伤害急救 (15)11.1 脑震荡的识别与处理 (15)11.1.1 识别 (15)11.1.2 处理 (16)11.2 脊柱受伤的识别与处理 (16)11.2.1 识别 (16)11.2.2 处理 (16)11.3 神经系统伤害的预防措施 (16)第十二章:运动伤害的预防与康复 (16)12.1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16)12.2 运动中的保护措施 (17)12.3 运动后的恢复与康复训练 (17)第一章:运动伤害概述1.1 运动伤害的定义与分类运动伤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负荷、技术动作、身体条件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身体组织或器官的损伤。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一)在运动中看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运动中受伤的经过。
学生:举手回答。
2.教师小结,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运动损伤发展的原因14分钟1 .活动目的:明确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认识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唤起对运动损伤预防的思考。
2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老师小结。
3 •具体步骤:(1)学生自学教材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内容。
(2)教师给出讨论题目:结合体育锻炼和自主学习,你认为哪些因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怎样做才能预防运动损伤?(3)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选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4)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补充)。
(6)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
4 .教师小结:大家知道,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人体魄强健、体型健美,还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体育学习 提高部分锻炼中,可能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场地不平整、器械失修,或因疲劳和其他原因引发运动伤害事故。
一旦发生损伤,既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学习和生活。
因此,在体育锻炼中要树立安全意识,明确预防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锻炼身体。
(-)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13分钟1活动目的:掌握运动前预防措施,明确运动前应做哪些准备,知道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5.活动形式: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6•具体步骤:(1)教师给出讨论题目:为了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前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在运动过程中预防运动损伤有哪些基本要求。
(2)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荐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3)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学生讨论信息。
(4)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讨论结果(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的补充)。
(5)在学业讨论、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和讲解。
运动损伤与急救系部名称: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简述踝关节扭伤的处理步骤立即冷敷,加压包扎固定,抬高肢体,24小时后外敷I号新伤药,用按摩棒、理学疗法舒筋活血外擦(1)休息。
立刻停止运动,有助于降低局部的血流,并预防进一步伤害。
(2)进行局部冰敷。
在冰敷时,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否则可能到时冻伤和其他皮肤损害.冰敷的时间因情况而异,一般10至20分钟,间隔两三小时进行一次,如果现场没有冰块可以用凉水浸泡。
切记不要对伤处进行揉搓或者按摩.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
伤痛剧烈则因口服三七片等伤药。
对患者肢体进行加压包扎.加压包扎可以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坚强,还可以防止浸出的液体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
踝关节扭伤时,还可以用“u”字形的海绵橡胶垫子套在换挂介绍,然后用胶带或弹力绷带固定,采用加压包扎可以防止和减轻踝关节的浮肿。
如果韧带损伤较重,疼痛剧烈,可用4厘米宽的三条胶布敷贴踝部,自小腿内侧下1/3处,三条胶条互相重叠,重叠部位的宽度约为每条胶布的一半,再围绕小腿贴三团胶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贴过紧,阻碍血行。
外用绷带包扎,固定2-3周。
韧带完全断裂者,足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足处于极度内翻位,这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
此类损伤需请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伤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
反复扭伤者多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患者可穿包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内翻。
冷敷是间歇性的,而加压则在一天中都可以连续使用。
(3)抬高患肢。
目的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局里,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的可见青紫区。
抬高患肢可以帮助减少出血和水肿。
二.简述心肺复苏的方法.(一)、开放气道1、操作方法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其目的是解除舌根随下颚后坠而对气道的阻塞,同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痰液和假牙,这样气道被打开。
什么是运动防护呢?运动防护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现在运动人群都很重视体育锻炼,但是对运动伤害的防护却做得不够好。
本来是要通过健身提高身体素质的,最后反而让身体受到损害。
什么跑步膝、网球肘、猝死.......数不胜数的运动意外与损伤。
什么是运动防护呢?运动防护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什么是运动防护呢?就是在体育活动中,对运动人群进行运动伤害与疾病预防、评估、急救、处置、康复的工作。
在国外的运动场内外,运动防护师在很多发达国家早已是运动场内外的必配人员,并且是国家专业技术职业种类,与医师、康复师一样有职称分级。
如美国,每所中学都有运动防护师,为中学生提供运动防护。
大家熟悉的NBA赛场,标配运动防护师,骨科医生、内科医师、队医、物理治疗师、运动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
我们在国内,貌似除了队医,什么都缺……就是因为太缺人才了。
给大家普及一下,运动防护师的主要工作任务。
大概有以下几方面:1. 运动伤病的内外部风险评估与控制;2. 运动伤病预防方案的规划与实施;3. 运动伤病的现场急救与处置;4. 运动疲劳的预防与消除;5. 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处理;6. 运动伤病的康复训练与体能训练;7. 理疗康复仪器的操作;8. 运动防护工作的管理。
下边再来一点干货吧,徒步越野的流行,随之而来的运动防护就要跟上。
总结一下,推荐出来。
膝关节疼痛一般徒步都会持续2~3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从生理学角度讲,动力定型是建立在正确的条件反射基础上的,由于体能下降,条件反射延迟,会使膝关节的动力定型不稳固,从而易发生膝关节损伤。
同时,因路面不断的变化,始终处于屈曲状态的膝关节一直承受过重的压力,半月板与前交叉韧带最易发生损伤。
预防:1.活动开始前需要给身体肌肉预热,可以做动态牵伸运动2.下斜坡要慢,利用登山杖,佩戴护膝,3. 走路时,利用身体与大腿前倾,这样重心快速移动,平稳轻快行进,震动小。
脚底起水泡水泡是排汗不畅、袜子与皮肤摩擦过多,导致表层和皮下组织脱离,并充满组织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