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南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带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5.61 KB
- 文档页数:6
年高一小题,每小题4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题多个选项正确,4分,错选或1.下列有关生活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器里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为宇航员不受到力的作用B.游乐场中高速转动磨盘把人甩到边缘上去是属于离心现象C.汽车以一速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小于其重力h ,分针的周期是2.物体从某一高处平抛,其初速度为0v ,落地速度为)A C 3.甲、乙、丙三个物体,甲静止地放在北京,乙静止地放在上海,丙静止地放在温州。
当)A .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B .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C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D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的线速度最大4.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运动,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 .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 .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此时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D .海豚跃起,离升水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增加5.如图所示为做直线运动的五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其中2) A .图线交点反映该时刻物体在同一个位置B 3的速度相同,和物体4C D 6竖直上抛一质量为H ,则此人在抛物体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为()AmgHC .212t mv mgh - D .2201122t mv mv - 7.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m 的六个质点a 、b 、c 、d 、e 、f ,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m/s 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 =0时到达质点a ,质点a 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 =1s 时,质点a 第1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s <t <5s 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c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 .质点a 的速度逐渐增大C .质点d 向下运动D .质点f 保持静止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个小球,用长为2L 的轻质杆相连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轴O 沿顺时针方向自由转动(转轴在杆的中点),不计一切摩擦,某时刻A 、B 球恰好在如图所示的位置,A 、B 球的线速度大小均为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过程中B 球机械能守恒 B .运动过程中B 球速度大小不变C .B 球在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 .B 球在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不变 9.一小孩从公园中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B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C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10.下列关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与电场线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如只受电场力作用,其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电场线方向相同 B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与电场线重合C .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轨迹一定与电场线重合D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可能与电场线重合11.如图所示,小球A 质量为m ,固定在长为L 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力为( )A .推力,54mgB .拉力,54mg C .推力,14mg D .拉力,14mg12.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
绝密★启用前云南省广南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D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成质点2.飞机着地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运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A .候机大楼B .飞机跑道C .停在机场的飞机D .乘客乘坐的飞机 3.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 A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4.2012年7月29日,伦敦奥运会400 m 自由泳决赛,我国游泳选手孙杨以3分40秒14…………○…订…………○※※在※※装※※※内※※答※※题※※…………○…订…………○50 m,则孙杨在400 m 自由泳中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是(将孙杨看成质点) A .0 m,400 m B .400 m,0 m C .400 m,50 mD .400 m,400 m5.上体育课时,某同学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C.路程为3.5πR 、位移的大小为 D.路程为0.5πR 、位移的大小为6.下列位移-时间(x -t )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7.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匀速返回到甲地.下图所示中,描述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8.一足球以12m/s 的速度飞来,被一脚踢回,踢出时速度大小为24m/s ,球与脚接触时间为0.1s ,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A .120m/s 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B .120m/s 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C .360m/s 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D .360m/s 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9.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去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120公里每小时,已超速.”这位女士反驳道:“这不可能!我才开了10分钟左右,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120公里呢?”针对上述对话中的相关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20公里每小时指瞬时速度B .10分钟指的是时刻C .一小时指的是时刻D .120公里指的是位移1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全程的三分之二,接着以v 2=20km/h…外…………○………○………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内…………○………○………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程的平均速度v =28km/h,则v 1应为 A .24 km/h B .32 km/hC .35 km/hD .36 km/h二、多选题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 .位移、速率、加速度 B .位移、速度、平均速度 C .位移、加速度、速度变化量D .位移、路程、加速度1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 .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13.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云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某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发生的位移是()A.1m B.-5m C.5m D.-1m 2.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C.b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的大D.a、b两点电场强度方向相同3.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在不断增加B.自然界的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在不断减少C.由于自然界的能量守恒,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4.两个夹角为90º的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0N、4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A.70N B.50N C.10N D.25N 5.关于加速度和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越快B.加速度越大的物体速度变化越大C.加速度不变的物体速度也不变D.加速度越大的物体速度变化越快6.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可能不变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可能不变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一定改变D.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有时不一定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7.下列有关运动电荷和通电导线受到磁场对它们的作用力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B.C.D.8.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示意图,假设皮带没有打滑, R>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轮边缘的线速度较大B.大轮边缘的线速度较小C.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D.大轮的角速度较大9.如图所示,某小球以速度v向放置于光滑水平面的轻质弹簧运动,在小球从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弹力对小球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B.弹力对小球做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C.弹力对小球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D.弹力对小球做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10.汽车通过拱形桥时的运动可以看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绝密★启用前云南省广南二中2018-2019学年9月份考试高一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分卷I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3.0分,共24分)1.下列关于位移(矢量)和温度(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则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C.温度计读数有正也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表示方向2.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A.高考数学开考时间是15∶00B.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8年02月09日至2018年02月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C.在整个90分钟的比赛中,甲、乙两足球队“互交白卷”D.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 min3.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4.一同学从家中出发,沿平直的马路以一定的速率走到邮局.发信之后,沿原路以相同的速率返回.设出发时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图中能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v-t图象是( )A.B.C.D.5.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汽车在通过一座桥梁所用时间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D.计算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的时间6.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率、速度C.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力D.位移、路程、加速度、速率7.如图所示实验仪器为电火花计时器,下列关于其工作电压判断正确的是( )A. 10 V以下直流电压B. 10 V以下交流电压C. 220 V直流电压D. 220 V交流电压8.如图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实物图.对它的认识正确的是( )A.应使用交流电源供电,工作电压6 V以下B.开始工作时应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长D.当使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时,每隔0.1 s打一次点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9.(多选)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判断正确的是()A.某巨轮在大海中航行,因其体积庞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它当成质点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某战斗机起飞时离地速度大约为300 km/h,此速度指瞬时速度D.在任何情况下,位移的大小都不会等于路程10.(多选)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B.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C.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D.平均速度能精确的描述变速直线运动11.(多选)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但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点测速仪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B.单点测速仪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12.(多选)在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63的成绩获得100米决赛金牌,又以19秒32的成绩,夺得男子200米决赛的金牌.美国选手梅里特以12秒92的成绩夺得110米栏决赛冠军.关于这三次比赛中的运动员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 m比赛的位移是100 m比赛位移的两倍B. 200 m比赛的平均速率约为10.35 m/sC. 110 m栏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8.51 m/sD. 100 m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0 m/s分卷II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10.0分,共20分)1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0、1、2、3…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纸带上标出.图中画出了将米尺靠在纸带上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和;打第2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是m/s.14.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频率是50 Hz,则打点周期是________,实验得到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A、B两点与B、C两点之间各有三个点,如图所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若测得x1=15 cm,x2=19 cm,则B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15.某学校教室、寝室、食堂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甲同学直接去食堂吃饭,用了2 min到食堂,乙同学先去寝室拿东西然后立即赶到食堂,结果用了4 min.求甲、乙各自运动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6.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1)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由于货车质量远大于摩托车质量,两者碰后货车运动状态可视为不变)(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为4 s、3 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17.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 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 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当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才能说这两个矢量相同,A错误;位移的“+”、“-”号表示方向,比较大小时,比较绝对值即可,B错误;温度是标量,标量的正、负表示温度的高低,C错,D对.2.【答案】A【解析】考试时间是15∶00,指的是时刻;2018年02月09日至2018年02月25日、90分钟的比赛、停车3 min均指时间.故A正确.3.【答案】D【解析】因为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甲向西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故D正确,ACD错误.4.【答案】B【解析】规定出发时方向为正方向,则返回时的速度必为负,故C错;由于速率不变,故D 错;A图表示两个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故A错.5.【答案】D【解析】研究汽车在通过一座桥梁所用时间时,汽车的长度可能与桥的长度相比,对计算时间的影响不能忽略,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A错误.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人的大小和形状影响较大,不能看作质点,B错误.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对有无翻倒影响很大,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C错误.汽车的长度相比于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的路程很小,对计算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的时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D正确.6.【答案】C【解析】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A错误;质量、路程、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B错误;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都是矢量,C正确;路程、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D错误.7.【答案】D【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的交流电源.8.【答案】A【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 V以下的交流电源,故A正确.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B错误.因为T =,所以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错误;当使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D错误.9.【答案】BC【解析】某巨轮在大海中航行,船的大小相对于海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能把它当成质点.故A 错误.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某战斗机起飞时离地速度大约为300 km/h,此速度是指起飞过程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位移是指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由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故位移的大小一般是小于或等于路程的,只有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故D错误.10.【答案】ABC【解析】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计算时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11.【答案】AD【解析】单点测速仪测的是汽车通过测速仪时的车速,是汽车在这一位置的瞬时速率,A对,B错;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在这一区间的平均速率,C错,D对.12.【答案】BC【解析】由于200 m跑道有弯道,所以位移不是100 m比赛位移的两倍,故A错误.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则200m比赛的平均速率v=m/s=10.35 m/s,故B正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110 m栏的平均速度v=m/s=8. 51 m/s,故C 正确.根据题目的条件无法求出100 m比赛的最大速度,故D错误.13.【答案】10.00 cm,12.60 cm,22.60 cm,29.50 cm,0.625.【解析】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上标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是T=0.08 s;由图可知,点0的读数是10.00 cm,点1的读数是12.60 cm,点3的读数是22.60 cm,点4的读数是29.50 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2==0.625 m/s;14.【答案】0.02 s 0.08 s 2.13【解析】15.【答案】甲、乙的平均速度分别为4.17 m/s和2.08 m/s,方向均从教室指向食堂【解析】甲、乙从教室到食堂的位移相同,其大小为Δx=m=500 m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甲的平均速度v1==≈4.17 m/s乙的平均速度v2==≈2.08 m/s方向均为从教室指向食堂.16.【答案】(1)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1∶1【解析】(1)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为:,两车相碰撞时摩托车的加速度为:m/s2.故得1667g>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所以有:∶=:==1:1.17.【答案】(1)0.283 m,方向由A点指向B点0.942 m (2) 0.142 m/s,方向由A点指向B点0.471 m/s【解析】(1)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质点的位移x==r≈28.3 cm=0.283 m位移方向由A点指向B点质点的路程为s=×2πr≈94.2 cm=0.942 m(2)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得==m/s≈0.142 m/s平均速度方向由A点指向B点质点的平均速率==m/s=0.471 m/s。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 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B.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C.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 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答案】D【解析】【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详解】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时,飞船的形状对于轨道没有影响,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故A不符合题意;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地球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可以作质点;故B不符合题意;火车的大小相对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所以能够看成是质点;故C不符合题意;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关于物体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物体运动的方向B. 路程是标量,位移的大小即为路程C. 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位移可能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和质点运动的方向不一定是相同的,如曲线运动.故A错误.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不是位移的大小.故B错误.质点沿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C错误.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故D正确.故选D.考点:位移和路程【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3.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B. 若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C. 若物体在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其中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D. 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 m/s【答案】A【解析】=知,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所以A 【详解】A、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根据Sυt选项是正确的;B、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在这1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5m,故B错误;C、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在其中1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位移不一定等于5m,故C错误;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不一定是2.5m/s(故D错误;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去求物体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位移除以这段时间就是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点睛】根据Sυt4.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 物体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一定为零B. 加速度为零,物体的速度也可能变化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答案】C【解析】【详解】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反应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物体启动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A错误;加速度为零,物体的速度一定不会变化,B错误;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C正确;加速度越小,速度不一定越小,因为加速度与速度大小无任何关系,故D错误(5.一列火车匀减速进站,停靠一段时间后又匀加速(同方向)出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v-t图象中,正确描述了火车运动情况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速度时间图像的纵坐标表示在任意时刻的速度,由火车先减速、静止后加速,由此可知B对;6.A(B两质点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在t(3 s时它们在中途相遇,由图可知()A. A比B先启程B. A比B后启程C. 两质点启程前A B 前面3 m 处D. 两质点启程前A 在B 后面2 m 处【答案】C【解析】【详解】A(两物体都从零时刻开始运动,即A(B 同时开始运动,故A(B 错误;C 、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在3t s =时它们在中途相遇,而图象中A 的面积即位移3m(B 的面积即位移6m ,说明两质点启程前A 在B 物体前方3m 处,故C 正确,D 错误.7.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 1时间内,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是物体的位移,故在0-t 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故根据x v t=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选项A 正确,C 错误;因为乙车做变减速运动故平均速度不等于122v v +,选项B 错误;因为图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考点:v-t 图象及其物理意义8.某物体以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5 s 内物体的( )A. 路程为25 m 的B. 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方向向上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 位移大小为25 m ,方向向下【答案】B【解析】【详解】D .选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在5s 内的位移:2201130510525m 22x v t gt =-=⨯-⨯⨯= 方向向上,选项D 错误.A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22030m 45m 220v H g === 物体上升的时间:01303510v t s s s g ===< 物体的路程: s =2H -x =45×2-25=65m .故A 错误;B .5s 内的平均速度:255m/s 5x v t === 方向向上.故B 正确.C .5s 内速度的变化量: △v =-gt =-10×5=-50m/s负号表示方向向下.故C 错误;9.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竖直上抛的物体抛出后经时间t 回到原出发点.那么物体到达最大高度的一半处时速度的大小是( ) A.12gt【答案】B【解析】【详解】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和下降过程具有对称性,物体抛出后经时间t 回到原出发点,故下降时间为t/2;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有:12h (12gt 12( h (12g 21()2t ;联立解得:t 1(4t ;故此时物体的速度为:v 1(gt 1(4gt ;故选B. 10.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 点的速度是v A ,经过B 点的速度是v B ,C 为AB 的中点,则经C 点的速度的大小是( ) A. 2A B v v + B. 2B A v v -C.D. 【答案】D【解析】【详解】设经C 点的速度的大小是v C ,且AB =2x ,则根据已知条件可知:222C A v v ax -=222B C v v ax -=联立解得C v = A .2A B v v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B .2B A v v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C 错误; DD 正确;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11.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一个2s 内和第二个2s 内速度方向相反B. 第一个2s 内和第二个2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第二个2s 内和第三个2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D. 第二个2s 内和第三个2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答案】BC【解析】【详解】A .第一个2 s 内和第二个2s 内速度都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故A 错误.B .速度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则知第一个2 s 内和第二个2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 正确.C .第二个2 s 内速度为正,第三个2s 内速度为负,则第二个2 s 内和第三个2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故C 正确.D .物体在2-4s 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加速度不变,则知第二个2 s 内和第三个2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故D 错误. 1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的A. 甲和乙的初速度方向相同,大小之比为3(1B. 在t=4 s时,两者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大小之比为3(1D.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之比为1(1【答案】AD【解析】【详解】由图可知,甲和乙的初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大小之比为3∶1(选项A正确;在t(4 s时,甲的瞬时速度为1m/s,乙的瞬时速度为3m/s(两者的瞬时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B错误;直线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斜率的符号反映加速度的方向,则由图可知,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之比为1∶1(选项D正确,C错误;故选AD.【点睛】对于速度-时间图象,要明确:图象上每一点的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13.已知a(b(c三个物体在0(10 s时间内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则在0(10 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B. 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 a的平均速率最大,b的平均速率小于c的平均速率D. a的平均速率最大,b(c的平均速率相等【答案】AD【解析】【详解】A、在0(10s时间内,a(b(c的位移相等,时间相等,则a(c(c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确;B、由图线知,a的路程最长(b(c的路程相等,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a的平均速率最大,b(c的平均速率相等.故B(C错误,D正确(故选AD(14.处于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乙在前甲在后,且甲能从乙旁边通过而不相撞.下述情况中能发生的是()A. a1=a2时,能相遇两次B. a1(a2时,能相遇两次C. a1(a2时,可能相遇两次D. a1(a2时,只能相遇一次【答案】CD【解析】【详解】甲从乙的旁边通过说明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若a1=a2,则以后甲的速度将都大于乙的速度,故不会再次相遇,故A错误,若a1>a2,则甲经过乙的旁边以后,甲的速度增加更快,故甲将一直在乙的前面,不会再相遇,只能相遇一次,故B正确;若a1<a2,则此后某一时刻乙的速度一定会大于甲的速度,若甲追上乙时,两者速度恰好相等,则两者只能相遇一次;若第一次甲追上乙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甲乙还会相遇一次,故能相遇两次,故CD正确;故选BCD.【点睛】本题为追及相遇问题,首先要从题意中找中运动情景,再由运动学中位移关系确定二者能否再次相遇;本题也可由图象进行分析.的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15.一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________V.(2)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 A=__________ m/s.【答案】(1). 交流(2). 220(3). 0.55【解析】【详解】(1)[1][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220 V交流电.(2) [3].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 A=1.0 1.220.02+⨯×10-2m/s=0.55 m/s.16.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1)根据________计算各点瞬时速度,且v B(________m/s( v D(________m/s.(2)在图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________,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m/s2.(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答案】(1).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 1.38/m s (3). 3.90/m s(4). (5). 211.7/m s(6). 0.12m/s(7). 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A时纸带对应的速度【解析】【详解】(1)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即227.6010/ 1.38/20.2ACBxv m s m s T-⨯===(()2105.6027.6010/ 3.90/20.2CE D x v m s m s T --⨯===. (2(作图时注意,尽量使描绘的点落在直线上,若不能落地直线上,尽量让其分布在直线两侧,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226.50.3/11.7/0.53v a m s m s t ∆-===∆(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零时刻的速度为0.12m/s ,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A 时纸带对应的速度.四、计算题17.在一次事故中,小车以10 m/s 的速度向一面墙撞过去,碰撞时间为0.1 s ,(1)如果墙不牢固,墙被撞倒后的一瞬间,车仍以3 m/s 向前冲去,求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2)如果墙很牢固,车与它碰撞后的一瞬间,以5 m/s 的速度被弹回来,求这一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答案】(1)70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150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解析】【详解】(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v t∆∆得: a 1=3100.1-m/s 2=-70 m/s 2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70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v t∆∆得: a 2=5100.1--=150 m/s 2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150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8.计算物体在下列时间段内的加速度.(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1)电子显像管内电子从阴极加速飞向阳极,速度由0增大到1×108m/s ,历时2×10(5s.(2)以40m/s 的速度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起开始刹车,经8s 停下((3)空军飞行员在飞机失速情况下紧急跳伞,在0.12s 内以18m/s 的速度弹出.【答案】(1)5×1012 m/s 2 (2)-5 m/s 2 (3)150 m/s 2【解析】【详解】(1)电子的加速度为:812250110510/210v a m s t ==--⨯=⨯⨯( (2)汽车的加速度为:2000405/8v a m s t --=-== (3)飞行员的加速度为:2018150/0.12v a m s t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19.假设航母静止在海面上,舰载机在航母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5 m/s 2的加速度运动,需要达到50 m/s 的速度才可升空,求:(1)滑行10 m 时,舰载机的速度大小?(2)从启动到起飞,至少滑行多长时间?(3)航母跑道至少多长?【答案】(1)10/m s (2)10s (3)250m【解析】【分析】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列式求解末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解时间;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解位移,即为跑道的长度(【详解】解:(1)初速度0=0v ,位移x (10 m(根据220-=2v v ax 得10/v m s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0=+v v at 得:0250/0105/v v m s t s a m s --=== (3)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201=+2x v t at 得: 21=0+510=250?2x m m ⨯⨯20.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 和19.30 s .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 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11.24m/s v =(2)28.71m/s a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 (以s 为单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以m/s 为单位),则有1(9.690.15)1002vt t v +--=( 1(19.300.15)0.962002vt t v +--⨯=( 由((式得 1.29s t =(11.24m/s v =((2)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28.71m/s v a t ==(。
云南省广南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9月考
高一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共90分钟
选择题(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l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
D.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成质点
2.飞机着陆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移动,乘客选择的参
考系是( )
A.停在机场的飞机
B.候机大楼
C.乘客乘坐的飞机
D.飞机跑道
3.某校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
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4.2012年7月29日,伦敦奥运会400 m自由泳决赛,我国游泳选手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打破
奥运会记录并摘得金牌,改写了我国男子泳坛奥运无金的历史。
标准泳池长50 m,则孙杨在400 m 自由泳中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是(将孙杨看成质点)( )
A.0 m,400 m
B.400 m,0 m
C.400 m,50 m
D.400 m,400 m
5.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6.下列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7.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匀速返回到甲地.下图所示中,描述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图象正确的是()
8. 一足球以12 m/s的速度飞来,被一脚踢回,踢出时速度大小为24 m/s,球与脚的接触时间为0.1 s,
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A.120 m/s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
B.120 m/s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
C.360 m/s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
D.360 m/s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
9.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去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120千米每小时,
已超速。
”这位女士反驳道:“这不可能!我才开了10分钟左右,还不到1小时,怎么可能走了120千米呢?”针对上述对话中的相关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20千米每小时指瞬时速度
B.10分钟指的是时刻
C.1小时指的是时刻
D.120千米指的是位移
1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三分之二,接着以v2=20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程的平均速度v=28km/h,则v1应为( )
A.24 km/h
B.32 km/h
C.35 km/h
D.36 km/h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l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
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
)
11.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速率、加速度 B.位移、速度、平均速度
C.位移、加速度、速度变化量 D.位移、路程、加速度
1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
13.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ls 时甲和乙相遇 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14.如图为A 、B 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 象,图象表示( )
A .A 、
B 两人在第5s 内运动方向相同
B .A 、B 两人在第5s 末相遇
C .在5s 内,A 走的路程比B 走的路程少
D .在5s 内,A 走的位移比B 走的位移大
非选择题(共54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3分,共15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横线上。
) 15.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其电源频率为50 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s 打一个点。
16.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 (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在打出A 、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B 点的瞬时速度是 m/s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
O A
B
1.30
C
D
E
F
G 3.45 6.34
10.08
14.40
19.55
单位:cm
x/m
17.(10分)某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s内速度从5m/s增加到30m/s,随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s内速度减为零,求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并说明方向。
18(13分)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 的距离,第4 s内通过15 m的距离,第5 s内反向通过10 m的距离,求这5 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及后2 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19(16分)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
(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在0-4 s内、4-8s内、8-10 s内、10-12 s内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019-2020学年9月月考高一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C 6.D 7.D 8.C 9.A 10.C 11.BC 12.CD 13.BD 14. ACD 15. 交流电 0.02 16.加速运动;平均速度为s m v /365.0= s m v B /252.0= 17. 【解析】a 1==
10
530-=
∆∆t v m/s 2=2 .5m/s 2
, 方向与初速度(运动方向)相同;
a 2=
2
300-=
∆∆t v m/s 2=-15 m/s 2
,方向与运动方向方向相反。
18.【解析】在5s 内的位移为 Δx 1=5 m+20 m+20 m+15 m-10 m=50 m
平均速度为v 1==m/s=10 m/s
在5s 内的路程为 L=5m+20 m+20 m+15 m+10 m=70 m
平均速率为v'1==m/s=14 m/s 。
在后2s 内的位移为Δx 2=15 m-10 m=5 m,
平均速度大小 v 2==2.5 m/s 。
19. 解:(1)(4分)质点在0-4 s 内做加速度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加速直线运动,4-8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8-10 s 内做加速度不变的减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10-12 s 内反向做加速度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加速直线运动。
(2)(12分)
0-4 s 内的加速度:210
41/5.2s m t v v a =-=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4-8 s 内的加速度: 22
4
82/0s m t v v a =-=
8-10 s 内的加速度: 23
8
103/5s m t v v a -=-=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10-12 s 内的加速度: 24
10
124/5s m t v v a -=-=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