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专利授权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4
2010年湖北省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统计分析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现将湖北省2010年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统计分析如下:一、专利申请状况2010年,湖北省专利申请31,311件,比上年同期的27,206件,增长15.09%,比全国平均增长率22.35%,低7.27百分点,全国排名居第10位。
截至2010年12月止,湖北省专利申请累计为174,281件。
其中,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37,699件、81,671件和54,911件,在总量中的比例分别为21.63%、46.86%和31.51%。
1、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申请增幅均低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湖北省专利申请31,31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为7,410件,比上年同期的6,065件,增长22.18%;实用新型申请为12,792件,比上年同期的10,579件,增长20.92%;外观设计申请为11,109件,比上年同期的10,562件,增长5.18%。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分别增长20.92%、5.18%,比全国平均增长率24.74%、19.72%,低3.82、14.54百分点。
2、职务专利申请增长较快在三种专利申请中,职务申请为20,467件,比上年同期的17,195件,增长19.03%;非职务申请为10,844件,比上年同期的10,011件,增长8.32%。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职务申请分别为5,491件、6,745件和8,231件,占职务申请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6.83%、32.96%、40.21%。
3、科研单位专利申请增幅较大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职务专利申请中,科研单位为1,112件,比去年同期的692件,增长60.69%,比全国平均增长率21.22%,高39.47百分点;大专院校为3,265件,比去年同期的2,364件,增长38.11%,比全国平均增长率22.69%,高15.42百分点。
4、湖北企业专利申请增幅趋于平缓仍占职务申请七成在职务专利申请中,工矿企业为15,856件,比去年同期的13,999件,增长13.27%,比全国平均增长率29.72%,低16.45百分点,占职务申请的77.47%;机关团体申请增长率为69.57%,比全国平均增长率105.12%,低35.55百分点。
2010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粤京苏位居前三甲作者:排行老三发布于:2011-3-29 12:51 Tuesday 分类:另类排行榜“十一五”期间,我国内地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62万件,比“十五”期间翻两番,其中前沿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增长超5倍○ “十一五”期间,我国内地PCT国际专利申请3.6万件,是“十五”期间的4.3倍,从世界第十位上升至第四位本报北京3月28日电(记者蒋建科)2010年我国内地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前十的省(市、区)和副省级城市名单、2010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前十位的我国内地企业名单,今天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各地把自主创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器,形成了既抓GDP, 又抓发明专利数量的良好局面,我国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众多副省级城市,也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技术密集的优势,瞄准最能衡量自主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发明专利,采取各种办法,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大胆创新,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学习、相互竞赛的大好局面。
据介绍,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
以我国内地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一的广东为例,省委、省政府在有关政策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相应举措,将“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列为重点监测指标,把“知识产权产出指数”纳入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
省政府持续实施重奖政策。
迄今省政府共安排重奖中国专利奖专项资金4450万元。
在这些政策激励下,全省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
在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LTE领域,广东省的相关专利申请居全国第一。
在封装和系统应用环节的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分别占全国的近1/4和1/5。
专利授权方面,广东省2010年LED授权专利数量为1270件,居全国第一。
在数字家庭领域,广晟数码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成为国家标准和国际蓝光光盘标准,这是信息产业领域的国际主流标准第一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2010年申请专利明细序号专利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期发明人专利类型国别1一种制备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纳米碳材料的方法201010121054.52010-03-10包信和发明中国2一种宏量制备石墨烯的方法201010 185785.62010-05-28包信和发明中国3一种用于甲醇转化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201010 522956.X2010-10-27 包信和发明中国4一种用于深紫外激光器与光发射电子显微镜连接的连接杆201010566892.32010-11-30包信和发明中国5采用紫外或深紫外激光源的高空间分辨光发射电子显微镜201010567093.82010-11-30傅强发明中国6一种乙炔选择性催化加氢制乙烯的方法201010 176614.72010-05-19李灿发明中国7一种定向纳米棒结构氧化锌薄膜的微波合201010 185766.32010-05-28李灿发明中国成方法8一种高含量骨架铁ZSM-35分子筛的分步晶化合成法201010 207012.32010-06-23李灿发明中国9一种使用碳化钽包覆钽丝为催化剂制备硅薄膜的方法201010 238694.42010-07-28李灿发明中国10一种超低硫柴油的制备方法201010 238739.82010-07-28李灿发明中国11一种频率可调的超低频输出便携装置201020649935.x2010-12-09李灿发明中国12一种耦合光(电)化学池和燃料电池的太阳能贮存系统201010 258511.52010-08-20李灿发明中国13一种铂/碳纳米管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CT/CN2010/0006752010-05-11李灿PCT美国14具有层状结构的多金属本体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PCT/CN2010/0006262010-05-04李灿PCT美国15一种汽油脱硫吸附剂及制备和应用201010289532.32010-09-21蒋宗轩;李灿发明中国16一种用于汽油脱硫脱臭的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CT/CN2008/0018932010-09-28李灿、蒋宗轩、张永娜、吕宏缨、张博宇美国美国17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010233408.52010-07-22杨维慎、刘焕英、朱雪峰、丛铀发明中国18烷烃选择氧化反应催化剂Mo-V-M-O的制备方法201010555415.72010-11-23杨维慎、楚文玲、蔡睿、王红心发明中国19一种耐CO2、SO2复合透氧陶瓷膜及其制备以及应用201010600577.82010-12-22朱雪峰、刘焕英、丛铀、杨维慎发明中国20微米级花状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201010599832.12010-12-22杨维慎、刘焕英、朱雪峰、丛铀发明中国21纳米级复合金属氧化物八面体的制备方法201010599818.12010-12-22杨维慎、刘焕英、朱雪峰、丛铀发明中国22用于丙烷氧化制丙烯酸反应的钼钒碲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201010558871.72010-11-25杨维慎、王红心、楚文玲、朱百春发明中国DP015 - Membrane for i-butanol recovery PCT/CN2010/0009472010-06-25杨维慎PCT美国232010年授权专利明细序号专利名称专利号授权日期发明人1一种用于制备乙胺类化合物的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200710064615.02010-01-13李灿;杨鹏飞;蒋宗轩;应品良2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Ⅱ-Ⅵ族半导体薄膜200510130766.22010-02-17李灿;任通;于睿3一种柴油氧化蒸馏超深度脱硫的催化剂及脱硫方法200710176267.62010-09-29蒋宗轩;李灿;张永娜;吕宏缨4一种超低硫汽油的制备方法200610011979.82010-10-27李灿;吕宏缨;景飞;蒋宗轩;高金波5一种碳四烯烃脱硫吸附剂及制法和应用200810240367.52010-11-10李灿;蒋宗轩;张玉良;杨民;王璐;杨永兴6手性二胺-金属配合物多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200610114400.02010-11-17李灿;李军;张艳梅7一种超低硫汽油的制备方法200610012057.92010-12-01李灿,景飞,蒋宗轩,吕宏缨8稳定锐钛矿相纳米氧化钛和四方相纳米氧化锆的方法200610150589.92010-12-01李灿,张静,冯兆池,徐倩,邱石9一种制备金属复合膜的方法200610112703.92010-08-18熊国兴;张小亮;杨维慎;刘杰;盛世善10一种微波加热法合成T型分子筛膜的方法200710010507.52010-12-08杨维慎;周汉;李砚硕;刘杰11一种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三元复200710011081.52010-10-09杨维慎、张海洲、丛铀合阴极材料12一种中空纳米氧化硅球的制备方法200710012158.02010-10-27杨启华;刘健;李灿;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