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施工期间非道路移动机械源头管控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5.63 KB
- 文档页数:2
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规范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根据《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施工机械及工程车辆使用清洁油品的通告》和《关于加强建筑工地施工机械及工程车辆使用清洁油品管理的通知》(宁建质字〔2017〕130号)、《关于加强房建与市政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相关工作的通知》(宁建质字〔2018〕219号)等规定,结合本企业和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进入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所有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进入本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摊铺机、旋挖机、强夯机、平地机、履带吊车、内燃桩工机械、材料装卸机械、柴油发电机组等。
三、管理机构结合本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成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均由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管理检查工作。
组长:副组长:组员:领导小组职责如下:1、制定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进入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2、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单位或个人、下同)提供的机械负责监督、检查;3、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定期进行机械维护保养,确保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过程中尾气排放符合排放标准;4、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单位或个人,下同)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台账;5、定期对本工程内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污染物排放和用油来源的检查,对未达到排放标准和用油不达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退场处理。
四、防治原则本工程区域内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理和防控结合、分类管理、排污担责的原则。
五、准入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应符合南京市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
及附属用房工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项目名称:施工单位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 :为规范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根据相关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工程内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 : 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履带吊车、压路机、沥青摊铺机等)、材料装卸机械等。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结合现场实际,成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均由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
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后,针对施工的特点,成立专职检查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管理检查工作。
组长:副组长: 机械班长 : 组员:四、防治原则 : 本工程区域内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理和防控结合、分类管理、排污担责的原则。
五、准入制度 :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应符合义乌市市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
超标工程机械一 - 律禁止禁入施工现场开展作业。
六、标志和登记管理制度 : 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需向市环境主管部门登记报送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相关信息,必须取得市环境主管部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标志应粘贴于显著位置。
七、机械用油管理 : 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油品参照义乌市执行的机动车油品标准执行,不得低于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
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 , 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用油台账提供进货凭证和用油台账到项目部留存备查。
八、施工单位职责 :1、制定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进入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
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规范施工现玚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冶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根据《关于印发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的通知》(成建委〔2018〕349号)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工程内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制度本制度所称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履帯吊车、压路机、平地机、沥青推铺机、旋挖机、内燃桩工机械等)、材料装卸机械等。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结合现场实际,成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均由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
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后,针对施工的特点,成立专职检査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管理检査工作。
组长:杨建兵副组长:魏戴军机械班长:蒲元勇组员:朱建华、张志、艾智成等四、防治原则本工程区域内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理和防控结合、分类管理、排污担责的原则。
五、准入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应符合成都市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亐染控制装苴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
超标工程机械一律禁止禁入施工现场开展作业。
六、标志和登记管理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需向市环境主管部门登记报送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相关信息,必须取得市环境主管部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标志应粘贴于显著位置。
七、机械用油管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油品参照成都市执行的机动车油品标准执行不得低于国家阶段性排放枦准。
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槭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用油台账,提供进货凭证和用油台账到项目部留存备查。
施
工
现
场
非
道
路
移
动
机
械
管
理
制
度
XXX有限责任公司XXX项目部
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
为降尘除霾,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根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建设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建委〔2017 〕782 号)要求,结合我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1. 切实贯彻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进入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台账,确定管理部门和人员及责任。
2. 施工现场应使用符合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待市环保部门出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标志管理办法后,未取得合格标志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3. 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使用合格油品,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台账。
严禁购买无合法来源、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与标号标识不相符、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油品。
4. 按照《成都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要求,明确工作重点,责任落实到位。
5. 定期进行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整改到位。
XXX有限责任公司
XXX项目部。
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防控措施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在工地、采矿场、建筑工程等场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
这些机械的使用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噪音和粉尘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采取一些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防控措施:1. 机械的选择与更新:选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更新老旧的机械设备,以降低废气排放和污染物产生。
同时,推广使用低排放和高效能的机械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减少废气排放。
特别是对发动机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以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
3. 燃料选择与管理:选择低硫燃料和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燃料,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另外,加强燃料的管理,防止燃料泄漏和滥用,以减少环境污染。
4. 噪音控制:采取有效的噪音隔离和减排措施,降低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
可以通过安装噪音屏障、使用降噪设备和合理调整工作时间等方式来控制噪音。
5. 粉尘控制:采取粉尘控制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例如,使用湿法降尘装置、覆盖裸露土地、进行定期清洁等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粉尘污染。
6. 培训与管理: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建立健全的机械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监督机制,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以上是一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防控措施,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非道路移动机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中国环境保护部. 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保护管理办法[Z]. 2017.- [2] 中国环境保护部. 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保护技术规范[M]. 2018.。
实用文库之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在建筑工地或其他工程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类工程机械,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等。
由于其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管理非道路移动机械势在必行,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效率。
下面是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
一、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管理1.设立专门的机械管理部门或机械管理岗位,由专人负责机械的购买、验收、保养、维修、报废等工作。
2.要求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机械操作证书,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3.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合理安排机械的使用时间和数量。
4.要求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改动机械的任何部件,确保机械的正常、安全运行。
5.对机械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包括使用时间、使用频率、故障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机械使用计划和进行维修保养。
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维护保养1.制定机械的维护保养计划,包括常规保养、定期保养和季节性保养等,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要求机械操作人员每日对机械进行外观和动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3.对机械进行定期的润滑和清洁,保证机械各部件的灵活运行。
4.对机械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试验,如对液压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对传动系统进行拉力测试等,以确保机械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5.对机械的配件和易损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以确保机械的性能和操作的准确性。
三、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维修管理1.建立机械维修登记制度,对机械的维修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
2.要求机械操作人员在发现机械故障后及时报修,并对机械的故障进行详细描述,以便维修人员准确判断和处理。
3.对机械故障进行分类和分级处理,根据故障的轻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制定维修计划。
4.建立机械维修清单,对机械的维修情况进行跟踪和统计,以便及时了解机械的维修状况和成本。
施
工
现
场
非
道
路
移
动
机
械
管
理
制
度
×××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部
- 1 -
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
为降尘除霾,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根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建设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建委〔2017〕782号)要求,结合我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1。
切实贯彻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进入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台账,确定管理部门和人员及责任。
2。
施工现场应使用符合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待市环保部门出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标志管理办法后,未取得合格标志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3。
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使用合格油品,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台账。
严禁购买无合法来源、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与标号标识不相符、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油品。
4.按照《成都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要求,明确工作重点,责任落实到位。
5.定期进行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整改到位.
×××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部
- 2 -。
正常施工期间非道路移动机械源头管控措施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制定目的:为规范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控措施。
二、适用范围本工程内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措施。
本措施所称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履带吊车、压路机、平地机、沥青推铺机、旋挖机、内燃桩工机械等)、材料装卸机械等。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结合现场实际,成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均由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
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后,针对施工的特四、防治原则:本工程区域内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洽坚持源头治理和防控结合、分类管理、排污担责的原则五、准入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应符合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
超标工程机械一律禁止禁入施工现场开展作业。
六、标志和登记管理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需向县环境主管部门登记报送,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相关信息,必须取得县环境主管部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标志应粘贴于显着位置七、机械用油管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油品参照机动车油品标准执行,不得低于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
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用油台账,提供进货凭证和用油台账到项目部留存备查。
八、项目部职责:1、制定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进入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
2、对非道路移动机械产权单位(个人)提供的机械负监督、检查职责。
普得·先锋国际(一、二期)项目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编制:审核:批准:四川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5月1日普得·先锋国际(一、二期)项目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规范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根据《成都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工程内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履带吊车、压路机、平地机、沥青摊铺机、旋挖机、内燃桩工机械等)、材料装卸机械等。
三、防治原则:本工程区域内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理和防控结合、分类管理、排污担责的原则。
四、准入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应符合成都市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
超标工程机械一律禁止禁入施工现场开展作业。
五、标志和登记管理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需向市环境主管部门登记报送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相关信息,必须取得市环境主管部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标志应粘贴于显著位置。
六、机械用油管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油品参照成都市执行的机动车油品标准执行,不得低于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
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用油台账,提供进货凭证和用油台账到项目部留存备查。
七、施工单位职责:1、制定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进入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
2、施工单位对非道路移动机械产权单位(个人)提供的机械负监督、检查职责。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规范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根据相关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工程内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履带吊车、压路机、沥青摊铺机等)、材料装卸机械等。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结合现场实际,成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均由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
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后,针对施工的特点,成立专职检查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管理检查工作。
组长:副组长:机械班长:组员:四、防治原则:本工程区域内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理和防控结合、分类管理、排污担责的原则。
五、准入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应符合义乌市市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
超标工程机械一-律禁止禁入施工现场开展作业。
六、标志和登记管理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需向市环境主管部门登记报送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相关信息,必须取得市环境主管部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标志应粘贴于显著位置。
七、机械用油管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油品参照义乌市执行的机动车油品标准执行,不得低于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
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用油台账提供进货凭证和用油台账到项目部留存备查。
八、施工单位职责:1、制定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进入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
2、施工单位对非道路移动机械产权单位(个人)提供的机械负监督、检查职责。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规定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工程名称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项目名称:施工单位: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规范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根据《深圳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木工程内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制度。
木制度所称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履带吊车、压路机、平地机、沥青摊铺机、旋挖机、内燃桩工机械等)、材料装卸机械等。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结合现场实际,成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均由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
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后,针对施工的特点,成立专职检查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管理检查工作。
组长:副组长:机械班长:组员:四、防治原则:本工程区域内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理和防控结合、分类管理、排污担责的原则。
五、准入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应符合成都市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
超标工程机械一律禁止禁入施工现场开展作业。
六、标志和登记管理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需向市环境主管部门登记报送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相关信息,必须取得市环境主管部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标志应粘贴于显着位置。
七、机械用油管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油品参照成都市执行的机动车油品标准执行,不得低于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措施1. 背景介绍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用于土地工程、矿山、港口、物流、农业等领域的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量急剧增加,但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给环境和人员安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噪音污染、气体排放、安全事故等。
因此,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理,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管理现状目前,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缺乏专门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的法律法规,导致管理权限不清晰、执行难度大。
(2)监管部门不到位。
相关管理部门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无法及时监测和控制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情况。
(3)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企业和个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对使用和维护的规范,导致一些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3. 加强管理的必要性(1)保护环境。
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会产生噪音、废气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加强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维护人员安全。
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不规范,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管理措施可以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人员的安全。
(3)提升行业形象。
加强管理措施,规范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和维护,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 管理措施建议为了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理,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
相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工作,出台一系列关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强化管理力度。
(2)加强监管技术手段。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卫星定位、无人机监测等,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追踪,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监管力度。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企业和个人应建立健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理制度,规范使用和维护流程,建立安全监测和隐患排查机制,确保机械的安全运行。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适用范围1、为规范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机械尾气排放达标,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京政发〔2019〕10号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所称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履带吊车、压路机、平地机、沥青摊铺机、旋挖机、内燃桩工机械等)、材料装卸机械、、柴油发电机组等。
本工程内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制度。
3、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发动机排放污染物主要有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
京政发〔2019〕10号文件规定如下:不符合《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GB36886)中Ⅲ类限值标准规定的挖掘机、装载机、挖掘装载机、叉车等四类机械为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自2019年8月1日起,本市五环路(不含)以内区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域、通州区部分行政区域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
自2020年1月1日起,本市海淀区、丰台区、大兴区行政区域五环路(含)以外部分,房山区行政区域,以及门头沟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和延庆区部分行政区域,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机构结合本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成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均由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管理检查工作。
领导小组职责如下:1、制定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进入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2、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单位或个人、下同)提供的机械负责监督、检查;3、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定期进行机械维护保养,确保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过程中尾气排放符合排放标准;4、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单位或个人,下同)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台账;5、定期对本工程内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污染物排放和用油来源的检查,对未达到排放标准和用油不达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退场处理。
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应对和防控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那些用于工程施工、农业生产、物流运输等领域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
这些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应对和防控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应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策略为了有效应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推动技术升级:鼓励非道路移动机械制造商采用清洁能源和低排放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财政激励政策来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2. 强化监管措施: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监测和管理。
政府应加大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监督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处罚,确保机械设备的合规运行。
3. 提高意识和培训: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控的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使用者的环境责任感,减少不必要的污染排放。
4. 加强国际合作: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各国可以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研究解决方案,促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控的全球合作。
防控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的措施为了有效防控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维护和检修: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减少排放。
定期更换滤芯、清洗排气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
2. 使用清洁燃料:鼓励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清洁燃料,如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政策支持,推动使用清洁燃料的普及。
3. 加强执法和检测: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的监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进行处罚和整改。
同时,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的抽查检测,确保机械设备的排放符合标准。
4. 鼓励绿色采购: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鼓励绿色采购,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
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施工现场上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越来越多,这些机械对工程建设的贡献和促进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也会对环境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所以建立一套科学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管理内容1、机械使用前的检查每次使用前必须对机械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机械能够正常运行,检查内容包括:(1)冷却液、油量、润滑油液位是否足够。
(2)轮胎是否充气,轮胎胎面是否磨损,轮胎螺丝是否松动。
(3)制动、排气是否正常。
(4)机身、支架、脚垫、液压管路等是否完好无损。
2、机械进出场管理(1)施工现场应有专门的进出场通道,避免与行人和其他设备产生碰撞。
(2)进出场时必须通过比较宽敞、平整、无障碍物的通路进行,并有专人指挥。
(3)机械应停放在固定位置,不能挡住出口、堵塞通道和消防通道。
3、机械运行管理(1)机械驾驶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通过安全考试,持有有效驾驶证。
(2)机械驾驶过程中,不得超速行驶、不得跨越障碍物、不得违章停车或拦路停车。
(3)机械行驶中必须全程开启车灯,夜间作业时应增加反光设施。
(4)机械行驶过程中,遇到行人、车辆等要及时减速、停车让行。
(5)做好机械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其良好运行,避免因故障停机而影响工程进度。
4、机械安全管理(1)机械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反光、防护网、安全带等。
(2)驾驶人员必须保持警觉,如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检查或报告上级。
(3)机械长时间停放时,必须挂驻车变速器,拉紧手刹,防止滑动。
(4)机械停放场所必须平整、石块排列整齐、油污清理干净。
5、机械保养管理(1)为了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必须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和维修工作。
(2)保养内容包括:油量、油质、润滑情况的检查和更换、滤网清洗、制动器、方向器的检查等。
(3)维修内容包括:机械结构的维修、零部件的更换等。
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规范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根据《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施工机械及工程车辆使用清洁油品的通告》和《关于加强建筑工地施工机械及工程车辆使用清洁油品管理的通知》(宁建质字〔2017〕130号)、《关于加强房建与市政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相关工作的通知》(宁建质字〔2018〕219号)等规定,结合本企业和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进入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所有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进入本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摊铺机、旋挖机、强夯机、平地机、履带吊车、内燃桩工机械、材料装卸机械、柴油发电机组等。
三、管理机构结合本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成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均由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
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管理检查工作。
组长:副组长:组员:领导小组职责如下:1、制定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进入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2、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单位或个人、下同)提供的机械负责监督、检查;3、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定期进行机械维护保养,确保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过程中尾气排放符合排放标准;4、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单位或个人,下同)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台账;5、定期对本工程内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污染物排放和用油来源的检查,对未达到排放标准和用油不达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退场处理。
四、防治原则本工程区域内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理和防控结合、分类管理、排污担责的原则。
五、准入制度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应符合南京市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
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的管控措施
1、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装运时,应对司机进行环保教育,不得喧哗,禁止按喇叭,装车时应轻装慢放,减少散料中冲出车厢发出的声响;
临时发电房应加装隔音障,有电力供应不许使用发电机;
连续施工时,要合理安排工期,应将噪音的的安装时段安排在白天进行;
2、施工扰动控制措施
本工程施工对临近建(构)筑物,周边临时道路等应先详查、做好记录、对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加固预防措施;
3、生态保护
不得随意破坏绿化,修剪树木;
在工程开工时,发现文物保护项目,应妥善保护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要考虑不影响居民休息;
严格按有关文档要求布置施工临时设施,并保障施工结束后及时撤场,尽快恢复原状;
4、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做到现场无积水和排水外溢,不堵塞排水管、排放水质达标等;指派专人对排水、污水处理问题进行日常检查;暴雨期设立抢险突击队,日夜巡视,发现情况异常及时抢修,以免工地废水流进附近的管道中,造成污染;
施工时产生的废浆及时清理,送至废浆沉淀池,定期外运;
施工现场设置专用油漆材库,库房地面做防渗处理,储存,使用、保管设专人负责,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壤、水体;
工地的排水先进入隔油池,进行严格的滤油处理后才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临时厕所必须设置三级沉淀化粪池,污水达到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一、制定目的:
为规范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管控措施。
二、适用范围
本工程内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适用本措施。
本措施所称的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施工现场作业的装配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履带吊车、压路机、平地机、沥青推铺机、旋挖机、内燃桩工机械等)、材料装卸机械等。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结合现场实际,成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均由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
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后,针对施工的特
四、防治原则:
本工程区域内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洽坚持源头治理和防控结合、分类管理、排污担责的原则
五、准入制度
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应符合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在用重型柴油车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
超标工程机械一律禁止禁入施工现场开展作业。
六、标志和登记管理制度:
进入本工程区域内的非道移动机械需向县环境主管部门登记报送,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相关信息,必须取得县环境主管部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标志应粘贴于显著位置
七、机械用油管理:
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油品参照机动车油品标准执行,不得低于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
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用油台账,提供进货凭证和用油台账到项目部留存备查。
八、项目部职责:
1、制定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建立进入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
2、对非道路移动机械产权单位(个人)提供的机械负监督、检查职责。
3、对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检查核实,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取得排放标志。
4、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产权单位(个人)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过程中尾气排放符合排放标准。
5、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产权单位(个人)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和建立台账。
6、定期对本工程内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排放标志和用油来源的检查,可对未取得排
放标准和用油不可查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退场处理。
九、非道路移动机械产权单位(个人)职责:
1、非道路移动机械产权单位(个人)应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负总责,安排专人队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管理。
2、应安排专人负负责配合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制度,提供进入本工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相关信息,共同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台账。
3、确保进入本工程内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已取得县环境主管部门核发的排放标志。
4、购买油品要向项目部报送进货单位的成品油批发(零售)许可证及进货数量,并安排专人负责用油和储存登记管理,有相应的出入库记录。
5、非道路移动机械产权单位(个人)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过程中尾气排放符合排放标准。
6、非道路移动机械产权单位(个人)从正规渠道购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并留存进货凭证。
7、接受施工单位对所属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标志和用油来源进行检查。
十、处罚制度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项目部主管人员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单位)依法责令改正并予以处罚。
1、拒绝接受排气污染监督检查的,对使用人(单位)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2、未备案登记或使用与备案不符的,对使用人(单位)处每台次1万元以下罚款;
3、不按排放标志管理规定作业或在禁止区内作业的,对其使用人(单位)处每台次5000元以下罚款;
4、擅自拆除、闲置、更改、租借、破坏、伪造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子标签、电子围栏、排气监控等监管设备的,对其所有人或使用人(单位)处每台次5000元以下罚款;
5、使用排放不合格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或者擅自拆除、闲置、更改、租借、毁坏破坏排气污染控制装置,处5000元罚罚款;
6、拒绝向施工单位提供油品进货凭证和供油单位成品油批发(零售)许可证的,对使用人(单位)处20000罚款;
7、使用排放超标、无排放标志、不合格油品的,对其所有人或使用人(单位)处5000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退场;
8、被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处罚的,施工单位项目部可对其进行双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