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温州市药品零售行业“一业一证”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07.29•【字号】温市监规〔2020〕4号•【施行日期】2020.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温州市药品零售行业“一业一证”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直属机构、派出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现将《温州市药品零售行业“一业一证”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7月29日温州市药品零售行业“一业一证”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精神,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总结我市食品药品“多证合一”改革经验,深入探索药品零售行业“一业一证”审批模式,加大环节精简和流程优化再造力度,更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给管理相对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一业一证”,是指在药品零售(含食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过程中,不调整行政审批权限、不降低许可审查标准、不改变证件编号规则、不影响事后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将申请人申办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多个证件合并发放《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不再另行颁发原单一许可证件,推行药品零售行业“一业一证”的管理方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温州市辖区内药品零售经营企业兼营第三类医疗器械、食品(仅限食品销售经营)“多证合一”“一业一证”许可的申领、变更、补发、延续和注销。
第四条“一业一证”实施工作应当遵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原则。
申请人申办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时,既可按原有规定申请单一许可证,也可按本办法的规定申请“一业一证”许可证。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温政办〔2012〕17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药品安全责任的意见》(浙政办发〔2011〕93号)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认识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药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药品安全形势稳中趋好。
但也要看到,当前药品安全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还比较严重,药品市场秩序尚未根本好转;药品产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药品质量存在隐患;政府药品安全监管能力亟待提高,安全责任尚未完全落实。
我市是药品流通大市,在完全开放的市场中,存在较大的输入性药品安全风险。
特别是近期发生的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进一步说明了完善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药品安全工作,特别是在药品监管体制调整后,要把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机制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对保障药品安全的责任,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二、健全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一)加强对药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要建立由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公安、工商、财政、经信、宣传、监察等部门为成员的药品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14〕13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1月13日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机制,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分级诊疗推进合理有序就医的试点意见》(浙政办发〔2014〕57号)、《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社保厅省发改委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14〕88号)精神,结合温州实际,现就我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健康浙江”战略部署和“卫生强市”创建目标,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工作目标乐清、平阳、永嘉、文成作为省级分级诊疗试点县(市),分级诊疗工作要先试先行,其他县(市、区)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启动。
市级区域医疗转诊协同平台基本完善,在全市逐步建立基层首诊、服务规范、运转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
到2015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比例达到60%以上,县域内就诊比例达到90%以上,县级医院转诊率不超过10%。
三、主要措施(一)大力提升基层综合服务能力。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1.30•【字号】温政办[2009]169号•【施行日期】2009.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09〕16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温州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九年十一月三十日温州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解决影响药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全面提升药品安全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根据国家六部局《关于印发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9〕342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1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药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标本兼治、着力治本为原则,严格准入条件,强化市场监管,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健全药品安全工作机制,促进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深入整治,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强化药品市场准入管理和安全监管;进一步优化医药产业结构。
使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显著增强,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显著好转,重大药品质量安全事故明显减少,人民群众的药品消费信心明显增强。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温州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温州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温政办〔2014〕9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2014年温州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7月29日2014年温州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4年行动计划》(国办发〔2014〕18号)和《关于印发2014年质量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75号)精神,明确2014年温州市质量工作重点,全面完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2014年质量强市建设主要目标争取全面完成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保持全市质量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不发生负有直接监管责任的重特大质量安全事件。
质量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GDP增长幅度。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2%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达到53%以上。
在建公路和水运工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住宅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覆盖率达到100%,竣工交付使用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75以上。
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争取Ⅲ类以上比例达到64%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7%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达到65%以上。
二、2014年质量强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一)争取全面完成示范城市创建任务。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24•【字号】温政办[2009]91号•【施行日期】2009.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09〕9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温州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温州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51号)及《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2009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浙食安委〔2009〕2号)等有关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强化落实监管责任。
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着力治本,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市食品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两年左右时间的集中整顿,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机制基本建立,企业及行业自律显著加强,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持续好转,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公众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二、整顿任务和工作措施重点就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集中整顿:(一)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继续按照《温州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切实整治和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6•【字号】温政办[2012]134号•【施行日期】2012.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温政办〔2012〕1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7月6日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城市东部五大功能区开发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温委办发〔2011〕30号)、《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街道委托市级功能区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温委办发〔2012〕49号)精神,设立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发区管委会)。
开发区管委会是统一领导和管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的市政府派出机构;由市人民政府授权在其管理区域内行使相关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当于县级社会和行政管理职能。
一、主要职责(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编制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依法制定开发区各项行政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三)依据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负责开发区的规划实施和建设工程管理工作。
(四)负责开发区环境保护和监督工作,编制并报批区内环境保护规划,审批区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工程。
(五)负责开发区内的塘河治理、水利、林业、农业、海洋渔业、交通等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六)负责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七)负责开发区房地产开发和房屋产权、产籍以及房地产交易市场和物业管理。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5年温州市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5.07.13•【字号】温政办〔2005〕116号•【施行日期】2005.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5年温州市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05〕1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2005年温州市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五年七月十三日2005年温州市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温政发〔2005〕20号),严格实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浙江省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05〕95号)精神,现就2005年我市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食品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为重点对象,抓好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以及区域性或行业性食品质量问题的整治。
通过整治,使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具体目标:新建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个,认定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个,新增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20个,全市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60%以上;新增省级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10个;蔬菜和大黄鱼等10大类初级农(水)产品药物残留平均合格率90%以上;巩固完善县城和市辖区生猪定点屠宰,70%以上的乡镇实施生猪定点屠宰,搣瘦肉精攠平均检出率1%以下;完成肉制品等10类食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全面启动茶叶、挂面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基本完成区域性、行业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整治工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大中型餐饮业、快餐供应企业和大学、高中食堂推行HACCP管理,对85%以上的学校食堂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全面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开设连锁超市的乡镇达104个以上,占乡镇总数的40%以上,建立放心店1479个,占应建立行政村总数的50%;稳步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评价的试点工作。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温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21•【字号】温政发[2008]5号•【施行日期】2008.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温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温政发〔2008〕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2007年,我市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县(市、区)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部达标,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为鼓励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推进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乐清市人民政府等32个单位“2007年度温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蔡光华等96位同志“2007年度温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立新功。
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先进为榜样,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做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温州“第三次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1. 2007年度温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名单2. 2007年度温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名单二○○八年一月二十一日附件12007年度温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名单一、县(市、区)先进单位(6个)乐清市人民政府瑞安市人民政府平阳县人民政府龙湾区人民政府瓯海区人民政府苍南县人民政府二、乡镇(街道)先进单位(13个)鹿城区南郊乡人民政府龙湾区天河镇人民政府瓯海区新桥街道办事处乐清市乐成镇人民政府乐清市柳市镇人民政府瑞安市塘下镇人民政府瑞安市飞云镇人民政府永嘉县瓯北镇人民政府洞头县北岙镇人民政府文成县巨屿镇人民政府平阳县鳌江镇人民政府泰顺县罗阳镇人民政府苍南县龙港镇人民政府三、县(市、区)整治组牵头先进单位(13个)乐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瑞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乐清市经济贸易局苍南县经济贸易局瑞安市农林局乐清市农林局瓯海区卫生局平阳县卫生局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温州市工商局鹿城分局乐清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苍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与食品检验检疫处附件22007年度温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名单一、市直单位先进个人(22名)蔡光华(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刘杰(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郑耀克(温州市经贸委)龚细午(温州市经贸委)张文明(温州市农业局)林景献(温州市林业局)胡爱党(温州市卫生局)潘江波(温州市卫生监督所)孟清弟(温州市工商局)冯亮(温州市工商局)杨星星(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蔡华(温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吴旭耀(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李世雄(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翌(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乐清办事处)陈建国(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鳌江办事处)董直促(温州市委督查室)叶锡青(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李麟(温州市财政局)黄鹏林(温州市质安办)金圆圆(温州市质安办)董冰乐(温州商报)二、县(市、区)先进个人(74名)鹿城区(5名)连衍(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鹿城分局)饶爱华(温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鹿城分局)王永安(温州鹿城区卫生局)姚长洪(鹿城区农林水利局)周小敏(温州市工商局鹿城分局)瓯海区(6名)林晖(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瓯海分局)陈温媛(温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瓯海分局)郑剑敏(瓯海区卫生监督所)陈小秋(瓯海区农林渔业局)叶冬善(温州市工商局瓯海分局)戴明亮(瓯海区经济贸易局)龙湾区(7名)项波(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龙湾分局)陈晓宝(温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龙湾分局)何斌(龙湾区卫生监督所)胡郑珍(龙湾区农林局)蔡政(龙湾区海洋与渔业局)朱才寿(温州市工商局龙湾分局)林道旺(龙湾区经济贸易局)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名)金满洪(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发区分局)吴宪光(温州市卫生监督所开发区分所)陈军(温州市工商局开发区分局)乐清市(7名)瞿建荣(乐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林雄美(乐清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龚海清(乐清市卫生局)黄文圣(乐清市农业局)方芳(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倪相达(乐清市经贸局)杨宏远(乐清市工商局)瑞安市(7名)许毅斌(瑞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高周(瑞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金精华(瑞安市卫生监督所)孙健明(瑞安市农业局)郑洁(瑞安市海洋与渔业局)张国钦(瑞安市经济贸易局)吴式珍(瑞安市工商局)永嘉县(6名)林轶群(永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金义杰(永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徐顺亚(永嘉县卫生监督所上塘分所)朱海兵(永嘉县农业局)陈金良(永嘉县经济贸易局)金新南(永嘉县工商局)洞头县(7名)吴生法(洞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陈航程(洞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金志平(洞头县卫生监督所)朱志德(洞头县农林水利局)吕海棠(洞头县海洋与渔业局)魏海平(洞头县经济贸易局)苏宇咏(洞头县工商局)文成县(6名)陈丽平(文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陈汉斌(文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胡美芝(文成县农业局)刘冬南(文成县卫生监督所)徐刚(文成县经济贸易局)周碎林(文成县工商局)平阳县(7名)李黎明(平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吴立水(平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丁强(平阳县卫生监督所)陈亲凯(平阳县农业局)陈献稿(平阳县海洋与渔业局)叶长春(平阳县经济贸易局)蒋楚宏(平阳县工商局)泰顺县(6名)夏立伟(泰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郑裕招(泰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陈细志(泰顺县卫生监督所)杨明爽(泰顺县农业局)胡宝如(泰顺县经济贸易局)沈志树(泰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苍南县(7名)陈茹(苍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吴毓钢(苍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陈如法(苍南县卫生局)陈为康(苍南县农业局)林正大(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黄可界(苍南县经济贸易局)叶宗谢(苍南县工商局)。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环境保护绿箭Ⅸ号行动方案的通知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环境保护绿箭Ⅸ号行动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07〕1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温州市环境保护“绿箭Ⅸ号”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九月十三日温州市环境保护绿箭Ⅸ号行动方案一、行动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对环保部门督促检查中责令停产整顿的企业要有后续督察措施,对拒不执行的要依法严肃处理”的批示要求和2007年7月14日全国环境执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省政府统一部署的“811”环境污染整治百日攻坚战的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通过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以及严重影响群众健康的热点、焦点问题,消除污染纠纷隐患,维护社会稳定。
二、行动计划(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1.行动组织:各县(市、区)政府组织环保、电力、公安、工商、水务等部门,邀请法院参加,开展专题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周密安排行动。
2.明确对象:2005年以来被环保部门依法停产处罚(包括已经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停产)后擅自恢复生产的企业。
3.全面排查:各地要落实责任,对所有对象进行排查核实,排查结果(企业名称及已停产或还在继续生产情况)和行动方案于9月15日前报市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联系人:陈岳灶,电话:88951660,电子信箱:chenyuezao@)。
(二)行动实施:9月15日-22日,各县(市、区)政府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开展“绿箭Ⅸ号”联合执法行动,行动结果于9月23日前报市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
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药品管理
【发布部门】温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8.18
【实施日期】2011.08.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温州市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十八日温州市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创建成果,全面推进基层药品安全工
作,确保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国家和省药品安全管理及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巩固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成果为基础,以提高基层用药安全水平为目标,通过开展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促进基层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各项监管措施进一步落实,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步骤
(一)创建试点(2011年)。
组织调研,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对创建试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在各县(市、区)选择20%以上的乡镇(街道)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创建试点工作。
(二)试点评价和深化(2012年)。
推进示范乡镇(街道)创建试点,扩大示范乡镇(街道)创建试点范围,确定第二批药品安全示范示范乡镇(街道)创建试点单位。
(三)全面推进实施(2013年)。
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全面推进实施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
(四)常态化管理(2014年以后)。
在全面完成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任务的基础上,对前期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建立和完善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常态化管理的日常管理制度和每四年一次的复评机制。
三、申报与评定
(一)申报条件。
申报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试点单位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辖区内连续3年以上没有发生过重大药品安全质量事故(包括没有发生过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重大违法案件);
2.落实乡镇(街道)药品监督机构、场所、人员,健全行政(村)信息监督员网络,落实工作经费;
3.自评分达到90分以上。
(二)申报程序。
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申报,由符合申报条件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报所在地县(市、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创建申报材料要求由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下发。
(三)审核评定。
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单位完成创建工作后,对照申报条件和考核标准,形成自查报告,于每年10月底前向所在地县(市、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请验收,经所在地县(市、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后,报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公示,予以命名表彰。
如发现示范乡镇(街道)发生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质量事故等一票否决事项的,予以取消称号。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是加强基层药品安全工作的有效载体,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细化工作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将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及常态化管理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
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温州市创建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
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健全网络,明确责任。
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体制,有计划、分层级地扎实开展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照工作目标和任务,逐一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项目标的责任主体和参与单位。
市食品药
品监管局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指导,通过试点示范,及时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
创建活动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共同推进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广泛宣传,突出典型。
各地要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推进社区药学服务,普及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意识,引导群众科学消费、安全消费。
要加强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人员的教育培训,明确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督促药品生产经营者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
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及时报道宣传创建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客观曝光违法案件,形成健康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监管环境。
(四)注重实效,总结提高。
创建活动要严格按照创建工作标准和要求,不搞形式主义,确保不走过场;要结合当地实际,对创建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现场指导、稳步推进。
要及时总结推广有特色、有亮点、有实效的成功经验,同时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做到边创建边巩固,促进创建工作全面提升。
附件:
温州市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考核验收标准
申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