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始兴县墨江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 川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22.56 KB
- 文档页数:7
2016-2017学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墨江中学七年级(上)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30共60分)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A.陈B.大泽乡C.巨鹿D.荥阳2.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是在()A.围魏救赵后B.牧野之战后C.城濮之战后D.长平之战后3.有一朋友声称自己家里收藏有以下文物,请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帮他鉴别一下,哪一件肯定是假的?()A.战国时齐国的刀形币B.秦朝的五铢钱C.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D.商朝的铜尊4.如果要编排一部有关秦朝统一后的电视剧,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不可能有()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军机大臣5.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焚书令的建议人是()A.蒙恬B.李斯C.白起D.廉颇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A.黄帝B.禹C.秦孝公D.秦始皇7.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
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9.如图能够反映秦统一度量衡中的哪一项措施()A.统一“度”B.统一“量”C.统一“衡”D.统一“度、量”10.如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A.实行“削藩”B.颁布“推恩令”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在地方设“行中书省”1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的“上”指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12.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B.张骞两次出使西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13.鲁迅曾对一部古代重要的书籍给予了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广东墨江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问卷)(1~12课)本试卷分问卷和答卷。
问卷包括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三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答卷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年级、班级、学号、姓名等。
2.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书写,在问卷上作答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只需上交答卷,问卷自行收回保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未按要求答题,计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1、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作为全国统一政权,存在时间没有超过30年②兵役、徭役繁重③都采取过压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措施④都是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开国皇帝B、重视发展生产C、提倡节俭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3、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 )A、她的年号叫贞观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4、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 A、玄奘 B、鉴真 C、汉明帝 D、达摩5.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空海6.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A铁钱 B会子 C交子 D白银7.宋代某人在瓦舍不能听到的英雄人物故事是 ( )A杨家将 B岳飞 C韩世忠 D戚继光8.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9.下列关于华侨对南洋的开发叙述中,不正确是( )A早在唐朝时,我国就有人到南洋谋生 B郑和下西洋后,到南洋谋生的中国人增多C明朝后期,在南洋的华人超过了50万人 D华侨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10.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B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部边界问题C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北部边界问题D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西部边界问题11、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A.手工业作坊B.市C.瓦肆D.坊12、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A.灭亡西夏B.统一蒙古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13、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七年级下9单元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学期是初中生活的重要阶段之一。
本学期的第9单元是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世界观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七年级下9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分析。
1. 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世界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具有普遍价值和重要意义,在文化领域中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意味着对历史,艺术,宗教和哲学方面的重要贡献。
例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墨西哥的玛雅文明等,都是各自国家文化遗产的代表。
2. 文化遗产分类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两大类:文化遗址和文化景观。
文化遗址指的是历史遗迹,如城墙、古城、宫殿、寺庙、墓葬等;而文化景观则是指人造和自然景观相互结合的地物,如花园、湖泊、山区等。
这两类遗产对世界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 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共有10个方面,包括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传统、信仰、自然和地理条件等。
每个遗产至少要满足其中的一项,才有可能被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4. 中国的文化遗产中国是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
包括中国长城、故宫、颐和园、黄山、丽江等,它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吸引世界游客的重要景点。
总之,学习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的文化知识面,还可以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挑战,保护文化遗产也变得尤为重要。
相信通过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化以及更好地去保护它们。
七年级下历史九课知识点历史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科,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这些教训对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作为初中的学生,我们将学习到许多有关历史的知识点,并且七年级下就开始学习第九课的历史知识。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七年级下历史九课的知识点。
第一课:南宋和元代的文化与科技南宋和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
南宋时期,科技与文化的繁荣达到了巅峰。
作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时期,南宋时期取得了众多的科技成就,如自动温度装置和水陆两用船等。
而元代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外族政权。
元代将许多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带入中国,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元代在文化和艺术上产生了重要的成就,如元曲等。
第二课:明代的思想文化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
明朝的建立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明代,儒家思想的兴盛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明代的艺术也以瓷器和绘画艺术为代表,其中著名的明代瓷器有明成化青花瓷。
明代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如《西游记》和《水浒传》。
第三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科技成就逐渐增加,如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等。
而明清时期的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书法和绘画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峰,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在这个时期活跃。
明清时期的文学也以小说为主,如《红楼梦》和《金瓶梅》等。
第四课:明清时期的宗教信仰明清时期的宗教信仰非常丰富多样。
儒家、佛教和道教是明清时期的主要宗教。
儒家是中国传统的宗教哲学体系,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但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强调个体的修炼和内省。
在明清时期,这三种宗教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宗教风格。
第五课:中国古代的海外交通与贸易中国古代的海外交通与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知识点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传承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而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在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些知识点,这让我们更加骄傲和自豪。
本文将从古代科技的发展、代表性发明和科技的传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代科技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可追溯到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的科技取得了众多的突破和创新。
在农业方面,中国人民从耕作工具的发明到高效灌溉系统的建立,陆续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改革和升级。
同时,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发明也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二、代表性发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众多,并有着许多代表性的创造。
其中,四大发明是我们最为熟悉的。
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造纸术的推出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印刷术的问世使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火药的创造对战争方式、手工业和矿冶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些发明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为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除四大发明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伟大的发明,如指纹识别、陶瓷制作技术、桥梁建设的技术和医药等等。
这些发明在当时就显示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和超前的思维方式。
三、科技的传承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并不仅仅停留在某个时期的领域内,而是为后人所传承。
无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还是古代农具的创新,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承始终不断。
中国的科技传统逐渐形成,在现代的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
在当今的中国,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态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致力于将中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
中国古代的科技精神给了我们无限的启示,追求自主创新,注重科技传承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工作。
总结一下,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伟大无法用几句话来形容。
中国古代的农业、制造业、医学以及其他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些发明和创造凝结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汗水,也对后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古代科技的传承和发展,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七年级历史下册九课知识点在七年级历史下册中,第九课是一门关于“南北朝的文化交流”的课程。
这堂历史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窗户。
在这里,我们将探索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艺术表现和科技成就。
南北朝时期跨越了420年至589年,几乎与整个北朝时期相重叠。
南北朝之间的大规模移民潮导致了北方文化向南方的传播。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交流。
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南朝刘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
他的诗作以自然景象、田园生活为主题,抒发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憧憬。
陶渊明的作品充满着清新自然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后世的文人墨客。
他的诗歌风格被传承了上千年,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陶渊明之外,南北朝时期还涌现出了许多其他优秀的文学家。
例如南朝宋代的谢灵运,他以触景生情的方式写作诗歌,描绘了大自然美丽景色和人物形象的细节。
北朝鲜代的陆机则创作了诸多儿童读物,他的童谣和童话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还带来了许多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其中,绘画艺术是最为突出的。
在南北朝时期,绘画以山水画为主导,主要表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山水意境。
这些画作通过运用墨色、线条、构图和纹理等技巧,将山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最杰出的山水画家是北朝孙绰。
他的画作以自然风景为背景,借助墨水和毛笔,描绘了中国传统的山水之美。
孙绰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后世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
当时出现了许多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发明和科技发展。
例如,南朝梁代戴乾至创造了中国古代的银河地图。
这幅地图标示了银河系和天体的位置,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宇宙科学的奥秘。
同时,南朝梁代还发明了“暗堡”。
在军事上,暗堡能起到隐蔽战士,对进攻的敌人进行伏击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不仅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和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各个地区的融合和统一。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九知识点:世界古代史(一)——中国是中国历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了解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代中国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历史悠久而庞大,因此我们将着重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和事件。
一、夏殷周时期在远古时代,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传奇般的夏朝时期。
传说中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之后,殷商王朝兴起,传说中的商纣王因昏庸暴虐而招致了周武王的消灭。
二、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灭亡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各个诸侯国纷纷割据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这也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战争频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众多名家思想的兴起为后来的儒家、道家等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国家开始了统一的大一统时期。
秦朝史上最重要的事迹就是修建万里长城和兵马俑。
随着秦朝的灭亡,刘邦建立了汉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
汉朝的统治时间长达400多年,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和改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汉武帝的改革。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分裂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五胡乱华的局面,长时间的动荡中也孕育出了一批杰出的文化人物,如王羲之的书法、陶渊明的诗词等。
五、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标志着隋唐时期的来临,杨坚的统一北方后,杨广又重新统一南方,建立了仅世袭数代的隋朝。
然而,由于国力过于集中,导致了疲惫不堪的局面,最终被唐朝所取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王朝之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六、宋元明清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也是中国文化最为灿烂的时期之一。
元朝的统治标志着外族政权对中国的统治,可是在这个外族政权的统治下,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繁荣。
明清时期,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经历了世界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
七年级下历史第九课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下历史第九课的知识点,涵盖内容包括秦朝的建立、统一中国、秦始皇的改变以及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秦朝的建立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由秦始皇所建立。
秦始皇是秦国的君主,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最终统一了六国,并建立秦朝。
二、统一中国
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措施。
首先,秦始皇通过设立郡县、推行一系列新的法律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
其次,秦朝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长城以防御北方民族的入侵。
三、秦始皇的改变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统一度量衡、货币等制度,统一文字,推行简化字,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修建连接南北的大遗址——兵马俑。
四、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的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时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秦始皇采取的各项改革措施为后来的汉朝、唐朝等朝代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基础。
此外,秦始皇修建的兵马俑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综上所述,七年级下历史第九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秦朝的建立、统一中国、秦始皇的改革以及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增强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化(下)七()班号姓名成绩本试卷分问卷和答卷。
问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答卷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年级、班级、学号、姓名等。
2.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书写,在问卷上作答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只需上交答卷,问卷自行收回保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1.唐朝时,全国闻名的印刷业中心是( )A.长安 B. 洛阳 C.扬州 D. 成都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被称为“文明之母”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 指南针3.在前人基础上,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 唐太宗 D.唐玄宗4.下列有关石窟艺术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B.龙门石窟充分体现了我国高超的雕刻艺术C.唐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石窟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石窟艺术是产生于我国的传统艺术5.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B.《资治通鉴》 C. 《天工开物》 D. 《齐民要术》6.《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 )A.1300多年的历史 B.1 400多年的历史C.1500多年的历史 D.1 600多年的历史7.《资治通鉴》是谁主持编写的()A.司马迁B.赵匡胤C.司马光D.司马炎8.明代的三大奇书不包括( )A.《三国演义》 B. 《水浒传》C.《西游记》 D. 《红楼梦》9.莫高窟位于( )A.河南境内B.甘肃境内 C.四川境内 D. 重庆境内1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A.《佛经》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D.《四书集注》1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形容( )A.造纸术 B.火药 C.凿井技术 D.印刷术12.《本草纲目》的编著者是()A.李春B.李时珍C.李白D.李世民13.隋朝末年,余杭的一位商人想把一些货物通过最便捷的方式运送到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 )A.乘马车 B. 坐轿子 C. 乘舟船 D. 骑马驴14.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书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 B.收录药物1 800多种,药方一万多个C.内容丰富,附有大量插图 D.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5.杭州张小泉剪刀是中国的老字号,介绍其工艺流程的著作应是(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16.《资治通鉴》是一部 ( )A.纪传体通史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D.纪事本末体史书17.历史教师问小明,具备下列条件的历史人物应该是哪一位?小明的回答应是①他见过“开元盛世”的繁荣②他的作品被后人收录于《全唐诗》中 ( )③不少商家以他的名字为自己的酒店命名A.唐玄宗 B.杜甫 C. 高适D.李白18.苏轼在徐州为官时,他的“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沽柳卖黄瓜”的词句反映了当时徐州发达的手工业是( )A.种植业 B.冶铁业C.制瓷业 D. 丝织业19.“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作者对自己书中内容的概括。
该书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西游记》 D. 《红楼梦》20.下列叙述,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是( )A.秦朝时有人在纸上进行绘画 B. 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书C.唐朝时有人查阅《资治通鉴》 D. 清朝时有人阅读《三国演义》21.东晋画家顾恺之认为:凡画,人最难。
以人物画传世的画家是 ( )A.张择端 B.赵孟兆页 C. 吴道子 D. 徐渭22.想要了解北宋都城的商业发展状况,需要参阅的历史图画是( )A.《送子天王图》 B.《清明上河图》 C.《步辇图》D.《雪景寒林图》23.下列哪一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李清照24.古典小说在我国哪一个朝代开始繁荣起来()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5.下列哪一部不属于明代“三大奇书”()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26.《三国演义》的作者是()A.罗贯中B.施耐庵C.吴承恩D.曹雪芹27.《西游记》的作者是()A.罗贯中B.施耐庵C.吴承恩D.曹雪芹28.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29.下列建筑成就中,哪些是隋朝的①赵州桥②大运河③故宫④长城⑤会通河⑥通惠河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C.③④⑤⑥D.⑤⑥()30.为缩短江南到大都的航程,元政府开凿了①大运河②会通河③灵渠④通惠河A.①②③④B.①③C.③④D.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英国大文豪、哲学家培根认为它们(中国的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一个教派、或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三大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⑴培根所提到的“中国的三大发明”是指什么?(3分)它们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⑵培根的见解是否正确?(1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形如彩虹、千年不垮的赵州桥,气势磅礴、金碧辉煌的故宫,延绵万里、坚不可摧的长城,还有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它们为世人所赞叹,被称为中外建筑史上的奇观。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⑴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2分)它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何地位?(2分)⑵故宫是哪两个朝代的皇宫?(2分)它在世界宫殿建筑的地位如何?(2分)⑶明朝重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明长城西起哪里?(2分)⑷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2分)起止点分别在哪里?(2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谈书法,人必称晋代风韵、唐代法度、宋代的情感抒发。
谈绘画,人必称唐代人物、宋代山水、明清大写意花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⑴在唐代的著名画家中,谁被誉为“画圣”?(2分)⑵宋代书画的最大特色是什么?(2分)⑵在唐宋的著名书法家中,你最喜欢哪一位?(2分)34、问答题(8分):唐诗的伟大作家是指哪三大诗人?他们各自的诗歌特色是什么?请写出其中一位诗人的名句。
广东墨江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化(下)(答卷)七()班号姓名成绩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年级、班级、学号、姓名等。
2. 保持答卷整洁,不要弄破。
3、请注意对应问卷的题号顺序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英国大文豪、哲学家培根认为它们(中国的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一个教派、或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三大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⑴培根所提到的“中国的三大发明”是指什么?(3分)它们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⑵培根的见解是否正确?(1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形如彩虹、千年不垮的赵州桥,气势磅礴、金碧辉煌的故宫,延绵万里、坚不可摧的长城,还有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它们为世人所赞叹,被称为中外建筑史上的奇观。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⑴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2分)它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何地位?(2分)⑵故宫是哪两个朝代的皇宫?(2分)它在世界宫殿建筑的地位如何?(2分)⑶明朝重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明长城西起哪里?(2分)⑷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2分)起止点分别在哪里?(2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谈书法,人必称晋代风韵、唐代法度、宋代的情感抒发。
谈绘画,人必称唐代人物、宋代山水、明清大写意花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⑴在唐代的著名画家中,谁被誉为“画圣”?(2分)⑵宋代书画的最大特色是什么?(2分)⑵在唐宋的著名书法家中,你最喜欢哪一位?(2分)34、问答题(8分):唐诗的伟大作家是指哪三大诗人?他们各自的诗歌特色是什么?请写出其中一位诗人的名句。
广东墨江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化(下)(详细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答案D B B D C A B D B B B B C D C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B D D DC C BD D A A C D B D31.⑴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每项1分,共3分)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B、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C、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战争。
(6分)⑵正确。
(1分)32.⑴李春。
(2分)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2分)⑵明清。
(2分)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2分)⑶加强对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
(2分)临洮。
(2分)⑷洛阳。
(2分)余抗—涿郡。
(2分)33.⑴吴道子。
(2分)⑵抒发个人情怀。
(2分)⑶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
(答其中一位即可。
2分)34、李白(1分)——豪迈飘逸,清新瑰丽(2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杜甫(1分)——沉郁顿挫(2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分)白居易(1分)——通俗易懂,寓意深刻(2分)——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