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综合布线大作业

网络综合布线大作业

网络综合布线大作业
网络综合布线大作业

目录

1 概述 (1)

1.1 系统概述 (1)

1.2 系统功能 (1)

2 系统结构与配置 (2)

2.1 综合布线的设计标准及原则 (2)

2.1.1 设计标准 (2)

2.1.2 设计原则 (3)

2.2 设计方案及配置 (3)

3 系统功能 (4)

3.1 用户现场环境 (4)

3.2 信息点分布情况 (4)

3.3 功能简介 (4)

4 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及说明 (5)

4.1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 (5)

4.2 综合布线产品选择 (6)

5 综合布线子系统实施设计 (8)

5.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8)

5.2 水平子系统设计 (8)

5.3 管理子系统设计 (9)

5.4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9)

5.5 设备清单 (10)

6 系统测试 (10)

参考文献 (12)

1 概述

1.1 系统概述

阿勒泰地区二中占地面积15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49万平方米,形成了功能完善的教学科研区、体育活动区、学生和教师生活区。

教学科研区教学楼(以1号教学楼为例)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需具有综合型智能信息化。具备智能化的各种信息传递通道,使其在一段时期内能适应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新变化,充分发挥现代通信设施的新效应。本方案将根据这一特点进行统一考虑,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可靠、实用性;先进性;灵活性;模块化;扩充性;标准化等这些特性。

1.2 系统功能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组合压接方式、模块化结构、星型布线并且具有开放特征的布线系统。它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本次设计相关功能如下:

(1)系统满足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灵活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不但满足当前应用系统对通信的需求,而且符合今后技术发展和管的需要,为以后“一卡通系统”和“三网合一”留足空间。

(2)能为语音、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息提供高速及宽带的传输能力。

(3)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能够简单、方便进行线路的分析、检测和故障隔离,当故障发生时,可迅速找到故障点并加以排除。

(4)网络设计充分考虑可扩展性要求,包括交换机硬件的扩展能力以及网络实施新应用的能力。

(5)网络的安全性应充分考虑应用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有效的控制网络的访问,灵活的实施网络的安全控制策略等。

(6)网络方案设计首先满足现有规模的网络用户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大,网络具有用户端口灵活的扩充能力。

(7)UPS电源具有高度的智能化,通过RS-232接口,配合UPS智能监控软体可与电脑进行通讯进行软件控制,能实现网络管理和远程监控功能。

(8)电源输出容量满足现有的供电要求,同时还有功率增容的能力,以满足以后增加设备的要求。

(9)UPS设备具有很高可用性,以确保机房的供电的可靠性。

(10)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

(11)电源线路系统、通信线路及设备的系统防护。

(12)信息点的布置、水平和主干线缆等的冗余为未来的“三网合一”提供条件。

图1-1 综合布线系统图

2 系统结构与配置

2.1 综合布线的设计标准及原则

2.1.1 设计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是一个开放型的系统标准,它能广泛应用。因此,按照综合布线系统进行布线,会为阿勒泰地区二中教学楼今后的应用提供方便,也保护了阿勒泰地区二中校方的投资,使校方投入较少的费用,便能向高一级的应用范围转移。

本项目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满足以下标准:

TIA/ EIA-568A——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加拿大采用CSA T529)

EIA/ TIA-569——电信通道和空间的商业大楼标准(CSA T530)

EIA/ TIA-570——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CSA T525 )

TIA/ EIA-606——商业大楼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CSA T528)

TIA/ EIA-607——商业大楼接地/连接要求(CSA T527)

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及验收规范》

2.1.2 设计原则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虽然随着阿勒泰地区二中校方的需求和布线的具体环境不同,会有各种变化,但任何综合布线方案在设计时都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实用性:能支持多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能够适应现代在和未来技术的发展;

(2)灵活性: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监视器等;

(3)开放性:能够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如总线形、星形、环型等;

(4)模块化: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5)扩展性:实施后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接入;

(6)经济性: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维护费用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少。

2.2 设计方案及配置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整个校园建筑物弱电系统智能化管理的基础,能为语音、数据、图像和视频信号提供高质量的传输通道,实现整个系统的资源共享。本设计方案根据校园1号教学楼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以及ISO/IECIS11801,EIA/TIA568A等国际、国内标准,为用户提供一套完善、合理、先进的布线方案。

3 系统功能

3.1 用户现场环境

阿勒泰地区二中1号教学楼有教师员工200人,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165台,具有办公室36间,每间办公室有计算机设备3台,具有教室56间,每间教室有计算机设备1台,每层楼有一台服务器。

3.2 信息点分布情况

此次综合布线项目规划实施164个信息点,这些信息点的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3-1 信息点分布统计表

3.3 功能简介

阿勒泰地区二中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满足局域网资源共享、电信通讯、广域网登录与远程访问等方面信息交流的需要。具体需求主要有:

(1)局域网资源共享

主要满足以下需求:

①为了能够对需要的数据、图像等信息进行随时查询、接收与发送,需建立内部局域网共享所有资源;

②为管理系统所需要的各类信息的获取与传送预留接口。

(2)通讯系统

主要满足以下需求:

①语音通讯

②图文传输

③数据通讯(Internet、E-mail)

④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根据以上需求,对所建立的系统应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准,以满足系统当前的需要,同时保证一段时期内在同行业的先进性。

4 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及说明

4.1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我对阿勒泰地区二中1号教学楼需求的详细分析,我认为阿勒泰地区二中1号教学楼的综合布线项目应当采取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以科技楼的核心交换机为中心点,由一号楼的总线连接到科技楼的交换机上,选择的传输介质为非屏蔽RJ45模块,4对双绞线,4芯多模光纤。

图4-1阿勒泰地区二中网络分布图

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采用模块化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一般可分为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

直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连接子系统等。

4.2 综合布线产品选择

综合布线产品的选择要依据以下原则:

(1)性能价格比:选择的线缆、接插件、电气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电气性能,而且价格适中;

(2)实用性:设计、选择的系统应满足用户在现在和未来10至15年内对通信线路的要求;

(3)灵活性:做到信息口设备合理,可即插即用;

(4)扩充性好:尽可能采用易于扩展的结构和接插件;

(5)便于管理:有统一标识,方便配线、跳线。

现在思科系统公司已成为公认的全球网络互联解决方案的领先厂商,其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公司、大学、企业和政府部门建立互联网的基础,用户遍及电信、金融、服务、零售等行业以及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等。同时,思科系统公司也是建立网络的中坚力量,目前互联网上近80%的信息流量经由思科系统公司的产品传递。思科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网络领导者。思科系统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35000多名雇员,2004财年的营业额超过220亿美元。

本设计方案所用的设备、材料均符合或超过国际超5类标准,根据以上条件,下面就主要设备分述如下:

(1)超五类水平电缆:

是一种垂直主干级高性能电缆,它超过ANSI/TIA/EIA-568A 五类传输性能规范,其具有以下优点:

①绝缘一致性提供了更低传输延时(延迟);

②小的外径尺寸,减少安装中电缆的扭曲或打结;

③高抗电磁干扰性,使传输信号的中断至最低程度;

④与电话第1、2线匹配,易于安装。

图4-2 水平电缆 图4-3 连接模块EZ-MDVO

(2)手压快接式连接模块EZ-MDVO

①直接手工端接,无须使用冲压工具;

②可匹配安装于多种面板、适配器和配线板上;

③模块有11种供选用的颜色,以便于识别,并与插座硬件相匹配。

(3)模块化配线架

配线架是坚固耐用的和便于安装的产品,可以冲压装配带有标准插座的连接器,其特性及优点如下:

①增强型5类性能,对支持千兆位的应用留有额外的余量;

②坚固耐用和容易安装的设计减少了安装和操作费用;

③适于装配在标准的19英寸的设备支架、机壳或墙上。

图4-4模块化配线架图4-5 配线架

(4)配线架

配线架是坚固耐用的和便于安装的产品,可以冲压装配带有标准插座的连接器,其特性及优点如下:

①增强型5类性能,对支持千兆位的应用留有额外的余量;

②坚固耐用和容易安装的设计减少了安装和操作费用;

③适于装配在标准的19英寸的设备支架、机壳或墙上。

(5)架装式配线架

配线架设计为可保持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以防止过小弯曲并提供存放松散光纤以备将来对光纤重新端接,其优点如下:

①精小外形,只占一或两单元机架空间;

②通用连接器板提供灵活性和客户化配线架设计;

③坚固的设计保护光缆端接和光纤连接器;

④确保通过配线架的光缆最小弯曲半径为1.5英寸。

5 综合布线子系统实施设计

5.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是包括办公室、写字间、作业间、技术室等需要电话、计算机终端、电视机等设施的区域和相应设备的统称。

工作区子系统布线由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的连线组成,是插座到用户终端的区域,包括所有用户实际使用区域。信息插座采用地面安装形式,也可以采用墙面安装方式。

图5-1 办公室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图

5.2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分管理区配线架至信息端口(插座)的连接线缆。本方案语音和数据线缆均为超5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因信息端口模块也均为超5类,故语音与数据插座具有互换性,使其能够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需求。在设计中根据业主方所提供的相关楼层平面图上弱电井的实际位置和主要区域信息点的分布位置,可以保证水平线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90米。具体线缆计算如下:实际电缆长度=信息点离管理区的平均距离*信息点总数*设计冗余系数*施工冗余指数

平均距离=(最远信息点至仪器室距离+最近信息点至弱电井距离)/2

总用量=[信息点数平均长度冗余系数]/每箱长度

图5-2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5.3 管理子系统设计

管理区子系统将垂直主干缆与水平布线联接起来,只需简单跳线就可将任一插座与任一主干线连接。管理区除具有连接垂直与水平线缆的配线设备外,还包括跳线及相关有源、网络设备。

根据各楼层的面积、弱电间的位置、楼层的信息点数量,在仪器间设配线架。

图5-3 管理间子系统

5.4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是由总配线架、跳线及相关有源设备(HUB、服务器及交换机等)组成。设备间子系统是一空间概念,总配线架收集来自各点的线缆,并与相关有源设备通过跳线或对接实现系统的联网。

语音主配线和数据主配线架均设置于二层仪器设备间内。根据业主要求,数据主配线架除连接来自各点的模块之外,还应连接由电信局中心数据网引至的数据光缆;语音主配线架收集来自各点的电缆,并将它们与由电信局程控交换机引来的大对数通讯电缆相连接,或内电话部交换机。

5.5 设备清单

本项目施工工具包括:

(1)单对打线工具:主要用于单对线缆与配线架块的卡接,是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2)剥线器:用于迅速剥开4对线缆的外皮,而不损坏双绞线。

(3)安装消耗品及施工辅材:包括扎带,胶带,标签、油笔等。

(4)线缆测试仪:可迅速方便地测试1~4对线缆的开路、短路、反接、错接以及线对交错等情况,可测试T568A,T568B,USOC,10BASE-T,TOKEN-RING和TP-TMD的接线组合。

表5-1 所需工具列表

6 系统测试

为保证系统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信息畅通和高速传递,需对系统的工程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包括:接线极性;线缆敷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等。施工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整个布线系统要进行测试。其中,双绞线系统测试内容包括:

1.线路测试:布线完工后测试。用FLUKE公司的DSP-4000 测试仪(或其他),采用TIA CAT 5 Basic L + ACR方法进行测试。测试仪主机端采用3米的跳线,远端采用0.5米的跳线。测试项为:线对,阻抗,长度,Propagation Delay, Delay Skew,近端串绕,远端串绕,衰减,近端ACR,远端ACR。

(1)测试形式

对结构化布线本身的测试,采用基本链路形式;对结构化布线整个系统的测试,采用信道形式。

(2)测试仪器

采用MICROTEST公司的PENTASCANNER或FLUKE公司的DSP2000电缆测试仪。

(3)测试方案

所有线缆均百分之百的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

(4)重要的测试指标

①接线极性:

非屏蔽双绞线线对必须正确接于信息端口,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错接。从水平配线区至信息端口之间的非屏蔽双绞线必须保证连通,线对间不能短路。

②长度:

基本链路的物理长度不应超过94米。

信道的物理长度不应超过100米。

③衰减:

基本链路和信道的衰减不超过规定值。

④近端串扰:

基本链路和信道的近端串扰应不小于规定值:

2.联机测试:整个工程完成后,选取若干个工作站,进行实际的联网测试。

3.测试完毕,写出测试报告,将测试结果存储在智能型测试仪内,通过打印机打印或拷贝到磁盘上。

参考文献

[1]黄瑛,汪刚.校园网组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

[2]小野濑一志.局域网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

[3]Todd Lammle CCNA学习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

[4]杨鹏 Linux 服务器架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5] Justin Menga著李莉,高雪,周永生译. 《CCNP实战指南:交换》.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

[6]Cisco System著中山大学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译. 《CCNP1:高级路由》.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7] 赵家俊《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与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

[8] 卢小平《局域网组建与实践(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1

[9] 社蒋先华许以臣《校园网络组建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2003.6

(完整word版)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中职(2015正式)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题目(中职) (满分7080分,时间180分钟) 竞赛队编号:机位号:总分:分 注意: 1全部书面和电子版竞赛作品,只能填写竞赛组编号进行识别,不得填写任何形式的识别性标记。 2本竞赛中使用的器材、竞赛题等不得带出竞赛场地。 3本次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给定一个“建筑群模型”作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例,请各参赛队按文档要求完成工程设计,并且进行安装施工和编写竣工资料。

第一部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设计(1000分) 请根据图1建筑群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模型完成以下设计任务,裁判依据各参赛队提交的书面打印文档(均为A4幅面)评分,没有书面文档的项目不得分。所有文件保存在电脑桌面上指定文件夹内(所述指定文件夹为“网络布线-机位号n”文件夹,以下不再复述),且仅该指定文件夹中指定文件(名)作为裁判评分依据。所有电子文档均存放在上述文件夹中。电子文档命名格式为“抽签号+制作文档名”,例如抽签号01号的“网络信息点点数统计表”的文档命名格式为“01网络信息点点数统计表”。 特别要求: 1.选手不得使用U盘等存储工具,电脑上的USB口用封条覆盖,选手在比赛开始前应检查封条是否完整。裁判收取文件时同时检查电脑USB口封条,如发现电脑的USB口封条被损坏,视为违规,本项目不予计分。 2. 所有文档必须在竞赛开始后120分钟内制作完成。(含文件的保存、打印、装订所需时间)。时间到点后选手将装订好的文档放桌上并离开电脑桌,否则本部分不予计分。 (一) 具体要求如下: 1 完成网络信息点点数统计表(100分) 要求使用Excel软件编制,采用A4幅面。编制完成后文件保存到指定文件下,保存文件名为“抽签号+息点统计表”。 说明:图1中,线盒编号= 楼层序号+本楼层线盒(信息插座/盒)序号。其中:楼层序号取1位数字,本楼层线盒序号取2位数字; 要求:严格按上述设计描述,项目名称正确,表格设计合理、版面美观,信息点数量统计正确,相关含义说明清楚,且竞赛机位号(建筑物编号、编制人、审核人、审定人均填写竞赛机位号,不得填写其它内容)及日期说明完整。 附表1:信息点点数统计表 信息点点数统计表 项目名称:建筑物编号: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姓名:xxx 学号:0614130x 班级:xxxxxx 课程名称 综合布线 实验项目 跳线制作 实验项目类型 验 证 演示 综合 设计 其 他 指导教师 xxx 成 绩 ■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绞线的介质标准和RJ45连接器接口制作方法 2、掌握直通UTP 和交叉UTP 的使用环境 3、掌握测试网络通信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五类UTP 电缆,RJ-45水晶头,RJ-45线缆测试仪,压线钳,剥线钳,剪刀,装有网卡的计算机两台。 三、实验步骤 1、制作直通UTP 电缆 (1) 取一段1m 左右的双绞线,两端用剪刀剪齐,用剥线钳剥去一端的塑 料包皮约20mm 。注意在剥线的过程中不要将导线的绝缘层割破或弄 断导线。 (2) 将四对线扇状排开,从左到右一次为“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棕 白/棕”。将缠绕的导线拉直,按照T568B 的线序平排。(见图) (3) 并拢、铰齐线头。并留有14mm 的长度。注意,芯线留得太长,芯 间的相互干扰就会增强。如果线芯太短,接头的金属不能全部接触 到芯线,则会造成断路或接触不良。 图:

(4)检查芯线的排列顺序,将钳断插入到RJ-45头中。注意插入的时候,水晶头的带有拴卡的一面向下。尽量将芯线顶到接头的前端。 (5)再次检查水晶头中的线序。并检查芯线是否已经到了水晶头的前端。 (6)将水晶头塞入压线钳的RJ-45插座内,用力压下压线钳的手柄。(见图 (7)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头的制作,也按照568B的线序来制作。这样就完成直连线的制作了。 2、制作交叉UTP电缆 特别要注意:与前面制作方法一样,但一端用568B,另外一端则用568A 标准。这样就完成了交叉线的制作。 3、测试双绞线 要测试双绞线是否接通,可用测线器来测试。通常测试仪一组有两个:其中一个为信号发射器,另一个为信号接受器,双方各有8个LED灯以及一个RJ-45插槽。 (1)将两端做好RJ-45机头的网线两端别插至侧线器上。 (2)打开测线器的电源,观察测试灯闪烁的情况。正确的情况下,连在同一条芯线上的指示灯会一起亮起来。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 接受器却没有仍和灯亮起,表示连通有问题。 (3)观察直通线和交叉线在测试时有什么差别 4、使用直连UTP电缆连接到交换机和网卡 将RJ-45接头插入计算机网卡或交换机接口,听到“喀”一声,就可以了。拔出接头时,应该按柱接头的卡拴。如果插入、拔出不顺,说明接头夹的不紧,在用压线钳用力夹一夹。 看指示交换机和网卡的指示灯是否亮 5、使用交叉UTP电缆连接两台计算机 操作方法同上,看指示网卡的指示灯是否亮 6、设置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 按照操作4:将第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设为:机器号1.机器号 图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项目竣工总结报告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项目竣工总结报告 一、项目名称: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项目。 二、设计施工依据: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三、项目概况: 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1套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2套网络配线实训装置等综合布线实训器材。通过安装模拟三层墙的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的安装,管理间与设备间的连接,设备间与建筑群的连接,以及线缆的端接与测试。完全模拟了工程实际的TO→CD的情况,完成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竣工资料编写。 四、施工步骤: 1.项目组分工 项目组共三人,一人主要负责设计项目,同时完成复杂永久链路的端接;一人负责模拟墙线管与线槽的安装;另一人负责管理间、设备间、建筑群子系统配线架的安装与线缆的端接。 2.施工过程 根据项目要求完成安装施工图、系统图、信息点点数统计表、端口对应表等设计内容,完成竣工资料编写。 完成工作区子系统的信息点18个底盒、25个信息模块安装与端接;水平子系统的线管与线槽的安装,线缆的敷设;垂直子系统线槽的安装与线缆的敷设;完成管理间、设备间、建筑群子系统的机柜配线架的安装与线缆端接等任务。并进行网线的制作、复杂永久链路的端接、模块端接和线路测试。 五、收获与体会 在技术方面我们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加深了对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学习与理解。在思想品质方面,通过团队配合与协作,增强了组织管理、协调、表达沟通的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总之,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增强了我们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为我们将来“零”距离就业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竞赛组编号:1组 2009年6月29日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大作业 12网络班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课程大作业说明:本课程考核以学生提交自行设计的综合布线方案及相关文档为依据,具体要求及考核标准如下: 大作业任务书: 一、设计主题: 按给定的建筑物区域设计一个完整的区域网络综合布线的方案并给出相关设计文档。 二、设计要求: 建筑物区域主要以图书馆、行政楼、3号教学楼(含阶梯教室)、4号教学楼(含阶梯教室)、旧校区1(第一实训楼、第二实训楼、1栋、2栋学生宿舍,学工处)、旧校区2(1号教学楼、2号教学楼、体育馆、1、2号饭堂、3号宿舍楼)、新校区2期宿舍(含商业街、3、4号饭堂)、机电学院(第3、4实训楼)等其中一个区域进行设计,可以3-4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也可以单独完成,单独完成的同学需由老师指定一个区域进行设计。严禁抄袭,如有雷同,后果自负。 具体要求如下: (一) 完成相关设计文档 要求:熟悉建筑物网络体系结构,最后提供详细的设计文档,图纸可用AutoCAD或Visio绘制,主要包括: 1、工程项目点数统计表。 2、工程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图。 3、工程项目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4、工程项目计算机网络拓扑图(逻辑拓扑图) 5、工程项目弱电平面施工图(所有楼层的平面施工图,总体 施工图,必须是比例协调、真实可靠) 6、工程项目端口对应表(含信息点分布表、配线架规划表) 7、工程项目各机柜信息点分布图 8、工程项目材料统计表

9、工程项目预算表 10、工程项目进度表 要求每个技术文档必须严格安装GB50311设计标准和GB50312验收标准进行规范设计,每张图必须有详细说明,按给定课件或课本范例进行相关文档设计,文档简单易懂,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二) 撰写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要求以以下内容为依据,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适当变动,最少一万字,参考内容如下: 1、概述:含工程概况(需求分析)、布线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目 标、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布线产品选型等内容。 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含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干线子系统、配线 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等七大子系统的设计。同时对防护系统设计进行必要的设计。 3、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含管理架构、人员安排、施工工具、 技术管理、材料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4、测试与维护:含验收测试、维护管理、培训及售后服务与保证 期 5、综合布线系统材料总清单:含综合布线系统材料和工程费用清 单。 6、相关技术文档图纸附件。 三、考核要求 ? 平时成绩:各任务过程性考核 25%+考勤 10% ? 组员评价及组长评价 10% ? 大作业(含相关规范文档编制、撰写设计方案等) 40% ? 答辩 15% 1、图书馆、 2、图书馆 3、行政楼 4、行政楼 5、3号教学楼(含阶梯教室) 6、3号教学楼(含阶梯教室) 7、4号教学楼(含阶梯教室)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教程

第1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特点和优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伴随着智能大厦而崛起的,作为 智能大厦的中枢神经,综合布线系统是近二十年来发 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型的新型研究领域。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 网络。 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话音设备、数据通 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 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连,也能使建筑物内 部的通信网络设备与建筑物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连。
-1-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 模块化、扩展性和经济性 1、兼容性 2、开放性 3、灵活性 4、模块化 5、扩展性 6、经济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 1、结构清晰,便于管理维护 2、便于扩展,节约成本 3、灵活性强,适应各种需求
-2-

1.2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1.2.1 国内常用标准简介 1、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 3、协会标准 1.2.2 国际标准简介 1、ISO/IEC 1180 2、IEC 61935
-3-

1.2.3 美国标准简介 1、EIA/TIA-568 2、TSB36 3、TSB40 4、TSB95:100Ω 4对5类布线附加传输性能指南 5、EIA/TIA/IS-729:100Ω外屏蔽双绞线布线的规范 6、EIA/TIA-569-A :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7、EIA/TIA-570-A:住宅电信布线标准 9、EIA/TIA-607 ;商业建筑物接地和接线规范 8、EIA/TIA-606 :商业建筑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4-

网络综合布线_中职_样题

上海市“星光计划” 第六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网络综合布线(中职组) 决赛技能样题
上海市星光计划组委会竞赛办公室
二○一五年二月
1

参赛须知
一、所有选手须凭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或带照片的社会保障卡、公安 局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初中职学校在校生学生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原件)进入赛 场,证件个人信息须与准考证信息一致,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以上证件复印件 无效) 二、选手参加考试,迟到十五分钟以上不得入场。 三、凡有书面答题的,选手一律用蓝色或黑色的水笔(或圆珠笔)在卷内设 定的位置书写,用其它颜色笔或在草稿纸上答题均属无效。 四、选手应爱护赛场设施设备,操作规范,注意安全。违反安全操作规定造 成的损失由考生负责。 五、选手在比赛中严禁使用各类通讯工具。 六、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考场有关规定,严禁作弊或代考,自觉服从裁判长、 裁判员、考场工作人员的管理。 七、选手着装、用品等在外观上不应显示选手所在单位等个人信息。 八、选手参加比赛,应穿戴整洁,衣冠不端者不可入内。 九、禁止在竞赛期间对赛场设施、设备、赛项题目或项目的其他组成部分进 行摄影、摄像。 十、竞赛安全规定: ? 禁止非法使用工具。 ? 禁止违规使用材料。 ? 禁止未佩戴安全帽进场施工。 十一、技能竞赛场地禁止使用的材料和设备: 参赛选手不得携带参考资料、通信设备、存储设备、电子工具等进入赛场。
2

一、 一般说明
本决赛技能样题是为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六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决赛而制作的样板试题,仅供各参赛单位组织赛前训练时参考。样题与决赛 正式试题在模块数量、技能要求、评价要素、配分、主体设备等方面基本相 同,试题内容也基本相同,但最终以决赛当天的试题为准。
(一)注意事项:
1、 请按照以下比赛环境,检查比赛中使用硬件设备、连接线等设备、材料和软 件是否齐全,计算机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 2、 禁止携带和使用移动存储设备、运算器、通信工具及参考资料。 3、 操作过程中,需要及时保存设备配置。比赛过程中,不要对任何设备添加密 码。 4、 比赛完成后,比赛设备、比赛软件和比赛试卷请保留在座位上,禁止带出考 场外。 5、 仔细阅读比赛试卷,分析需求,按照试卷要求,进行设备配置和调试。 6、 比赛时间为 120 分钟。
(二)比赛环境:
竞赛软硬件环境: 序号 类别 设备名称 1 硬件 钢制实训墙组 2 硬件 光纤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3 硬件 光纤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4 硬件 人字梯 5 硬件 24 口网络配线架 6 硬件 100 对 110 配线架 7 硬件 有线电视配线架 8 硬件 G11 双通头 9 硬件 英制 F 头 10 硬件 同轴电缆 SYWV75-5 11 硬件 12 口 SC 光纤配线架 12 硬件 ST 接头尾纤 1.5M 13 硬件 LC 接头尾纤 1.5M 14 硬件 SC 接头尾纤 1.5M 15 硬件 FC 接头尾纤 1.5M 16 硬件 SC 耦合器
3
型号 QX-Z-PAWA QX-Z-GQZA QX-Z-GQZB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单位 面 套 套 把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根 根 根 根 个
数量 4 1 1 1 7 7 3 30 20 40 3 4 4 4 4 36

e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子工程系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验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者: 指导教师:

任务一建筑物基本情况与用户需求调查实践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设计内容符合国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T-50311-2000 》以桂林航专2号实验楼为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目标,通过设计,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通过对桂林航专2号实验楼的实地测量和考察,完成下列任务: 1、工程概况现场考察,画出项目建筑三视图、平面图(标注尺寸) 2、用户需求调查(按二号实验楼的具体实验室分布进行估算) 三、实验步骤 1 )、现场勘测大楼,从用户处获取用户需求和建筑结构图等资料,掌握大楼建筑结构,熟悉用户需求、确定布线路由和信息点分布。 2 )、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 3 )、根据建筑结构图和用户需求绘制综合布线路由图,信息点分布图。 4 )、综合布线材料设备预算。 5 )、设计方案文档书写。 四、实验结果记录(以报告形式,每组一份另行装订) 五、实验心得体会:(手写)

任务二RJ-45跳线制作与测试 一、实训目的:掌握网络跳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训理论与步骤: 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 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步骤 2: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 步骤 3: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 步骤 4: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在靠外的位置,调整线序为以下顺序 左一:橙左二:蓝左三:绿左四:棕 步骤 5: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白色混线朝前。因为我们是遵循EIA/TIA 568B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 4只脚的位置。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 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网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线。(见标准EIA/TIA 568B)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步骤 6: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 13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您可以参考有关用RJ-45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的介绍。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步骤 7: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 -45接头,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 步骤8:网络跳线的测试 将制作好的网络跳线接到测试仪的两个端口,仔细观察信号出现的顺序。 三、实训心得体会:(详细记录自己制作网络跳线的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测试结果,写在背面)

《综合布线》考试题

附表一 姓名班级学号欧美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综合布线》大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现代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是4C技术,下列哪项不属于4C技术。( D ) A.现代计算机技术 B.现代通信技术 C.现代控制技术 D.协同技术 2、综合布线一般采用什么类型的拓扑结构。( D ) A.总线型 B.扩展树型 C.环型 D.分层星型 3、综合布线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的子系统是( A ) A.工作区子系统 B.水平子系统 C.干线子系统 D.管理子系统 4、以下标准中,哪项不属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的标准。(A) A.日本标准 B.国际标准 C.北美标准

D.中国国家标准 5、下列关于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干线子系统的设计主要确定垂直路由的多少和位置、垂直部分的建筑方式和垂直干线系统的连接方式 B.综合布线干线子系统的线缆并非一定是垂直分布的 C.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分为电缆孔、管道、电缆竖井3种方式 D.无论是电缆还是光缆,干线子系统都不受最大布线距离的限制 6、综合布线的标准中,属于中国的标准是( B )。 A.TIA/EIA568 B.GB/T50311-2000 C.EN50173 D.ISO/IEC1l801 7、已知某一楼层需要接入200个电话语音点,则端接该楼层电话系统的干线电缆的规格和数量是(C)。 A.1根100对大对数非屏蔽双绞线 B.2根100对大对数非屏蔽双绞线 C.1根50对大对数非屏蔽双绞线线 D.1根300对大对数非屏蔽双绞线 8、屏蔽每对双绞线对的双绞线称为( D)。 A.UTP B.FTP C.ScTP D.STP 9、信息插座与周边电源插座应保持的距离为( B )。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题

项目三综合布线实训题 第一部分技能部分 本赛项总分100分,总分乘以30%即为整个竞赛的单项累积分数,竞赛时间为1小时。设计竞赛需使用Microsoft VISIO或AUTOCAD软件,根据组委会提供的工程需求环境,结合国标GB50311-2007规范进行相关设计。竞赛试题内容由参赛队三位选手自行分工完成。所有图纸需要在右下角适当位置注明设计者(参赛队和选手编号组成)。 综合布线案例需求 项目名称:某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项目需求信息: 某大楼分三层;楼长50m,楼宽25 m,楼层高4 m。现需对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设计,采用的布线系统性能等级为6类非屏蔽(UTP)系统。其中一层60个信息点,二层50个信息点,三层16个信息点。 1、工作区:全部采用6类信息模块,每个信息点采用双口信息面板设计,其中左边为网络点,右边为语音点。安装方式采用明装底盒固定。工作区网络跳线采用2米六类跳线,语音跳线采用2米2芯RJ11跳线。 2、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为4对六类UTP双绞线、安装方式为明装PVC线槽布线。 3、干线子系统:语音采用25对大对数电缆,数据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缆。 4、设备间/配线间:水平配线架(语音、数据)全部选择六类24口配线架,语音 垂直干线配线架选用100对110型配线架,数据垂直干线配线架采用ST 24口光纤配线架。 5、布线产品品牌为“VCOM”。 6、设备间(BD)位于二楼离电缆井5米,一楼设置配线间(FD)离电缆井5米,三楼采用无主干设计。 7、垂直干线线缆的计算方法:每层垂直线缆长度(m)=(距BD的楼层数×层高+电缆井至BD距离+端接容限(光纤10 m,双绞线6 m))×每层需要根数,总垂直干线线缆长度等于各楼层垂直线缆长度之和。

中等职业学校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试题

中等职业学校《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 试题 一、注意事项: 1、请按照以下比赛环境,检查比赛中使用硬件设备、连接线等设备、材料和软件是否齐全, 计算机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 2、禁止携带和使用移动存储设备、运算器、通信工具及参考资料。 3、操作过程中,需要及时保存设备配置。比赛过程中,不要对任何设备添加密码。 4、比赛完成后,比赛设备、比赛软件和比赛试卷请保留在座位上,禁止带出考场外。 5、仔细阅读比赛试卷,分析需求,按照试卷要求,进行设备配置和调试。 6、比赛时间为180分钟。 二、比赛环境: 竞赛软硬件环境:

三、竞赛题: 1.项目背景 某著名集团公司因业务需要,现需在租借一套2层商务楼做为集团新增办公环境使 用。由于集团人员配备,规划需要。现提出如下需求: 1)第一层:有8个房间,每个房间需要有1个信息点。信息点分布为8个网络信息点和8 个语音信息点(双口面板)。 2)第二层:有7个房间,每个房间需要有1个信息点。信息点分布为7个网络信息点和7 个语音信息点)(双口面板)。 3)需在1、2层分别设一个配线间,以及整栋楼还设有一个楼层分线箱。由于传输性能 需求,主干链路使用光纤、大对数来满足使用需求。 4)请根据例图1-2,实现客户规划需求。 模块一:光纤网布线及安装 1)按照设计要求,完成CD、BD机柜SC光纤配线架等设备的安装。 2)按附图1-1、1-2所示,要求完成BD-FD3 主干皮线光缆敷设,主干链路安装1根PVC 线管Φ50mm,Φ50mm线管(与大对数合用)中敷设的线缆进6U机柜时,使用黄腊管 接入。墙体至BD机柜部分线管贴地敷设,主干光纤采用4根1芯皮线光缆敷设,并使 用冷压方式制作光纤SC冷压接头,光纤整理入BD光纤配线架1-4号端口,并制作标 签。 3)按附图1-1、1-2所示,要求完成CD-BD 主干皮线光缆敷设,主干链路安装1根PVC 线管Φ50mm,Φ50mm线管(与大对数合用)中敷设的线缆进6U机柜时,使用黄腊管 接入。BD至CD机柜部分线管贴地敷设,主干光纤采用4根1芯皮线光缆敷设,并使用 冷压方式制作光纤SC冷压接头,光纤整理入BD光纤配线架9-12号端口,并制作标签。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摘要: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几乎与计算机的发展一同起步。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城市和智能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已经成为每栋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技术标准不断完善,大力促进了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门新发展起来工程技术,它涉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综合布线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的,随着我国政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场需求在不断的扩大,庞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和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两个中国标准,对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大力促进了综合布线系统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综合布线系统指用数据和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 综合布线是集成网络系统的基础,它能够支持数据、语音及其图像等的传输要求,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支撑环境。同时,作为开放系统,综合布线也为其它系统的接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字:布线网络配置技术标准施工

第一章需求分析 (1)公司简要需求: 本期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如下系统: 1.构造一个既能覆盖总公司又能与外界、子公司进行网络互通、共享信息、展示企业的计算机企业网。 2.选用技术先进、具有容错能力的网络产品,在投资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结构容错的方法。 3.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为今后的网络扩容作好准备。 4.采用OA办公,做到集数据、图像、声音三位一体,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企业信息传递成本 5.整个公司计划采用100M光纤接入到运营商提供的Internet。每日17点前必须完成当日的订单数据床送,数据容量大约在10G以上。集团统一一个出口,便于控制网络安全 6.设备选型上必须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通用性,且必须便于管理,维护。应具备未来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保护公司的投资。设备要在满足该项目的功能和性能上还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设备在选型上要是拥有足够实力和市场份额的主流产品,同时也要有好的售后服务. (2)具体用户需求: 1.网络设备配置配备网络交换设备,实现楼宇间的千兆光纤连接,保证未来各应用系统的实施以及满足集团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大信息量的传输。 2.网管系统设计提供可以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管理的中文图形界面工具,使系统维护人员可以集中控制网络的所有设备。

网络综合布线试题(B)

泰安市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 《网络布线》竞赛试题(B) 一、 注意事项:
1、 请按照以下比赛环境,检查比赛中使用硬件设备、连接线等设备、材料和软件是否齐 全,计算机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 2、 禁止携带和使用移动存储设备、运算器、通信工具及参考资料。 3、 操作过程中,需要及时保存设备配置。比赛过程中,不要对任何设备添加密码。 4、 比赛完成后,比赛设备、比赛软件和比赛试卷请保留在座位上,禁止带出考场外。 5、 仔细阅读比赛试卷,分析需求,按照试卷要求,进行设备配置和调试。 6、 比赛时间为 180 分钟。
二、 比赛环境:
竞赛软硬件环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类别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配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硬件 设备名称 钢制实训墙组 光纤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光纤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综合布线工具箱 光纤工具箱 电动工具箱 人字梯 网线 24 口网络配线架 100 对 110 配线架 12 口 SC 光纤配线架 25 对大对数 单芯皮线光缆 水晶头 SC 耦合器 SC 冷接头 网络模块 电话模块 86 底盒(明) 86 底盒(暗) 双口面板 型号 QX-Z-PAWA QXPLD-PX13-A QXPLD-PX13-B QX-Z-PAWA QX-Z-LGJX QX-Z-DDGZ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单位 面 套 套 套 套 套 把 箱 个 个 个 米 米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数量 4 1 1 1 1 1 1 1 3 5 3 25 30 70 12 30 17 17 14 4 17

网络综合布线 实训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网络工程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地点:

目录 一、设计概述 (1) 二、总体设计 (1) 2.1实验一 (1) 2.1.1实验目的 (1) 2.1.2实验准备 (2) 2.1.3实验步骤 (2) 2.2实验二 (4) 2.2.1实验目的 (5) 2.2.2实验准备 (5) 2.2.3实验步骤 (5) 2.3实验三 (8) 2.3.1实验目的 (8) 2.3.2实验准备 (8) 2.3.3实验步骤 (9) 2.4实验四 (11) 2.4.1实验目的 (11)

2.4.2实验准备 (11) 2.4.3实验步骤 (12) 2.5实验五 (16) 2.5.1实验目的 (16) 2.5.2实验准备 (16) 2.5.3实验步骤 (17) 2.6实验六 (19) 2.6.1实验目的 (19) 2.6.2实验准备 (19) 2.6.3实验步骤 (20) 三、实验总结 (23)

一、设计概述 网络综合布线要求熟练掌握综合布线七个子系统的划分方式、位置、作用。能够完成七个子系统的设计,并计算设计预算。能够熟练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熟练掌握综合布线各种工具、材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总体设计 2.1实验一 1综合布线产品及工具认知教学 2双绞线端接故障认知教学 2.1.1实验目的 1)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2)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连接器件。 3)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工具。 4)能够正确选购使用传输介质、连接器件及工具。 5)知道综合布线工程中常见的双绞线端接故障种类和产生原因。 6)认识到双绞线端接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综合布线大作业

目录 工程概况 (1) 用户需求 (1) 布线系统总体结构 (1) 1.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及其网络设计 (2) 2.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及其网络设计 (2) 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及其网络设计 (3) 4.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及其网络设计 (3) 5.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Room)及其网络设计 (4) 6.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及其网络设计 (4) 设计原则 (5) 设计目标 (6) 设计方案 (6) 布线系统产品选型 (7) 1.水平子系统 (9) 2.工作区子系统 (10) 3.配线间 (11) 4.建筑群子系统 (11) 工程报价 (11)

综合布线设计 工程概况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已覆盖了全校区。为了让校园网络进入每间宿舍,让身在校园的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通过网络了解各地各行业最新的资讯,必须对旧宿舍楼实行网络综合布线。 本方案是对1座4层高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4层每层24间房共96间,每间房住6人。根据用户需求,按一人一个信息插座的要求配置综合布线系统。 用户需求 按所住学生人数,每人分配一个信息点,西4楼共96间房,安装96个信息点。 布线系统总体结构 根据宿舍楼的实际情况,宿舍楼综合布线系统组成部件有: ◆建筑物配线架(BD)。 ◆建筑物干线电缆、建筑物干线光缆。 ◆楼层配线架(FD)。 ◆水平电缆、水平光缆。 ◆转接点(选用)(TP)。 ◆信息插座(IO)。 ◆通信引出端(TO)。

综合布线系统合并成以下4个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2水平/垂直子系统 3管理子系统 4建筑物子系统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结构。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综合布线划分成6个部分,下面将简要介绍这6个部分 1.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及其网络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以及信息插座所组成。信息点由标准RJ45插座构成。信息点数量应根据工作区的实际功能及需求确定,并预留适当数量的冗余。一个宿舍作为一个工作区子系统。由于宿舍区每栋每层每间宿舍是固定住8个学生,安装信息点每间宿舍都为8个。所以不需要预留冗余。 2.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及其网络设计 水平子系统主要是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即中间配线架(IDF)间的连接。水平子系统指定的拓扑结构为星形拓扑。宿舍水平干线的设计包括水平子

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试题-0121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题目 (试题编号:0112-66, 满分5000分,时间150分钟) 竞赛队编号:机位号:总分:分 第一部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设计(1000分) 请根据图1建筑群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模型完成以下设计任务,裁判依据各参赛队提交的书面打印文档评分,没有书面文档的项目不得分。 注意:请根据图1建筑群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模型完成以下设计任务,裁判依据各参赛队提交的电子文档评分。每组参赛队建立以抽签号命名的文件夹,所有电子文档均存放在文件夹中。电子文档命名格式为“抽签号+制作文档名”,例如抽签号01号的“网络信息点数统计表”的文档命名格式为“01网络信息点数统计表”。 特别要求:电子文档必须在竞赛开始后120分钟制作完成,并将文件拷贝在U盘中。 (一) 具体要求如下: 1 完成网络信息点点数统计表(100分) 要求使用Excel软件编制,要求项目名称准确、表格设计合理、信息点数量正确、相关含义说明正确完整、签字和日期完整,采用A4幅面打印1份。 2 设计和绘制该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图(100分) 要求使用Visio或者使用Auto CAD软件,图面布局合理、图形正确、符号标记清楚、连接关系合理、说明完整、标题栏合理(包括项目名称、签字和日期),采用A4幅面打印1份。特别要求:施工图制作完成后以源文件格式保存,同时须导出JPG格式的图片。 3 完成该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400分) 使用Visio或者使用Auto CAD软件,将图1立体示意图设计成平面施工图,包括俯视图、侧视图等,要求施工图中的文字、线条、尺寸、符号清楚和完整。设备和器材规格必须符合本比赛题中的规定,器材和位置等尺寸现场实际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1.整体指标: 布线系统产品必须采用知名并使用同一品牌的产品,包括各种线缆、模块和面板、跳线、连接器等;综合布线系统配线架、跳线、模块等,其传输特性必须 与线缆的传输特性相一致,或高于线缆的传输特性。 1)生产商应具备ISO9001或ISO14001体系认证证书,并提供证明文件。 2)★认证:信产部、UL、ETL等认证机构之一的线缆及六类链路或信道性 能认证。 3)综合布线产品需通过信息产业部测试(线缆/链路/信道)。 2.主要设备指标: (A)六类非屏蔽信息模块: ★电气性能达到六类标准TIA/EIA568B.2-1 CAT6的要求,传输参数测试应达到250MHz。 匹配线规:23~24AWG; 打线方式:T568B; ★阻燃级别:低烟无卤阻燃,并符合IEC60332-1标准; 强度要求:耐抗击强冲击; 防火等级:UL等级94U-0; ★安装方式:在同一面板上可实现90度直插或45度斜插两种安装方式; 免打线设计,无需打线工具;重反复压接,模块反复端接次数>20次; 插拔次数:大于750次; 标准:ISO/IEC 11801:2002 EC2.0; (B)工作区面板: 白色86方形单口/双口面板; ★模块安装方式:90度垂直或45度(斜角)安装; 应带有标签、色标及明显的标识以区分数据点或语音点,并留有可填写编 号的空间; ★强度要求:耐抗击强冲击; (C)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

线规:23~24AWG 规格:100欧姆,250MHz。 芯线对数:4对,每芯带有彩色护套。 在衰减、近端串扰衰减、结构回波损耗、近端串扰衰减与衰减比的技术参 数上符合最新六类国际标准。 ★中心十字芯骨架,最大程度上保证安装过程中不破坏双绞线绞距.从而提供更大的传输带宽和传输速率。 带宽:通过350MHz下测试,保证250MHz下测试符合最新六类国际标准。特性阻抗(Ohm):100 ±15,传播延迟值(ns/100m):<536,延迟偏差:最大45 ns。 ★阻燃级别:低烟无卤阻燃(LZSH)满足IEC60332-1标准 标准:ISO11801、TIA/EIA-568B.2-1。 认证:UL认证; (D)六类非屏蔽数据配线架: 所有管理间设备均应采用19〞标准机柜安装; 卡接线规范围:22~26AWG; 配线架能够提供自导电装置,能直接通过机柜金属层导出静电; 配线架需提供进线导线架,以保证模块上架之后外部作用力都在进线导线 架上,模块自身不受线缆牵拉; ★配线架端口:24/48口,自带理线器; ★安装要求:可翻转型,前面施工和维护管理; 背后带端接管理器,使端接更快更容易,性能更稳定; 配线架应有明显的标识位置。 标准:TIA/EIA-568B。 (E)六类数据跳线: 铜缆跳线采用为通用8位模块化的原厂跳线; 线缆为原厂六类多股软线缆,中心十字骨架结构; 模块化接头与电缆的连接牢固可靠; 插拔次数:大于750次;

女生宿舍综合布线方案

2017届综合布线大作业 《女生宿舍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石雪茹学生姓名 号学 学院所属学院 业专 级班 指导教师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1. 概述 0 1.1计算机网络布线工程概述 0 1.2网络工程的建设范围及目标 0 1.2.1设计范围 0 1.2.2设计目标 (1) 1.3网络工程的建设步骤 (1) 1.4网络工程的实施要求 (2) 1.4.1网络应用标准 (3) 1.4.2布线标准 (3) 1.4.3其他相关标准 (3) 1.5宿舍需求 (3) 1.6布线系统产品选型 (4) 1.6.1六类布线系统 (4) 1.6.2配线架 (8) 2. 网络布线工程勘测与设计 (12) 2.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3) 2.2水平子系统设计 (13) 2.2.1管线设计 (13) 2.2.2水平电缆 (14) 2.3垂直干线子系统 (15) 2.4管理间子系统 (15) 2.5设备间系统设计 (15) 2.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16) 3. 小组分工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小组成员情况介绍、特点擅长介绍等 (16) 3.2课程所需参考文献及材料资料收集 (16) 3.3小组调查方法 (17)

4. 材料清单 (17) 5. 图纸分册 (22) 5.1 5#宿舍楼的平面示意图 (22) 5.2 5#楼信息点分布示意图 (22) 5.3网络拓扑图 (22) 6. 总结 (22) 参考文献.............................................. 未定义书签。!错误 概述1. 计算机网络布线工程概述1.1什么是网络工程: 计算机网络工程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根据相关的规范,通过详细的规划,按照可行的方案,将计算网络的技术、系统、管理、高效地集成到一起的工程。 住宿在多个学生宿舍区中,宿舍区都是6层楼。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已覆盖到学生社区。在宿舍区,新建的宿舍楼与建筑物建设同步建好了网络、语音、校园广播等综合布线系统,并已开通各自的应用系统。 本方案是对大学科信学院两座6层高的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该宿舍楼是5号宿舍楼。宿舍区中的5号楼所有学生宿舍都是6人间,每间宿舍分配一个信息点和一个语音点,则数据点共388个,其中宿舍区的5号楼是以2、5层的竖井为设备房,采用6类布线系统。 作为信息传输基础的综合布线系统,其设计的重点是:以中心机房为核心,将宿舍的各楼层配线架用光缆和大对数电缆与中心机房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系统具备稳定可靠、高速率、标准、开放、灵活、适用、可扩展的性能特点,从而满足新宿舍楼不同形式的应用要求。 1.2网络工程的建设范围及目标 1.2.1建设范围 大学科信学院学生宿舍区5号楼。 1.2.2建设目标 我们为该校园网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将基于以下目标: ⑴符合当前和长远的信息传输要求 ⑵布线系统采用设计遵从国际(ISO/CEI11801)标准 ⑶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星型拓扑结构 ⑷考虑电脑网络的速度向100Mb/s发展的需要 ⑸布线系统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RJ-45插座 ⑹布线系统符合综合业务数据网的要求 ⑺布线系统要立足开放原则 1.3网络工程的建设步骤 ⑴尽量将综合布线系统纳入到建筑物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对于新建楼宇和小区,在建筑物整体设计中,包含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间、工作区信息插座位置、水平干线子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线路由等内容的规划设计。 ⑵合理规划综合布线系统融入的信息系统的种类与数量。综合布线系统是满足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的所有要求,还是仅完成电话和数据的信息

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赛项技术文件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学生技术技能类)“网络布线”赛 项技术文件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网络布线 英语翻译:Network Cabling 赛项组别:中职组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考察参赛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计划组织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展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成果。搭建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能力,促进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和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时间与内容 (一)竞赛时间 本次竞赛时间安排为3小时,比赛日期为4月13日-15日,具

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二)竞赛内容 要求参赛选手根据给定的项目要求,进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的设计,完成链路搭建、线槽、线管、插座、模块、配线架等常用器材安装施工、铜缆布线和端接、光缆布线、光缆熔接和冷接、光缆及铜缆的测试等工作任务,设计施工图纸,汇总竣工资料。比赛内容大纲如下: 1.设计 2.铜缆端接 3.光纤熔接 4.测试链路 5.复杂链路 6.光纤长度测试 7.建筑群子系统链路布线安装 8.建筑物子系统布线安装 配线系统施工 10.施工管理

四、竞赛规则与须知 (一)报名资格 1.参赛选手须为2018年度在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五年制高职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可参加比赛。参赛选手不限性别,年龄须不超过21周岁。具体以大赛平台设置的报名资格为准。 2.本赛项为团体赛,每组3人,并选配一名学生作为本队队长,不得跨校组队。 3.各设区市参赛队伍2支,同一学校报名参赛队伍不超过2支。每支队伍限1-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在比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允许进入竞赛场地进行现场指导或在赛场外通过通信设备进行远程指导。 4.报名截止后,在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因故无法参赛,须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于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若在竞赛时发现参赛队随意更换选手或指导教师,组委会将直接取消其比赛资格。 5.各设区市组织代表队时,须安排为参赛选手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对所有选手、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对参赛人员的安全管理。 (二)选手须知 1.本次竞赛的比赛时间为3个小时,参赛队分两批在一天内完成竞赛。参赛队的比赛批次和比赛场地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得离开比赛场地,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