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思维训练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20
幼儿园课件《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认知发展特点,选取了教材《幼儿数学思维训练》中第六章“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作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并进行分类,学习包含关系,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多角度分类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包含关系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
3.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运用包含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磁性板等。
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棒、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超市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的各种商品,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超市里的商品可以怎样分类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超市商品为例,讲解多角度分类的方法,如:按照用途、形状、颜色等进行分类。
同时,引导幼儿发现包含关系,例如:水果包含苹果、香蕉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幼儿动手操作,将学具进行多角度分类,并在磁性板上展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讨论哪种方法更合理。
引导幼儿发现包含关系,并学会运用。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
六、板书设计1. 《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2. 内容:分类方法:用途、形状、颜色等包含关系:水果苹果、香蕉等3. 示例:超市商品分类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进行多角度分类。
(2)用包含关系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
2. 答案:(1)示例:按照用途分类:餐具、文具、玩具等;按照形状分类: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幼儿园课件《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教材《思维训练》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多角度分类的概念,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进行分类;掌握包含关系,能够识别事物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多角度分类的概念,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 掌握包含关系的概念,能够识别并运用到实际生活。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分类卡片。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你们觉得这个房间怎么样?我们可以怎么整理它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让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2)教师拿出一个包含关系的大象和象鼻子的模型,引导幼儿理解包含关系。
3. 随堂练习(5分钟)(1)分发分类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物品进行多角度分类。
(2)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包含关系并说出来。
4. 动手操作(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水果、动物等,用彩纸、画笔等学具制作多角度分类卡片。
六、板书设计1. 多角度分类: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包含关系:大象象鼻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里的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用画笔记录下来。
答案:略2. 拓展延伸: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找出更多的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并与家长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了多角度分类及包含关系。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应用,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