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重镇到物资集散地——清、民国时期宁安的历史演变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7
晚清民国新中国历届省府往事及省会变迁作者:郝毅生菅荣军来源:《档案天地》2017年第03期晚清时期直隶省总督署清初直隶省的最高行政官吏为总督或巡抚,代表皇帝总揽一省或二三省军政大权。
顺治初年北直隶曾设保定巡抚。
顺治五年(1648年),将“北直隶”改为直隶省,裁保定巡抚。
设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驻大名府(今邯郸大名县)为直隶省省会。
顺治十五年(1658年)裁三省总督,改直隶总督为巡抚。
后一度迁至正定。
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迁驻保定,保定府为直隶省会。
雍正二年(1724年)又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
当时作为拱卫京师的省份,直隶不仅包括河北大部,今天的京、津,以及山东、河南的部分地区都在它的管辖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直隶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直隶总督的权力与影响是其他各省总督无法望其项背的。
在鸦片战争之前,保定的政治地位由于这里是直隶的省会而不断提升,雍正七年(1729年),保定建直隶总督衙署(图1)。
雍正十一年(1733年)又建保定莲池书院。
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政府下令直隸总督兼管河道总督事。
咸丰十年(1860年)清廷又赋予直隶总督兼管长芦盐政的权力。
长芦盐区范围包括北至山海关,南至黄骅盐场的直隶沿海地区,可谓重要的财权。
还有署下的布政使、按察使、学政和清河道署也驻于此。
乾隆十二年(1749年)还开设了保直局,成为直隶唯一的铸币机构,82年间铸造制钱442万余串。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保定的经济发展。
鸦片战争后,随着天津辟为通商口岸和外国侵略势力的侵入,使中国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
清廷针对当时形势,先后委任曾国藩、李鸿章和袁世凯三位重臣为直隶总督,开展“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使直隶的洋务运动曾一度兴起。
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后,在清理狱讼、整顿吏治、制止对百姓苛征聚敛、练兵、治河及倡导“教化”等方面,开整顿社会风气之先河。
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后,负责北洋通商、外交、海防事务。
六座百年老省城的身世浮沉2009-07-13 17:50:39来源: 地图(北京)跟贴50 条手机看新闻20世纪上半叶,华夏大地战乱迭起,军阀割据,政权更替,一级行政区划屡作变动,连带着省会城市也频繁迁移。
截止到1968年,首府们各归其位,其中六座自清以降的百年老省府被取消了省会城市的建制,成为普通的省辖市。
20世纪上半叶,华夏大地战乱迭起,军阀割据,政权更替,一级行政区划屡作变动,连带着省会城市也频繁迁移。
截止到1968年,首府们各归其位,其中六座自清以降的百年老省府被取消了省会城市的建制,成为普通的省辖市。
沧海桑田、风水流转,个中滋味莫说省内人士要心绪起伏,闲坐静观的别省人都难免唏嘘,不自主地生发出“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激昂之情。
首府1号:齐齐哈尔别称:鹤城所在省份:黑龙江始任首府时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卸任首府时间:1953年*该省现任省会:哈尔滨作为目前黑龙江省的第二大城,齐齐哈尔的声望虽比不过哈尔滨,但也自有独步武林的必杀技。
诸位朋友即使没听过徐秀娟,没听过扎龙自然保护区,也总听过那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歌曲所惋叹的那位女孩正是出身于齐齐哈尔驯鹤世家年仅23岁的姑娘徐秀娟,1987年因为寻找一只走失丹顶鹤而命陨沼泽地。
清朝时,东北因是满族“肇兴”之地而实行长期军管,由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初称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镇守东北,管理军民诸政。
齐齐哈尔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被设为黑龙江将军的府邸驻所,成为事实上的黑龙江首府,而彼时哈尔滨仅是松花江畔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渔村。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20世纪初,哈尔滨因为中东铁路的修建开始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商埠。
后发效应就此一发不可收拾,并连锁反应到1954年,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和松江省(1953年8月哈尔滨市由松江省的省会改为中央直辖市)重新合并为一省时,最终将省会定在新兴城市:哈尔滨。
宁安市情简介地理区位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滨、牡丹江畔,以古老、秀丽、富饶闻名于省内外。
地理坐标在东经128°7’54" ~130°0’44",北纬44°27′40″~48°31′24″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5℃,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40.1℃,积温在2600~2700℃之间,无霜期130~135天,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素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誉。
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属长白山熔岩高原于中山区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第二隆起带,区域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区。
宁安市幅员面积7924平方公里,东与穆棱市毗邻,西与海林市交界,南与吉林省汪清县、敦化市接壤,北与牡丹江市相连。
距哈尔滨市320公里,距牡丹江市23公里,地处绥芬河和珲春两个国家级开放口岸的中心地带,分别相距190公里,鹤大公路、牡图铁路纵贯全境,距牡丹江民航机场19公里,是东北亚经济技术交流中商贾往来、物资集散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区域。
全市总人口44万,满、朝鲜、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9%,其中满族和朝鲜族分别占总人口的8.8%和7.8%。
自然资源宁安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宁安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之势,全市自西向东相间形成了构造剥蚀山地、剥蚀丘陵、肃蚀堆积坡地、冲积平原及熔岩台地等五种不同的发貌类型。
复杂的发形地貌,造成了各种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
宁安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各业全面发展;山林资源富饶,为我省重要的木材资源基地;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有优质天然矿泉水多处;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有金、银、水晶、大理石、花岗岩、玄武岩、火山灰、陶土、石灰石等30多种;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和山产品资源品种繁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堪称天下一绝。
水利资源:俯瞰宁安市,河道纵横,水网如织。
宁安境内有一江(牡丹江)、三湖(镜泊湖、小北湖、钻心湖),55条河流,总流长1472公里,年总径流量1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43万千瓦时,有开发价值,尚待开发的水能资源为3.6万千瓦时。
杨松在宁安的历史功绩作者:赵新华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12年第08期杨松是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领导人,曾任中共吉东特委书记。
他多次踏上宁安的土地,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35年10月杨松在莫斯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机关工作。
1938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在延安创办和主编《解放日报》,并协助张闻天创办马列学院,是优秀的马列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
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毛泽东亲笔为他题写了挽联:“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学习他。
”一、纠正“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4年,宁安的抗日斗争形势十分艰难严峻。
春季,中共吉东局遭到破坏,有一部分没有改造好的山林队叛变投敌。
秋冬两季,日寇出动千余名日伪军对我游击区进行了连续大“讨伐”。
与此同时,在吉东一带存在着“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倾向。
正当中共宁安县委贯彻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努力扩大反日统一战线,绥宁反日同盟军在宁安一带浴血奋战之际,1934年4月,共青团满洲省委组织部赵部长以中共满洲省委代表名义来到宁安,传达了省委关于反右倾的指示,把上层统战说成是“上层勾结”。
7月,中共满洲省委向中共宁安县委发出《关于转变政治路线错误及对目前几项具体任务》的指示信,错误地批评宁安县委在整个工作路线上完全执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没有丝毫下层工作的转变,绥宁反日同盟军是“上层勾结”的典型。
在这种反右倾思想指示下,发生了不少“左”倾错误行动,贯彻反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遇到了阻碍。
时任中共宁安县委书记的李范五回忆道:当时,为了反击日寇的大“讨伐”,我与周保中、胡仁在“平日军”密营刚刚开完军事会议,我因重病返回当时县委机关所在地——邓家油坊,边养病边开展驻山区的党、团和反日会的工作,以及组织群众给山里的游击队送给养、弹药和情报,指导游击队反“讨伐”。
一天有个半大小子跑来对我说:“你不是老咳嗽么,外边来个看病先生。
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一个古老、美丽、富饶的城市。
全市幅员面积7924平方公里,辖7镇5乡240个行政村和东京城林业局、宁安农场等十几家中省直企业。
生活着满、汉、回、朝、蒙古等14个民族的44万人民。
宁安市史称“宁古塔”。
是满族先祖肃慎人故地、清皇族先祖所居之地,故称之为“宁公特”,后转音为“宁古塔”。
“宁古塔”是满语,“宁古”汉译“六”之意,“塔”(特)汉译“居址”之意,是指当时宁古塔地方6个部落,统称宁古塔贝勒。
在宁安市这块积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莺歌岭肃慎文化遗址,记载着4000多年前满族先民肃慎人繁衍生息的生动画卷;唐代靺鞨人建立的第一个强大的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其都城上京龙泉府遗址,展示着昔日“海东盛国”称雄一方的辉煌;清初的宁古塔将军衙门,是统辖盛京以北广大地域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自然资源发布时间:2012/09/11 发布人:许厉维[阅读次数:1202][关闭]宁安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宁安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之势,全市自西向东相间形成了构造剥蚀山地、剥蚀丘陵、肃蚀堆积坡地、冲积平原及熔岩台地等五种不同的发貌类型。
复杂的发形地貌,造成了各种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
宁安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各业全面发展;山林资源富饶,为我省重要的木材资源基地;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有优质天然矿泉水多处;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有金、银、水晶、大理石、花岗岩、玄武岩、火山灰、陶土、石灰石等30多种;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和山产品资源品种繁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堪称天下一绝。
文化品牌发布时间:2012/06/18 发布人:许厉维[阅读次数:4174][关闭]莺歌岭文化、渤海文化、流人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全国文化先进县1958年3月,宁安县一马当先,基本上完成了扫除文盲任务,荣获全国第一个文化县的光荣称号.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扫除文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上,当时的县委第一书记刘振东介绍了经验。
宁安市情简介地理区位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滨、牡丹江畔,以古老、秀丽、富饶闻名于省内外。
地理坐标在东经128°7’54" ~130°0’44",北纬44°27′40″~48°31′24″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5℃,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40.1℃,积温在2600~2700℃之间,无霜期130~135天,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素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誉。
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属长白山熔岩高原于中山区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第二隆起带,区域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区。
宁安市幅员面积7924平方公里,东与穆棱市毗邻,西与海林市交界,南与吉林省汪清县、敦化市接壤,北与牡丹江市相连。
距哈尔滨市320公里,距牡丹江市23公里,地处绥芬河和珲春两个国家级开放口岸的中心地带,分别相距190公里,鹤大公路、牡图铁路纵贯全境,距牡丹江民航机场19公里,是东北亚经济技术交流中商贾往来、物资集散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区域。
全市总人口44万,满、朝鲜、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9%,其中满族和朝鲜族分别占总人口的8.8%和7.8%。
自然资源宁安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宁安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之势,全市自西向东相间形成了构造剥蚀山地、剥蚀丘陵、肃蚀堆积坡地、冲积平原及熔岩台地等五种不同的发貌类型。
复杂的发形地貌,造成了各种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
宁安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各业全面发展;山林资源富饶,为我省重要的木材资源基地;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有优质天然矿泉水多处;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有金、银、水晶、大理石、花岗岩、玄武岩、火山灰、陶土、石灰石等30多种;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和山产品资源品种繁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堪称天下一绝。
水利资源:俯瞰宁安市,河道纵横,水网如织。
宁安境内有一江(牡丹江)、三湖(镜泊湖、小北湖、钻心湖),55条河流,总流长1472公里,年总径流量1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43万千瓦时,有开发价值,尚待开发的水能资源为3.6万千瓦时。
宁安市地方历史镜泊湖湖畔历史文化名城宁安历史渊源一个民族在一个特定地区的土地、森林、江河、湖泊中繁衍生息并孕育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它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文书史籍,通过代代相传的神话传说,传沿着、发展着。
随着岁月的流逝,久远的历史及文化越来越显得神奇和迷离。
但是历史的真实总是印刻和隐匿在自己的土地、森林、江河、湖泊之中。
宁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让我们翻阅印刻在宁安土地和森林中的史迹画卷,聆听隐匿在江河、湖泊中的春秋故事,去了解我们现代文明的根。
莺歌岭上的肃慎人莺歌岭位于美丽的镜泊湖南端东岩,西面临湖,南北两侧有房身河和松乙河贴身流入镜泊湖。
整个山岭由西向东逐渐升高,融入广袤的丛山峻岭之中。
莺歌岭的西端促入湖中,形成一面背山三面环水的地形特点,临近湖边的岭脚地段就是黑龙江省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莺歌岭遗址。
这里就是文献中最早记录的中国北方肃慎人繁衍生息所在地。
莺歌岭遗址的重要价值在《黑龙江古代简史》一书中,史学家有过论述。
认为黑龙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起,人类活动也开始频繁起来,并在黑龙江地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这里有东部地区的新开流文化,西部地区的铜体好文化、昂昂溪文化,东南部的莺歌文化。
并以它们为基础形成了黑龙江地区最古老的诸族,即后来文献上记载的商周时期的肃慎,汉代的天余、鲜卑和北活沮人。
三种不同的文化逐渐形成三支操不同语言的民族,一支是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通古斯满族;一支是栖息在大兴安岭密林中和奔驰在呼伦贝尔摹上的东胡族;另一支是活跃于松嫩平原上的夫余族。
莺歌岭遗址通过出土实物生动地展示了先秦几千年北方肃慎人的生产、生活情形。
莺歌岭遗址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引起了中外考古专家的注意。
1931年和1939年俄国人和日本人都曾到镜泊湖地区进行过调查,对一些地方还进行过小规模发掘。
解放后黑龙江省博物馆多次对镜泊湖地区、牡丹江沿岩进行考古调查,发现许多新石器时期遗址。
1963年对莺歌岭遗址进行发掘。
吴大澂宁古塔招民实边引发闯关东大潮中国近代史,可说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
这一时期发生的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使中国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遭受严重破坏,数千万人丧生。
而从清末到抗战时期,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移民大潮——“闯关东”,则拯救了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淮北、内蒙中部广大北方地区千百万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的人民生命。
几十年间,东北人口迅速增长,千万顷良田得到开垦,丰富的物产资源得以开发,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闯关东大潮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关东”,指吉林、辽宁、黑龙江3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
清王朝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流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不顾身家性命,多方冒险“闯关”。
“闯关东”即由此而来。
“闯关东”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这一迁徙过程几乎是与明清两王朝相始终的。
尽管清代初期(顺治年间)便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严禁进入柳条边外(今辽北地区)居住、垦僻田地、采伐森林矿产、掘采人参东珠,但除朝廷组织的人口迁徙、流放罪人之外,仍然不断有零星进入北满地1/ 7区者,今天在吉林、黑龙江不乏有早期“闯关东”人的后代。
例如东北抗日联军五军三师师长、民族英雄张镇华,其先祖张启先就是康熙年间因河南连年遭受水旱灾害,从开封地区通许县逃荒到东北,最后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落户的。
在清朝200多年间,始终有逃荒或其他原因求生的关内人冒死偷越柳条边,但数量始终有限,不能改变这一广大地区人口少,丰富的土地、森林、矿产资源不能开发,社会发展落后的局面。
而成千上万人闯关东大潮引发的时间,是清末光绪后期废除“封禁”,官府首次招募山东饥民到东北宁古塔地区垦荒实边之后。
古代的东北,一向人烟稀少。
12世纪中期与16世纪中期的金、清两个女真人王朝入主中原,大批东北女真人“从龙入关”,移居关内,东北地区两度人口大减。
宁古塔地方乡土志宁古塔地方乡土志【清】富尔丹撰●宁古塔(宁安市)沿革宁古塔是满族的祖居地之一。
宁古塔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
地名由来传说不一,据《宁古塔记略》载:相传兄弟六人,占据此地,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
相传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努尔哈赤的六个伯叔公)曾居此地,故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
清人称其:“南瞻长白,北绕龙江,允边城之雄区,壮金汤之帝里。
”宁古塔常年冰封。
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
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吴兆骞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
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方拱干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宁古塔有新旧两城,相距二十五公里。
宁古塔旧城位于牡丹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塔村。
《盛京通志》第三十一卷载:“宁古塔旧城,在海兰河(今海浪河)南岸有石城(内城),高丈余,周一里,东西各一门。
”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有树林,名为觉罗,被视为努尔哈赤祖龙兴之地;此去至城东、北、西近城皆平原,遍植玫瑰,每至每年五月初盛开,一片花海,景致极为美丽怡人。
吴桭臣称“宁古山川土地,俱极肥饶,故物产之美,鲜食之外,虽山蔬野蓛,无不佳者。
皆无所属,任人自取。
”方拱干称宁古风俗“臻无为之治”“道不拾遗物,物遗则拾之置于公,俟失者往认焉”。
吴桭臣《宁古塔纪略》亦称:“大率信义为重,路不拾遗,颇有古风”。
杨宾在《宁古塔杂诗》上说:“石矶围平野,河流抱浅沙。
土城惟半壁,茅屋有千家。
泣月天边雁,悲风塞上笳。
老亲忠信在,不减住中华。
”当地满族人采集花瓣,制作“玫瑰糖”及香水成为特产。
安庆(一)公元1760--1952年安庆是安徽省的省会。
安徽就是“安庆”和“徽州”首字的合称。
因安庆境内有座皖山,又有皖河绕流其间,春秋时期这里曾有过一个皖国,安徽简称“皖”即出于安庆,因此,安庆被称为:安徽之源。
(二)安庆是京剧的发源地!乾隆年间,安庆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深受京城皇族及百姓的喜爱,徽班领袖安庆人程长庚创造了国粹艺术——京剧,程长庚而被誉为“京剧鼻祖”。
(三)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清乾隆年间,发源于湖北黄梅的黄梅调传至安庆后以安庆方言为对白语言,经严凤英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继承与发扬,逐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剧种--黄梅戏。
《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曲目脍炙人口,深受海内外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喜爱。
安庆被称为中国戏剧之乡!(四)安庆是桐城派的诞生地!明清两代,桐城文风一统全国。
有“天下文章看桐城”之说!其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魁、姚鼐、戴名世、方东树、姚莹、吴汝纶等(五)安庆人文荟萃,名人辈出:陈独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曾当选过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程长庚--京剧鼻祖、创始人张恨水--中国“新鸳鸯派”文学代表人物,代表作是:《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国著名的通俗小说家邓稼先--两弹元勋、原子弹之父赵朴初--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蜚声海内外的佛教领袖朱光潜——中国著名的美学家,中国现代美学之父、前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严凤英、马兰、韩再芬--黄梅戏代表人物黄镇--前中国文化部部长、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将军外交家邓石如--中国书法篆刻家、中国书法篆刻代表人物(六)安庆是中国禅宗圣地。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
至唐宋年间,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中华禅宗开山鼻祖二祖慧可受达摩心法只身南下司空山,开宗立派,三祖僧璨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
至今安庆境内仍留有二祖禅堂、三祖寺和迎江寺等诸多的佛教活动场所。
(七)安庆之最:(1)安庆是国务院单独、特批的唯一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安庆也是长江安徽段(即皖江)上的唯一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庆是千年古城、百年省会!其境内的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有“过了安庆不看塔”之说!天柱山被汉武帝封为古南岳,早于后来封的南岳衡山!(2)安庆自古被人称为: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安徽之源。
从军事重镇到物资集散地——清、民国时期宁安的历史演变作者:康健哲来源:《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1期摘要:宁安,清初为重要的军事重镇,是捍卫东北边疆地区的重要屏障。
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关内移民不断涌入,当地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其军事色彩不断弱化,区域经济的功能不断增强,到清末民初,宁安已由军事重镇演变成为东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关键词:宁安;军事重镇;物资集散地;演变中图分类号:K291文献标识码:A宁安为唐五代时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之故地,位于长白山麓、牡丹江畔镜泊湖旁。
其地景色荒凉,苍茫寂寥,延续千年;气候寒冷,劲风凛冽,实为北国之边城,当时以“宁古塔”名之。
满洲入主中原后,此地最初由盛京总管管辖。
顺治九年,清朝命梅勒章京沙尔虎达等人率军驻防宁古塔。
次年五月,沙尔虎达被提升为昂邦章京,品官一级,作为镇守宁古塔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
不久,清朝又改宁古塔总管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宁古塔将军成为这一时期统辖这一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一、宁古塔将军的设立在设立宁古塔将军之前,宁安地区有一部分八旗军在此驻扎,但地方政权机构很不完善。
随着沙俄侵略的步步深入,清朝在东北也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巩固边疆的安定就成为促使宁古塔将军设立的重要原因。
因此,可以说宁安在稳定东北边疆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1.加强对区域内各民族的管理当时宁安地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多以游牧和渔猎为生,但精于骑射,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清朝入关后,满洲贵族阶层、八旗官兵及其家属亲眷都迁往了关内地区,致使东北空虚,这些少数民族就成为清朝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重要依恃力量,为了更好地加强对这些民族的管理,并能让其为政府所用,这也是宁古塔将军设立的原因之一。
2.加强边疆军事实力宁安所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的统治中心由盛京移至北京,从关外转移至关内。
“在东北地区除了盛京外,只在下列十五个战略要地留有满洲驻防军:熊岳、锦州、凤凰、兴京、义州、新城、牛庄、柚岩、东京、盖州、海州、鞍山、广城和耀州。
1622021年第4期(2021年4月)No.4 2021 1936年,抗联第五军进军三江地区是一次胜利的行动。
当时,日伪当局对于以宁安地区为中心活动的第五军进行“清剿”,第五军活动日益艰难。
为摆脱困境,第五军决定进军三江地区。
1936年初,第五军分批向三江地区转移,①同年10月完成转移。
该行动使第五军在日伪当局的“清剿”下得到巩固发展,为第二路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三江地区抗日运动的发展。
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目前学界主要集中研究军长周保中,②对于1936年第五军进军三江地区的原因、过程、影响关注不多。
本文结合东北抗日联军相关文件、当事人日记、回忆录等资料梳理抗联第五军进军三江地区的过程,并对第五军进军三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试图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一、敌我影响:谋划进军三江1936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
几乎同一时间,第五军开始分批向三江地区转移。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向三江地区的进军是在敌我诸多因素影响下做出的正确决策。
1.日伪当局进攻1936年4月10日,关东宪兵队司令部制定了《关于昭和十一年四月至昭和十四年三月警宪实行之满洲国治安肃正计划大纲》(即“三年治安肃正计划”),该大纲规定在“第一年度昭和十一年四月至昭和十二年三月”将“治安肃正”的重点放在“滨江、吉林、间岛、三江”等地 [1]。
宁安是以上地区交通枢纽。
活动在宁安地区的第五军“以自己之工作关系及游击活动地带而言,将成一、二、三、四各军联系之中心”[2]145。
所以,宁安地区抗日部队遭到日伪当局猛烈进攻。
日军在《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年)度第二期关东军治安肃正纲领》中明确规定“苇河、宁安两县境附近地带;宁安、额穆两县境、镜泊湖附近地带……为治安肃正重点区。
”[3]日伪当局“对其‘心腹之患’——东北抗日联军进行更加疯狂的‘讨伐’,对东北人民实行更残酷的镇压。
”[4]73军事进攻一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手段。
云南省和黑龙江的一个地名,名字正好反过来!云南省,简称“滇”,在中国历史上,云南位于云岭南边,是人类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因为战国时期古滇国部落活跃其境内而简称“滇”。
黑龙江省,在中国最东北部,得名于省境东北的黑龙,首府为哈尔滨,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今天咱们说一下云南和黑龙江的一个地名,名字正好反过来!一首先是宁安市,名字历史由来,宁安,是指以宁古塔为中心一带的地区,曾经生活着满族祖先的六大部落。
17世纪60年代,清朝设宁古塔将军,并于康熙五年从旧城迁建新城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城地,宁古塔成为清代边疆七大重镇之一。
1910年因府治在宁古塔,设置宁安府。
其境内镜泊湖为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被誉为“塞北一绝”。
二唐朝时期,该地区属于靺鞨旧国,由渤海都督管辖;自辽宋到清朝时期,隶属于东京道、胡里改路、辽阳行省开元路、奴儿干都司阿速河卫统辖;清朝以后,先后由奉天府、吉林省东南路道、吉林省延吉道、滨江省、牡丹江省、绥宁省管辖。
因宁古塔在汉语中为宁安的意思,故名宁安。
三1954年,宁安由黑龙江省直接管辖。
1956年,宁安县增加原海林县西部,由牡丹江专区、牡丹江市管辖、领导。
1962年10月,以林口县为基础另置海林县,原海林县则全部划归宁安县。
1983年,牡丹江地区实行地市合并,宁安县则再次隶属于牡丹江市。
1993年撤销县制改为县级市,面积7924平方千米,人口44万。
四再说说安宁市,属于云南省昆明市。
安宁,被誉为“螳川宝地,连然金方”,历来是交通重镇,其境内碧玉泉为天然温泉,享有“天下第一汤”的盛名。
西汉时期,此地设置为连然县,隶属于益州郡。
宋朝时代,安宁被纳入大理的版图,改名为阿宁部,即安宁城,由鄯阐府统辖。
元朝先后设置安宁千户所、安宁州,区域包括螳螂川东、西、北,属中庆路。
五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时设置安宁守御千户所。
清朝则称安宁县,由云南府管辖,一度为滇中道直辖区。
解放后,先后隶属武定专区、楚雄专署。
1956年,由昆明市管辖,称昆明市安宁区,之后一直称为安宁县。
宁安古为肃慎之地,后属夫余国。
东晋时期,置宁安县,隶属于辽东郡。
隋朝时,属辽西郡。
唐朝时期,属安东都护府。
五代十国时期,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政权。
宋朝时期,属辽东道。
元朝时期,属辽阳行省。
明朝时期,属辽东都司。
清朝时期,属奉天府。
宁安地处长白山脉东北麓,辽河支流太子河上游,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境内有五女山、凤凰山、摩天岭等名山,风景秀丽。
宁安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宁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商周时期,肃慎、貊等民族在此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燕、赵、韩等诸侯国在此设郡县。
秦汉时期,宁安成为辽东郡的一部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宁安地区为边疆要地,多次成为战争的主战场。
隋唐时期,宁安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得到迅速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宁安地区成为辽国的重要军事基地。
宋朝时期,宁安地区成为抗金的前线。
元明清时期,宁安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宁安文化独具特色,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宁安剪纸、宁安风筝、宁安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宁安民间故事、传说、谚语等,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
宁安历史名人辈出,如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甘宁,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学家苏轼等。
宁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宁安火车站位于市区东部,是东北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宁安机场位于市区南部,可直飞国内多个城市。
宁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宁安旅游资源丰富,有五女山、凤凰山、摩天岭、石门山等自然景观,还有青岩寺、文庙、古城墙等人文景观。
近年来,宁安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总之,宁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宁安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宁安旧影丨宁安县城,古城“宁古塔”(满语)宁安,古城“宁古塔”(满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隶属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是满族先祖肃慎人故地、清皇族先祖所居之地,东与穆棱市毗邻,西与海林市交界,南与吉林省汪清县、敦化市接壤,北与牡丹江市相连。
汉晋为北沃沮之地,南北朝属勿吉,隋初称靺鞨。
755年(唐天宝十四年),渤海三世王大钦茂从“旧国”迁都于上京龙泉府(忽汗城,今渤海镇),历时171年。
辽属东京道,金属胡里改路,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儿干都司阿速河卫。
清初,1653年6月(清顺治十年五月),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
1662年(清康熙元年),将宁古塔昂邦章京改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
将军衙门始驻宁古塔旧城(今海林市旧街乡古城村),后因水患和为抗击沙俄用兵需要,1666年(清康熙五年),于牡丹江边觉罗城西南5里处修筑新城(今宁安镇)。
新城告竣后,将军衙门从旧城迁至宁古塔新城,是清代边外七大重镇之一。
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衙门移驻吉林乌拉城,留协领萨布素镇守宁古塔地方。
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萨布素升任宁古塔副都统,宁古塔正式设副都统衙门。
1727年1月(清雍正四年十二月),于宁古塔设置泰宁县,隶属奉天府,专理汉人民事,与专理满人旗务的副都统同城治事;因距奉天府甚远,领属不便,1729年5月(清雍正七年四月)裁撤泰宁县。
1903年1月1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奏准,于宁古塔副都统辖区的三岔口(今东宁县三岔口镇)设置绥芬厅,同年3月(清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委官试署。
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将绥芬厅升改为绥芬府,移驻宁古塔城。
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
与此同时,裁撤宁古塔副都统。
1910年5月(清宣统二年四月),以府治移驻宁古塔城,就宁古塔取义,改为宁安府。
日伪时期的宁安县城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将宁安府改为宁安县。
1914年6月,隶属吉林省延吉道。
1929年2月,撤销道的建制,改由吉林省直辖。
从1661年到1938年,关于安庆城的⼀些历史公元元1661年(顺治⼗⼋年),为维护清朝统治,清政府将当时富甲天下的江南省⼀分为⼆,东称“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称“ 江南左布政使司 ”。
江南省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清政府开始设⽴安徽巡抚,巡抚驻地安庆城。
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设⽴安徽按察使司,分管司法刑狱,驻安庆。
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朝廷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
江苏取江宁、苏州⼆府⾸字⽽来,安徽取安庆、徽州⼆府⾸字⽽来,但安徽布政使仍然驻守南京。
因此虽然安庆当时作为安徽省的政治和⽂化中⼼,安徽省建省之初的省会实际上是放在南京的,概其原因是建省之初安庆还没有完全能够独⽴承担起省会的责任。
所以主要负责⾏政管理的安徽布政使司先期在南京,⽽安徽巡抚和安徽按察使在安庆。
公元1760年(乾隆⼆⼗五年),安徽布政使司正式从南京迁往安庆,这标志着安庆城成为安徽省事实意义上的省会。
安庆城能够最终被选中作为省会,这其中军事作⽤不可忽略:安庆城的军事作⽤在古代⽔运条件下,依靠长江的安庆城具有相当⼤的优势。
清末风云---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很快从两⼴地区攻⼊长江流域。
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1⽉12⽇,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常⼤淳举家⾃尽。
1853年2⽉24⽇,太平天国翼王⽯达开率部攻克安庆,时年⽯达开22岁。
安徽巡抚蒋⽂庆被杀,狼⼭镇总兵王鹏飞逃往桐城,安徽布政使李本仁逃往舒城,安徽按察使张熙宇逃⾄徽州,安庆城守城清军全军覆没,清政府安徽省会也迁往庐州。
考虑到安庆城对于太平天国国都南京城的重要屏障作⽤,翼王⽯达开认真经营安庆,并且定安庆为太平天国安徽省省会。
随后,围绕着安庆城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开始了反复争夺。
在⼗年内,⽯达开、陈⽟成、李秀成与曾国藩、多隆阿、李续宾等展开多次⼤战。
最终在1861年轰轰烈烈的安庆保卫战后,安庆陷落,安庆城太平天国守军两万将⼠全部阵亡,曾国藩⾎洗安庆城三天。
第18卷第1期2018年1月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18 No.lJan.2018文章编号:2096 - 3874(2018)01 -0038 - 07从军事重镇到物资集散地—清、民国时期宁安的历史演变康健哲(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宁安,清初为重要的军事重镇,是捍卫东北边疆地区的重要屏障。
后随着形势的变 化,关内移民不断涌入,当地的社会和经济结构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其军事色彩不断弱化,区域经济的功能不断增强,到清末民初,宁安已由军事重镇演变成为东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关键词:宁安;军事重镇;物资集散地;演变中图分类号:K291 文献标识码:A宁安为唐五代时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之故地,位于长白山麓、牡丹江畔镜泊湖旁。
其地景色 荒凉,苍茫寂寥,延续千年;气候寒冷,劲风凛冽,实为北国之边城,当时以“宁古塔”名之。
满洲人 主中原后,此地最初由盛京总管管辖。
顺治九年, 清朝命梅勒章京沙尔虎达等人率军驻防宁古塔。
次年五月,沙尔虎达被提升为昂邦章京,品官一 级,作为镇守宁古塔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
不久,清朝又改宁古塔总管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宁古塔将军成为这一时期统辖这一地区的最高军 政长官。
一、宁古塔将军的设立在设立宁古塔将军之前,宁安地区有一部分 八旗军在此驻扎,但地方政权机构很不完善。
随 着沙俄侵略的步步深人,清朝在东北也面临着严 重的边疆危机,巩固边疆的安定就成为促使宁古 塔将军设立的重要原因。
因此,可以说宁安在稳 定东北边疆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这从以下几个 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1.加强对区域内各民族的管理当时宁安地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这些民 族多以游牧和渔猎为生,但精于骑射,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清朝人关后,满洲贵族阶层、八旗官兵及 其家属亲眷都迁往了关内地区,致使东北空虚,这 些少数民族就成为清朝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重要 依恃力量,为了更好地加强对这些民族的管理,并 能让其为政府所用,这也是宁古塔将军设立的原 因之一。
2.加强边疆军事实力宁安所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的统治中心由盛京移至北京,从关 外转移至关内。
“在东北地区除了盛京外,只在下 列十五个战略要地留有满洲驻防军:熊岳、锦州、凤凰、兴京、义州、新城、牛庄、柚岩、东京、盖州、海 州、鞍山、广城和耀州。
此外还有宁古塔,即当时 的宁安。
”$但当时宁古塔一城只有430名驻军,而 “山海关外,则有同无人之境”®。
清朝在东北的军 事部署疏阔,因此对沙俄侵略军构不成足够的军 事威慑,使得沙俄侵略势力逐步深人。
这种局面 因而引起了清朝的密切关注,意识到只设昂帮章 京对此辽阔区域进行管辖实为困难,宁古塔作为 关外军事重镇,应设重臣驻守,使得军情快速直达 兵部,因此开始着手设立宁古塔将军。
综上所述,宁古塔将军无论其设立的目的,还作者简介:康健哲,在读硕士,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社会史。
• 38 •第1期从军事重镇到物资集散地一清、民国时期宁安的历史演变2018 年是其后担负的功能,军事色彩浓厚,其职能的行使 也围绕军事展开,如,领导管理辖区驻防官员,调 兵出征等都是其职能内容。
不仅如此,其虽然也 实施了发展经济的措施,但这些经济功能也主要 是服务于军事。
二、 流人与宁安清朝前期集中将犯人流放到东北地区,乾隆 时期清朝政府调整和改善了遣戍政策,规定东北 地区仍然是部分犯人的主要流放地。
清朝是堪称 流放犯人最多的封建王朝,据学者考证,清代流放 发配至东北的流人及其子女大约有十几万人,而 宁安一地流人接近7000人。
流人的大量涌人为土地开垦提供了大量劳动 力,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但清朝遣放流人于宁安地区,并非着眼于本 地区经济的开发,仍以巩固边防为目的。
除一部 分流人从事农业生产外,而大量流人主要用来补 充兵员和边疆防务。
“羁戍自关军国计,敢将筋力 怨长征”®,有些流人充人军伍,以充实边防保卫。
生活在宁安地区的吴兆骞称:“甲辰春,幕府以老 羌之警,治师东伐。
令流人强壮者供役军中,文弱 者岁以六金代役,于是石濠村吏时闻怒呼,无昔日 之优游矣。
”®不仅流人本身,其在管束地所生的子 女,也是东北军伍来源之一。
“十年谪戍头今白,犹 着征衣更出边”,正是流人服兵役的最好写照。
驻扎于此地的水师大部分以流人充当。
顺治 十八年(1661),吉林水师营设立后,水手即由流人 充任。
“设吉林水师营,造斛船、牛舌划子等船,以迁移人充水手。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因水手 不足,尚有76人空缺,清廷遂以宁古塔流人予以 补充。
可见,当时流人群体已成为东北驻防军事 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清朝后期宁安地区的变迁清朝后期,中俄一系列边境条约的签订,改变 了东北边境的形势。
而大量关内人口的涌人,改 变了宁安区域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为适应地 区新的历史形势,宁安社会历史角色也随之发生 了改变。
1.地区军事职能的弱化此时宁安仍是宁古塔将军驻地,并在抗击外 敌人侵、维护边疆安定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 用。
但随着中俄一系列边境条约的签订,中国东 北边疆危机局面获得了一定的缓解。
尤其道光时 期,清朝东北开禁政策的实施,大量关内流民涌人 东北,这不仅为东北增添了大量人口,使得一些荒 凉偏僻地区也得以开发。
为了应对东北地区发生的新局面,1757年清 朝将宁古塔将军改为驻吉林等处将军,只在宁安 设立副都统一职,其下属两人为协领、十二人为佐 领。
无论从武官品轶还是武官所掌职权以及武官 数量,都比建立之初大大减少,可见其重要性已经 大大下降。
为了稳定地区秩序,1881年清朝又设置了珲 春副都统衙门,将宁古塔副都统所辖南部区域划 归其管辖。
随着行政区划的改革和调整,宁古塔 副都统衙门的管辖区日益缩小。
1903年,清朝政 府又在宁古塔副都统的辖区内设立绥芬厅,在宁 古塔城设立宁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
1904 年,将绥芬厅迁回宁古塔城,厅设多种官职与副都 统衙门共管宁古塔。
1908年,裁撤了宁古塔副都 统一职。
一年后将绥芬厅升格为绥芬府,撤销宁 古塔副都统衙门。
自此,由地方建制的道、府、厅、州、县五级管理体制代替了军事斗争下所产生的 军府制,宁古塔的军事重镇地位成为了过去,而更 加完善的行省制则在这一地区开始推行。
从宁古 塔将军的设立,到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的建立直至 最后由行省制代替了这一地区的军府制,无不反 映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地区的军事职能日益 减弱,相反其地方的民政、经济开发成为其主要职能。
2.宁安地区的经济开发这一时期,宁安经济的发展进人一个新阶段。
新的铺户不断出现,新的行业不断涌现和增多,成 为这一时期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色所在。
商业的繁荣,刺激了钱铺的扩张式发展,货币 经营、兑换业务及代办汇兑的规模持续扩大。
大 量货币的流通量反映宁安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真 实状况。
.39 .第1期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8 年(1) 人口不断增加宁安作为古代东北地区的战略要地,实为都 会之所,移民进居于此始终未间断,特别是在清朝 中期以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清朝初年时,清朝政府就规定将其在关内犯法 者一律发配至这里,使这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
清 中期以后,山东、河北一带的关内地区经常发生自然 灾害,所以很多穷苦民众纷纷流亡,进人东北,进人 宁安地区以求生计。
道光时期清廷的开禁举措,这 一地区流民涌人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流民前往吉林 之地,络绎不绝,直到1794年四五月间,集聚流民的 数量已经达到三千余户,登记户口人数达一万五千 多。
这里的民人数量大为增加,为宁安经济的发展 及地域社会的演变提供一些重要的促进因素,也为 本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2) 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宁安地区的土地开垦始源于这里的八旗军驻 防,但规模不大。
后来由于关内流民的不断涌人, 私垦之行盛行,使得私有土地不断增长。
垦荒面 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为本地区提供了 丰富的粮食资源。
(3) 城市经济初步发展宁安城市经济的兴起始于清朝初年,这里作 为满族的龙兴之地,受到清朝的特别保护,禁止关 内人口的进人,其与外界的联系是官员公差及客 商的往来。
乾隆、嘉庆这段时期,随着国内商品经 济的发展以及商业资本的日益活跃,宁古塔的城 市经济也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
道光时期宁安的 城市经济已经十分繁荣。
在这一阶段,城市商品 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铺户多、行业广,并且在 这一时期新的手工作坊不断出现。
可见,清代的宁安地区其地域经济的发展进步与其移民以及清政府的管理政策密不可分,宁安地 区的地域职能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 的内涵,其地域职能的转变是一个潜移默化而又具 有前进趋势的历史运动,这一演进过程到近代后变 得更加明显,其城市功能的转变开始凸显。
四、区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1. 宁安社会角色转变的原因宁安社会角色的转变是时代变化的重要表现,也是东北经济开发进人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首先,宁安的区域定位发生改变。
1909年,清 朝将宁古塔更名为宁安府,后民国政府于1913年 又将其设立为宁安县。
宁安地区由一个军事要塞 变成了一个正式的民政机构,其职能也随之发生 变化,社会、经济等功能也在逐渐加强。
随着周边 经济的深人开发,其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角色日 益明显。
其次,宁安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
随着 关内大量人口的陆续涌人,为宁安地区的农业经 济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带来了社会结构 的某些变化。
宁安地区的土地,开发面积不断扩 大。
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都是 加速其社会角色转变的重要促进因素。
2. 宁安成为物资集散地的条件宁安经过二百余年的开发和发展,逐步演变 为东北的物资集散地,拥有多方面优越的条件,其 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第一,本地区农林产品丰富。
宁安地区土地 肥沃,物产丰富,本地区也是东北很多农林物产的 主要产地。
例如,宁安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稻 子、爸米、元豆、谷子、红粮、麦子等,且产额巨大。
林业产品多为榆树、赤柏树、黄花树和果松等,且 产量巨大,如表1所示。
• 40 •第1期从军事重镇到物资集散地一清、民国时期宁安的历史演变2018 年出某门十石里革干沟子十二里至黄芪屯八里至朱家屯石里革柳树林子=里革骆军坟向正南四十里至索活器三十九里至罗成沟三十二里至嘎斯哈沟十七里至唐头沟三里至张家屯东南四十里至七间房三十五里至高力房三十五里至泉限头三十里至依家窝堡十里至依兰岗西南二十五里至缸窑沟二十里至浪头沟十五里至花脸沟八里至山音屯二里至东园子正东三十里至烧锅屯二十五里至胡什哈十八里至博利哈莲十五里至小桥子六里至蚊龙洼子东北三十五里至小牡丹及鸭鹿沟三十里至徒沟子二十里至榆树林子十八里至凌子沟十五里至佛家坟正西十八里至活罗屯十五里至三间房十里至下赌哩八里至范家屯五里至李家屯正北三十里至羊草甸子二十五里至瓮城屯二十里至额村屯十一里革h 赊哩七里至骚远沟西北表1吉林省宁安县物产状况调查表3由表1可知,这些物产丰富多样、产量很高,除 了一小部分供本地消费外,大部分运往外埠,成为 本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