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地区国内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 (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 格式:xls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专利统计简报2012年第4期(总第17期)贵州省知识产权局 2012年10月18日2012年1-9月贵州省专利统计分析一、2012年1-9月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一)专利申请情况1.专利申请基本情况2012年1-9月,全省三种专利共申请8025件,同比增长58.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024件,同比增长48.6%,占申请总量的25.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716件,同比增长44.5%,占申请总量的33.8%;外观设计专利申请3285件,同比增长80.1%,占申请总量的40.9%(见下图)。
年同期对比情况(一)2012年1-9月专利申请总量地区分布以及与2011年同期对比情况44%,比重最大,遵义次之,为21%,其他7个市、州占比较小。
(二)2012年1-9月发明专利申请地区分布以及与2011年同期对比情况年同期对比情况(注:本表数据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返还数据,因申请人地址不明的原因,可能有一定误差。
因统计之需,各市州按汉语拼音排序。
)三、2012年1-9月各类专利授权地区分布以及与2011年同期对比情况(一)2012年1-9月全年专利授权总量地区分布以及与2011年同期对比情况从上图可见, 2012年1-9月授权增长超过100%的地区主要有黔南、毕节、六盘水、黔东南、黔西南、遵义。
(三)2012年1-9月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地区分布以及与2011年同期对比情况中,黔南、毕节、黔东南、六盘水、遵义等地外观设计授权增幅较大。
(五)2012年1-9月职务发明专利授权地区分布以及与2011年同期对比情况误差。
因统计之需,各市州按汉语拼音排序。
)主题词:专利统计简报报:庆生副省长抄送:省政府各知识产权办公会议成员单位、各市(州)知识产权局省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共印40份)。
2012年全球专利申请比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报告表明,2012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实现近二十年来的最高增长,外观设计申请的增长更是前所未有。
因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下滑的情况已大幅反弹。
根据该报告,全球2012 年专利申请数达235万件,比2011年增长9.2%. 实用新型(UM)申请增加23.4%, 外观设计增加17%,商标申请增加6.0%。
按2013 版世界知识产权指示牌(2013 edition of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中国首次成为四类知识产权(专利权、实用新型,商标和外观设计)排名首位的来源国(知识产权申请源于中国)和目标国(知识产权申请向中国提出)。
在全世界排名前五位的知识产权局中,中国知识产权局(SIPO)是唯一四类知识产权的增长率均为二位数的国家。
中国知识产权申请的增长继续是全球知识产权申请迅速增长的主要驱动源。
WIPO 局长Francis Gurry指出,"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知识产权申请和全球经济复苏不同步,……2009年,当世界刚从经济危机中复苏,但还不稳定,并超高失业率仍待解决之时,知识产权申请的增长率已一跃超过了金融危机爆发之前。
”专利和实用新型申请全球专利申请2012 年增长9.2%, 是过去18 年内记载的最高增长。
在2009 年全球专利申请减少3.9% 之后, 全球专利申请现已大幅反弹,增长率不断攀升,2010 年增长7.6%, 2011年增长8.1%. 2012 年增长9.2%。
这主要是由于SIPO的申请高速增长。
在2012 年全球的大约235万件专利申请中,151万是各成员国本国居民提交的申请,83万件是非本国居民提交的申请。
在20个2012 年申请最多的知识产权局当中,SIPO的申请增长率最高(+24%),其后是新西兰(+14.3%) 、墨西哥(+9%) 、美国专利权和商标局(USPTO,+7.8%), 和俄罗斯联邦(+6.8%)。
深圳市2012年度知识产权统计分析报告深圳市知识产权局2013年3月深圳市2012年度知识产权统计分析报告2012年,围绕创造“深圳质量”和创建“知识产权强市”的战略目标,我市各项知识产权统计数据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知识产权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2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深圳市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一、基本情况(一)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1、2012年我市国内专利申请量7.3130万件,同比增长15.1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1075万件,同比增长7.81%,占申请总量的42.49%。
2、2012年我市国内专利授权量 4.8662万件,同比增长23.6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068万件,同比增长10.50%,占授权总量的26.85%。
3、2012年我市PCT国际专利申请8024件,同比增长1.15%,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0.3%。
4、截止到2012年底,深圳累计申请专利39.8742万件,累计专利授权22.7214万件。
累计国内有效发明专利5.2768万件。
5、2012年,深圳代办处共完成受理专利申请5.8629万件,同比增长17.95%;其中纸件申请1.8640万件,电子申请3.9989万件。
我市的电子申请率达77.40%,代理机构电子申请率达98.74%。
(二)商标注册及运用情况—2 —1、2012年我市商标申请量6.7888万件,同比增长26.5%;我市核准注册商标3.7065万件,同比增长1.3 %。
2、截止到2012年底,我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总数为19.9863万件。
2012年底我市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共计951986户,平均4.76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件注册商标,高于2011年的5.03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件注册商标的水平。
3、2012年我市新认定驰名商标22件,累计拥有驰名商标103件,成为全国首个“驰名商标”突破百件的副省级城市。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情况作者:菲亚来源:《创新时代》2013年第03期2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召开“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情况”新闻发布会。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介绍,2012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21.7105万件,同比增长26.1%。
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4.3847万件,较上年增长28个百分点,占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66.3%。
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专利授权12.5954万件,占87.6%;非职务发明专利授权1.7893万件,占12.4%。
据统计,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区)分别是广东(2.2153万件)、北京(2.0140万件)、江苏(1.6242万件)、浙江(1.1571万件)、上海(1.1379万件)、山东(7453件)、四川(4460件)、湖北(4050件)、陕西(4018件)和辽宁(3973件)。
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1.3139万件)、杭州(5513件)、南京(4408件)、苏州(4382件)、广州(4026件)、西安(3475件)、武汉(3233件)、成都(3112件)、无锡(2513件)和长沙(2182件)。
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企业分别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734件)、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727件)、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1099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44件)、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530件)、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510件)、华为终端有限公司(347件)、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318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03件)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93件)。
截至2012年底,代表较高专利质量指标、体现专利技术和市场价值的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43.5151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件,充分显示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指标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专利创造的显著促进作用。
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大专利申请受理国〔编者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12年12月11日发布了《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
报告对2011年全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商标四类知识产权的申请、受理和授予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分析。
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表现欠佳,但2011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就专利申请受理量而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专利申请国。
2011年,中国首次成为所有四类知识产权——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最大的受理国。
2012年12月1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
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依然不景气,但是2011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2011年,全球专利申请总量增长了7.8%,连续两年保持了7%以上的增速。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商标的申请量也分别增长了35%、16%和13.3%。
就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而言,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继2010年超过日本特许厅(JPO)之后,2011年又超过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成为全球第一大专利受理机构。
而在2011年之前,中国早已经成为实用新型、商标和外观设计申请受理数量最大的国家。
2008年至2011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在专利、商标和外观设计方面受理的申请数量都在增加,不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增速更快。
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OHIM)在商标和外观设计方面受理的申请数量也获得增加。
相比之下,日本特许厅在这三个方面受理的数量都下降了。
注:OHIM为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在专利方面,全球大部分的专利申请是在高收入国家受理的。
在外观设计方面,大约60%的外观设计申请是由中高等收入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受理的,其中大部分在中国。
在受理商标申请方面,高收入国家与中高等收入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所占份额大体相当(各约45%)。
下载说明:请下载该文档,下载完成后,请输入链接直接下载。
百度云链接:/s/1dDjFPhn 或/s/1eQpJy50 (由于文库上传不了统计年鉴的格式,请见谅!)备注:每一个年份需要下载一次。
我会根据收到的财富值发给您相关文件。
(根据国家发布的版本,2008年及08年以后都有excel版本和网页版本)数据年份: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年—2013年。
2013年部分内容展示:2-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基本情况Basic Statistic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指标Item 20020042008200920112012企业基本情况Statistics on Industrial Enterprises有R&D活动企业数(个) Number of EnterprisesHaving R&D Activities(unit)172721707527278363873746747204有R&D活动企业所占比重(%) Percentage of EnterprisesHaving R&D Activities to10.66.2 6.5 8.511.513.7 Total Number ofEnterprises(%)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Statitstics on R&D ActivitiesR&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 Full-time Equivalent of R&DPersonnel43.954.2123.0144.7193.9224.6(10 000 man-years)R&D经费内部支出(亿元) Expenditure on R&D(100million yuan)489.71104.53073.13775.75993.87200.6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Percentage of Expenditure onR&D to0.580.560.610.690.710.77收入之比 (%) Sales Revenue(%)R&D项目数(项) R&D Projects(item) 6528953641143448194400232158287524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亿元) Expenditure on R&DProjects(100 million yuan)417.6921.22902.03185.95052.06230.6企业办R&D机构情况Statistics on R&D Institutions机构数(个) Number of R&DInstitutions(unit)155291755526177298793132045937机构人员数(万人) R&D Personnel(10 000persons)60.164.4130.4155.0181.6226.8机构经费支出(亿元) Expenditure on R&D(100million yuan)435.8841.62634.82983.63957.05233.4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情况Statitstics on New Products Developmentand Production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个) Number of NewProducts(unit)9188076176184859237754266232323448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亿元) Expenditure on New ProductsDevelopment529.5965.73676.04482.06845.97998.5(100 million yuan)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Sales Revenue of NewProducts(100 million yuan)9369.522808.657027.165838.2100582.7110529.8#新产品出口Export 1728.45312.214081.611572.520223.121894.2专利情况S tatistics on Patents专利申请数(件) Patent Applications(piece) 2618464569173573265808386075489945#发明专利Inventions 797204565925492450134843176167有效发明专利数(件) Inventions In Force(piece) 153333031580252118245201089277196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情况Statistics on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Technology Reconstruction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亿元) Expenditure for Acquisitionof Foreign Technology304.9397.4466.9422.2449.0393.9 (100 million yuan)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Expenditure for Assimilationof Technology22.861.2122.7182.0202.2156.8(亿元) (100 million yuan)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亿元) Expenditure for Purchase ofDomestic Technology34.582.5184.2203.4220.5201.7(100 million yuan)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亿元) Expenditure for TechnicalRenovation1291.52953.54672.74344.74293.74161.8(100 million yuan)注: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范围从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