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198.68 KB
- 文档页数:5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后答案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如何认识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解题关键: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思路引领:①对数据进行分析②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答案要点: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和销售,促进资本流通,并能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解题关键: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思路引领:①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背景②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答案要点:世界贸易组织不仅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它本身作用的扩大和地位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首先,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普遍接受的规则,为全球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方向。
其次,世界贸易组织内容的扩大,将其自由贸易原则拓展到更多领域。
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扩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必然增多,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演变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总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协议与规范,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性潮流,具有较强的不可逆性。
学习延伸
开展社会调查,搜集经济全球化对当地发展影响的事例,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
(答案略)。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016年考试说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知识梳理】一、经济全球化1.全球化进程(1)15、16世纪之交,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
推动因素:①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②跨国公司和跨国组织的强力推动。
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为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繁荣和发展,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1)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占主导(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优势),是最大的受益者。
(2)发展中国家既面临机遇又是挑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①从机遇看,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②挑战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③对策: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5.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展望(1)存在问题: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②世界各国经济过于相互依赖,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破坏性增大。
③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
④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价值观。
(2)展望:①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无法改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②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③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当前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1、建立:(1)原因: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存在着诸多弊端,特别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2)建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建立。
2、宗旨: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意义:①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②促使各成员国逐步取消贸易壁垒,通过多边贸易使成员国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③加快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④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原因:⑴中国需要世界:入世后中国可以分享全球化成果,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竞争中把握主动。
⑵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入世为全球提供诱人的大市场;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2、过程:⑴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⑵1986年中国政府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⑶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影响:⑴对世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⑵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①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③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为中国经济创造公平的国际环境;④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合法权益,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挑战: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和冲击。
对策:①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趋利避害。
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综合国力。
③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⑤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要点突破】1.全球化概念和基本表现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经济整体。
(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全球化的基本表现为:贸易全球化: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资本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
2、比较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关贸总协定1947年世贸组织1995年相同:世贸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基本相同。
性质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正式的国际组织管辖范围部分货物贸易货物、服务贸易及知识产权承担义务随意硬性争端解决只要有一方反对,关贸总协就不能做出裁决成员必须遵守争端解决机构做出的裁决【课堂巩固】1.有学者说“在WTO中一直都是弱者和强者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平等者之间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及运行A.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形同虚设B.未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C.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相对缺失公平性、公正性2.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包括29个独立的法律文件,其中规定“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不应采用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是不应以倾销或补贴方式出口旧商品。
”。
这表明WTO A.推动了世界贸易法制化进程B.重点保护了贸易小国的利益C.消除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D.扫清了经济全球化发展障碍3.乔治·卡斯特尼德认为:“一条新的正在很快分裂的墨西哥社会的裂缝正在形成。
这种分裂把与美国经济接近的墨西哥人与那些不与美国经济接近的人分开……将那些即使没有处在墨西哥社会的边缘,但处于全球性资本、商品和服务流动边缘的人,与那些被融入全球性流动的人相区分。
”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墨西哥的分化B.全球化促进资本、商品、服务流动C.北美自由贸易区促进墨西哥发展D.墨西哥应该防止全球化带来的冲击4.福特公司应用最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机器撞开了大门,其成果就是制成了各种“全球性汽车”,通过这些汽车,福特公司再一次树立了一个全球性的标准,表明汽车的制造竟可以怎样达到尽可能最大的效益。
所进行的改造节省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开支,并可望削减成千上万个高技能的报酬优厚的工作岗位,它们原属于那些经理们、工程师们和推销人员。
这表明①信息技术推动了全球化进程②全球化统一了制造业的标准③全球化优化了资源配置④全球化带来了失业等问题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从1960~1975年,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由2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仅由169美元上升到260美元。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也由1950年的31%降到1972年的18%。
改变这种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A.充分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B.尽快改变美苏两极对峙对抗格局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不断推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6.2014年第43届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讨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说:“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
”国际社会为之应意识到①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进程加快②金融危机反映了经济全球化③各国在经济危机中不可能独善其身④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2012年7月,美国伦敦奥运代表团官方制服“中国制造”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一些国会议员扬言烧掉队服。
《洛杉矶时报》社评家保罗写道:“无论他们穿什么衣服,我都将全力支持美国奥运代表队,我将通过我的‘中国制造’的电视观看他们的表现。
”《华盛顿邮报》分析认为,这背后凸显出美国眼下正在经历的一场就业悲剧: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消失,对于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A.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承担着更大的风险B.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趋势C.美国政治势力从根本上抵制经济全球化的潮流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品已能实现无障碍流动8.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公司,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中国吉利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
这说明A.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B.公正合理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C.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D.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9.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
……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形成B.交通工具革新C.信息技术应用D.美苏“冷战”结束10.2014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起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
业内分析,继九种原材料案之后,我国稀土等产品出口限制再度被裁违规,这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出口配额制度或面临终结。
这主要说明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弊大于利C.发达国家是世贸组织的最大受益者D.世贸组织具有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职责11、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充满着各国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博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材料二主导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是国际性的。
……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中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
结果是一场几乎给每一个社会都带来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全球范围的崩溃……——[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材料三“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
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
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在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的主要动力有哪些?(2分)(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为了避免“全球范围的崩溃”,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体系作出了怎样的调整?(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全球化在不同时期对各国的损益有差异”为主题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