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二课
- 格式:doc
- 大小:268.00 KB
- 文档页数:3
二年级《千字文》节选活动教案(第三课时)一、课题《千字文》(节选)(复习活动课)二、附节内容。
《千字文》节选内容: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仗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三、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做一个优秀小学生。
2、培养学生的高尚德行,训练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
3、能联系生活区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千字文,演绎千字文,领悟千字文。
教学难点:1、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做一个优秀小学生。
2、培养学生的高尚德行,训练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多媒体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千字文》的9—18句的内容,今节课我们认真复习一下,更好的背诵和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好吗?(二)投影出示(9—18句的内容)1、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放录音朗读诗句(生闭上眼睛认真听感受诗句的意思)。
3、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4、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5、师: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你看“皇、裳、唐、汤……”都有一个“ang”音,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
这种声韵美我们可以有许多方法来读。
6、教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方法:如:拍手法,师生一起拍手读X.XXX|X.XXX|学小古人法,教师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走边摇头晃脑诵读。
(示范给学生看)接龙法,即同桌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
……还有许多方法,同学们认为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来诵读吧。
(三)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哪些方法诵读呢?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
要求:①告诉大家展示方式,选择这个方法的理由。
第一单元天地人伦单元概说《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南朝人周兴嗣所作。
你知道吗?《千字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是学习书法的绝好范本。
它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令人称绝;其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宜蒙童记诵。
正因如此,《千字文》也深受各国学者的青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千字文》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与《三字经》和《百家姓》一起并称“三百千”。
另外,因为它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还被人们称为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呢!同学们,相信你现在肯定很想去读一读这部“小百科”,品一品它的音韵美。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字文》吧!第一课天地玄黄经典文本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①昃②,辰宿③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注释】①盈:月光圆满。
②昃(zè):太阳西斜。
③宿(xiù):我国天文学家将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
助读驿站【文本大意】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
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
【故事链接】盘古开天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lūn)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měng)劈(pī)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huǎn)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zhúo)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dēng)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zhàng),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国学经典《千字文》精品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的字词和句意,把握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自主学习国学经典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第一章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含义,感悟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千字文》第一章字词解释卡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宇宙的神秘,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千字文》第一章,查阅资料,理解字词和句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解析生僻字词。
4. 例题讲解:以“天地玄黄”为例,讲解句子结构和含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尝试解释“宇宙洪荒”等句子。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第一章2. 内容:(1)天地玄黄(2)宇宙洪荒(3)……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千字文》第一章,并背诵。
2. 答案:(1)天地玄黄:天是苍白的,地是黄色的。
(2)宇宙洪荒:宇宙广阔无垠,无边无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但对生僻字词的记忆仍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更多的国学知识。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文物中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第一章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千字文》节选活动教案(第十课时)一、课题《千字文》(节选)(复习活动课)二、附节选内容:1、《千字文》节选内容: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文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清,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2、译文: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
祸害是因为多次作严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
供养父亲,侍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
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水”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
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
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三、教学目的要求(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句,并能熟练的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表演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地背诵。
2、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卡片或多媒体。
六、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1、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千字文》中的28至35 句的内容,今节课我们认真复习一下更好的背诵和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好吗?2、检查学生读背诗句的情况,(齐读、知名读)3、放录音朗读诗句。
(学生认真听、正音)4、检查学生的对诗句理解情况。
出示小黑板:(诗句)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5、5、学生根据诗句说诗意(指名说)6、出示小黑板(诗意),学生齐读。
7、分四人小组读背诗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诗意和自己的体会。
初识古文《千字文》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等。
2. 通过学习《千字文》的前五十个字,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
3.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字文》的背景知识。
重点字词的认识与理解。
古文的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重点字词的解释与运用。
古文句式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千字文》的深入研究。
PPT课件或者黑板。
相关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千字文》前五十个字。
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字词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千字文》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千字文》前五十个字: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重点字词造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教师选取几个句子进行点评,纠正发音和用法错误。
4. 阅读理解: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千字文》前五十个字,注意语气和停顿。
2. 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文的魅力。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古文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古文句式和字词,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掌握古文的表达技巧。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 讲解《千字文》中的重点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古文的句式和表达技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古文句子。
5. 课堂小结,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运用。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二年级上册国学千字文第一课天地四时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chén xiǔ liè zhāng)。
寒来暑往(hánl 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律吕调阳(lǜ lǚ táo yáng)。
云腾致雨(yún téng z hì yǔ),露结为霜(lùjiéwéishuāng)。
第二课物中珍品金生丽水(jīnshēnglìshuǐ),玉出昆冈(yùchūkūngāng)。
剑号巨阙(jiànhàojùquè),珠称夜光(zhūchēngyèguāng)。
果珍李柰(guǒzhēnlǐnài),菜重芥姜(càizhòngjièjiāng)。
海咸河淡(hǎixiánhédàn),鳞潜羽翔(línqiányǔxiáng)。
第三课古代帝王龙师火帝(lóngshīhuǒdì),鸟官人皇(niǎoguānrénhuáng)。
始制文字(shǐzhìwénzì),乃服衣裳(nǎifúyīshāng)。
推位让国(tuīwèiràngguó),有虞陶唐(yǒuyútáotáng)。
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教案一: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教材《千字文》第一章:天地自然。
内容涉及天地、日月、星辰、山水、植物等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千字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第一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2.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第一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地球仪等。
2. 学具:书本、文具、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每一种自然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
3.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第一章,让学生熟悉文字和韵律。
4. 背诵:教师指导学生背诵第一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5. 实践:学生通过绘画、游戏等方式,将所学的自然现象运用到实践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一章的天地自然。
2. 在黑板上列出每一种自然现象,并用图片或卡片进行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并画出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该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千字文》的其他章节,让学生对古典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案二: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教材《千字文》第二章:人物传记。
内容涉及古代人物的生平事迹、品质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古代人物的生平事迹,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对《千字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第二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对古代人物事迹和品质的理解。
2.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第二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地图等。
二年级传统文化《千字文》教案第一课时传统文化《千字文》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千字文》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方法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尝试背诵。
2、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尝试背诵。
2、教育学生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孝敬父母的意识。
课前准备:XXX让梨和XXX温席的配乐故事。
教学过程:一、复上两节课的内容,男女拍手读。
二、初读韵文,读准字音。
1、同桌合作读,借助拼音识字。
2、小老师带读,重点指导读准“资”、“曰”、“薄”、“夙”、“凊”、“馨”。
3、齐读,个别读,去掉拼音连词读。
三、再读解文意。
1、师生合作读,一人一句,或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
2、自由看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
解释词语“君”、“严”、“敬”。
四、复《弟子规》和《三字经》里有关孝敬父母的语句,学生齐读。
五、观看配乐故事《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
六、老师小结:XXX的XXX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美德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后人研究的榜样,那你是怎么做的?请上台说一说。
表扬班上做得好的同学。
七、全班拍手读韵文,试背诵。
八、作业:把韵文背给家长听,每天至少为家长做两件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前半学期所学的韵文,加强记忆。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方法诵读,指导背诵。
2、增强研究韵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采取多种竞赛方式,复巩固所学的韵文,增强学生的记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研究《千字文》已有半个学期了,通过研究,我们认识了许多汉字,了解了不少的历史知识,也懂得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今天我们进行竞赛,看谁的千字文知识最丰富。
二、学生自由读韵文,说说自己的收获和研究体会。
三、开展各种竞赛,评出研究小能手。
1、小组开火车接龙读韵文,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火车顺利衔接。
2、学生自由组合,上台诵读或背诵韵文。
千石之堤,毁于蚁穴。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学目标:1、理解“千石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三句千字文的含义。
第二课
1、欣赏园
jīn 金s hēnɡ
生
lì
丽
s huǐ
水,
yù
玉
c hū
出
kūn
昆
ɡānɡ
冈。
j iàn
剑
hào
号
jù
巨
q uâ
阙,
z hū珠c hēnɡ
称
yâ
夜
ɡuānɡ
光。
ɡuǒ
果
z hēn
珍
lǐ
李
nài
柰,
cài
菜
z hînɡ
重
j iâ
芥
j iānɡ
姜。
hǎi 海x ián
咸
hã
河
dàn
淡,
lín
鳞
q ián
潜
yǔ
羽
x iánɡ
翔。
lïnɡ
龙
s hī
师
h uǒ
火
dì
帝,
n iǎo 鸟ɡuān
官
rãn
人
h uánɡ
皇。
s hǐ
始
z hì
制
wãn
文
zì
字,
nǎi
乃
fú
服
yī
衣
s hɑnɡ
裳。
2、知识窗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译文】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译文】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译文】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柰:读音nài ,苹果的一种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译文】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译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译文】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3、实践区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仓颉造字》的故事吗?从故事中去了解文字的产生吧!
仓c āng 颉ji ã 造z ào 字z ì
古
g ǔ
时sh í 候h îu 没m ãi 有y ǒu 文w ãn 字
z ì
,
黄
hu áng
帝
d ì
统
t ǒng
一y ī
中
zh ōng
原
yu án
后h îu
,
命
m ìng
大
d à
臣
ch ãn
仓
c āng
颉ji ã 造z ào 字
z ì。
一y ì
天
ti ān
,
仓
c āng
颉ji ã 看k àn 见
ji àn
一
y ì
片
pi àn
树sh ù 叶
y â
落lu î 下xi à 来l ái
,
上
sh àng
面
mi àn
有y ǒu 个g â
兽
sh îu
蹄
t í
印y ìn 。
他
t ā 就ji ù
想xi ǎng
:不b ù
同
t ïng
种
zh ǒng
类l âi 兽
sh îu
的
de
蹄
t í
印y ìn 都d ōu 不
b ù
一
y í
样y àng ,世sh ì
上
sh àng
万w àn 物
w ù
不
b ù
也y ě 各
g â 有y ǒu 特
t â
征
zh ēng
么
me
?
抓
zhu ā 住zh ù
特t â
征
zh ēng
,画hu à 出ch ū 图
t ú
像
xi àng
,不
b ù
就ji ù 是sh ì 字
z ì
吗
ma
?
从c ïng
此
c ǐ
,他
t ā
注zh ù 意
y ì
观
gu ān
察ch á 各
g â
种
zh ǒng
事sh ì 物
w ù
,
终
zh ōng
于y ú
造z ào 出ch ū 了
le
文w ãn 字
z ì。
4、
资料袋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下雨的时候,雨水会把
地层里盐溶解后送到大海里。
海水在阳光的照射
下,不断蒸发,而盐不会蒸发,仍然会留在大海里。
这样,天长日久,海里的盐越来越多,所以海水的味道总是咸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