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的关键。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微创医学中心2011年11月~2013年3月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50例,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与配合、术后护理与观察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47例患者穿刺成功,43例获得足够标本量,病理结果明确;4例未获得足够标本,且未行第2次穿刺;2例患者不能耐受和惧怕,自己强烈要求停止穿刺;1例因呼吸道疾患操作过程中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停止穿刺;操作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术前充分准备、術中积极细心地配合、术后周到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标签:超声内镜;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护理随着超声内镜诊疗技术的提高,其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不再仅限于国内几家大的综合医院。
吴斌等[1]将超声内镜的运用总结为三个部分:单纯图像诊断、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注射(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injection,EUS-FNI)。
我院为地方性三甲综合医院,目前主要开展前两部分,其中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又以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最具难度。
为进一步做好胰腺肿物EUS-FNA 的护理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避免发生并发症,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3月共50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9~67岁,中位年龄42.3岁。
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行B 超检查、CT、MRI或X线造影,发现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检查获取病理资料明确诊断。
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凝血功能正常。
超声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发表时间:2015-10-28T15:06:09.2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作者:金善姬[导读]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通过细致完善的设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术后正确的饮食、安全指导,是超声内镜检查成功的重要环节.金善姬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1330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对80例病人超声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80例超声内镜检查,成功率100%,无1例发生并发症。
结论通过细致完善的设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术后正确的饮食、安全指导,是超声内镜检查成功的重要环节.关键词:超声内镜检查;护理超声内镜(EUS)是将高频微型超声探头安置于内镜顶端,可直接观察腔内形态又可对消化道管壁及邻近脏器进行探察的仪器,适用于消化道及邻近器官病变,而经普通内镜及体表超声不能明确诊断者,对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尤其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可判定有无邻近脏器的浸润及淋巴结的转移等,也为粘膜下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最佳方法[1]。
EUS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主要有用于判断食管肿物的TNM分期的食管旁淋巴结针吸活检,进行胰腺肿瘤鉴别诊断的胰腺针吸活检等]。
目前国内尚未见超声内镜护理配合的相关报道。
现将我院开展的197例超声内镜检查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1、对象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完成超声内镜检查8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18~ 70岁,平均44.5岁。
经过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食道癌1例,食道隆起灶9例,胃癌8例,胃隆起灶22例,胃溃疡10例,消化道炎症21例,正常病例9例。
2、护理配合2.1 术前准备2.1.1 器械准备EG-3630U纵轴扇形扫描式电子超声内镜(PENTAx公司生产)1台,日立525彩色多普勒超声主机1台,水囊1个,蒸馏水2 000 ml,胃管包1套,达克罗宁胶浆一个,纱布3~5块,50 ml注射器2个,纸巾若干张。
•128•护理实践与研究20 17年第14卷第6期全程护理配合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剌活检术中的应用谭文惠杨小乔梁彪吴嘉钏王芳叶丽芳摘要目的:探讨起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价值。
方法:选取起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配合以及全程护理配合,对比两组起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起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起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以及检查后接受全程护理配合,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起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活检;护理配合 doi:10.3969/j.issn.l672 -9676.2017.06.056超声内镜通过将患者的胃、食管、肠道壁的结构以及邻近 器官较好的显示出来,不仅可对消化道病变的起源、侵犯深度 及病变性质作出初步判断,并能鉴别消化道壁内病变和壁外 压,对消化道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目前,超声内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分期 以及诊断中[1]。
消化道邻近部位病变以及黏膜下病变采用 常规的检查较难获得病理标本,而给予患者超声内镜引导下 细针穿刺活检则可以较好获得病理组织标本,对患者疾病的 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依据[2]。
在患者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细 针穿刺活检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可以降低患者并 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本文主要对超声内镜 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患者实施护理配合的价值作分析,现报 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超声内镜 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 知情同意,并排除智力障碍以及精神疾病患者。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吸细胞学检查护理及配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吸细胞学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n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是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食管、胃、十二指肠、大肠的消化壁及其周围的病变进行细针穿刺,抽取细胞和组织碎片用于病理检查,从而帮助确定病变性质的一种方法[1]。
EUS-FNA作为近年来内镜检查治疗领域一种较新型的检查方法,对护士的护理及配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技术要求,而此方面的护理配合报道并不多,为进一步做好EUS-FNA的护理配合,协助医师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安全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5月间32例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吸细胞学检查进行回顾及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52岁。
其中纵隔占位6例,胰腺占位11例,胃壁外占位13例,十二指肠壁外占位2例;其中诊断恶性病变27例,占84%。
2.护理配合2.1 术前准备2.1.1 病人的准备:(1)术前应给予患者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详细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及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发症等,解除病人的疑虑、恐惧心理,取得其理解及配合,并签署检查、治疗及麻醉同意书[2]。
(2)给予患者检查术前四项、血常规、凝血机制、肝肾功、血压及心肺情况。
(3)术前禁食6-12小时。
(4)开通静脉通道。
(5)患者左侧曲膝卧,取出活动牙齿,松开领口及腰带,给予吸氧。
2.1.2 器械的准备:(1)检查主机运行无异常。
(2)内镜的准备:检查用任何型号胃、肠镜;OLYMPUS GF-UCT2000扇扫超声镜,戴好水囊并排气备用。
(3)穿刺针的准备:OLYMPUS 22G一次性穿刺针两枚,并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无弯曲、变形。
(4)注水装置:37℃蒸馏水装满注水器。
(5)其它物品的准备:备齐急救药品;吸引器、监护仪、吸氧装置;图文报告系统正常;涂片用的玻片及液基瓶;无菌生理盐水、20ml注射器。
EUS-FNA护理配合体会作者:刘妙林昀来源:《中外医疗》 2012年第2期刘妙林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镜室福州 350001)【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EUS-FNA)的护理配合。
方法对本院近年来开展EUS-FNA的护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15例患者中1例未成功,其余患者均经过穿刺抽吸取的足够的标本量,并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证据。
结论 EUS-FNA护理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穿刺的成功以否。
【关键词】超声内镜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1(b)-0163-01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EUS-FNA)是指在内镜超声的引导下,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直肠的消化道壁及其周围的病变行细针穿刺,抽取细胞和组织碎片,用于病理学检查,从而帮助确定病变性质的一种操作方法[1]。
由于EUS-FNA汇合了内镜超声及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故其护理配合也与单纯的超声内镜检查不同,并且护理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穿刺的成功以否。
对我科近年来的EUS-FNA进行归纳总结,护理配合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共完成15例EUS-FNA,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59岁。
在行EUS-FNA前均经过B超、CT或MR等影像检查,存在性质未明的肿物,行EUS-FNA以便进一步确诊。
病变部位分布如下,食道7例,胃5例,胰腺3例。
术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等,以排除相对应凝血障碍性疾病。
内镜超声型号为Pentax EG-3830U,日立彩超EUB-7000HV超声活检针为Wilson-Cook公司生产(商品名:EchoTip)。
1.2 操作方法超声内镜进入食道或胃内后,超声探头探查病灶及周边,显示超声图像,用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避开血管,选择理想位置,将调整好外鞘长度的穿刺针,送入内窥镜活检孔道,在超声监视下,观察针尖进入目标,拔出内芯。
50例超声内镜下胰腺穿刺术的护理体会作者:李改燕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
方法:采用周密的全程护理,对在超声内镜引导下50例胰腺肿瘤患者进行穿刺活检,而后将采集到的标本送至病理科。
结果:50例胰腺肿瘤患者检查过程顺利,除5例患者有咽部不适,其余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严格的围手术期护理,既能帮助患者顺利进行检查,还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超声内镜;胰腺肿瘤;穿刺;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胰腺肿瘤是消化系肿瘤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内镜超声技术(EUS)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胰腺肿瘤的诊断水平,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能直接、快速地获取胰腺组织以明确诊断[1]。
我科2009年12月-2013年6月对50例住院疑似胰腺肿瘤的患者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进行穿刺,并进行胰腺组织学的研究。
为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的正确护理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6岁;主要症状为腹痛43例,黄疸35例,消化不良30例,消瘦25例。
在穿刺前均做胰腺彩超,CT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但未做细胞病理学诊断。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内镜进行常规胰腺检查。
2 护理2.1 术前准备2.1.1患者准备:(1)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此项检查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和医师技术水平及患者配合要点,让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完成检查;(2)术前禁食8小时以上,保证胃有效排空,患者着装舒适,取下活动性义齿;(3)留置静脉通路,检查前30分钟口服祛泡剂二甲基硅油散,以减少胃内粘液附着。
检查前15分钟肌注阿托品10mg,检查前2分钟肌注地西泮5mg,可使检查者胃肠道松弛,患者心情保持平顺,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2]。
超声内镜下胰腺穿刺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进行胰腺穿刺检查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0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行胰腺穿刺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10例胰腺肿瘤患者检查过程顺利,除3 例患者有咽部不适,2例轻微恶心,其余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303-011.术前护理1.1 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基础状态,有无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药物过敏史、出凝血时间,以及近期是否使用抗凝药物,为手术麻醉提供依据。
1.2 术前禁食8h,禁水6h,签署手术同意书。
护士参与术前讨论,熟悉病案、操作流程,熟悉内镜、特殊器械的使用。
1.3 心理辅导检查前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紧张情绪。
术前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与患者沟通、交流,争取信任、合作。
耐心细致地解释检查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并说明通过双方的配合可以预防或避免,最终达到消除患者焦虑,使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本检查的安全性和优势,提高患者主动配合意识。
2.术后护理2.1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有无腹痛主诉,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
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
由于患者在术前使用了镇静及解痉药物,故术后常有头晕、眼花症状,护士应协助患者起床并告诉患者起身时动作要慢,必要时需家属陪伴,做好宣教。
2.2 休息及饮食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禁食24h,如血尿淀粉酶结果无异常可进流质;患者自觉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但暂避免进食生硬、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
2.3 专科护理该检查完成后,立即行实验室检查患者血常规、血尿淀粉酶、脂肪酶,以便与穿刺前结果比较,判断有无继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因超声内镜外径较粗,前端较硬,插镜及治疗过程中可对咽喉部有刺激性损伤,少数患者检查结束后咽部有异物或疼痛感,嘱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或口服西瓜霜含片等以减轻咽喉部不适。
3.结论超声内镜作为一种较新的微创性诊断及介导治疗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超声内镜引导,对胰腺进行穿刺提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成为诊断胰腺疾病的有效的方法。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李雪雁陈雪芳郑少坤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9期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的关键。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微创医学中心2011年11月~2013年3月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50例,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与配合、术后护理与观察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47例患者穿刺成功,43例获得足够标本量,病理结果明确;4例未获得足够标本,且未行第2次穿刺;2例患者不能耐受和惧怕,自己强烈要求停止穿刺;1例因呼吸道疾患操作过程中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停止穿刺;操作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积极细心地配合、术后周到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关键词:超声内镜;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护理随着超声内镜诊疗技术的提高,其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不再仅限于国内几家大的综合医院。
吴斌等[1]将超声内镜的运用总结为三个部分:单纯图像诊断、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注射(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injection,EUS-FNI)。
我院为地方性三甲综合医院,目前主要开展前两部分,其中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又以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最具难度。
为进一步做好胰腺肿物EUS-FNA 的护理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避免发生并发症,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3月共50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9~67岁,中位年龄4
2.3岁。
所有病例在术前均行B 超检查、CT、MRI或X线造影,发现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检查获取病理资料明确诊断。
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凝血功能正常。
1.2方法患者均行常规胰腺超声内镜检查,采用PENTAX EG3670UR超声内镜和日立二郎神彩色多普勒超声机;穿刺镜使用PENTAX EG3630U超声内镜,美国Wilson-Cook Medical生产的ECHO19/22G穿刺针。
将超声内镜探头送至十二指肠乳头,在行穿刺时通过彩色超声的图像避开血管;穿刺针到达胰腺后,抽出针芯,用超声内镜专用注射器将穿刺针抽为负压,然后在病灶处来回穿刺10次左右,拔出穿刺针,取下注射器,将穿刺针对准组织固定液,放入针芯,将组织推入固定液中,再将其中有形物取出置入甲醛溶液中, 送病理室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2,3]。
1.3结果47例患者穿刺成功,43例获得足够标本量,病理结果明确;4例未获得足够标本,且未行第2次穿刺;2例患者不能耐受和惧怕,自己强烈要求停止穿刺;1例因呼吸道疾患操作过程中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停止穿刺;操作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基础状态,有无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药物过敏史、出凝血时间,以及近期是否使用抗凝药物,为手术麻醉提供依据。
2.1.2术前禁食8h,禁水6h,签署手术同意书。
护士参与术前讨论,熟悉病案、操作流程,熟悉内镜、特殊器械的使用。
2.1.3心理辅导检查前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紧张情绪。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检查的方法及优点,并根据患者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的不同, 向其讲解成功的经验。
讲明该方法安全简单, 痛苦少, 使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本检查的安全性和优势, 消除其心中疑虑和紧张情绪, 提高患者主动配合意识。
2.1.4术前10min予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10ml, 以麻醉咽喉部;口服西甲硅油乳剂,减少胃内黏液附着, 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
2.2术中配合及护理
2.2.1操作方法
2.2.1.1患者全身放松,取左侧卧位,双腿弯曲,取出假牙松开衣领和腰带,摆好检查体位。
固定咬口, 头稍后仰, 以增大咽喉部的间隙, 利于插镜和分泌物流出;肌注杜冷丁50mg,保持呼吸道和静脉通路通畅。
2.2.1.2常规准备直视环扫超声内镜,预装水囊,医师进境观察病灶及周边,超声显示病变图像后,用多普勒显示血流和血管声像图病变周边有无血流回声。
2.2.1.3更换穿刺镜,医师进境,准备穿刺针,使用美国Wilson-Cook Medical生产的ECHO19/22G穿刺针,经内镜活检孔插入穿刺针。
2.2.1.4另一护士准备液基细胞学保存液瓶及甲醛溶液瓶各一。
2.2.1.5医师测量穿刺针外鞘进入内镜的长度,并锁定。
确定穿刺位置,解除锁定,推进穿刺针约1cm,后退针芯数毫米,使用"执笔式"穿刺;护士拔出针芯,连接负压注射器;反复提插穿刺针10次左右。
2.2.1.6护士拔出穿刺针,采集标本,做病理及细胞学检查。
2.2.2术中操作配合要点EUS-FNA术检查过程需要护士的密切配合,而穿刺针的应用是关键,因此需要护士对穿刺针的结构和操作原理都非常熟悉,术中配合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2.2.2.1进行操作前,必须预先做好穿刺针外鞘进入长度的测量。
方法是将穿刺针送入超声内镜,松开滑动鞘调节器上的指旋螺丝锁,滑动至所需长度,参照刻度将会出现于调节器的窗口,然后拧紧滑动鞘的调节器。
一般为1.5~2.0cm较适合。
2.2.2.2在引入、推送或退出穿刺针之前,针头必须退入外鞘,安全环上的螺丝必须锁定,将活检针固定在位。
如果活检针未退入外鞘,将有可能损坏内镜。
2.2.2.3穿刺时观察针尖进入病变区域,以防偏移、漂移。
2.2.2.4穿刺完毕,在退出穿刺针之前,将注射器缓慢停止负压,回拉手柄杆,将针退入针鞘,并把安全环上的螺丝退至0cm刻度处锁定,松开穿刺针与内镜连接后再退出。
2.2.3术中护理观察操作全过程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腹部体征变化。
缓慢向解释操作过程各步骤及意义,有利于患者配合及情绪缓解。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 加大氧流量(6~8L/min) ,及时抽吸口腔分泌物, 防止呛咳、误吸。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监护与观察要掌握和了解患者的术中状况,及时安置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等,每30~60min测量1 次血压、心率,平稳后2h 测量1次并记录。
检查后有8例患者出现咽部不适、声嘶, 呕吐少量胃液, 经过对症处理,予甲氧氯普胺10mg肌注后症状缓解。
注意测量患者体温变化,及时处理感染的发生。
检查后有1例患者术后第2d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0℃~38.5℃,予输注广谱抗生素后第4d体温恢复正常,体表B超监测未发现脓肿灶形成。
2.3.2休息及饮食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禁食24h,如血尿淀粉酶结果无异常可进流质;患者自觉症状缓解后, 逐渐过渡到普食。
2.3.3专科护理该检查完成后, 立即行实验室检查患者血常规、血尿淀粉酶、脂肪酶, 以便与穿刺前结果比较, 判断有无继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予善宁0.1mg,皮下注射,q8h,连续
2d,以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不常规应用抗生素。
3小结
胰腺肿物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穿刺较易获得合适的活检穿刺路径,避开血管,由于内镜超声定位准确,较其他手段下的穿刺更易获得标本,其已成为这类肿瘤重要的诊断手段。
该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其安全性已得到多个研究报道证实,已逐渐在临床中展开应用。
对护士也提出相应的要求:配合的护士必须要经过专业培训,具有相关护理专业知识,明确操作的目的和方法,熟悉超声镜及穿刺针的结构,除医生熟练的操作外,护理人员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面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密切监护和熟练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和细致观察病情,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保证操作顺利进行的关键[4,5]。
我们的穿刺体会是:①由于胰腺位置特殊,位于十二指肠C形攀内侧,超声镜能够到达的末端,屈曲较其他部位如纵膈等严重,使用抬钳器后穿刺针弯曲更加明显,穿刺针前端容易弯曲,穿透力下降,且使用的穿刺针均为一次性的穿刺针,多次穿刺容易变钝,而且可能偏离EUS监视范围,因此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穿刺,提高成功次数[6];②提前做好下一步操作的准备,密切配合,做好超声穿刺活检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周密的评估与严格护理,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失误,在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③肌源性肿瘤质地较韧,采用改进的提插加切割式穿刺方法,获得高于传统提插式穿刺方法的穿刺阳性率。
参考文献:
[1]陈小良,吴斌.超声内镜技术的应用:新的热点[J].新医学,2010,02(41):71-73.
[2]金震东,许国铭,李兆申,等.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诊断与治疗[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9):534-536.
[3]金震东,李兆申.消化超声内镜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1-61.
[4]钟运莲,罗伟香,李银鹏.超声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 (09):1047-1048.
[5]罗艳红.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03(20):31-32.
[6]吴鸿.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患者的护理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03(05):78-79.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