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书法《3.褚遂良书法赏习》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3.75 KB
- 文档页数:3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精选资料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修改编辑。
华文版六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小学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第1课欧阳询书法赏习课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唐朝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光照百代,是中国文化史的高峰,也是中国书法史的高峰。
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唐朝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光照百代。
体会欧阳询书法《九成宫醴泉铭》教学重点的风格特点。
体会欧阳询书法《九成宫醴泉铭》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毛笔、墨汁、毛边纸、钢笔课前准备第一课时(总一课时)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及方法设计主备人设计第二次备课一、新课导入:1、谈话:唐朝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光照百代,是中国文化史的高峰,也是中国书法史的高峰。
2、唐楷名家:板书:前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期—颜真卿后期—柳公权二、讲练结合:1.简介《九成宫醴泉铭》;感受其风格特点。
2.单字欣赏与临习—地、月。
书写提示:地字竖弯钩有隶书笔意;月字横折钩中的竖画向内收敛。
三、自由阅读:1.学生自由阅读教材第2页《我知道了》中“驻马观碑”的故事。
四、硬笔练习:1.完成教材第3页《每日一得》中的钢笔书写练习。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中书写较好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提出其书写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
课后作业:1.继续完成教材第3页《每日一得》中的钢笔书写练习。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书法赏习(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识别不同的书体,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法技巧,如用笔、用墨、布局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书法艺术简介:介绍书法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书体辨识:辨识和欣赏不同书体,如楷书、行书、草书的特点和美感。
3. 书法技巧实践:实践基本的书法技巧,如用笔、用墨、布局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实践。
- 难点:书法的审美欣赏和技巧的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书法作品示例、书法教学视频。
- 学具:毛笔、墨水、宣纸、书法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书法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授:讲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欣赏不同书体的美感。
3. 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书法技巧,教师个别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法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板书设计- 板书书法赏习- 板书内容:书法艺术简介、书体辨识、书法技巧实践。
作业设计- 必做题:完成一篇书法作品,要求使用本节课学到的书法技巧。
- 选做题:研究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写一篇短文介绍其书法特点和艺术成就。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了解了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还亲身体验了书法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欣赏书法的美感,并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实践。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书法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个别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西泠印社出版社书法练习与指导六年级下册第16课
书法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
学会欣赏不同书法家的作品。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各种书法样式。
教学用具:
毛笔、墨汁、砚台、教材和大字册、宣纸。
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一些古今书法家的作品。
2、了解“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朋友们来到会稽山阴的兰亭,饮酒赋诗,王羲之为大家的诗歌合集写了序,就是这篇《兰亭序》。
《兰亭序》的书法流露出王羲之平日的俊
朗风神以及书写时内心所充满的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3、出示:书法作品欣赏要素
4、欣赏
A、横幅:指在高宽比约为1:3的横条纸上书写的作品,又称
“横披”,如上图伊秉绶“友多闻斋”。
B、条幅:指在高宽比约为3:1或4:1的长条纸上书写的作
品。
图为明代书法大家王铎作品。
C、中堂:整张宣纸所书写的作品,通常情况下,宣纸的长宽
比例是2:1,以竖式为准。
整张宣纸的尺寸,有三尺、
四尺、六尺等。
D、扇面:团扇,为椭圆形或圆形,常用素绢制成,书写时字
数多少随意,也可在扇面中央用方形构图书写;折扇,
上宽下窄,呈圆心辐射状,字数可多可少,书写安排必
须适合扇子的弧线式形制。
5、欣赏其他书法作品。
6、出示示范。
7、学生练习书写,并创作自己的作品。
(师巡视)
8、教会学生签名,签章,课后装裱自己的大字作品。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精选资料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修改编辑。
书法鉴赏课作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2.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3.激发学生对书法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书法表达能力;4.通过书法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熟悉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准备相关书法作品和资料;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
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等不同体裁的书法,让学生了解不同书体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3.示范。
教师示范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跟着模仿,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
4.练习。
让学生进行书法练习,通过反复操练,提高学生的书法表达能力。
5.鉴赏。
展示一些著名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其中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6.创作。
组织学生进行书法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自己的书法作品。
7.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书法艺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创作书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了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激发了学生对书法创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书法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1课扇面集字练习(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文学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
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
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作品的写法,今天我们再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教师出示文徵明的局面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
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1课《扇面集字练习(一)》,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二、知识介绍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三、学习设计幅式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
①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2:1的白纸,折剪出扇面形式,设计出整幅样式,包括正文的字距、落款的位置和内容。
②把这8个字双钩到白纸上设计好的位置。
双钩提示①局面有很多种排列方式,建议先用本课示例的样式。
②每个字都要对准扇面的圆心。
③落款的大小、位置高低应注意与正文协调。
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
四、学习“书法常识”1、中国书法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曾经向多个国家传播,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书法传向日本的内容。
2、学生自读“书法常识”,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识。
六、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
七、布置作业: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
板书设计:第1课局面集字练习对准扇面圆心落款大小、高低协调第2课扇面集字练习(二)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课题第1课欧阳询书法赏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唐朝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光照百代,是中国文化史的高峰,也是中国书法史的高峰。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唐朝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光照百代。
体会欧阳询书法《九成宫醴泉铭》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欧阳询书法《九成宫醴泉铭》的风格特点。
课前准备毛笔、墨汁、毛边纸、钢笔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总一课时]教学过程及方法设计一、新课导入;1、谈话;唐朝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光照百代,是中国文化史的高峰,也是中国书法史的高峰。
2、唐楷名家;板书;前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期—颜真卿后期—柳公权二、讲练结合;1.简介《九成宫醴泉铭》;感受其风格特点。
2.单字欣赏与临习—地、月。
书写提示;地字竖弯钩有隶书笔意;月字横折钩中的竖画向内收敛。
三、自由阅读;1.学生自由阅读教材第2页《我知道了》中“驻马观碑”的故事。
四、硬笔练习;1.完成教材第3页《每日一得》中的钢笔书写练习。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中书写较好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提出其书写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
课后作业;1.继续完成教材第3页《每日一得》中的钢笔书写练习。
板书设计;第1课欧阳询书法赏习前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期—颜真卿后期—柳公权教学反思;课题第2课欧体集字练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唐朝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光照百代,是中国文化史的高峰,也是中国书法史的高峰。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唐朝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光照百代。
体会欧阳询书法《九成宫碑》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欧阳询书法《九成宫碑》的风格特点。
课前准备毛笔、墨汁、毛边纸、钢笔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总一课时]教学过程及方法设计主备人设计一、新课导入;1、谈话;上节课知道了,唐朝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光照百代,是中国文化史的高峰,也是中国书法史的高峰。
2、师;前期名家中的欧阳询的《九成宫碑》非常有名。
二、讲练结合;1.赏析《九成宫碑》字例;感受其风格特点。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则,提高书法水平。
2. 通过书法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书法艺术的价值,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书法基本技巧:学习书法的握笔、运笔、收笔等基本动作,掌握字体结构和笔画顺序。
2. 书法作品欣赏:分析经典书法作品,学习书法家的风格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3. 书法实践:创作简单的书法作品,如诗句、名言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2. 教学难点:字体结构的把握,笔画顺序的熟练运用。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书法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2. 讲解法:教师讲解书法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书法,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书法作品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主题。
2. 书法基本技巧学习:讲解新的书法技巧,示范书写,学生跟随练习。
3. 书法作品欣赏:分析经典书法作品,学习书法家的风格特点。
4. 书法实践:学生创作书法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七、课后作业1. 练习书法基本技巧:回家后自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创作书法作品:选择一首诗句或名言,进行书法创作。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2. 书法作品: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关注字体结构、笔画顺序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
3. 组织书法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教学反思2.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学习书法的布局和构图技巧。
书法教案褚遂良图片欣赏教案标题:书法教案褚遂良图片欣赏一、教学目标:1.了解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及其创作背景;2.欣赏褚遂良的书法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材料:1.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图片;2.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开篇1. 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并简要介绍其书法作品及特点,引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主体2. 图片欣赏:通过展示褚遂良的书法作品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每幅作品的形势、用笔、布局等方面的特点。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就每幅作品进行分析讨论,提问如下:a. 褚遂良的书法作品有哪些独特之处?b. 每幅作品的字体、构图、意境等如何表现?c. 学生个人对每幅作品的感受和评价是什么?拓展与延伸4. 比较研究:引导学生比较褚遂良的书法作品与其他书法家作品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5. 创作实践:提供书法练习纸和毛笔,让学生试着模仿一些褚遂良的字体,进行书法练习,体验书法创作的过程。
总结与评价6. 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总结褚遂良书法作品的特点和自己的收获,强调书法艺术的重要性和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对褚遂良书法作品的分析与评价;3. 学生创作的书法练习作品。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赴博物馆、展览等现场观摩更多褚遂良书法作品;2.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褚遂良等其他书法家的作品,进行更深入的比较和分析;3. 组织书法比赛或展览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书法才华。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学生能够了解到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及其特点,通过欣赏和分析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同时,通过实践部分的书法练习,学生也有机会亲自体验书法创作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
书法教案褚遂良图片大全教案标题:学习书法中的褚遂良书法作品一、教学目标:1.了解褚遂良及其书法作品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通过欣赏和学习褚遂良的书法作品,提高学生对于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3.学习褚遂良的书法技法和写作风格,提高学生自身书法技能。
二、教学内容:1.介绍褚遂良及其书法作品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分享褚遂良的代表作品,如《行书千字文》、《行书诗卷》等;3.通过欣赏和学习褚遂良的书法作品,了解其独特的写意风格和艺术特点;4.学习并实践褚遂良的书法技法,如用笔力度的掌握、构图的安排等。
三、教学步骤:1.导入与铺垫-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褚遂良的书法作品,引发学生对于书法的兴趣和好奇心;- 介绍褚遂良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学习褚遂良的书法作品- 展示褚遂良的代表作品,如《行书千字文》、《行书诗卷》等,并解读其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褚遂良的作品,帮助他们了解褚遂良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和表达方式。
3.分析褚遂良的书法技法- 分享褚遂良的书法技法,如运笔技巧、用墨技法等;- 示范和引导学生练习褚遂良的书法技法,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纠正。
4.创作个人书法作品- 鼓励学生参考褚遂良的作品,尝试创作个人的书法作品;- 提供书法练习纸和毛笔等工具,让学生进行实践创作;-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互动交流。
四、教学评估:1.书法作品评鉴- 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评估和点评,注重对于其书法技法和风格的理解程度;- 鼓励正面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书法水平。
2.学生反思和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归纳褚遂良的书法特点和技法;-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提供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五、教学资源准备:1.褚遂良书法作品的图片集合;2.褚遂良的相关资料和介绍;3.书法练习纸、毛笔等书法工具。
六、教学延伸:1.开展书法展览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2.组织学生参观书法艺术展览,进一步拓宽视野;3.学习其他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和学习。
第3课、褚遂良书法赏习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赏析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对其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玄奘西天取经典故的了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拓展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重点:了解褚遂良的楷书笔画结构特点
三、难点:应用正确笔法完成“褚字”联系内容,关键是找准字的布局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新课导入
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褚遂良和他的《雁塔圣教序》
2、介绍褚遂良其人。
3、《雁塔圣教序》及其风格特点。
详见教材6页。
4、单字临习指导参见书7页的书写提示。
5、总结(1)、楷书的两大类指的是什么?(2)、褚字楷书《雁塔圣教序》特点是什么?
6、教师板书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1、学生练习
2、展示与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3、拓展讨论“我知道了”模块所讲述的褚遂良《圣教序》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历史上相关的故事还有那些?
4、生观察汇报
5、生独立书写评改
五、板书设计
第3课、褚遂良书法赏习
三以
六、教学反思
课堂上教师能通过介绍书法家褚遂良的生平及他书法自成一体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毛笔字的兴趣,并渗透了练书法要坚持不懈,博采众家之长的思想。
“三、以”这两个字的集字练习,学生对褚体字的特征有了初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