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强碱滴定
- 格式:ppt
- 大小:498.50 KB
- 文档页数:25
实验活动1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操作]1.滴定前的准备阶段(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体方法:酸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观察活塞部位有无漏水;若有,涂上适量凡士林。
碱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加水,观察橡皮管连接处有无漏水。
若有,必须更换橡皮管。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需润洗,也不需烘干。
(3)量取:用碱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赶走气泡(如右图),调整液面到0刻度线,注入锥形瓶中,并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现象为溶液变为红色。
向酸式滴定管中加入标准溶液盐酸,先使液面在0刻度线以上,赶走气泡后,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线上或0刻度线以下,记录读数V1,读至小数点后第2位。
2.滴定阶段(1)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振荡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
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重复上述操作2~3次。
3.数据处理注意:取多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若标准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00 mol/L,则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mol/L。
[实验拓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1.氧化还原滴定法是指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相互滴定,该滴定方法在仪器使用、实验操作上与中和滴定一样,常见的试剂有KMnO4、I2、铁盐等。
2.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定量分析条件的却很少。
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Br-、I-、SCN-和Ag+。
银量法共分三种,而前两种在近几年高考中多次呈现。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讲义一、中和滴定的原理在化学中,中和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未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的浓度。
其原理基于酸碱中和反应,即酸和碱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
以强酸(HCl)和强碱(NaOH)的中和反应为例:HCl + NaOH =NaCl + H₂O。
在这个反应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1。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了其中一种溶液(酸或碱)的准确浓度和体积,以及恰好完全中和时所用另一种溶液的体积,就可以通过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二、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用于准确量取酸和碱溶液的体积。
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
锥形瓶:用于盛装被滴定的溶液。
铁架台、滴定管夹:用于固定滴定管。
烧杯:用于盛装蒸馏水、冲洗滴定管等。
2、试剂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通常称为“滴定剂”。
例如,已知浓度的盐酸可以作为标准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待测溶液:浓度未知,需要通过滴定来测定其浓度的溶液。
指示剂:用于指示滴定终点。
在强酸与强碱的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和甲基橙。
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无色;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
三、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1、准备阶段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然后分别用待装溶液润洗 2 3 次。
装液: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分别装入相应的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并调整液面至“0”刻度或某一刻度。
赶气泡:对于酸式滴定管,轻轻转动活塞,使溶液迅速流出,赶出气泡;对于碱式滴定管,将橡胶管弯曲,向上挤压玻璃球,赶出气泡。
2、滴定阶段将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方,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入 2 3 滴指示剂。
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酸式滴定管)或玻璃球(碱式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强酸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了解酸碱反应的特点,掌握滴定实验的方法以及计算滴定
终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是一种快速进行反应。
当强酸和强碱的物质按化学计量比例反应时,
生成盐和水。
本实验中,溶液中的酸定量称为“滴定溶液”,而溶液中的碱定量称为“滴定试液”。
滴定实验中,需要先倒入一定量的滴定溶液,在滴定师中逐滴加入滴定试液,当滴定溶液中的酸和滴定试液中的碱完全反应时,滴定反应达到终点。
通过计算滴定试液的用量,可以确定酸和碱的当量浓度比。
三、实验步骤:
1. 使用胶头滴管将待测酸溶液与表示剂(一般为酚酞溶液)混合,加入到滴定瓶中。
2. 取出滴定瓶中的滴定试液,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滴定瓶中的滴定溶液中。
3. 每滴加一滴滴定试液后,轻轻摇动滴定瓶,直至溶液颜色出现明显变化,再滴加数滴滴定
试液,直到颜色稳定。
4. 记录滴定试液加入滴定溶液中的总滴数,以及加入滴定试液前后滴定溶液的颜色变化。
5. 根据滴定试液的浓度和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出酸和碱的当量浓度比。
四、实验结果:
实验记录中需包括滴定试液加入滴定溶液的总滴数、滴定溶液颜色变化、滴定试液的浓度和
滴定溶液的体积等数据。
五、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滴定试液和滴定溶液的浓度,并以此计算出酸和碱的当量浓度比。
六、结论:
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可以通过滴定试液加入滴定溶液的总滴数推算出酸和碱的当量
浓度比。
强酸强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强酸强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1. 实验原理强酸(如HCl)和强碱(如NaOH)反应时会产生水和盐,反应互质且放热,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2. 实验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强酸溶液,加入溶剂中(一般使用蒸馏水)。
2)用酚酞指示剂进行滴定,开始时强酸与强碱会发生化学反应,酸性物质的颜色会由红色转变成无色。
3)滴入碱液后将出现颜色的变化,酸性物质的颜色会由无色转变成紫色。
4)一直滴加碱液,直到颜色变化到最终的淡粉色,这时酸性物质完全被中和。
3. 实验用具1)容量瓶:用于精确测量溶液体积,保证实验的精确度。
2)滴定管:用于添加滴定剂,滴定时需要保证每次滴定量的一致性。
3)酚酞指示剂:用于指示反应的中和点,采用颜色变化的方式进行中和点的判断。
4)烧杯:用于装载不同的溶液,不同的容积烧杯可以满足不同实验需要。
5)酸解钠:用于标定滴定剂中碱度的强弱程度。
4.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必须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要规范,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遵守。
2)使用纯净的试剂,避免因试剂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计量精确,避免每次实验中测量溶液的体积不一致产生误差。
4)注意判断中和点,不要过量加入滴定剂。
5)实验过程需要轻轻摇动烧杯,使滴加的滴定剂能够充分混合。
5.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滴加的碱液的体积即为所测定的强酸的体积,用于计算强酸的浓度,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进行计算:C1V1=C2V2其中,C1为酸的浓度,V1为酸的体积,C2为被滴定物的浓度,V2为滴定剂的体积。
总结:强酸强碱中和滴定实验是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滴加碱液来中和强酸。
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需要精确测量溶液体积,并严格遵守各个步骤,如此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精确性。
强酸及强碱的滴定是酸碱滴定法典型的应用实例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技术,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其中,强酸及强碱的滴定是酸碱滴定法的典型应用实例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强酸及强碱的滴定方法、实验步骤及其应用意义。
在化学中,酸和碱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物质。
酸具有酸性质,能够与碱中生成的氢氧根离子(OH-)反应生成水,而碱则具有碱性质,能够与酸中的氢离子(H+)反应生成水。
酸碱滴定法利用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来确定酸碱的浓度。
强酸及强碱是指在水中完全离解产生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酸碱。
常见的强酸包括盐酸(HCl)、硫酸(H2SO4)等,而强碱则包括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
因为强酸及强碱在水中的离解度非常高,所以其滴定操作相对简单。
进行强酸及强碱的滴定实验时,我们需要准备好一定浓度的酸和碱溶液,以及一些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如滴定管、滴定管支架、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计等。
首先,我们需要量取一定体积的强酸溶液,通常使用锥形瓶。
接着,我们将强酸溶液定量转移至滴定瓶中,并加入2-3滴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溴酚蓝。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是指示溶液中的酸碱滴定反应达到中和点的时刻。
然后,我们需要准备一定体积的强碱溶液,并使用滴定管滴加到强酸溶液中,直到观察到颜色的变化。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慢慢滴加强碱溶液并充分搅拌,以确保反应均匀进行。
当颜色发生剧烈变化,从酸性变为碱性或从碱性变为酸性时,我们认为滴定反应达到了中和点。
滴定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滴定液的用量,以便计算出酸或碱的浓度。
在强酸及强碱的滴定中,通过酸碱溶液的消耗量,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其浓度。
强酸及强碱的滴定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强酸的滴定方法来确定一种酸性物质的浓度,如柠檬酸或醋酸。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利用强碱的滴定方法来确定一种碱性物质的浓度,如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总之,强酸及强碱的滴定是酸碱滴定法的典型应用实例,通过滴定反应的化学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酸碱溶液的浓度。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步骤在实验室的角落里,今天咱们要进行一场“酸碱大战”,也就是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听起来有点高深,其实就是让酸和碱在一块儿“打架”,最终和谐共处,变成水和盐。
嘿,真是个不错的化学小故事呢!我们得准备一些“战斗装备”,也就是强酸和强碱。
强酸,比如盐酸,强碱,比如氢氧化钠,都是比较“凶猛”的角色。
然后,咱们还需要一些小帮手,比如滴定管、量筒和指示剂。
这些东西就像我们的战士,准备好迎接挑战。
一切准备就绪,咱们得先量好酸的浓度。
嘿,拿出量筒,量好酸的体积,倒进烧杯里。
注意哦,别弄洒了,这可是一场认真的战斗!把滴定管里装满强碱,水槽里的水流淌着,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助威。
现在,咱们得加一点指示剂,通常是酚酞。
这小家伙可不简单,能随时给我们发信号,告诉我们战斗的进程。
“开始吧!”一声令下,强碱在滴定管里缓缓流出,酸和碱相遇,像火花碰撞,瞬间闪耀。
哇,看到没?反应真是激烈!这时候,别急,慢慢滴,加一点就观察一下。
等到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时,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转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嘿,酸和碱相互中和,开始变得温和,溶液从酸性变成中性,简直就像两个不打不相识的朋友,最终握手言和。
随着滴定的进行,咱们要时刻注意,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就像是战斗的信号。
先是粉嫩的颜色,再慢慢变成无色,哦,那一瞬间可真让人心跳加速,感觉就像在看一场悬疑电影,谁都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
控制好滴定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慢工出细活嘛,等到最后的“高兴”时刻,咱们就可以准确地记录下酸和碱的体积了。
这时候,实验的结果就会告诉我们,酸和碱到底是如何完美结合,产生了多少中性盐和水。
实验结束后,大家可别忘了清理现场,虽然实验结束,但这场“战争”留下的痕迹还得好好处理。
冲洗一下器具,确保没有任何残留物,让实验室恢复原貌。
看到这个清爽的环境,心里也不禁感到一阵舒畅。
这一场“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真是让人既紧张又兴奋。
每一个步骤都像是走在悬崖边缘,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错,但成功的那一刻,真是让人倍感成就感。
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
强酸滴定强碱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滴定方法,其滴定曲线可以反映出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包括曲线的形状、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通常呈现出S型曲线,即在初始阶
段pH值变化较小,随着滴定剂的加入pH值迅速上升,直至
中点处pH值突然发生跃变,之后pH值又逐渐上升,直至终
点处pH值达到最大值。
这种曲线形状的产生是由于强酸和强
碱之间的反应过程。
在强酸滴定强碱的反应中,初始阶段强酸和水反应生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导致溶液的酸性增强。
随着滴定剂的加入,氢离子逐渐被中和,pH值开始上升。
当滴定剂加入到中点时,酸
根离子和氢离子的摩尔数相等,此时溶液为中性。
然而,在中点之后,继续加入滴定剂会使溶液变为碱性,因为此时溶液中存在过量的碱性离子。
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的变化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物浓度、滴定剂浓度、滴定速度、指示剂种类等。
反应物浓度越高,滴定曲线的斜率越陡峭,中点处pH值也越高。
滴定剂浓度越高,滴定曲线的斜率越缓和,中点处pH值也越低。
滴定速度越快,滴定曲线的斜率越陡峭。
指示剂种类也会对滴定曲线产生影响,不同的指示剂适用于不同的反应体系。
总之,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其形状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和结果。
同时,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控制各种因素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 • •酸碱滴定反应常数Kt 强酸强碱的滴定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多元酸(碱)的滴定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估计被测定物质能否准确被滴定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 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
滴定曲线:通过实验或计算方法记录滴定过程 中pH值随标准溶液体积或反应完全程度变化 的图形。
一、酸碱滴定反应常数Kt H3O+ + OHH2O+ H2OKt =+ − H OH [ ][ ]11 = = 1.0 × 1014 KwOH- + HAA - + H2 OKtA ] [ 1 = = [ HA][ OH ] K− −bKa = KWH3O+ + A-HA + H2OKt+HA ] [ 1 = = [ H ][ A ] K−aKb = KW讨论: 水溶液中酸碱滴定反应完全程度取决于Kt大小 强酸强碱的反应程度最高 弱酸弱碱反应程度较差 Kt大小取决于被滴定酸碱的Ka或Kb Ka或Kb是影响酸碱滴定的最重要因素二、强酸强碱的滴定H3O+ + OHH2O+ H2OKt =+ − H OH [ ][ ]11 = = 1.0 × 1014 Kw反应完全程度高• •强碱滴定强酸 强酸滴定强碱(一)强碱滴定强酸NaOH(0.1000mol/L)→HCl(0.1000mol/L, 20.00mL) 1.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2.滴定曲线的形状 3.滴定突跃 4.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续强碱滴定强酸1.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1)Vb = 0:[ H + ] = C a = 0.1000mol / LpH = 1.0(2)Vb < Va: SP前0.1% 时 ,加入NaOH 19.98mL[H ]+Va − Vb 20.00 − 19.98 = × 0.1 = 5.0 × 10 −5 mol / L ⋅ Ca = Va + Vb 20.00 + 19.98pH = 4.3续前(3)Vb = Va(SP):[ H ] = [ OH ] =+ −K w = 10 −7 mol / LpH = 7.0(4)Vb > Va :SP后0.1%, 加入NaOH 20.02mL[OH ]−Va − Vb 20.02 − 20.00 = ⋅ Cb = × 0.1 = 5.0 × 10 −5 mol / L Va + Vb 20.00 + 20.02pOH = 4.3⇒ pH = 9.7续强碱滴定强酸2.滴定曲线的形状• • ••滴定开始,强酸缓冲区, ⊿pH微小 随滴定进行 ,HCl ↓ , ⊿pH渐↑ SP前后0.1%, ⊿pH ↑↑ , 酸→碱 ⊿pH=5.4 继续滴NaOH,强碱缓冲 区,⊿pH↓续强碱滴定强酸3.滴定突跃 滴定突跃:化学计量点前后0.1% 的变化引起pH值 突然改变的现象 滴定突跃范围:滴定突跃所在的范围 用途:利用滴定突跃指示终点续强碱滴定强酸4.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 影响因素:浓度 C↑,⊿pH↑,可选指示剂↑多 例:C↑10倍, ⊿pH↑2个单位 选择原则: 指示剂变色点pH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 (指示剂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续强碱滴定强酸讨论甲基橙(3.1~4.4)**3.45 甲基红(4.4~6.2)**5.1 酚酞(8.0~10.0)**9.11.0 mol/L NaOH→1.0 mol/L HCl ⊿pH=3.3~10.7 选择甲基橙,甲基红,酚酞 0.1mol/L NaOH→0.1mol/L HCl ⊿pH=4.3~9.7 选择甲基红,酚酞,甲基橙(差) 0.01mol/L NaOH→0.01mol/L HCl ⊿pH=5.3~8.7 选择甲基红,酚酞(差)(二)强酸滴定强碱0.1000mol/L HCl标液 → 0.1000mol/L的 NaOH滴定曲线形状类似强碱滴定强酸,pH变化相反 滴定突跃范围决定于酸标液浓度及被测碱浓度 指示剂的选择:甲基红,酚酞三、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一)强碱滴定弱酸 (二)强酸滴定弱碱(一)强碱滴定弱酸OH- + HAKt A ] [ 1 = = [ HA][ OH ] K− −A- + H2OKa = KW反应完全程度不高bNaOH(0.1000mol/L)→HAc(0.1000mol/L , 20.00mL) 1.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2.滴定曲线的形状 3.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 4.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别式续强碱滴定弱酸1.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 1) V b = 0[ H + ] = C a K a = 1.8 ×10 −5 × 0.1000 = 1.34 ×10 −3 mol / LpH = 2.88(2)Vb < Va :HAc + NaAcSP前0.1% 时 ,已加入NaOH 19.98mLC AC − Cb pH = pK a + lg = pK a + lg ⇒ pH = 7.76 Ca C HAC 20.00 − 19.98 C HAC = . × 01000 = 5.0 × 10 −5 mol / L 20.00 + 19.98 19.98 C AC − = × 01000 = 5.0 × 10 − 2 mol / L . 20.00 + 19.98续强碱滴定弱酸(3)Vb = Va :HAc →NaAc0.1000 Cb = = 0.05000mol / L 2 Kw − [OH ] = K b Cb = Cb KapOH = 5.27⇒ pH = 8.73(4)Vb > Va :NaOH + NaAc SP后0.1% 时 ,已加入NaOH 20.02mL[OH ]−Vb − Va 20.02 − 20.00 = ⋅ Cb = × 0.1000 Vb + Va 20.02 + 20.00 = 5.0 × 10 −5 mol / LpOH = 4.30⇒ pH = 9.70续强碱滴定弱酸2.滴定曲线的形状• • • • • •滴定前,曲线起点高 滴定开始, [Ac-]↓ ,⊿pH↑ 随滴加NaOH↑,缓冲能力↑, ⊿pH微小 滴定近SP,[HAc]↓,缓冲能力 ↓↓,⊿pH↑↑ SP前后0.1%,酸度急剧变化, ⊿pH =7.76~9.7 SP后,⊿pH逐渐↓(同强碱滴强酸)续强碱滴定弱酸3.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 影响因素:被滴定酸的性质,浓度 C一定, Ka↓,Kt↓,⊿pH↓(见P72图4-6) Ka一定,C↓,⊿pH↓(滴定准确性越差) 指示剂的选择: ⊿pH =7.74~9.7,选碱性范围变色的酚酞,百里酚酞 4.弱酸能被准确滴定的判别式: Ca •Ka≥ 10-8判断能否以强碱直接滴定某一已知浓度和强度的弱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