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第五章.
- 格式:ppt
- 大小:389.00 KB
- 文档页数:43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化工安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化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在事故发生时进行应急处理和灾后处理。
化工安全工程的重点是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降低化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本文将从化工安全工程的定义、意义、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化工安全工程是指通过科学的工程手段和技术手段,对化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其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化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化工安全工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物料的选择和设计、设备的设计和维护、操作工艺的规范和监控、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
化工安全工程的意义重大,它不仅关乎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事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通过化工安全工程的实施,能够降低化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危害,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化工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预防原则、控制原则和保护原则。
预防原则强调事故的预防和预防措施的采取,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原则强调事故的控制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通过监测、检测和控制化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参数,以达到事故的控制目的。
保护原则强调事故发生时的保护和救援,通过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和培训人员的应急技能,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减少损失。
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如石化、冶金、医药、食品等。
在石化行业中,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能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在医药行业中,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药品的污染和变质。
在食品行业中,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防止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化工安全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事故责任追究向事故预防转变,加强事故前的管理和控制,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风险程度。
(开卷用)《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复习题库及答案页码练习题页数P11 P36 P67P117 P145 P175 P188 P218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可不能着火或爆炸。
P82 ;引爆能P932、化学性爆炸p79;3、保护接地p1684、危险性预先分析: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5、重大危险源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与硫粉反应,都是固体燃烧反应: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p747、化学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职业中毒p1319、临界压力 :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与压力下都能够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然而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 :安全泄放量required relief capacity——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考试大纲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是化工类各专业的应用技术公共课程,课程有一定通用性,课程内容侧重于化工安全知识介绍。
本课程立足于现代化工的实际和发展趋势,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安全技术基础训练,借鉴近期发展的化工安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在校实习及今后的工作中能重视安全生产,改变我国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本课程指定教材为许文编的《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参试者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增长化工安全知识。
学生应理解化学工业物质种类繁多、加工过程多样化、损害和伤亡事故多发性的特点,掌握化工厂设计和操作安全、压力容器和机电设备运行维护安全、化工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尤其要掌握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防职业损害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
三、本课程考试标准参试者通过本课程考试后,应认识到安全与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生产,具备安全知识。
针对非安全工程专业人员学习本学科的特点,本考试课程在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安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要求参试者有较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并能够用本课程的原理来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化学工业发展概况、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掌握化学工业的危险因素、化工装置紧息状态、化学工业的安全措施,把握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
二、课程内容(一)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1. 化学工业发展概况2. 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3. 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1(二)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1. 化学工业的危险因素2. 化工装置的紧息状态3. 化学工业的安全措施(三)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1. 化工危险性评价和安全工程2. 系统安全工程的开发和应用3. 人机工程学、劳动心理学和人体测量学的应用4. 化工安全技术的新进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暂不作考试要求)(二)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识记: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化学工业危险因素9个类型;化工装置紧急状态5等级。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五章1. 引言化工安全工程是指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预防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和灾害,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
本章将介绍化工安全工程的第五章内容。
2. 安全生产管理2.1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是化工安全工程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它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事故调查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
2.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化工企业建立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用于统一管理和控制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工作程序、流程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规范化工生产过程,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3 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责任制度是化工企业建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明确和规范化工生产中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
安全责任制度包括安全责任人的确定、安全责任分工、安全责任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可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4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是化工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包括新员工培训、日常安全教育、特殊岗位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不断的培训与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5 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调查与分析是化工安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事故调查与分析,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事故调查与分析包括事故原因的查明、事故责任的划分、事故处理措施的确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及时的事故调查与分析,可以避免相同或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 重要安全装置与设备3.1 安全阀安全阀是化工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重要安全装置之一,用于保障设备压力在允许范围内。
化⼯安全⼯程概论《化⼯安全⼯程概论》第⼀章绪论1.近年来⼀些⼤型化⼯企业为了防⽌重⼤的灾难性事故,提出了不少安全评价⽅法。
这些⽅法的核⼼内容是辨识和评价危险性。
所谓危险性是指在各类⽣产活动中造成⼈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潜在性原因。
2.安全设施与主体⼯程同时设计、施⼯、投产。
第⼆章物质性质、物化原理和安全1.化学物质的危险程度取决于贮存和加⼯物质的性质、应⽤的设备以及所属的过程。
2.易燃液体:是指容易燃烧的液体。
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其他类别的液体。
3.⾃然物品:是指⾃然点低、在空⽓中易被氧化、能放出热量,⾃⾏燃烧的物品。
4.氧化剂:是指处于⾼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释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氧化剂是指⽆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本⾝不燃烧,但由于富氧可以助燃,能够强化可燃物的燃烧。
5.毒性危险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致死,应⽤试验动物的半致死剂量表征。
6.有机化合物的毒性与其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密切关系。
7.闪点:定义为易挥发可燃物表⾯形成的蒸⽓和空⽓的混合物遇⽕燃烧的最低温度。
8.着⽕点:是指蒸⽓和空⽓的混合物在开⼝容器中可以点燃并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9.蒸⽓相对密度代表的是蒸⽓密度与空⽓密度之⽐。
绝⼤多数易燃液体的蒸⽓⽐空⽓重,他们极易积聚在低位区域、下⽔道和类似场所。
因此,⼚房的排⽓⼝应设在近地平⾯处。
对于⽐空⽓轻的可燃⽓体和蒸⽓,排⽓⼝应设在⼚房内最⾼处或近顶板处。
10.粉尘:是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微粒。
国际上将粒径⼩于75µ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11.烟雾:是指⽓体冷凝成液体,或通过溅落、⿎泡、雾化等使液体分散⽽产⽣的悬浮液滴。
12.蒸⽓:是指通常是固体或液体的物质的⽓体形式,通过增加压⼒或降低温度可使其变回原态。
蒸⽓会发⽣扩散。
13.氧差额:定义为系统的氧含量与系统中的碳、氢和其他可氧化元素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之间的差值。
在氧化反应系统中,应设计操作使负的氧差额保持最⼤值(绝对值),以尽可能减少潜能的释放。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
P82 ;2、化学性爆炸p79 ;3、保护接地p1684、危险性预先分析: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5、重大危险源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和硫粉反应,都是固体燃烧反应: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
p747、化学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职业中毒 p1319、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安全泄放量 required relief capacity ——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篇:《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化工安全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化工安全工程概论》,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Safety Engineering2、课程代码:B020303、课程管理:化学工程教研室4、教学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5、教学时数:总时数 54学时其中理论课时54.实验课时06、课程学分:2.5分7、课程性质:专业课8、课程衔接:(1)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2)后续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等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化工生产具有生产工艺复杂多变、原材料以及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性,生产装置大型化、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这些危险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事故,从而破坏正常生产并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化工生产中事故发生的原因,学习防止事故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在以后的工程设计中、技术开发中、生产管理中,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评价和控制危险,促进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顺利进行。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知道化学工业概况、化学工业危险和化工安全要求,理解化学工业危险因素化工装置紧急状态和化工安全措施,了解化学工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安全技术应用和进展。
(二)教学节次及要求第一节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了解化学工业概况、化学工业危险和化工安全要求第二节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掌握九类化学工业危险因素知道化工装置紧急状态和化工安全措施第三节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了解化工危险性评价、安全系统工程、安全技术应用和进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化学工业概况 2.化工危险因素3.化工安全要求(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物与图片展示法(五)教学时数 4学时第二章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安全(一)教学目标能够运用危险化学品特征、防毒技术、反应物质的性质的特性、压力系统热力学行为与危险性、化学反应系统物化原理与安全、化工操作原理与安全等理论分析和处理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化工安全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412102102课程名称:化工安全工程学时/学分:24/1.5先修课程:《化工原理》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开课教研室:化工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化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在修完化工原理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选修课程。
2.课程任务: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正确理解化学物质危险分类和危险表征,明确化工装置维护和公用工程设施安全;了解燃烧和爆炸的过程、原理和类型;掌握实验毒性学的基本原理和毒性物质的分类;能基本了解压力容器和机电设备安全、工业腐蚀与预防措施、普通工业安全卫生、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方面的基础理论。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化工装置维护的方法和规则,会正确、安全地使用公用工程设施;能够根据燃烧要素、燃烧原理、爆炸过程、爆炸原理等对爆炸类型进行区分,进而正确处置生产实践中的安全问题;掌握职业中毒的防护与急救措施,提高化工安全操作的意识;了解实验毒性学的基本原理,会对毒性物质进行分类;了解电气事故的特点与类型、工业腐蚀特点与类型、噪声的污染与治理、辐射的危害与防护、危险性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成绩考核形式:期末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化学工业发展对安全的要求,了解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危险与安全措施,了解化学工业安全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如何提高化工安全生产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化学工业的危险因素。
教学难点是化工安全的理论与新方向。
4.教学内容(1)安全工程概述主要知识点:安全工程的任务和目的;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安全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