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队列和体操队形
- 格式:ppt
- 大小:949.50 KB
- 文档页数:17
北京版体育三年级《第一节队列和体操队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体育三年级《第一节队列和体操队行》教材,主要介绍了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内容包括: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列队、散开、聚拢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队列和体操队形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善于模仿和接受新事物。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队列和体操队形的概念和技巧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和示范。
此外,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立正、稍息、看齐、报数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学难点:动作的规范性和团队协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其他学生模仿。
2.游戏法: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动作要领。
4.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口哨、标志杆、音乐播放设备等。
2.场地准备: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
3.教学PPT:展示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图片和动作要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述我国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凭借优异的队列和体操队形表现,赢得了荣誉和掌声。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概念。
如:立正、稍息、看齐、报数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北京版体育一年级《第一节队列和体操队形》队列队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体育一年级《第一节队列和体操队形》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队列和体操队形的的基本知识、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
在进行队列和体操队形训练时,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基本知识,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基本知识、动作要领。
2.教学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比赛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队列队形图、标志物等。
六. 说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解队列和体操队形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集体行动的整齐划一。
2.基本知识与动作要领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基本知识,示范动作要领,让学生初步感知。
如:队列的种类、体操队形的变换等。
3.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如:原地踏步、转身、排队等。
4.比赛与展示(5分钟)学生进行比赛,展示所学成果。
如:队列比赛、体操队形变换比赛等。
5.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反思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如:动作的准确性、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队列和体操队形1.基本知识2.动作要领3.团队协作4.身体素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动作准确性、团队协作能力等。
中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培训讲义(体操队列、队形、口令)一、队列和体操队形的作用和意义1.队列和体操队形的作用:队列和体操队形是学校体育课和其他体育活动、班级和全校集体活动不可缺少的。
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使用队列和体操队形、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2.队列和体操队形的意义:通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严肃整齐,朝气蓬勃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水平;是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光荣传统。
3.什么叫学校的队列和体操队形:是指全体学生按照统一的口令,一定的队形,从事协同一致的动作。
二、教学注意事项1.中学队列和体操队形教材是按动作顺序编写的,没有划分年级要求,教师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各年级选用。
2.队列队形教学时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3.口令要清楚、宏亮。
口令是由预令和动令组成的。
预令要拉长,使学生事先了解要求做什么动作;动令要短促、宏亮。
预令和动令之间须有微歇。
但也有的口令只有动令而无预令。
如“立正”、“稍息”、“蹲下”、“起立”等。
有时需要用口令词,先说明执行口令的对象,尔后再下口令。
如:“××队,立正”或“以×××人为基准,向右看——齐”。
4.行进间下达口令,动令通常是落在右脚上。
但也有时例外,如“向左转——走”、“齐步换跑步”、“跑步换齐步”、“齐步换正步”、“正步换齐步”的动令就应落在左脚上。
5.教师应站在适当的位置,以便于示范与指挥和学生的观摩与练习。
例如,停止间成横队时,教师应站在横队正面中点,与两翼成等腰三角形,两眼余光能注重到整个排面。
行进间则站于队伍侧面,在口令声可控距离内,可原地指挥;反之则随队伍移动同步指挥。
三、培训教材内容、基本标准、考评要求(一).队列与体操队形口令与动作要领武汉市规定内容:1.纵队,横队整队集合口令:“面向我成×路纵队或×列横队——集合!”手势:①成纵队集合时,教师将右手握拳,手臂成90°角前上举。
队列和体操队形-人教版一至二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队列和体操队形的概念,并能够简单描述;2.能够根据教师指示,完成简单的体操队形和队列排列练习;3.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4.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
教学准备1.运动场或室内场地;2.围巾、彩带等小道具;3.音乐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队列和体操队形的概念,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队列和队形的美妙。
2. 身体热身(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跑步、打拍子等活动,为接下来的体操队形和队列排列练习做好准备。
3. 练习体操队形(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体操队形练习,如圆形、三角形等,让学生感受协作和团队的重要性。
4. 练习队列排列(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围成队列,按照指令前进、后退、踏步等,团队合作完成队列排列的练习,让学生锻炼协调性和眼观手动能力。
5. 练习队列和体操队形结合(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进行队列和体操队形结合的练习,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协作和团队的重要性。
6. 活动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总结体感、听觉、视觉和协调等方面的进步,加深对队列和体操队形的理解以及对团队合作的认识。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学生的表现和口头反馈,来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队列和体操队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进行简单操作,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等。
教学拓展1.可以继续加深学生对队列和体操队形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2.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培养兴趣;3.可以让学生在休息时间自主练习,提升技能。
总结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队列和体操队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意识,提高了协作和协调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北京版体育一年级《第一节队列和体操队形》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体育一年级《第一节队列和体操队形》这一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队列训练和基本的体操队形变换。
这部分内容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队列训练包括原地队列动作和行进间队列动作,体操队形变换则包括简单的图形变换和队形整齐度的训练。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队列和队形变换技能,提高自身的纪律性和协调性。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他们的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在培养中,所以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反复训练。
同时,由于他们刚刚开始学习体育,对于队列和队形的理解可能会有困难,因此需要教师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队列动作,如立正、稍息、看齐等;二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行进间队列动作,如正步走、跑步等;三是让学生了解并能够参与简单的体操队形变换,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是队列动作的规范性和队形变换的协调性。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正确的队列动作,并且在变换队形时能够保持整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是示范法,我会亲自示范队列和队形的正确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模仿;二是分组练习法,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队列和队形的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三是比赛法,我会一些小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热身活动:我会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跑步、拉伸等,以提高他们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2.队列训练:我会先向学生讲解并示范基本的队列动作,如立正、稍息、看齐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我会逐一进行指导和纠正。
北京版体育一年级《第一节队列和体操队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体育一年级《第一节队列和体操队形》教材主要包括了队列训练和基本体操队形的练习。
队列训练包括原地踏步、前进、后退、转向等基本动作,而体操队形则包括直线、曲线、圆圈等形式。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因此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队列的基本动作和体操队形的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队列动作和参与体操队形的变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队列的基本动作和体操队形的练习方法。
2.教学难点:队列动作的协调性和队形的变换速度。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以便学生模仿和学习。
2.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动作要领。
3.比赛法: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教学场地、音响设备、标志物等。
2.教学PPT:队形练习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如故事、游戏等。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队列和体操队形的概念。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PPT、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队列和体操队形的练习方法。
同时,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原地踏步、前进、后退、转向等基本队列动作的练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确保动作的准确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队列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简单的体操队形变换,如直线、曲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