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选修1、3-3-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
- 格式:ppt
- 大小:747.00 KB
- 文档页数:51
1.3.3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借助函数图象,直观地理解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概念.2.弄清函数最大值、最小值与极大值、极小值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和熟悉函数)(x f 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充分条件.3.掌握求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的函数)(x 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思想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函数的增与减、增减的快与慢以及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性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函数的这些性质,我们可以对数量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以导数为工具,对研究函数的增减及极值和最值带来很大方便.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发现式、启发式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提问1.极大值: 一般地,设函数f (x )在点x 0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 0附近的所有的点,都有f (x )<f (x 0),就说f (x 0)是函数f (x )的一个极大值,记作y 极大值=f (x 0),x 0是极大值点.2.极小值:一般地,设函数f (x )在x 0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 0附近的所有的点,都有f (x )>f (x 0).就说f (x 0)是函数f (x )的一个极小值,记作y 极小值=f (x 0),x 0是极小值点.3.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为极值.4. 判别f (x 0)是极大、极小值的方法:若x 0满足()00f x '=,且在x 0的两侧)(x f 的导数异号,则0x 是)(x f 的极值点,)(0x f 是极值,并且如果)(x f '在0x 两侧满足“左正右负”,则0x 是)(x f 的极大值点,)(0x f 是极大值;如果)(x f '在0x 两侧满足“左负右正”,则0x 是)(x f 的极小值点,)(0x f 是极小值.5. 求可导函数f (x )的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区间,求导数f ′(x ); (2)求方程f ′(x )=0的根;(3)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查f ′(x )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左右不改变符号即都为正或都为负,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无极值.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1.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闭区间上连续的函数f (x )在上必有最大值与最小值. ⑴在开区间(a ,b )内连续的函数f (x )不一定有最大值与最小值.⑵函数的最值是比较整个定义域内的函数值得出的;函数的极值是比较极值点附近函数值得出的.⑶函数f (x )在闭区间上连续,是f (x )在闭区间上有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4)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的最大值、最小值最多各有一个,而函数的极值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一个.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步骤:⑴求f (x )在(a ,b )内的极值;⑵将f (x )的各极值与f (a )、f (b )比较得出函数f (x )在上的最值(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例1:求函数f (x )=-x 3+2x 2+3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f ′(x )=-3x 2+4x ,由f ′(x )=x (4-3x )=0,得x =0,43.当x 变化时,f ′(x )及f (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单调递减当x =0或x =2时,f (x )取最小值3.例2:已知函数f (x )=-x 3+3x 2+9x +a (1)求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2)若f (x )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20,求它在该区间上的最小值. 解:(1)f ′(x )=-3x 2+6x +9. 令f ′(x )<0,解得x <-1或x >3,∴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3,+∞). (2)∵f (-2)=8+12-18+a =2+a , f (2)=-8+12+18+a =22+a , ∴f (2)>f (-2).于是有22+a =20,解得a =-2. ∴f (x )=-x 3+3x 2+9x -2. ∵在(-1,3)上f ′(x )>0, ∴f (x )在上单调递增. 又由于f (x )在上单调递减,∴f (2)和f (-1)分别是f (x )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f (-1)=1+3-9-2=-7,即函数f(x)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7.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九、板书设计1.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步骤: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极大值与极小值[ 学习目标 ] 1.认识函数极值的观点,会从几何方面直观理解函数的极值与导数的关系,并会灵巧应用 .2.掌握函数极值的判断及求法 .3.掌握函数在某一点获得极值的条件.活动一知识梳理引入新课知识点一极值点与极值的观点(1)极小值点与极小值如图,函数 y= f(x)在点 x= a 的函数值 f(a)比它在点 x=a 邻近其余点的函数值都小, f ′(a)=0;并且在点 x= a 邻近的左边 ________.,右边________.,则把点 a 叫做函数y= f(x)的极小值点,f(a)叫做函数 y= f(x)的极小值.(2)极大值点与极大值如(1) 中图,函数 y=f(x)在点 x= b 的函数值 f(b)比它在点 x= b 邻近其余点的函数值都大, f′(b)=0;并且在点 x= b 的左边 ________.,右边 ________.,则把点 b 叫做函数 y=f(x)的极大值点,f(b)叫做函数 y= f(x) 的极大值.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极值点, ________.和 ________.统称为极值.思虑极大值必定大于极小值吗?答案不必定.知识点二求函数 y=f(x)的极值的方法解方程 f′ (x)= 0,当 f′ (x0)= 0 时:(1)假如在 x0邻近的左边 f′ (x)> 0,右边 f′( x)< 0,那么 f(x0)是 ________.(2)(2)假如在 x0邻近的左边 f ′(x)< 0,右边 f′ (x)> 0,那么 f(x0)是 ________活动二数学应用例 1求函数f(x)=x22x+1-2的极值.例 2已知函数f(x) =ax3+ bx2+ cx(a≠ 0)在 x=±1 处获得极值,且 f(1)=- 1.(1)求常数 a, b, c 的值;(2)判断 x=±1 是函数的极大值点仍是极小值点,试说明原因,并求出极值.例 3 设函数 f(x)= x3- 6x+5, x∈R.(1) 求函数 f(x)的单一区间和极值;(2) 若对于 x 的方程 f(x)= a 有三个不一样的实根,务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活动三讲堂反应单1.函数 f(x)的定义域为R ,导函数f′ (x)的图象以下图,则函数f(x)有 ________个极大值点, ________个极小值点.2.已知函数f(x)= x3- px2- qx 的图象与 x 轴切于点 (1,0),则 f(x)的极大值为 ________,极小值为 ________.3.已知 f(x)=x3+ax2+ (a+ 6)x+1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_.4.设函数 f(x)= 6x3+ 3(a+ 2)x2+ 2ax.若 f(x)的两个极值点为x1,x2,且 x1x2=1,则实数 a 的值为 ________.5.已知对于 x 的函数 f(x)=-1x3+bx2+cx+ bc,若函数 f(x)在 x= 1 处获得极值-4,则 b=33________,c= ________.活动四讲堂小结1.在极值的定义中,获得极值的点称为极值点,极值点指的是自变量的值,极值指的是函数值.2.函数的极值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可导函数f(x)在点 x= x0处获得极值的充要条件是f′ (x0)=0 且在 x= x0双侧 f′ (x)符号相反.3.利用函数的极值能够确立参数的值,解决一些方程的解和图象的交点问题.答案题型一求函数的极值2x例 1求函数 f(x)=x2+1-2的极值.解函数的定义域为R .2 x2+ 1 - 4x2 2 x- 1 x+ 1f′ (x)=x2+1 2=-x2+ 1 2.令 f′( x)= 0,得 x=- 1,或 x= 1.当 x 变化时, f′ (x), f(x)的变化状况以下表:x(-∞,- 1)-1(- 1,1)1(1,+∞ )f′ (x)-0+0-f(x)↘-3↗- 1↘由上表能够看出:当 x=- 1 时,函数有极小值,且极小值为f(- 1) =- 3;当 x= 1 时,函数有极大值,且极大值为f(1)=- 1.反省与感悟求可导函数f(x) 的极值的步骤:(1)确立函数的定义域,求导数f′ (x);(2)求方程 f ′(x)= 0 的根;(3)用函数的导数为 0 的点,按序将函数的定义域分红若干个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测f′ (x)在方程根左右双侧的值的符号,假如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根处获得极大值;假如左负右正,那么f(x)在这个根处获得极小值;假如左右不改变符号,那么f( x)在这个根处无极值.追踪训练1求函数f(x)=3x+3ln x的极值.3解函数 f(x)=+ 3ln x 的定义域为 (0,+∞ ),3 3 3 x- 1f′ (x)=-x2+x=x2.令 f′( x)= 0,得 x= 1.当 x 变化时, f′ (x)与 f(x)的变化状况以下表:x(0,1)1(1,+∞)f′ (x)-0+f(x)3所以当 x= 1 时, f(x)有极小值f(1) =3.题型二利用函数极值确立参数的值例 2已知函数f(x) =ax3+ bx2+ cx(a≠ 0)在 x=±1 处获得极值,且 f(1)=- 1.(1)求常数 a, b, c 的值;(2)判断 x=±1 是函数的极大值点仍是极小值点,试说明原因,并求出极值.解 (1)f′ (x)= 3ax2+ 2bx+ c.∵x=±1 是函数 f(x)的极值点,∴x=±1 是方程 f′ (x)= 3ax2+ 2bx+c= 0 的两根,-2b= 0,①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3ac=- 1,②3a又 f(1)=- 1,∴ a+ b+ c=- 1.③由①②③ 解得 a=1, b= 0, c=-3. 22133x,(2) f(x)= x -223233∴f ′ (x)=x-=(x- 1)( x+1),222当 x<- 1 或 x>1 时, f′ (x)>0 ,当- 1<x<1 时, f′ (x)<0,∴函数 f(x) 在(-∞,- 1)和 (1,+∞ )上是增函数,在( -1,1)上是减函数,∴当 x=- 1 时,函数获得极大值f( -1) =1,当 x= 1 时,函数获得极小值f(1)=- 1.反省与感悟(1) 利用函数的极值确立参数的值,常依据极值点处导数为0 和极值两个条件列方程组,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2)由于“导数值等于零”不是“ 此点为极值点” 的充要条件,所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后,一定考证根的合理性.追踪训练2已知函数f(x)= ax3+ bx2+ cx 在 x= x0处获得极大值5,其导函数y= f′ (x)的图象经过点(1,0), (2,0),以下图,求:(1) x0的值;(2) a, b,c 的值.解 (1) 由图象可知,在 (-∞, 1)上 f′ (x) >0,在 (1,2)上 f′ (x)< 0,在 (2,+∞ )上 f′ (x)>0.故 f(x)在 (-∞,1),(2,+∞ )上单一递加,在 (1,2)上单一递减,所以 f(x)在 x= 1 处获得极大值,所以 x0= 1.(2) f′ (x)=3ax2+ 2bx+ c,由 f′(1) = 0, f ′(2) =0, f(1) = 5,3a+ 2b+c= 0,得 12a+ 4b+c= 0,解得a=2,b=-9,c=12.a+ b+ c= 5,题型三函数极值的综合应用例 3 设函数 f(x)= x3- 6x+5, x∈R.(1)求函数 f(x)的单一区间和极值;(2) 若对于 x 的方程 f(x)= a 有三个不一样的实根,务实数 a 的取值范围.解 (1)f′ (x)= 3x2- 6,令 f′ (x)=0,解得 x1=-2, x2= 2.由于当 x> 2或 x<-2时, f′ (x)> 0;当-2< x<2时, f′ (x)< 0.所以 f( x)的单一递加区间为(-∞,-2) 和 (2,+∞ );单一递减区间为(-2,2).当 x=- 2时, f(x)有极大值 5+ 4 2;当 x= 2时, f(x)有极小值 5- 4 2.(2)由 (1)的剖析知 y= f(x)的图象的大概形状及走向以下图.所以,当 5- 4 2< a< 5+4 2时,直线 y= a 与 y= f(x)的图象有三个不一样的交点,即方程f(x)= a 有三个不一样的实根.反省与感悟用求导的方法确立方程根的个数,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经过函数的变化情况,运用数形联合思想来确立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进而判断方程根的个数.追踪训练3设a为实数,函数f(x)=- x3+ 3x+ a.(1)求 f(x)的极值;(2) 能否存在实数a,使得方程f(x)= 0 恰巧有两个实数根?若存在,求出实数 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解 (1)f′ (x)=- 3x2+ 3,令 f′ (x)= 0,得 x=- 1 或 x= 1.由于当 x∈ (-∞,- 1)时, f′( x)<0,当 x∈( -1,1)时, f′ (x)> 0,当 x∈ (1,+∞ )时, f′ (x)< 0,所以 f( x)的极小值为f(- 1)= a-2,极大值为f(1)= a+ 2.(2)由于 f(x)在 (-∞,- 1)内单一递减,且当 x→ -∞时, f(x)→+∞,f(x)在 (1,+∞ )内单一递减,且当 x→+∞时, f(x)→ -∞,而 a+2> a- 2,即函数的极大值大于极小值,所以当极大值等于0 时,极小值小于0,此时曲线f(x)与 x 轴恰有两个交点,即方程f(x)= 0 恰巧有两个实数根,所以a+ 2= 0,a=- 2,如图 1 所示.当极小值等于0 时,极大值大于0,此时曲线 f(x) 与 x 轴恰有两个交点,即方程f(x)= 0 恰巧有两个实数根,所以 a- 2= 0, a= 2,如图 2 所示.综上所述,当a= 2 或 a=- 2 时,方程f(x)= 0 恰有两个实数根.例 4132+ (2-b) x+1在 x= x1处获得极大值,在 x= x2处获得极小值,已知函数 f( x)= ax - bx3且 0< x1< 1< x2< 2.(1)证明: a> 0;(2)求 z= a+ 2b 的取值范围.剖析 (1)对原函数求导,将导函数问题转变为由二次函数的根的散布探究张口方向的问题,进而证得 a> 0;(2)利用 x1,x2为导函数的两个根,将 0< x1< 1< x2< 2 等价转变为不等式组,利用线性规划求 a+ 2b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1) 证明由函数f(x)在x=x1处获得极大值,在x=x2处获得极小值,知x1, x2是 f′ (x)= 0的两个根.由题意,得 f ′(x)= ax2- 2bx+ 2- b,所以 f′ ( x)=a( x-x1)(x- x2).由题意,知在x= x1的左边有f′ (x)> 0.由 x- x1< 0, x- x2<0,得 a>0.(2) 解由题意,得0< x1< 1<x2<2 等价于f′ 0 > 0,f′ 1 < 0,即f′ 2 > 0,2- b> 0,a- 2b+ 2-b< 0,4a- 4b+ 2- b> 0,2- b> 0,整理,得a- 3b+ 2<0,4a- 5b+ 2> 0.此不等式组表示的地区为平面aOb 上三条直线2- b= 0,a- 3b+ 2=0,4a- 5b+ 2= 0 所围成的△ ABC 的内部,以下图.△ABC 的三个极点分别为4,6,B(2,2),C(4,2).由 (1) 知 a A 774,616>0,则 z=a+ 2b 分别在 A 77,C(4,2)处获得最小值7和最大值8.即 z= a+ 2b 的取值范16围为7,8 .活动三讲堂反应单1.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R ,导函数 f ′ (x)的图象以下图,则函数f(x)有 ________个极大值点, ________个极小值点.答案2 2分析f ′ (x)的符号由正变负,则f(x 0)是极大值, f ′ (x)的符号由负变正,则f(x 0)是极小值,由图象易知有两个极大值点,两个极小值点.2.已知函数 f(x)= x 3- px 2- qx 的图象与 x 轴切于点 (1,0),则 f(x)的极大值为 ________,极小值为 ________.答案427分析f ′ (x)= 3x 2- 2px - q ,依据题意,知 x = 1 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则f ′ 1 = 3- 2p - q =0, p = 2, f 1 = 1-p - q = 0, 解得q =- 1,所以 f ′ ( x)=3x 2-4x + 1.令 f ′( x)= 0,得 x =1或 x = 1,易判断当 x = 1时, f(x)有极大值为 4,当 x = 1 时, f(x)有极小3 3 27值为 0.3.已知 f(x)=x 3+ax 2+ (a + 6)x + 1 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_.答案a>6 或 a<- 3分析f ′ (x)= 3x 2+ 2ax + (a + 6),由于 f( x)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那么 = (2a)2-4× 3× (a +6)>0 ,解得 a>6 或 a<- 3.4.设函数 f(x)= 6x3+ 3(a+ 2)x2+ 2ax.若 f(x)的两个极值点为 x1,x2,且 x1x2=1,则实数 a 的值为 ________.答案9分析f′ (x)= 18x2+ 6(a+ 2)x+ 2a.2a由已知 f′ (x1)= f′ (x2)= 0,进而 x1x2==1,所以 a= 9.5.已知对于x 的函数 f(x)=-1x3+bx2+cx+ bc,若函数 f(x)在 x= 1 处获得极值-4,则 b=33________,c= ________.答案- 13f′ (x)=- x2+ 2bx+ c,由 f(x) 在 x= 1 处获得极值-4,得f′ 1 =- 1+ 2b+c= 0,分析f 1 =-1433+ b+ c+bc=- .3b=1,b=- 1,解得或c=- 1c= 3.若 b= 1, c=- 1,则 f′ (x)=- x2+2x- 1=- (x- 1)2≤ 0,此时 f(x) 没有极值;若 b=- 1, c= 3,则 f′ (x)=- x2-2x+ 3=- (x+ 3)(x- 1),当- 3< x<1 时, f′ (x) >0,当 x> 1 时, f′ (x)< 0.4所以当 x= 1 时, f(x)有极大值-3.故 b=- 1, c= 3.活动四讲堂小结1.在极值的定义中,获得极值的点称为极值点,极值点指的是自变量的值,极值指的是函数值.2.函数的极值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可导函数f(x)在点 x= x0处获得极值的充要条件是f′ (x0)=0 且在 x= x0双侧 f′ (x)符号相反.3.利用函数的极值能够确立参数的值,解决一些方程的解和图象的交点问题.你曾落的泪,最都会成阳光,照亮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