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二十二新闻两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1、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2、探究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探究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公元1997》)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生答)对,它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唱出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的期盼。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么会涉及到回归的问题呢?课前让大家查找了香港的历史问题的资料,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呢?(明确:《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代领导人为收回香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全世界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余名记者齐聚香港,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典。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二、预习检测:字形辨识沧(cāng)沧桑沸(fèi)沸腾镶(xiāng)镶嵌瞩(zhǔ)瞩目跄(qiàng)踉跄拂(fú)拂袖壤(rǎng)土壤嘱(zhǔ)嘱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看看作者依次交代了哪些内容?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用以下判断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①课文对交接仪式的过程既有详写,也有略写。
②课文结尾补充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成员及记者人数。
③交接仪式过程中,作者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主席讲话。
④作者对查尔斯王子讲话和江泽民主席讲话都作了详写。
明确:①、导语部分是略写,主体部分是详写。
②、结语部分补充交代了这些内容,③、主体部分交代了交接仪式的进程,这三点是详写。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二十二《新闻两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二十二《新闻两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二十二《新闻两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新闻的体裁特点。
2、比较阅读的方法,活跃思维,扩大视野。
ﻫ3、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ﻫ学习重点:目标2、3。
ﻫ学习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合作。
教学用具:多媒体。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is the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he book is theladder of human progress." I hopeyou can 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 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is 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are developingrapidly, all of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 wayofpeople's stu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are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 adocument, but as long as youstill have such asmall persistence,youwill continue togrow andprogress. When the complex world leads us to chase out,reading an article or doingaproblem makesuscalm downandreturnto ourselve s. Withlearning, wecanactivate 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belief,keep our purespiritualworld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the externalworld.。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明确新闻概念听歌曲《香港,别来无恙》导入本课,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香港回归、政权交接的盛况,我们先了解新闻。
屏显新闻的知识点。
二、整理消息内容1、香港回归发生在1997年7月1日,哪些同学出生在这一年?2、你的出生对于你的家庭来讲是件喜事,而香港的回归不仅是喜事,还是一件盛事,一件让我们扬眉吐气的事,一件让我们无比自豪的事,我们为何扬眉吐气?3、香港回归意义如此重大,那政权交接仪式肯定很隆重,请快速浏览6-25小节,整理出政权交接仪式的流程。
先提示(时间+事件)再举例:6月30日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小结:这部分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仪式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做到了详略得当。
三、解读消息结构1、仪式的整个流程和内容我们已知晓,如果这些消息内容只允许用几小段来传达,你会选取哪些信息要点呢?学生1:时间。
学生2:香港回归了这个事。
学生3:地点。
教师追问: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件万人瞩目的历史事件,那一定具有很大的——“意义”2、本消息的1-5小节正是抓住这些要点来写的,让我们来齐读一下。
3、如果只允许你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传达这个事件,你又会怎么做呢?小结:用短语高度概括消息精髓的题目,在消息中被称为“标题”;用一句话到几小段话简要概述信息精华的,则叫“导语”;导语之后具体叙述消息内容的部分叫做“主体”。
除此还有背景、结语。
本消息的26-29小节就是结语,他交代了参加仪式的其他人员和记者人数。
教师边板书边明确消息结构的五部分。
四、了解消息特点1、有人认为把标题中“隆重”一词删去并不影响信息的传达,还使标题更精练。
你怎么看待?学生1:香港回归是件让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事,是万人瞩目的事。
教师提升:隆重一词既是不凡事件的特点的真实反映,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2、小结:作者正是抓住了这则消息意义重大的特点,扣住“隆重”一词来写的,它不仅体现在同学们选读的细节上,也体现在了结构上。
22 新闻两篇一、教学目标了解消息的特点,学习课文简明生动的语言;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检查生字词。
荻dí港获huò得锐不可当dāng 当dàng真要塞sài阻塞sè堵塞sè歼jiān灭阡qiān陌纤xiān维溃kuì退匮kuì乏馈kuì赠2.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渡江战役的资料。
【目标展示】了解消息的特点,学习课文简明生动的语言;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导入新课】师朗诵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师讲解: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报道渡江战役的新闻。
(板书课题。
)【新知研习】(一)自读感知,整体把握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分析主体部分的层次。
本文按消息的结构特点来写,标题、导语、主体,层次清楚,堪称典范。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句),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这一部分是导语。
第二部分(从"20日夜起"到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大意义。
这是主体部分,以具体的时间、地点、人数说明我军兵分三路渡江的情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渡江人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提问:这篇消息的标题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的标题只有正题,没有引题、副题。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的一篇新闻体知识,本课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新闻的文体知识,掌握新闻的特点,学习新闻的写作。
通过新闻的描写感受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历史的积淀。
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新闻文体写作。
1.多媒体课件;2.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
一、内容分析1.香港资料香港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
北隔深圳河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相接。
西与澳门隔海相望,相距仅60公里左右。
面积 1092平方公里。
英国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代领导人为收回香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全世界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余名记者齐聚香港,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典。
2. 题目解说本文是由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的一篇新闻报道,刊登在1997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
这篇新闻报道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阐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把握新闻六要素明确:时间 1997年6月30日23点42分——7月1日0点12分(30分钟)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人物中英领导在内的4000多位中外嘉宾事情的起因根据中英协议,中国要收回香港主权经过按照时间的顺序,理清交接仪式的经过结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顺利结束经过:6月30日23时42分中英仪仗队入场,吹礼号23时46分双方领导入场,步入主席台主礼台仪仗队举枪礼后查尔斯王子讲话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降落7月1日0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升起接着江泽民主席讲话随后中英领导握手合影0点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三、划分本则新闻的结构学生明确目标,思考后明确:导语(1-5):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主体(6-25):政权交接仪式全过程结语(26-29):交代出席仪式的其他人员及各国记者人数四、对比升华157年前,我们失去了香港,157年后,我们又重新拥有了她,这种失而复得,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