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22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章内容的地位和功能本章所选择的金属元素钠、铝、铁、铜颇具代表性:两种主族,两种副族;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两种比较活泼的金属,一种不活泼金属;除钠外其余三种均为常见金属。
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例,已对它们有所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利用已有的经验对将要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把刚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结合起来。
从知识编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先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然后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要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需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着手。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学习《化学2》中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深刻体认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体系[1]如图1所示。
从图1所示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路线,即“结构——性质——用途”的教学路线,它没有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来研究元素化合物,而是强化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理论对物质性质研究的指导作用。
这使得新课程的内容呈现出与原有教材不同的特点。
1. 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的变化原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上,金属知识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涉及碱金属(高一)和几种重要的金属(高二)两章,耗时长。
而新课程将原人教版高中化学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融为一章,根据物质分类思想进行内容呈现。
新课程标准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标准规定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
主族元素与化合物:主族元素的性质主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1A、2A、13A、14A、15A、16A和17A 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排列。
主族元素由于其特殊的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对于构建化合物和影响自然界中的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主族元素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合物中的角色。
第一部分:主族元素的共性特点主族元素有一些共同的性质,这使得它们在化学反应和化合物中表现出相似的行为。
首先,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子云层扩展,电子层中的电子数也逐渐增加。
这导致了主族元素的金属特性逐渐增强,反应活性趋于降低。
其次,主族元素的化合价通常等于其主量子数,这意味着它们倾向于与其他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不同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但它们都有稳定的气体状态,如氦气(He)和氖气(Ne),这是由于它们的价层填充完全。
第二部分:主族元素的性质1. 第1A和第2A族元素(碱金属及碱土金属)这些元素反应活泼,常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们的化合物通常是离子化合物,如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
这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2. 第13A族元素(铝和硼等)铝是一种常见的主族元素,常以氧化铝(Al2O3)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
硼是另一种重要的主族元素,常用于制造玻璃和防火材料等。
3. 第14A族元素(碳和硅等)碳是生命的基础,而硅则是地壳中的主要元素之一。
碳的特殊性质使得它能形成大量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
4. 第15A族元素(氮和磷等)氮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的化合物在化肥工业和生物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医药领域。
5. 第16A族元素(氧和硫等)氧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广泛参与燃烧和氧化反应。
硫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广泛应用于制备药物和化学工业中。
6. 第17A族元素(氯和溴等)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广泛用于消毒和水处理等领域。
第三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十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本专题选择题重点考查点有二:一是氯气的性质及用途;二是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试题难度不大。
主观题部分单独命题的可能性不大 ,通常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融离子反应、氧化 还原反应、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及盐类的水解与电离等知识于一体进行考查。
预计今后高考对本 专题内容的考查方式基本不变。
【真题典例】--------------------------------------------------------- 於-(2018^11月选夸.27・6分}已知化讣物耳甫1种无武蛆盛*莘学习小範 进行丁如下实验:① 飙适贲X.加水完全瀋解.无气体产生*擀浚呈喊性;进甘焰色反应、 进过蓝色姑玻璃现泉到火焰呈購色 ②詳溥十水* iDA^HClO^OOftnol 的盐戕恰好屮狗;屮和右闸得蒂權与硝酸战化的过駄曲阻間液反逼•穆^14305曲色观金 谓岡答* 1(悄中3神无素是 _________ (用元素挣号表加)◎肚宾与比反应的化学片程式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JX 中-种尤我对应的单匮,可与足童的屉落襪反应谓到(斗打马川厦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破考点 【考点集训】考点一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2019届浙江宁波镇海中学高一单元测试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① 氯气与水反应:Cl 2+H — 2H ++CI+CI0-; ②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 2+2OHCl -+CIO+HO;■o itfflX'F 暂評屯虜.■ Q 長鸣儿耳TvK 乂匚兀。
为认 KCH*丄乂虫T.飆』o 檢心當点I, 物庫曲址的肖誥计卑 ♦甜LR 其去突此合输的性虜❷能力要求卄显时踪合论他力、力利恢 1受新知训及扶临有恢偵嵐繼力的考畫. @解题思路⑴根谣①和M 综合拆斷十135诅和木反 应生廣0E mnl SI 和n.H2 rnJ K 〔Hi ・曲*厂 <\ II II.-I^KIJ ■…. .|-I II : wl- ''ll| ] Z \ i' 恻 EX 刑ClgUU ind K ?9 肿iud+A5,脚叔”I flfil niDixlJad :由”化含辆、祁种元議 ffljR'W t 览合將中可舐飭扛元竄咸耙 元札Hff 9UK^AM«元轧K*廉的量为QDlnd*所口负为£00〔期L K 反应的化爭方程式为血H.U = 2K0H+Kd«(3)1CL+H J1O= 2IKI +CLO , 2Xd.CO J +2UU^^2\.^i j+2XdllU). HlhliW 2O S +2N^C0^M 3O=^!NJ1C0J +4 2\da+u,o "❹易信谆示勉引问屮色输35解液足ht.姑訴 月星式蜡写肖2“尹制屮1%^=1珂f +4 2Xd (J+< 1J ).❺答案(1M <X 0aiK/304^ ----------- BKOfbKi I(3)2N^C01+2O 1+H 1Q^-€l ]p4lNflH(:O.+2Nut3❺规律总结 几柑"瘪礼曲:牡徳闌息凰略_ (龙族Hi 实益議探中晡冇息山及魁] 谭赵卜T 估£1-什小时乩忡珀样屮附 e\~^救辿,衍nt W>5 p $疋逍L .2•「172.-5 于 4 I'' I'- I'f . 样丈霽直班叩Vr 域的愛邑*所毎辆 甩冷:咛F ;屮吋詁I <t-r i i(t<.- 址吐枠冷一馭Fhi.EL 4 n 餐盜CT * 山Z'.M iq, Bfi 册 厲、抻立M 豪.大IHfltt,金ID# ^iirffiriio (Viwn 跡 质的无盍,期股的化学KlUJtAOi f7'.>ntt'":详式△③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MnC2+4HCI(浓)Mn2++2CI+Cl2 f +2H0;④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a2++2CIO +HO+C — CaCO J +2HCIQA. 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2. (2019届浙江温州瑞安中学单元检测,3)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HCIO是弱酸,所以NaCIO是弱电解质B.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b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 HCI溶液和NaCI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I和NaCI均是离子化合物D. 电解NaCI溶液得到22.4 L H 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答案B3. (2018浙江武义一中高一期末,12)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氯、溴、碘的性质实验。
第三章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第一节氯溴碘一、氯气:1、物理性质:氯气的分子式,电子式,摩尔质量。
氯气是一种的有毒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2、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1)钠在氯气中,生成的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2)铁在氯气中,生成的烟,化学反应方程式2)与非金属反应:(1)氢气在氯气中平静的燃烧,火焰呈,瓶口有。
化学反应方程式。
工业上常用在中燃烧的方法来合成氯化氢气体,使充分反应,防止污染空气。
(2)氯气溶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次氯酸光照分解新制氯水漂白的原理:3)与碱反应(1)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2)工业上用和制取漂粉精,化学反应方程式漂粉精的主要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漂粉精使用原理漂粉精露置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3)氯离子的检验,胶卷感光原理二、海水提溴,海带提碘1、海水提溴,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常用作氧化剂,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常温下,溴是色,密度比水,状态为,易,实验室保存溴的方法是。
2、海带提碘一般要经过常温下,、、、、、等步骤,常用作氧化剂,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碘是,状态为,几乎不溶于水,但能溶于形成,碘受热易 ,检验碘的方法为 。
三、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四、转换关系Cl 2+1Ca(ClO)+1HClO+1NaClO—1AgCl—1NaClBr 2 I 2F 2第二节硫一、硫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硫通常是一种色固体,密度比水,不溶于水,易溶于。
在自然界主要以态和态的形式存在。
2、化学性质:a作氧化剂:写反应的方程式:与氢气实验现象:与铁实验现象:与铜实验现象:b作还原剂:写出硫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实验现象:黑火药反应:二、硫化氢1.化学式:电子式,硫和氢元素之间是以键相结合。
2.物理性质:硫化氢是一种色、有味的气体,有剧毒,比空气,溶于水,水溶液叫,显性。
3.化学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式,能写离子方程式的要写离子方程式)a不稳定性:b可燃性:(强还原性)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C具备酸的通性:如:硫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三、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色,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易液化,易溶于水,水溶液叫。
第三部分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第一节氯溴碘一、氯气:1、物理性质:氯气的分子式,电子式,摩尔质量。
氯气是一种的有毒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2、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1)钠在氯气中,生成的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2)铁在氯气中,生成的烟,化学反应方程式2)与非金属反应:(1)氢气在氯气中平静的燃烧,火焰呈,瓶口有。
化学反应方程式。
工业上常用在中燃烧的方法来合成氯化氢气体,使充分反应,防止污染空气。
(2)氯气溶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次氯酸光照分解新制氯水漂白的原理:3)与碱反应(1)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2)工业上用和制取漂粉精,化学反应方程式漂粉精的主要成分、,其中有效成分为漂粉精使用原理漂粉精露置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3)氯离子的检验,胶卷感光原理二、海水提溴,海带提碘1、海水提溴,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常用作氧化剂,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常温下,溴是色,密度比水,状态为,易,实验室保存溴的方法是。
2、海带提碘一般要经过常温下,、、、、、等步骤,常用作氧化剂,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碘是,状态为,几乎不溶于水,但能溶于形成,碘受热易,检验碘的方法三、氯化氢和盐酸(1)氯化氢物理性质:。
浓盐酸为体,在潮湿空气中产生。
(2)化学性质:强酸性、弱还原性①强酸性:②弱还原性:(3)工业生产:实验室制备:四、次氯酸(1)HClO 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方程式:(2)HClO 能杀菌,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是利用氯气和水反应产生的次氯酸的(3)次氯酸有漂白性,也是因为其强氧化性,这种漂白作用不可逆。
五、Cl -、Br -、I -离子的检验专题练习 氯溴碘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氯水B .氯化氢C .碘酒D .漂白粉( )2.碘—131原子(I 13153)的中子数为A .131B .53C .78D .184( )3.保存液溴时常加入一定量的水,其目的是A .制取溴水B .比较液溴和水的密度C .减小液溴的挥发D .测试液溴在水中的溶解程度(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之间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 .HClB .Fe 3O 4C .CuCl 2D .FeCl 2( )5.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氯离子和氯的含氧化合物的是A .氯水B .液氯C .氯酸钾D .次氯化钠( )6.氯水既可以用来消毒杀菌,又可作漂白剂,其中起作用的是A .Cl 2B .HClC .HClOD .O 2( )7.下列哪种微粒的化学性质最活泼A .氯分子B .氯原子C .氯离子D .液氯( )8.下列各组物质之间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A .氯气通入碘化钠溶液中B .碘水中加入氯化钠溶液C .碘水加入溴化钠溶液中D .溴水加入氯化钠溶液中( )9.卤素单质的性质按F 2、Cl 2、Br 2、I 2的顺序依次增强的是A .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B .非金属活泼性的强弱C .对应离子的还原性D .与水反应的程度( )10.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 2,可采用的方法是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 .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11.鉴别Cl -、Br -、I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 .碘水、淀粉溶液B .溴水、四氯化碳C .淀粉碘化钾溶液D .AgNO 3溶液、稀HNO 3( )12.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A .Ca(OH)2B .Ca(ClO)2C .CaCl 2D .CaCO 3( )13.下列保存试剂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 .氢氟酸要保存在塑料瓶中B .新制的氯水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并放置在光亮处C .少量液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在液溴面上加水封D .单质碘要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14.实验室进行NaCl 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1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胆矾受热变成白色粉末B.酸雨腐蚀大理石建筑C.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固体碘升华( )16.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第三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一、空气和氧气(一)空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2.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3.测定空气成份:药品: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
不能用碳、硫代替磷。
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
常见装置: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误差原因:①装置漏气;②红磷量不足;③装置未泠却。
(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4.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5.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6.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 + O2 点燃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⑶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 O5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⑷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 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⑹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燃爆鸣气) 2H 2 + O 2点燃2H 2 O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
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⑻ 加热碱式碳酸铜 (俗称铜绿)Cu 2 (OH)2 CO 3△2CuO + H 2 O + CO 2 ↑(现象: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三)氧气的制法:10.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①加热高锰酸钾 2KMnO 4△K 2 MnO 4 + MnO 2 + O 2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 32MnO △2KCl + 3O 2 ↑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 2H 2O 22MnO △2H 2O+O 2↑注意事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是什么?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随堂检学】一、我来选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 .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2.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硫D .稀有气体3.对于红磷的燃烧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燃烧时会发出大量的热B .产生大量的白烟C .发出红色的火焰D .经过点燃才能燃烧4.有六种物质:① 汽车排放的尾气;② 煤燃烧产生的烟尘;③ 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④ 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⑤ 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⑥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②③D .④⑤⑥5.豆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用的肥料较其它农作物少得多,原因是豆科植物根上具有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某种气体成为农作物的养料,这种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某品牌纯净水B .清新的空气C .24K 黄金D .氦氖激光气7.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应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 .木炭B .蜡烛C .红磷D .硫磺8.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氧化物C.硫氧化物D.可吸入颗粒物二、我来填9.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占21%,占78%,占0.94% ,__________占0.03%,以及___占0.03%,所以说,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约占空气体积的4/5。
10.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说明空气中含有;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________。
1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表1)2005年5月×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表2)(1)上述城市中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2)请依据表1和表2中的内容,确定当日天津的空气质量级别,并填在表2的空格里。
【活用所学】一、我来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各气体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B.高山上缺氧说明高山上氧气的量比地面低C.取1kg空气必有210g氧气D.空气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大造成的2.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只有一种成分即“燃素”B.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C.空气的成分自古至今一直未变D.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D.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4.氮气的用途也很广泛,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A.合成氨制作氮肥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C.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D.医疗上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B.被污染了的空气会损害人体的健康C.人们要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D.为了不使空气被污染,应关闭所有的工厂二、我来填6.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对于一些易腐败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以防腐,原因是。
7.列举两种在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试说出它们分别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1) ;(2) 。
8.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实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9.小芳同学探究了教科书上的图2-l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在空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C、D两处的夹子,想一想,(1)她将看到哪些现象?(2)试分析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10.小资料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定量研究空气组成时,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N2的密度与分离含氮物质得到N2的密度之间总有一个微小的差异,但这并没引起他的注意。
一百多年后,英国科学家雷利对这0.0064g/cm3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几经努力,他终于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懒惰的气体——氩气,从而发现了惰性气体家族。
(1)阅读资料,你有哪些感受?(2)下面是科学家雷利在实验探究中的几个重要步骤,请补充完整:问题与猜想→( )—→分析与结论—→( )(3)某同学在探究空气成分中氧气的含量时,模拟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容器内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如图)。
请你与之合作.继续完成该实验的探究。
氧气【随堂检学】一、我来选1.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D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2.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B .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 .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D .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3.焊接精密仪器往往在氮气中进行,这是因为( )A .氮气是无色无味且密度小B .氮气的沸点低C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D .氮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A .木炭B .硫粉C .铁丝D .红磷5.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其图示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6.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非常活泼B .比较活泼C .极不活泼D .无法确定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 .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8.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A . 氧化钙 + 水—→氢氧化钙B .镁 + 氧气——→氧化镁C . 过氧化氢 ———→ 水+ 氧气D .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9.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 )A .质量减少B .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质量增加D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10.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 2O 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二、我来填11.鱼在水中靠 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 中,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是 。
1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以将木炭放在________里或用______夹持木炭,在______上加热到_______,再伸入装有氧气的_________中。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 ,生成了一种 色的固体。
13.工业上制备大量的氧气是采用______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______的性质。
蒸发液态空气时,__________首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_______。
此二氧化锰变化属于。
工业上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常把氧气加压到1.5×107 Pa,并贮存在钢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