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二课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16
第二十二课时教学内容: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稅熟贡新,劝赏黜陟。
教学目标:通过诵读“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稅熟贡新,劝赏黜陟。
”达到熟读成诵;同时,让学生懂得发展农业,做好农活是治国之本,明白其重要性。
教学重点:1、使学生通过对此内容的学习达到熟读成诵。
2、让学生受到治国之本是发展农业等教育。
教学难点:让学生受到治国之本是发展农业等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千字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新课1、《千字文》,我们已经学了一部分,下面一起唱一唱,唱诵上节课的前两段。
2、诵读一下。
3、小结:大家唱、读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千字文》里的内容。
二、多种诵读,品读解意(1)初步认知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所学内容)自己小声地读一遍千字文。
2、下面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3、纠正发音。
4、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
(二)进一步认识1、学习“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出示投影)①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②纠正读音。
③老师讲读译文。
④学生自己说一说这句的译文。
⑤指名读译文。
2、学习“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出示投影)①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②纠正读音。
③老师讲读译文。
④学生自己说一说这句的译文。
⑤指名读译文。
3、学习“稅熟贡新,劝赏黜陟。
”(出示投影)①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②纠正读音。
③老师讲读译文。
④学生自己说一说这句的译文。
⑤指名读译文。
4、小结:译文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们请一个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
大家通过这段《千字文》,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指名说感受)三、诵读千字文①多种形式诵读。
②齐唱《千字文》请同学们全体起立,我们把今天学的内容唱起来。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千字文》中关于治国之本是发展农业的片段,懂得了农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是很重要的。
板书设计: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稅熟贡新,劝赏黜陟。
《千字文,第2课,金生丽水》教学反思本课是《千字文》第一单元“天地人间”篇中的第二课。
列举了丽水的金、昆仑山的玉、欧冶子铸的巨阙宝剑、隋候所获得夜明珠,果品中的李和奈、菜品中的芥和姜,以及咸淡不同的海河之水、水里潜行的长鳞甲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带羽毛的动物,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大地所生的各种事物,让学生了解各种物产知识。
根据二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的特点,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促思,以读促悟,熟读成诵的方法,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让学生更为形象地了解古代矿产、宝物、果蔬、生物等,加深学生印象,了解各种物产知识,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现象的兴趣。
反思这节课,有欣喜也有遗憾。
欣喜之一: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动画图片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投入地踏上了国学诵读的列车。
欣喜之二:通过“会读会说会背会用”的四步教学法,学生的自主学习国学的能力得到提升。
静观自己的课堂,仍有许多遗憾的地方。
比如理解内容环节,老师的讲解太多,学生熟悉理解的字词应一带而过,不用一一出示图片。
在学以致用环节,老师创设的情境过于单调,如果出示一个场景,让学生循着例子自己创设,大胆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学”博大精深,要把国学教好,今后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力求做到厚积薄发,愿国学经典成为一把开启孩子心智的金钥匙,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快
乐成长。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千字文》这一国学经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详细内容为《千字文》前五百字。
这些字词包含丰富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诵读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国学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理解其中所蕴含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汉字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一些生僻字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并理解其中所蕴含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千字文》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千字文》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让学生感受经典韵律美。
3. 讲解:对《千字文》中生僻字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4.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句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其中哲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翻译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前五百字板书,标注生僻字。
2. 例题及答案。
3. 本节课重点知识框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千字文》前五百字,并挑选五个生僻字进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问题。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深入解国学经典,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千字文》作为国学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前五百字内容筛选,确保所选内容既能体现经典之美,又能适应学生认知水平。
我会详细梳理每个字词含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二、教学难点处理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僻字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 通过讲解字源、字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僻字。
2024年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教学需求,选取《千字文》作为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一篇至第五篇。
内容涵盖《千字文》的生字、词组、句子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旨在通过学习,让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的生字、词组和句子,并能正确朗读。
2. 了解《千字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生字、词组和句子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千字文》教材、生字卡片、图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古代读书人的故事,引出《千字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带领幼儿学习《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讲解生字、词组和句子,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
3. 实践情景: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增强记忆。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引导幼儿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教学2. 内容:生字、词组、句子及文化背景3. 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七、作业设计(1)熟读《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并圈出生字、词组。
(2)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生字,用画笔描绘出它的样子。
(3)与家长一起,用所学句子进行角色扮演,录制视频。
2. 答案:见随堂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千字文》元素,如建筑、书画等,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可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幼儿学习《千字文》的成果,增进家校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的引入与运用。
国学第三册《千字文》——《天地玄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说明《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教学目标: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策略: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背诵古诗导入过渡: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爱看书,课外知识相当的丰富,在古诗的积累方面更是不得了。
让我们一起来背背古诗吧!生自由开火车背古诗过渡:听了大家吟诵了这些如此美妙的古诗,我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板书:千字文)2、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千字文》吧!(课件)3、了解《千字文》的诞生。
(课件)过渡:听过关于千字文的故事,大家一定是迫不及待地想领略一下这本书的魅力了吧?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课(板书:天地玄黄)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
感受古文的朗读方法。
2、自己练读。
出示自读要求:(一)字正腔圆知读音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动动笔圈起来。
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国学经典《千字文》精品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的字词和句意,把握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自主学习国学经典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第一章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含义,感悟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千字文》第一章字词解释卡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宇宙的神秘,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千字文》第一章,查阅资料,理解字词和句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解析生僻字词。
4. 例题讲解:以“天地玄黄”为例,讲解句子结构和含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尝试解释“宇宙洪荒”等句子。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古代宇宙观和自然观。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第一章2. 内容:(1)天地玄黄(2)宇宙洪荒(3)……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千字文》第一章,并背诵。
2. 答案:(1)天地玄黄:天是苍白的,地是黄色的。
(2)宇宙洪荒:宇宙广阔无垠,无边无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但对生僻字词的记忆仍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更多的国学知识。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文物中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第一章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千字文》小学版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及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1、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观灵秀,系统介绍主要的国学经典。
2、培养学生对经典的诵读兴趣,让学生爱上经典,爱上传统文化。
3、补足和强化汉字文化教育,并使大部分学生能单一制写作低幼读物。
4、通过诵读学习国学经典,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多样学生的古典文学储备,研发儿童的记忆创造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为什么选择《千字文》《千字文》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牵涉至天文、地理、气象、物产、历史以及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科学知识,可说是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
同时它脉络分明,文采舞动,语言明快,在众多蒙学读物中独树一帜,被誉为精妙文章。
这样的一篇文章,特别适宜低年级的学生背诵和自学。
我们采用的是育灵童小学国学教材的`第三册,它全篇挑选了《千字文》内容,每课存有经典原文、奇妙汉字、日积月累和诗歌赏读部分。
共计千字文全文1篇、汉字故事16个,文化常识16个、古诗词16首。
内容丰富,适宜孩子背诵和民主自由写作,也适宜老师非政府实行教学。
三、教学内容:根据采用的育灵童国学教材每周一节课,共16节。
每节课自学一篇课文,通过写作,孙玉,融合注解和语文,讲故事大意等方式,同时实现大部分学生达至初步认知、可以诵读的目的。
教学课时:每周主要1课时,主要集体诵读、小组展示、故事分享、教师指导与闯关评测等。
背诵精心安排:每周精心安排2次次集体独秀峰时间,引导小朋友课下或家中背诵《千字文》及有关古诗。
每周选定一位小朋友为背诵班长,由背诵班长孙玉课文。
课下检查各小组副组长背诵情况。
闯关检测:根据课文,一共设置了16关,每闯过一关奖励星星一颗。
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二年级上册国学千字文第一课天地四时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chén xiǔ liè zhāng)。
寒来暑往(hánl 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律吕调阳(lǜ lǚ táo yáng)。
云腾致雨(yún téng z hì yǔ),露结为霜(lùjiéwéishuāng)。
第二课物中珍品金生丽水(jīnshēnglìshuǐ),玉出昆冈(yùchūkūngāng)。
剑号巨阙(jiànhàojùquè),珠称夜光(zhūchēngyèguāng)。
果珍李柰(guǒzhēnlǐnài),菜重芥姜(càizhòngjièjiāng)。
海咸河淡(hǎixiánhédàn),鳞潜羽翔(línqiányǔxiáng)。
第三课古代帝王龙师火帝(lóngshīhuǒdì),鸟官人皇(niǎoguānrénhuáng)。
始制文字(shǐzhìwénzì),乃服衣裳(nǎifúyīshāng)。
推位让国(tuīwèiràngguó),有虞陶唐(yǒuyútáotáng)。
智永真书千字文教案的教材分析从今年的一年级新生入学,可以发现孩子们在学习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孩子们也开始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越来越重视自主学习。
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好的鼓励和鞭策,孩子们都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去面对学习任务。
所以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一节课是非常有必要让大家都进行这样的尝试和训练的。
很多孩子在学习方面有所退步也在于此。
从这节课上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字、三个句子、四个短语等对学生而言比较容易掌握的方式学习,但是对于很多不熟悉汉字意思的孩子来说还是很困难学习。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而又能够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引导。
而这篇课文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一堂课,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汉字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把汉字学懂、学会。
同时也教会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对自己产生积极影响和进步!下面就本堂课进行具体分析。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千字文》,认识1500个常用汉字,会写汉字800个;会写1500次解释词语的短语,会用文言文和古汉语解释词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认识1500个常用汉字”这一过程能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汉语的基本常识和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汉字之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4.发展与提高: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独立、有条理地去朗读课文,理解文字内容丰富内涵以及体现时代精神;能运用古今词句描写语言文字之美者,感受字里行间带给我们怎样对汉字美的感受。
5.学语文:学会使用规范汉字,并能根据文言文中句子来判断意思和运用文言文中语句学习汉字;能用现代汉语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材在教学中安排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汉字的知识;第二课时,重点学习千字文基本知识,理解其意思;第三课时,指导学生理解字的词义和表达的意义。
通过三个课程教学要点可以发现本课比较注重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千字文乐殊贵贱篇一:三年级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译文: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一片混沌蒙昧的景象。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译文: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保持时序的顺畅。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译文: 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夜里露水遇冷很快凝结为霜。
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译文: 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译文: 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伏羲氏以龙为官命名,被称为龙官;神农氏以火为百官命名,被称为火帝;少昊氏以鸟为官命名,被称为鸟官;还有远古部落酋长人皇,他们都是上古时的圣贤。
) 篇二:三年级上册国学教案_国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讲千字文具体内容“乐殊贵贱 ??同气连枝”。
2、初步理解课文中表现的一些生活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解本课千字文的具体内容。
难点:理解课文中表现的一些生活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复习导入我们先复习上节课《千字文》所学知识。
指学生背一背,全班齐背 2、说一说你懂得的道理。
二、学习过程1、讲解具体内容:首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和讨论,说说对本内容的大体了解。
生说自己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2、梳理文意:乐是用以区分贵贱的,礼是用以区别尊卑的。
上层和谐,下层和睦,丈夫倡导于前,妻子跟随于后。
在外接受师傅的训导,在家奉行母亲的仪范。
要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各位姑姑叔伯,要像对待子女那样对待侄子侄女。
要多加关爱兄弟,因为兄弟之间血气相通、同根连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