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世界金牌会员课堂作业评改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诗词作文批改评语大全
这篇诗词简直绝了,古典意象用得恰到好处,就像用画笔给画面上了色。
但读起来感觉节奏有点断,如果能更流畅点,那简直美得没话说。
哇哦,这情感表达太到位了!读到每一句都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就像看电影一样真实。
不过,句子形式要是再多样化点,读起来就更带劲了。
这想象力简直了,构建的世界太奇幻了!用词新颖得让人眼前一亮,绝对是个人风格的独特体现。
但场景描述得还不够细致,让人有点意犹未尽。
这诗词读起来特别舒服,语言质朴得像老朋友聊天,感情流露得也很自然。
但要是再加点新元素,让意境更宽广点,那就更完美了。
这篇诗词结构严谨得让人佩服,每个段落都紧紧扣住主题,读起来就像听一首优美的歌。
韵律也把握得恰到好处,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内容上要是再深入挖掘点,那就更有深度了。
这构思真是太独特了,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让人眼前一亮。
情感的把握也细腻得让人惊叹。
不过,如果表达手法再多样点,那
读起来就更有趣味性了。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分层作业一、基础巩固学完《古代诗歌四首》,班级拟开展“走进古代诗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小语准备了下面一段文字作为活动的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她拿不准,请帮她判断。
曹操东临碣.石观看沧海,看“水何dàn dàn,山岛sǒng zhì”,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在柳絮落尽、杜鹃啼.叫的季节,李白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王湾行舟于绿水之中,只见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顺风行船,船帆高高悬挂;夕阳西下,飘零天涯的游子面对着苍凉xiāo sè的深秋暮色内心凄楚悲怆,思乡之情令人肝肠寸断。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她注音。
碣.石( )啼.叫() 涨.满()【答案】jiétízhǎng(2)语段中有三个词语小语不会写,请帮她书写dàn dàn()sǒng zhì()xiāo sè( )【答案】澹澹竦峙萧瑟2.小科对本课涉及的文学常识整理如下,但有一项不正确,请帮他找出来。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
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C.王昌龄,字少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D.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C项,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不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
3.学完本课,小强把诗句按季节进行了归类。
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物,在季节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客路青山外B.杨花落尽子规啼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枯藤老树昏鸦【答案】D【解析】A、B、C三项描写的都是春季的景物,D项描写的是秋季的景物。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有目的地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2.围绕重点,清楚地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学会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4.写完后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能围绕重点,搜集资料,清楚地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学前准备1.学生:搜集并简单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明确写作任务,学习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搜集、整理资料。
2.将整理后的资料写下来,把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发话题。
1.导入新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这组课文或展现了独特的城市风光,或描写了安闲的田野牧场,或介绍了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2.出示埃及金字塔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含义。
(1)告诉学生金字塔是世界最著名的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2)引导学生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在世界范围内,都被认为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主要包括文物,建筑,遗址三类。
3.指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必须是中国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明确“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循循渐进地引导学生明确写作对象,建立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初步认知。
二、交流分享,明确任务。
1.组织学生交流: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你最感兴趣的或最熟悉的是哪些?2.补充资料:北京故宫、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7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已达55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中位居第一。
出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录(部分)。
3.引导学生明确写作范围:这些地方都在本次习作范围内。
在这些世界文化遗产里,有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有的是曾经实地探访过的;有的也可能比较陌生,甚至未曾听闻。
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进行深入了解,也可以选择自己未曾到访却很感兴趣的地方,搜集相关资料,为习作作准备。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其次课时分层作业【参考答案】【阅读与鉴赏】(一)1.C2.(1)老年人经常多忧多虑,年轻人经常宠爱玩耍消遣。
(2)正由于精神旺盛,所以豪迈雄壮;正由于可怕脆弱,所以得过且过。
3.日本人认为中国已经老了。
4.老年人经常怀念往事,思想保守,年青人经常思考将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打破常规(二)1.“我们”都吃中餐“我们”讲中文,用汉字2.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
3.路上行人欲断魂春风送暖入屠苏西出阳关无故人却看妻子愁何在4.汉字是形声义的统一体;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5.为祖国的汉字感到骄傲,宠爱祖国。
【解析】1.考查了对内容的把握。
从文章的其次自然段坐着的回答可知,作者认为中国人分散力强的缘由有两点,一是“我们”都吃中餐;二是“我们”讲中文,用汉字。
2.本题考查同学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从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特点的应当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很多古典诗词了。
”这一句话可知,关于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特点的东西,作者认为是中国的古典诗词。
3.本题考查同学的课内外积累。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的《清明》一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的《元日》一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4.本题考查同学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与理解。
从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
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一句可知,汉字是形声义的统一体。
从文章第六自然段可知,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5.本题考查学会对作者思想感情表达的把握。
细读全文可知,作者为祖国的汉字感到骄傲,宠爱祖国。
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表达与沟通】1.范文:给梁启超的一封信敬重的梁启超爷爷:您好!我认为你的强国幻想实现了,我眼中的现代中国,可谓是实力强盛。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摘要:教室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状态和质量。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堂教学不但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还可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但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知识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措施进行探究,通过具体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将以人为本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既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通常以教师板书方式进行知识讲解,这种方式过于枯燥,学生的知识学习也过于被动。
为有效改善这一现象,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视角,充盈自身教学理念和方法,使用创新型教学手段和设备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助力。
一、巧用信息设备优化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在传统课堂教学当中,学生通常通过教师的讲解来感知学习世界,但很难真正理解语文知识的魅力。
教学方法的应用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结合知识教学实际需求,使用先进的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并鼓励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和学习水平,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做铺垫。
结合实践调查发现,部分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很难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知识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充分展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升级,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同时还应当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效结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从整体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因此教师可以使用现代信息设备来辅助教学,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以及电子白板等设备将静态文字形象化,将课本中的文字以影像的形式呈现在语文课堂当中,给予学生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可以配合相应的音效设备,强化学生的听觉感知,使语文课堂学习根据视听特征,充分展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巧妙融合。
《月下独酌》教案(精选9篇)《月下独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以《月下独酌》为例子,引导同学披文入情读诗歌。
2、透过李白的饮酒诗解读李白的内心世界,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孤独孤独。
【学法指导】披文入情。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最终感情的。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
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同学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察文本中的情感因素,紧扣文本中的情感要素绽开有效的对话,真正提高同学解读文本的力量。
本课重点借助《月下独酌》指导同学借助吟诵、想象、品鉴、质疑等方法,深化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为下一步深化解读古诗、进一步提升同学阅读古诗词力量打下基础。
1、吟诵悟其情吟诵,用声音传达诗中韵味、气概、情致。
反复吟咏,用自己的心灵与声音去碰撞诗人的灵魂与声音,反反复复,二者合拍之时,便心有灵犀。
2、想象入其情融入联想与想象,揣摩并补足字里行间隐含的画面与情感,如临其境之时,便恍然顿悟。
3、品鉴咀其情品尝鉴赏绝词妙句在艺术手法、写景状物、意境营造、情感传达等方面的独特效果,从而加深对诗情的领悟。
4、质疑解其情生疑而激思,激思而求证,百思而得其解。
沿着怀疑去追思问题的真相是读诗必不行少的解情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部分:1、布置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4)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的《苏幕遮》)(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这一步意在扩充同学的学问积累,并为学习李白饮酒诗做预备。
2、布置同学将《月下独酌》中存有怀疑的字句记录下来,小组内争论。
3、布置同学融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揣摩字里行间隐含的画面与情感,将《月下独酌》改写成现代文。
古诗文学评论范文800字(通用45篇)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春江花月夜》,我感触很深。
春江花月夜,春江水暖,月光皎皎,月光照得江水明明,江面上飘着朵朵白云,月光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在我们的眼中,她显得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她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啊。
在这美丽的景色里,我又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春江水暖鸭先知”。
“江上月光明,江水清流深。
”这是李白一生中最美的时节,春江花月夜的诗中,李白在那里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感受到了一切。
在这样一个夜晚,这里有着春的明月、江底的小虫子、在这一切一切美好的景色,我们的春游、赏花、吃水、赏鸟、赏花都可以说是美不胜收。
春天到了,我在这美景中又感到了春天的到来了。
时常想,岳少保在不住鸣的寒蜇(蛩)声中,笼(胧)明的月光下,将心事付瑶琴时,应是有无限的郁闷吧,“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化诗为文,借以点出知音难逢,可谓起笔不拘一格)若不是知音难逢,伯牙琴也不会被焚化;若不是知音难逢,《广陵散》也不会“从此弦音无出”;若不是知音难逢,王猛也不会再度披发入山;若不是知音难逢,柳三变再难吟出“纵有这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排比句,使文意表达更为酣畅。
文思豁然。
知音难逢由”个案”变成普遍)古人(应是古代文人更妥贴)多是孤傲,有着更为崇高的追求,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是“高处不胜寒”的无奈(本人觉得将“无奈”改为“无助”,与文题更为相合)。
(此段在结构上作用不小,为探知音难逢之源张本)谪仙入长安,不期赐金还,长安自有酒中客,少有知己言。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本是浪漫豪情,却常受打击,难有倾诉,仿佛只有酒才是挚友。
如织的林烟让他感到“漠漠”茫然;一带碧山让他感到无尽的伤心;长亭短亭更是让他想到“何处是归程”。
无奈。
(很好,此处感情凸现)心常常能通达九天宫阙,而今却只独坐孤舟,无人能知,无人能识,知音难逢啊。
没有了知音,怕是身居闹市也如孤身一人吧。
《金石录》不禁让人对赵明诚钦羡不已。
有着相同的志趣,有着相近的情怀,有着同样的操行,他和李易安真是世间的绝配。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病句修改》寒假选择题练习(含答案)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删去“将近”或“左右”)B.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
(将“不仅”调至“使学生”的前面)C.通过中国北斗全球组网,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享受北斗导航服务。
(删去“通过”)D.网络教学是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师生和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以及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共享来实现教学目标。
(在句末加上“的教学模式”)2.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项是()①在华夏民族的璀璨历史中,地名是一种文化印记,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串联起历史、当下和未来。
②新一季的《中国地名大会》延续了第一季的精品制作理念,进一步展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集体记忆与乡土情怀。
③通过空间的渐次延展,使地名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
④无论古今,地名驻留在中华大地上,成为一方百姓的共同记忆,见证着一方生民的生生不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努力下,我市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B.央视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就是用现代各种竞赛的方法带领观众们重新学习我们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优秀的许多经典诗词。
C.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D.西藏黑颈鹤保护区作为雅江中游河谷地区黑颈鹤分布数量最为集中的保护区。
每年都会迎来到此地栖息越冬。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诚信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程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浅度。
C.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1.微写作。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阅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悟与体会?请你写一则不少于100字的微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不得透漏个人信息。
2.为了促进同学们通过背诵默写古诗文以提高素养,校团委开展了“以文会友——古诗文背诵默写”大赛,评出了前三名,并在公众号发布了比赛成功举办的消息。
请你就这次比赛的意义写一段短评,表达自己的认识。
要求:认识深刻,有理有据。
不超过150字。
3.读下列文字,按照要求完成写作。
校园文学社刊物近期要推出一个关于“《红楼梦》研读”的专栏,现特邀你为专栏作者,为该栏目撰写赏析文字与读者交流。
编者发来以下选题,请你从中选择一个写一篇12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要求:1、情节概述符合原著。
2、认识评价符合情理。
宝黛初会黛玉听曲晴雯撕扇熙凤出场4.阅读经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认为阅读经典的价值何在?请从《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阐述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150字左右。
5.近来,一种被称为“黛玉体”的网络创作迅速走红。
比如:“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
”“亏得我巴巴地赶来,倒是我的不是了,明儿你再想要我的赞,可不能了。
”针对上述现象,请你就“‘黛玉体’会消解《红楼梦》的经典性吗?”这一问题写一则150字左右的短评。
6.微写作。
我们这一届同学参加高考时,可以从六门学科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三门科目。
你觉得高考这种变化的好处何在?请你结合以下任意一则《论语》的内容,谈谈你的思考,150字左右。
①子曰:“君子不器【注】。
”②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诗词世界金牌会员课堂作业评改知识点复习:中国诗都由汉字组成,屈陶李杜苏辛用过的,我们可以照用不误。
关键是必须学会“洗牌”、“站队”。
所谓“洗牌”、“站队”,是指诗词创作过程中对汉字的挑选以及排列组合等综合手段的运用。
常用汉字只有几千个,古往今来的所有好诗,都是从这些汉字中“洗”出来、“站”成的。
“洗”是募丁,“站”是结阵;相对于前者,后者尤为关键。
字挑出来了,如果队站得不好,照样难以成诗或难以成好诗。
同样十个字站成一排:“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不是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才是妙句。
只要能将所选汉字排列组合好,使每个字都处于最佳位置,诗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题目:把下面这首不及格的《临江仙》词当成字库,从中挑选出若干字另行组成一篇作品。
诗词联均可。
浅饮三更斟露冷,风摇半榻竹凉。
疏菊有泪探芸窗。
霜凝孤影淡,唯有握笺香。
欲上九天长进酒,蟾宫焦尾幽扬。
嫦娥飞袖桂花香。
关山千里月,怜我照前堂。
示例:依次挑出“饮三更露冷,风摇半榻凉,有泪芸窗影,香上飞桂花”二十个字来,重新组合成一首五绝:露饮三更冷,风摇半榻凉。
桂花香有泪,飞影上芸窗。
任志刚二首一酒冷三更露,月凝半榻霜。
关山长万里,孤影照芸窗。
【点评】通,意思有点散乱。
初次集字成篇,能够弄通也不容易,何况首联还用了对仗。
有几个小问题:一、用“酒”字作调和物,想法不错,但搭配不够好,可考虑移作后用,与嫦娥另行组合;二、“月凝”句犯了孤平;三、“万”不在字谱内。
综合以上问题,可以从字谱中再挑选一些字,作出进一步的加工。
如果能请“嫦娥”出面“斟酒”,味道便会大不一样。
天上三更月,堂前半榻霜。
嫦娥怜我冷,斟酒探芸窗。
二露凝竹泪冷,酒饮桂花香。
梦里关山月,芸窗照影长。
【点评】后二句好,首句不合律。
略改可以成篇。
露凝风竹冷,酒饮桂花香。
梦里关山月,芸窗照影长。
徐福宝二首一浅饮三更露,竹摇孤榻凉。
芸窗疏菊泪,蟾影欲笺霜。
【点评】第一句首尾两个字调换一下位置,对仗才工稳。
第四句“笺”字动用,漂亮;惟第三句略感气滞,重新选字组合一下,改成“桂香飞进袖”,构成前后映照,就更漂亮了。
露饮三更浅,竹摇孤榻凉。
桂香飞进袖,蟾影欲笺霜。
二飞袖桂花酒,千山关月堂。
九天冷焦尾,怜我照幽长。
【点评】不如第一首,须要稍微加大调整力度。
飞袖桂花酒,凝香山竹堂。
九天孤冷月,照我影幽长。
何芳一首竹影照芸窗,三更浅露凉。
关山千里月,怜我桂花香。
【点评】“照芸窗”不如“上芸窗”,换一个字,风神立见。
“照”字也不下岗,移到后面,用其换掉“怜”字,作用便发挥出来了。
竹影上芸窗,三更浅露凉。
关山千里月,照我桂花香。
白玉立二首一关山月影长,风里桂花香。
冷饮三更酒,飞霜欲上扬。
【点评】“关山”改“千山”,“风里”改“孤榻”,通过数字变化的对照,一股凄清孤寂的羁旅之愁便油然而生了。
第三句首尾二字位置对调,便成完璧。
千山月影长,孤榻桂花香。
酒饮三更冷,飞霜欲上扬。
二长风上九天,冷月照窗前。
孤影三更饮,唯凉半榻笺。
【点评】与前首意思相近而组合略逊,可见诗不可以贪多。
“上九天”不若“探九天”;后二有点凑。
长风探九天,冷月照窗前。
孤影三更饮,唯凉半榻笺。
林发贵一首凝露桂花香,风摇半榻凉。
芸窗天上月,探菊照前堂。
【点评】第三句“芸窗”取镜太小,可略为放大;末句“探菊”不如“探我”,有“我”入诗,始见情趣。
凝露桂花香,风摇竹榻凉。
长天千里月,探我照前堂。
邵青一首浅饮三更露,蟾宫桂影凉。
芸窗孤月淡,才有握笺香。
【点评】二、四句改一改,始得“清心”之趣。
浅饮三更露,凉飞半袖霜。
芸窗孤月淡,幽照菊笺香。
刘秋晨一首三更露半凉,菊影探芸窗。
欲饮蟾宫酒,风摇竹泪香。
【点评】换两个字,稍微调整一下位置,是很不错的一首抒情小诗。
三更榻半凉,桂影探芸窗。
欲饮蟾宫酒,风摇竹露香。
刘奕彤一首浅饮蟾宫酒,风摇桂影香。
关山千里泪,凝露探芸窗。
【点评】首句改“饮酒”为“握笺”,不惟成了对仗,且更具女性味,何乐而不为?后二句可将目光放远,不要再局限于“窗”,作“关山有孤月,千里照飞霜”,“泪”眼一收,自成气象。
笺握蟾窗冷,风摇桂影长。
关山有孤月,千里照飞霜。
于方二首一冷月幽千里,堂前桂酒香。
芸窗摇竹影,半榻菊笺凉。
二酒饮三更淡,关山冷月天。
露凝花影上,风探竹窗前。
【点评】增选几个字,合两首为一首,可生出不少趣味来。
千里蟾霜淡,三更桂酒香。
露凝花影上,半榻竹摇凉。
默二首一竹榻凝霜露,芸窗月影凉。
三更斟冷酒,唯有桂花香。
二三更斟酒冷,孤影握笺凉。
霜菊凝香泪,幽幽上竹窗。
【点评】这个也可以合并同类项,少而精,更有味。
集字成诗,现成词语能化开用最好。
一、二句的重组,请大家都体会一下。
“霜菊凝香泪,幽幽上竹窗”两句集得很活,提出表扬。
三斟花酒冷,孤握月笺凉。
霜菊凝香泪,幽幽上竹窗。
李国军一首三更浅饮露霜凉,竹影风摇入榻窗。
千里霜凝关冷月,堂前飞袖有笺香。
【点评】第一个集七言的,大胆尝试,勇气可嘉。
“霜”字重,不宜;首句去“霜”留“露”,专供一饮如何?“三更饮露浅探凉”,“探”字可平仄,正合适。
后二略作调整补充,其味自出。
三更饮露浅探凉,竹影风摇入榻窗。
千里关山霜月冷,堂前飞袖淡香扬。
杨险峰一首孤影关山冷,月疏千里霜;酒香斟泪饮,幽露浅凝窗。
【点评】通,味不厚,增选几个字,重新组合一下,可以收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孤月关山冷,九天风露长;酒花香进袖,霜竹影摇窗。
琬若一首三更竹摇泪,浅饮九天长。
笺握桂花冷,霜凝菊榻凉。
【点评】前二句不顺当,稍改可成;第三句换一个字,末句可不动。
山风摇竹泪,桂酒饮天香。
笺握宫花冷,霜凝菊榻凉。
周美霞一首三更孤影淡,露冷菊幽凉。
千里嫦娥泪,仙笺探我窗。
【点评】起首集成一副对子出来会好看的多。
这个其实不难,易“孤”、“幽”为“蟾”、“花”,再把第三句的“千里”搬到第二句就行了。
后二句换四个字,改装成“上握嫦娥袖,飞笺探我窗”,模样自具。
三更蟾影淡,千里菊花凉。
上握嫦娥袖,飞笺探我窗。
高航一首冷月凝窗浅,嫦娥孤影长。
蟾宫斟桂酒,千里饮花香。
【点评】“凝窗”改“凝霜”,“孤影”改“照影”,便是一首标准的诗。
冷月凝霜浅,嫦娥照影长。
蟾宫斟桂酒,千里饮花香。
高飞一首孤榻三更冷,芸窗淡菊香。
笺凝霜露泪,山月影前堂。
【点评】有形,气不贯。
作如下调整,可以顺过来。
竹榻三更冷,山花九月香。
霜笺凝浅泪,飞影上前堂。
戴美玲一首风摇竹榻凉,浅露凝芸窗。
欲探九天月,桂花飞袖香。
【点评】次句“凝”字违律,改“露影上芸窗”字即可。
风摇竹榻凉,露影上芸窗。
欲探九天月,桂花飞袖香。
刘连凯一首长风摇窗影,霜露桂菊香。
斟饮三更榻,蟾宫入我堂。
【点评】声律和组合都不甚规范,须要借助字库重新洗牌、站队才成。
榻露风霜冷,风摇桂菊香。
三更斟酒饮,蟾影上前堂。
周崇乐一首三更寒露香,不饮半榻凉。
凤舞花飞泪,孤影倚冷窗。
【点评】不规范,“凤”、“舞”、“不”、“倚”四个字,都不在字库内,“瘦身”变成了“输血”;声律也欠谐和。
重新选字,可以补救。
三更竹露香,欲饮半寒凉。
月里嫦娥泪,孤飞上冷窗。
江南春一首浅饮三更冷,风摇半榻凉。
关山千里月,窗凝孤影长。
【点评】照搬示例,虽不犯规,但毕竟太现成了一点。
稍为变一变,会很不错。
不要太图省力啊!浅露三更冷,长风半榻凉。
关山千里月,照我菊花窗。
李红一首竹饮三更露,风摇半塌凉。
关山千里月,照我影幽长。
【点评】集字功课,愈后愈难。
把前面那些作品细细看一遍,重新选字站队,才能集出自家个性。
半榻蟾霜浅,三更竹露凉。
长风摇桂影,我袖欲凝香。
孙文一首竹榻三更冷,蟾宫半月凉。
嫦娥斟桂洒,袖上露花香。
【点评】格律工稳,语意流畅。
起首二句的“冷”、“凉”二字可以变化一下,以免与他人雷同。
竹榻三更露,蟾宫九月霜。
嫦娥斟桂洒,袖上有花香。
陈好梦一首关山千里月,疏影照幽堂。
怜我三更冷,嫦娥探竹窗。
【点评】后二句生新,集字能如此,好。
首二句再变化一下,意脉会更畅。
叫嫦娥捧着一壶桂花酒来探竹窗,才是真正的怜“我”冷呢。
天飞蟾影淡,酒进桂花香。
怜我三更冷,嫦娥探竹窗。
老师示范一首【对联】竹榻半摇风,三更月照堂前我;桂窗长进酒,千里花飞袖上香。
指导老师简介熊东遨,字日初,号楚愚,别署忆雪堂。
1949年生,湖南宁乡人。
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新华诗社、《诗刊》子曰诗社、辽宁《诗潮》杂志、《诗词世界》等诗学平台顾问;亦挂名于多家学会、诗社,自谓“参与即成员,离开为个体,既非多数,也非少数”。
主要从事诗词创作和理论研究,著有《诗词曲联入门》、《古今名联选评》、《诗词医案拾例》、《画眉深浅》、《求不是斋诗话》、《仙侣同舟集》、《忆雪堂选评当代诗词》等三十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