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胃肠气体造影智控缓释胶囊的研制
- 格式:pdf
- 大小:153.13 KB
- 文档页数:2
胃肠安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标签:胃肠安胶囊;制备方法;临床应用;胃肠疾病胃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治疗病程长,复发率高,病人十分痛苦。
为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依据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注重总结、在古代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诊疗手段,利用现代的制剂工艺,制成了新型制剂、开发出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胃肠安胶囊。
用于临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结肠炎、胃酸过多、胃痉挛等,疗效较好。
1 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1.1 处方组成三七40 g,太子参60 g,川黄连40 g,砂仁60 g,五味子60 g,白芨120 g,山药40 g,元胡80 g,苍术60 g,木香60 g,黄芪60 g,党参40 g,干姜40 g,丁香60 g,重楼60 g,加玉米淀粉赋形剂至1000 g。
1.2 制备工艺太子参等13味药,煎煮提取、浓缩后得浸膏;三七、党参粉碎过4号筛得细粉,加入上述浸膏中,充分搅拌均匀,干燥后,粉碎过4号筛,胶囊填充,分(包)装,即得。
2 质量标准2.1 鉴别检查2.1.1 性状本品胶囊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味苦回甜。
2.1.2 鉴别取胶囊内粉末1 g,加氯仿20 mL,加热回流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解。
另取五味子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 ℃~60 ℃)-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檢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取胶囊内粉末0.5 g,加水约5滴,搅拌,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 mL,密塞,阵摇约10 min,放置2 h,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均,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569016A [43]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21]申请号03141742.6[22]申请日2003.07.22[21]申请号03141742.6[71]申请人范敏华地址310004浙江省杭州市环城北路167号9号楼5楼[72]发明人范敏华 [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代理人王鹏举[51]Int.CI 7A61K 31/7048A61K 9/52A61P 31/04A61P 11/00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54]发明名称一种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拉霉素缓释胶囊,由胶囊外壳和缓释微丸组成,缓释微丸由含药微丸和包衣层组成,缓释微丸的粒径≤2.5mm,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含药微丸的配方混合物,置于球型微丸造粒机中制得含药微丸,然后将含药微丸用包衣材料制成缓释微丸,再将缓释微丸填充于胶囊外壳得到缓释胶囊即得,将克拉霉素制成缓释胶囊可以提供药物缓慢释放,从而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03141742.6权 利 要 求 书第1/2页 1、一种克拉霉素缓释胶囊,由胶囊外壳和缓释微丸组成,缓释微丸由含药微丸和包衣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缓释微丸的粒径≤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含药微丸是由空白丸芯加载药物制成,或是将主药和阻滞剂混合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含药微丸的组成是克拉霉素、阻滞剂、填充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包衣层由缓释成膜材料、致孔剂和增塑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空白丸芯是微晶纤维素丸心、蔗糖丸心,或它们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阻滞剂是纤维素醚衍生物类、壳多糖及脱乙酰壳多糖类、丙烯酸类高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填充剂是淀粉及其衍生物类、糖类、糊精、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类、乙烯类高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专利名称:一种胃肠CT胶囊式气体造影剂及其使用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欧阳林,陈鼎伟,陈妙红,周水添
申请号:CN201610623982.9
申请日:20160802
公开号:CN106362169A
公开日:
201702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肠CT胶囊式气体造影剂及其使用方法。
它包含:将产气剂与二甲硅油散(重量4:1)混合密封在三种不同壁厚的肠溶胶囊壳中制成三种壁厚的造影剂胶囊。
该造影剂具有在胃肠腔中产生气体和消除肠粘液中气泡的功能。
使用时,先口服壁厚最厚的胶囊,15分钟后口服中等壁厚的胶囊,再15分钟后口服壁厚最薄的胶囊,服完造影剂胶囊15分钟后进行胃肠CT扫描;也可在服完造影剂后立即进行CT平扫。
利用胃肠壁‑气体的高对比特性,CT扫描可以采用低剂量而不影响图像诊断质量。
这种造影剂的临床应用价值包括提高了CT图像显示胃肠病变的准确性和降低了CT检查胃肠的辐射危害。
申请人:欧阳林
地址: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漳华中路269号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医学影像科
国籍:CN
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磁定位的消化道遥控药物释放胶囊的研究
曾昭旺;朱文坚
【期刊名称】《现代制造工程》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对药物释放胶囊内部结构进行设计,用电磁线圈和永磁体之间斥力作为驱动来实现药物的挤压释放.以胶囊内的干簧管作为磁继电器,由体外通电线圈的磁场对药物释放动作进行遥控触发.在分析永磁体空间磁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讨论药物释放胶囊的磁定位技术,并进行了相关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总页数】4页(P56-58,95)
【作者】曾昭旺;朱文坚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
【相关文献】
1.基于磁定位的消化道微型药物释放装置动态跟踪技术研究 [J], 侯文生;郑小林;彭承琳;彭小燕;吴旭东
2.用于药物吸收研究的消化道定点释放药丸系统研究进展 [J], 皮喜田;彭承琳;郑小林;侯文生;唐伟;樊华;崔建国;刘洪英
3.基于TRIZ的药物释放胶囊驱动机构的创新设计 [J], 曾昭旺;朱文坚
4.用于消化道药物释放的定时电子胶囊的研究 [J], 郑小林;庄银苹;侯文生;崔建国;
皮喜田
5.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胶囊内窥镜位姿磁定位研究 [J], 郑子昭;何小其;胡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