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体育苗垅作摆栽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91.95 KB
- 文档页数:1
一、示范目的:五大连池市是矿泉旅游名城。
具有得天独厚的矿泉水资源。
我市双泉镇双泉村、三河村、青石村、团结镇永远村种植的水稻均为矿泉水所灌溉。
其生产的大米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营养成分极高。
我市矿泉稻的发展已有十余年历史,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但由于五大连池市地处第四积温带,全年生育期短、积温低,仅能种植10-11片叶水稻品种。
其大米口感差,食味性低。
所以矿泉米进入市场的难度大。
为了在我市生产出口感好食味性佳的矿泉大米,2015-2017年采用钵体育秧,三膜覆盖等综合配套技术,示范种植12片叶优质品种,以便为我市矿泉稻发展筛选出适合种植的品种及其配套的栽培技术。
二、示范地点:双泉镇三河村水稻示范园区三、示范材料:品种:2015年:垦稻212片叶2400℃面积15亩绥粳412片叶2450℃面积60亩2016年:绥粳412片叶2450℃面积120亩2017年:绥粳1812片叶2450℃面积120亩钵体秧盘:桂林市联谊农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专用的钵育摆栽秧,406孔(29×14),规格为320厘米×28厘米×25厘米,每垧地本田用秧盘700盘。
益农壮秧剂:每公顷用1.5袋,每700盘营养土用一袋,水稻2叶期叶面扬施壮秧剂每700盘用0.5袋。
营养土:每垧地700公斤,选择无农药残留的岗地黑土,每盘装营养1公斤。
四、示范操作:2015年4月23日浸种,4月28日崔芽,4月1-2日播种,大棚育秧三膜覆盖。
5月18-20日人工插秧,内行距20厘米,外行距40厘米。
穴距14厘米,每穴插秧3株。
2016年4月25日浸种,4月29日崔芽,4月3-4日播种,大棚育秧三膜覆盖。
5月18-22日人工插秧,内行距20厘米,外行距40厘米。
穴距14厘米,每穴插秧3株。
2017年4月30日浸种,5月4日崔芽,5月8日播种,大棚育秧三膜覆盖。
5月22-25日人工插秧,内行距20厘米,外行距40厘米。
穴距14厘米,每穴插秧3株。
水稻钵育摆栽技术要点一、选用良种选用偏大穗型、分蘖力强、抗病、耐盐碱和耐寒性能好的中晚熟优良品种。
如吉粳809、吉大6、吉大718等。
二、摆盘播种1、摆盘:先将置床浇透底水,待水下沉后,将装好营养土(或育苗基质)的钵盘摆在置床上,然后用木板进行镇压,使秧盘与置床充分接触,盘与置床之间不能有空隙,摆完秧盘后周边用土打好挡水楞。
2、播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时,我地在4月10日左右,此时棚内温度稳定在12℃左右时开始播种,每眼播95%以上芽率的芽种3—4粒,播种时先播80%,而后用20%找空穴或下种量少的穴进行补播。
3、播量:434孔盘:插秧规格9x4寸,需700盘,用芽种80—90斤。
434孔盘:插秧规格9x5寸,需600盘,用芽种70—80斤。
434孔盘:插秧规格9x6寸,需500盘,用芽种60—70斤。
648孔盘:插秧规格9x4寸,需500盘,用芽种90—100斤。
648孔盘:插秧规格9x5寸,需420盘,用芽种80—90斤。
648孔盘:插秧规格9x6寸,需350盘,用芽种70—80斤。
三、整地摆插1、整地:整地前要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保障畅通。
秋翻地耕深15—20㎝,旱整平耙细,五月初放水泡田,旱整地和水整地相结合,旋耙田只进行水整地,旱整地要旱耙,旱平,整平堑沟,结合泡田打好池埂。
水整地要在插秧前5—7天进行,沙壤土地块在插秧头一天下午或当天上午耙地,整平耙细,做到池内寸水不露泥,肥水不排出。
2、摆栽(1)时期:做到三看,看天、看水、看苗,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我地一般在5月10日左右,开始插秧为宜,不插6月秧。
(2)规格:根据地力和苗情而定,一般为9x4寸,9x5寸,9x6寸,高肥力地块宜稀20—25穴/㎡,低肥力地块宜密25—30穴/㎡;大苗、带蘖率高、宜稀,小苗宜密;分蘖期提水难,易受旱情影响的地块、分蘖期水层过深又难以排出的地块、宜密,保证有效穗450-500个/㎡。
水稻钵体育苗机械摆栽技术示范总结一、水稻钵体育苗机械摆插技术应用背景尚志市水稻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达63万亩之多,栽培品种以中早熟品种为主,在育苗方式上以普通塑料机插软盘育苗为主,但由于播量大,中小苗比例大,秧苗素质较差,收获穗数明显不足,致使水稻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常年水稻平均亩产不足500公斤。
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提升水稻生产水平,加快水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20________年对水稻钵体育苗机械摆插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示范。
现将该项技术示范情况总结如下:二、示范基本情况(一)实施地点、面积项目实施地点在尚志市河东乡南兴村,总面积20________0亩,实施主体为长道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二)实施情况种植品种为五优稻4号,采用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3月28日进行浸种,4月4日催芽,4月6日播种,播量为每盘110克芽种。
移栽期为5月13日,秧龄为25天,摆插规格为9×6,亩施水稻专用肥30公斤作底肥在耙地前施入,插秧后亩施返青肥2.5公斤,返青后亩施尿素7公斤作分蘖肥,穗肥为尿素3公斤加50%硫酸钾肥5公斤。
全生育期灌溉采取浅、湿、干节水灌溉技术,插秧时田内为花达水,返青后进入分蘖期水层为3—5厘米,6月23日进行烤田,7月初灌水,水层4-5厘米,7月20日灌15—20厘米护胎水,抽穗后采用干湿交替的湿润灌溉法进行灌溉,促进根系下扎,黄熟期停水。
化学除草选用安全性高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亩用 12%恶草酮20________-250毫升进行封闭除草。
稻瘟病防治稻以预防为主,在7月中旬人工喷药,结合防治二化螟进行预防, 8月初采用飞机航喷,先后两次喷药预防,药剂以45%咪酰胺药剂为主,没有发生病虫草害。
成熟期为9月15日,收割期为10月10日。
(三)实施效果1.经济效益:该示范区水稻产量为646.45公斤,比普通机插535.24公斤亩增产111.21公斤,新增总产22.24万公斤,折合人民币为66.7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Z a i p e i j i s h u水稻栽培方式多种多样,目前提倡的是水稻钵育摆栽及抛秧栽培方式。
通过大面积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栽培技术及优势(一)钵育摆栽1、应用大中棚育苗,进行稀播育壮秧,育苗时间为4月10—20日,每公顷育苗面积76平米左右,应用561孔钵盘公顷本田需钵盘421盘,拌过筛细土1000kg,每盘播芽种45-55g,苗床浇透底水。
这种育苗方式单苗占有空间大,个体健壮。
带钵土移栽,不伤根,无缓苗期,分蘖发生早,成熟整齐,米质好。
2、钵体育苗因光照条件优于其它育苗方式,在干物质重、充实度、带蘖率等方面优势明显。
带蘖苗具有旺盛的长势和充足的干物质,对于早期即可形成健壮个体,早生分蘖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高产群体的基础。
3、钵盘上每个小钵体间的空隙可有效提高土温0.5—1.3℃,有效提高育苗成功率。
使用苗床精播器可保证每个钵体有3-4个株苗,个体育苗空间加大,虽增加了育苗面积,但节省了种、肥、药。
光照和土温条件优越,可使幼苗呈“扁蒲状”,根系发达,地上部健壮,病虫害轻,徒长能得到控制。
4、钵育营养土少,只有盘育用土的五分之二左右,PH 值易控制,虽然有一部分根系扎入置床,但在生理最脆弱的2.5叶期,因前期培植的强大的吸收能力,创造较大的光合面积,使幼苗自营能力大大增强,生长仍然旺盛。
5、钵育摆栽是带土移栽,不伤根,而且低位分蘖多,成活率高,苗壮,抗逆性强,利于高产。
(二)钵育抛秧1、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采用钵体育苗盘或纸筒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相互易于分布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规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后手工掰专人发秧,然后将秧苗连同营养土一起均匀撒抛在空中,使其根部随重力落人田间定植的一种栽培法。
2、它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传统习作,具有省工、省力、省种、省秧田和操作简单、高产、稳产、高效等优点,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一)、钵育摆栽1、营养土配制时不宜使肥料浓度过高,同时置床也要消毒、施肥。
水稻钵育苗摆秧栽培技术水稻,栽培技术1.摆秧移栽的方式(1)点抛利用钵盘育苗,移栽时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人工点抛,其优点是使田间出现一定的株行距,秧苗分布较均匀,对地要求不象抛秧那样高,同时效率也高。
(2)摆插利用钵盘育苗,移栽时按一定的行穴距进行人工摆插,同时使秧苗土坨表面与泥土表面平齐,并适当增加行穴距。
2.摆秧移栽的技术内容(1)品种的选择应该选择一些分蘖力强,抗逆性好,偏大穗型当地的中早熟品种。
(2)行园田、旱田或水田地旱育苗和宽床开闭式育苗形式。
(3)播种期4月10~20日,秧龄30~32d,叶龄3~3.5片叶。
(4)移栽的时期在适时插秧的范围内早动手插秧,有利于秧苗的早生快发,同时可以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只要气温稳定通过14℃,泥温达到13.7℃,就可以摆秧,一般秧龄在30~32d移栽为适宜。
(5)适当增加每穴苗数这是通过适当增加播量和均匀播种等措施来实现的,确保每穴3~5株苗为好,较旱育稀植每穴增加1株苗,尽量减少穴苗之间的变化幅度,促进均衡发育,全面增产。
(6)适当的稀植在当地的原有密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行穴距,一般采用30×13cm或30~16cm的密度,同时可以采用40+30×13-16cm的宽窄行种植形式。
3.摆秧移栽注意的问题(1)摆插一定要浅插,秧苗土坨表面不能低于泥土表面,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浅插秧,有利于根的生长,从而有利于秧苗的早生快发。
(2)摆秧移栽后,由于秧苗较小,入土较浅,这时不宜早灌水,更不宜深灌水,以免造成漂秧,要在移栽后 3~4d灌水为宜。
(3)摆秧移栽后,由于稀植,秧苗的根分布在土坨表面,这时使用除草剂防治杂草应采用一些药害轻的除草剂,而对前期生育抑制严重的除草剂一般不宜采用。
(4)摆秧移栽的化肥施用量一般与常规抛秧栽培的施用量基本相同。
(5)预防病害根据当地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上必须坚持制度化、经常化,以预防为主。
水稻出穗前打1~2次三环唑或富士1号,防穗颈稻瘟病。
水稻简塑盘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技术
收藏本文分享
水稻简塑盘钵育苗
水稻简塑盘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是在早育秧和盘育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新技术。
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抛秧可比手插提高工效2一4倍)和秧苗素质,而且节约了育秧床土和用种量,克服了普通早育秧离土移栽返青慢、耐寒性差的缺点,可比普通栽培增加5一7天生育积温.是目前寒地稻作促早熟、保丰收的最佳栽培措施。
现将该栽培技术要点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简塑盘PvC塑料钵体水稻育秧盘的简称,它是由聚乙烯或聚丙塑料材质(边角料、回头料、混合料等)制成片材后加工而成的水稻育秧盘.规格有zK561、DK460、xK610等。
我省应用的主要是2K56卫型,即561孔的简塑钵盘。
每盘体积约60 x 3Oxl .8厘米,共561个钵体。
每个钵体上口径1 .8厘米,钵底直径1.2厘米,厚度约0.02厘米。
每盘重量约50克。
2、用最计算每公顷所需简塑盘数量由本田移栽密度和秧盘孔数(钵体数)决定。
用每公顷本田所抛成摆秧穴数除以每张简塑盘的孔数再增加10%的备用盘,就是一公顷本田所需简塑盘数。
计算公式为,每公顷本田简塑盘用量二每公顷本田移栽穴数/每个秧盘钵孔数义(l十IQ%) 例...... (本文共计1页) [继续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