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 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章节K-O)
- 格式:pdf
- 大小:377.13 KB
- 文档页数:56
新CCAR-121部全解读《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的第二次修订从今年6月1日起已经开始施行。
新的CCAR-121部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民航运行管理的一件大事。
为什么要对CCAR-121部进行第二次修订修订后的CCAR-121部与以往有哪些不同修订CCAR-121部的来龙去脉1999年5月,民航总局发布了《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FS),这是中国民航第一部关于公共航空运输运行管理的规章。
根据规章要求,所有从事公共运输的航空公司在规章发布的两年内通过了运行合格审定。
这些年,取得运行合格证的承运人按照CCAR-121FS实施运行,较好地保证了运行安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大众提供了安全的航空运输服务。
CCAR-121FS的发布和实施,提高了我国民用航空运输飞行的整体安全水平,推动了我国民航与国际民航的接轨和交流。
1999年下半年,国际民航组织根据全球安全监督审计计划,对我国民用航空运行进行审计,在其审计报告中,对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同时也向民航总局提出修订规章的建议,诸如修订规章中某些部分和标准,增加资源配置,加强监督检查等。
根据这些建议,民航总局于2000年7月18日,发布民航总局令第92号,对CCAR-121部中关于合格证持有人的管理人员职位设置、双发飞机的延伸飞行和驾驶员熟练检查的标准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随着民航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履行国务院赋予民航总局对航空安全的监管职责,确保民用航空能够满足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规建设,以法律法规为依托,提高航空运输安全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而作为规范运输航空公司的运行管理分量最重的CCAR-121部的第二次修订和发布,尤其迫切。
五大类不同细解新CCAR-121部1.此次修订重新设定了适用范围和运行种类。
CCAR-121部原适用范围为使用最大起飞全重在5.7吨以上的多发飞机,从事国内、国际定期或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经营活动的承运人。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关于《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征求意见的函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
•【公布日期】2023.11.30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征
求意见的函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航空公司:
为跟进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和建议措施附件6第1部分相关要求,结合行业发展管理需要,我司制订了《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 R8),现面向行业和公众征求意见。
相关征求意见稿及意见反馈表可从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互动交流”-“意见征集”栏目下载。
请各单位组织人员认真研究,并于2023年12月31日前按表格格式反馈意见及建议至邮箱********************.cn,邮件标题标注为“CCAR-121部规章反馈意见”。
也欢迎任何个人反馈意见与建议。
附件:《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 R8)修订稿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2023年11月30日。
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A章总则第129.1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运行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运行合格审定和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运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则。
第129.3条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a)持有外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颁发的批准其实施公共航空运输飞行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b)使用飞机或者直升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起降,实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飞行。
第129.5条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a)公共航空运输: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为他人提供旅客、行李、邮件或者货物运送服务的行为。
(b)定期公共航空运输:按照承运人预先公布的起飞时间、起始地点和终止地点实施的公共航空运输。
包括公布航班时刻表的定期航班运输,以及在定期航班运输的航线上临时增加的、预先确定起飞时间并告知旅客的加班运输。
不包括承运人与客户协商确定上述时间和地点的公共航空运输包机飞行。
(c)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除定期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公共航空运输。
(d)湿租:按照租赁协议,承租人租赁飞机时携带出租人一名或者多名机组成员的租赁。
(e)主任监察员:由民航地区管理局指定的代表其签署运行规范的人员。
第129.7条运行合格审定和监督检查的基本要求(a)本规则第129.3条规定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应当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指定管辖权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按照本规则实施的运行合格审定,取得民航地区管理局颁发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规范》(以下简称运行规范),方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公共航空运输飞行。
(b)《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规范》的持有人(以下简称运行规范持有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公共航空运输飞行应当遵守下列文件中的相应规定:(1)本规则以及按本规则颁发的运行规范;(2)《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其附件一《人员执照的颁发》、附件六《航空器运行》、附件八《航空器适航性》的标准条款;(3)《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和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中对外国民用航空器进行运行管理、安全管理、安全保卫和空中交通管制的相关规定;(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是指航空主管部门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审定和认证的一套规范。
其目的是确保航空运输安全,保护乘客和货物的权益,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
一、规则适用范围规则适用于从事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的承运人,包括定期航班和包机运输。
该规则将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和相关国内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修订。
二、审定条件1.承运人必须具备维护飞机空气适航、飞行标准、机组服务和地面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2.承运人的管理机构和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且能够有效执行安全管理系统和运行控制。
3.承运人必须拥有适航合格的飞机、设备和工具,并且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查。
4.承运人必须制定并执行紧急情况应对预案,包括但不限于飞机事故、劫机、疫情等。
5.承运人必须配备合格的机组人员,包括飞行员、机械师、空乘人员等,并且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审定程序1.承运人向航空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包括相关材料和证明文件。
2.航空主管部门对承运人进行资格审核,审核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机构、操作人员、飞机空气适航、飞行标准等。
3.航空主管部门组织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飞机和设备的适航性、维护记录、安全管理系统等。
4.航空主管部门组织面试和模拟飞行考试,对承运人的机组人员进行能力评估。
5.承运人根据航空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进行改进和完善,如有必要,要重新提交申请。
6.航空主管部门根据承运人的改进情况,决定是否批准其运行合格。
四、审定后的要求1.承运人获得运行合格后,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运营,确保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2.承运人必须按照规定的频次和要求,对机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技能和知识的更新和提高。
3.承运人必须配备并维护适航合格的飞机和设备,及时更新和修复。
4.承运人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
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作者:张露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1部法律(《民用航空法》)、27部行政法规和行政法规性文件以及115部现行有效规章组成的多层次的民航法规体系框架。
第一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发布。
第二层次:行政法规国务院通过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民用航空行政法规。
如:《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等。
第三层次:民航规章CCAR-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 即中国民航规章的缩写,也是指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目前,中国民航管理的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企业全部按照CCAR的要求来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管理体系。
CCAR共有上百部,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各公司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
民航局局长以民航局令发布的各类民用航空规章。
如:CCAR121部、CCAR145部等现行规章及规章性文件分类目录1、行政规则《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CCAR-12LR-R1)《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CCAR-183)2、航空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3)3、航空人员《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9)4、空中交通管理《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3)5、一般运行规则《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我公司目前执行CCAR-91运行规范,属通用航空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规定》(CCAR-91FS-II)《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CCAR-97FS)6、运行合格审定《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我公司现正筹备CCAR-135运行合格审定工作,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7、学校及经审定合格的其它部门《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8、机场《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9、经济与市场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CCAR-289TR-R1)10、航空安全信息与事故调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 CCAR-396 )《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调查规定》(CCAR-395-R1 )11、航空安全保卫《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CCAR-332)其他规章介绍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CCAR-11LR-R2)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CCAR-12LR-R1)三、《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规定》(CCAR-18R2)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CCAR-12中有描述。
适航管理复习提纲1.民用航空产品是指:民用航空器航空发动机螺旋桨2.民用航空器是指除执行()任务之外的航空器军事海关警察3.适航性事以预期运行环境的航空器使用限制为界定条件的;(预期运行环境包括:大气、机场、航路、空管。
使用限制包括:速度、高度、重心、重量)4.航空器必须始终()才能称其是能适航的符合其型号设计并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5.适航标准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6.中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机构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____民用航空总局负责7.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是()。
国务院主管全国民航事务的直属机构8.适航管理的对象和最终目标是()。
航空器9.第一部最完整,最重要的国际航空法典是____巴黎公约10. ICAO的中文名称()。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11.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正式成立于:1947年12.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大会13.<<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附件中大部分是由()负责编写的。
空中航行委员会14.<<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一的名称是()。
人员执照的颁发15.中国民航法规体系中属于国家法律,具有最高效力的是哪一部?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6.国务院通过的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的关于民用航空行政法规为中国民航法律体系的____第二层次民用航空行政法规是____由国务院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民航总局发布的,为民航法律体系的第二层次17.民航总局局长以总局令发布的是什么法____中国民用航空规章18.制定民用航空飞机标准及管理规章的职责属于()。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9.负责对所辖地域的民用航空事务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属于()。
民航地区管理局20.民航地区管理局共设置了多少个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____33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从事飞行的民用航空器,应当携带下列文件()。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首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需要满足一系列资质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航空公司必须持有国家民航局颁发的航空运输经营许可证;航空公司必须拥有适航证书,证明其使用的大型飞机符合适航要求;航空公司必须具备适当数量和适任的飞行人员和地面服务人员;航空公司必须具备适当的安全管理体系,并进行定期的安全运营审查等。
只有满足这些资质要求,承运人才能被认定为运行合格。
其次,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需要遵守一系列运行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涵盖了飞行操作、飞机维护、乘客安全等方面。
例如,飞行操作方面,航空公司需要制定飞行操作手册,明确飞行员的职责和操作流程,并确保飞行员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飞机维护方面,航空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体系,确保飞机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乘客安全方面,航空公司需要制定紧急事件处理流程,提供安全培训,并建立投诉处理机制等。
此外,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监控体系通过监测、评估和纠正运输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和风险,确保运行合格。
安全管理体系则通过分析和评估安全风险,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航空公司需要建立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分析系统,不断改进运行安全和服务质量。
最后,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还需要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监管部门会定期对航空公司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行符合规定。
航空公司需要向监管部门报告运营情况,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并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和改进。
总之,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是确保运输安全和维护乘客权益的重要规定。
这些规则对航空公司的资质、运营规范、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通过监管和审查,确保航空公司的运行合格。
这不仅有助于保障乘客的安全和权益,也促进了航空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交通运输部关于《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政策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04.15•【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政策解读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交通运输部2024年第7号令,以下简称CCAR-121部),于2024年4月13日起正式实施。
为便于有关单位和个人更好地理解CCAR-121部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CCAR-121部是民航飞行标准领域的一部重要规章,规范了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确保其达到并保持规定的运行安全水平。
CCAR-121由交通运输部于2017年9月发布,2020年5月和2021年3月作了两次局部修改。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国家整体安全观的新要求,对标国际民航公约附件近年来更新的政策和标准,促进新形势下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对CCAR-121部进行了系统性修订。
二、主要内容此次CCAR-121部修订,除针对国际民航公约附件的新变化进行了国内规章转化外,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运输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飞行运行管理体系、持续适航管理体系、人员资质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管理政策和标准进行了梳理和完善,具体内容如下:(一)在运输航空公司准入条件方面,根据目前行业运行实践和国产飞机发展情况,结合通航法规体系重构的制度安排,调整CCAR-121部的适用范围为“多发涡轮驱动的运输类飞机”,提高CCAR-121部运输航空公司的准入门槛和运行安全标准,以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二)在运输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增加了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和条件要求,细化了对安全管理体系和落实岗位责任的相关政策,全面落实“三管三必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号——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6.03.04•【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号•【施行日期】2016.04.04•【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号《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已于2016年2月23日经第3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部长杨传堂2016年3月4日修订记录1999年5月5日公布2000年7月18日第一次修订2005年2月25日第二次修订2006年10月30日第三次修订2016年4月4日第四次修订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A章总则第121.1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保证其达到并保持规定的运行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则。
第121.3条适用范围(a)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航空运营人实施的下列公共航空运输运行:(1)使用最大起飞全重超过5,7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定期载客运输飞行;(2)使用旅客座位数超过30座或者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3)使用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全货物运输飞行。
(b)对于适用于本条(a)款规定的航空运营人,在本规则中称之为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
(c)对于按照本规则审定合格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授权相关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按照审定情况在其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中批准其实施下列一项或者多项运行种类的运行:(1)国内定期载客运行,是指符合本条(a)款第(1)项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两点之间的运行,或者一个国内地点与另一个由局方专门指定、视为国内地点的国外地点之间的运行;(2)国际定期载客运行,是指符合本条(a)款第(1)项规定,在一个国内地点和一个国外地点之间,两个国外地点之间,或者一个国内地点与另一个由局方专门指定、视为国外地点的国内地点之间的运行;(3)补充运行,是指符合本条(a)款第(2)、(3)项规定的运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编号:AC-121-17R1下发日期:2009年4月2日编制部门:航务管理处批准人:XXX特殊机场的分类标准及运行要求1、目的1.1本通告是对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121部469条“机长的特殊区域、航路和机场合格要求”中特殊机场的进一步解释。
1.2本通告为航空承运人确定特殊机场名单及在特殊机场运行提供指导。
1.3本通告供局方对航空承运人确定的特殊机场进行审批和监察时使用。
2、适用范围本通告适用于按CCAR-121部运行的航空承运人。
3、相关规章、规定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21.113、121.459、121.469条。
AC-121-001R1《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121部/第135部运行规范》标准格式B0039、C0003、C0053条。
4、背景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O章“机组成员的合格要求”121.469条“机长的特殊区域、航路和机场合格要求”对机长的特殊机场资格做出了规定。
为了便于航空承运人确定特殊机场名单,制定在特殊机场运行的政策和对机长的资格要求,参照FAA和EASA的有关资料,并结合我国机场的具体特点及我国航空承运人在国外机场的运行情况,制定本咨询通告。
5、定义特殊机场是指机场区域飞行环境复杂、机场保障条件不足,为保证飞行安全,需要采取特别应对措施的机场。
针对机场的某些具体特点,可采用文字和图示予以提醒,而无需采取特别应对措施的机场,不算作特殊机场。
6、特殊机场的分类标准及机长的资格要求航空承运人应当按照以下标准确定特殊机场,并按照相应的要求确定机长的运行资格。
6.1 特殊机场是指具有下列一个或多个因素的机场:a.机场位于山谷、山腰或山顶等地,净空条件差。
b.机场当地气象条件恶劣(如:风切变、紊乱气流等),或云高和能见度变化迅速(如:平流雾等)。
c.因地形、障碍物或其它原因导致非标准进近着陆程序和起飞离场程序(如:反向着陆、通场下降高度后着陆、仪表引导系统进近、航向道偏置进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35号——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7.12.18•【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35号•【施行日期】2018.01.29•【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35号《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已于2017年12月13日经第24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月29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2017年12月18日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A章总则第129.1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运行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运行合格审定和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运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则。
第129.3条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a)持有外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颁发的批准其实施公共航空运输飞行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b)使用飞机或者直升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起降,实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飞行。
第129.5条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a)公共航空运输: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为他人提供旅客、行李、邮件或者货物运送服务的行为。
(b)定期公共航空运输:按照承运人预先公布的起飞时间、起始地点和终止地点实施的公共航空运输。
包括公布航班时刻表的定期航班运输,以及在定期航班运输的航线上临时增加的、预先确定起飞时间并告知旅客的加班运输。
不包括承运人与客户协商确定上述时间和地点的公共航空运输包机飞行。
(c)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除定期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公共航空运输。
(d)湿租:按照租赁协议,承租人租赁飞机时携带出租人一名或者多名机组成员的租赁。
(e)主任监察员:由民航地区管理局指定的代表其签署运行规范的人员。
航空安全员-判断题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可适用于境外依法设立但通航我国的航空运营人。
2、多发飞机实施的全货物运输飞行不适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3、所有多发飞机实施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都应适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4、国内定期载客运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两点之间的运行,或者一个国内地点与另一个由局方专门指定视为国内地点的国外地点之间的运行。
5、国际定期载客运行,是指在一个国内地点和一个国外地点之间,两个国外地点之间,或者一个国内地点与另一个由局方专门指定视为国外地点的国内地点之间的运行。
6、当《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所提出的标准高于其他民航管理规章时,只要执行了其中较低标准的,即应视为合规。
7、《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仅适用于承运人,不适用于承运人所载运的人员如普通旅客等。
8、根据《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规定,载运邮件的飞行,视为载运货物飞行。
9、根据《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规定,对于同时载运旅客和货物的飞行,视为载运旅客飞行,但应当同时满足该规则中有关货物运输条款的要求。
10、除经民航局批准外,合格证持有人不得湿租境外航空运营人或者境内未按照《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批准运行的航空运营人的飞机。
11、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若要租赁境外航空运营人的飞机的,只能以干租的方式实施,不得湿租。
12、除经局方批准外,按照《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运行的载客飞机应当在每个厕所装备烟雾探测系统或者等效装置,并能在驾驶舱提供警告灯光,或者在客舱中提供易于客舱机组发现的警告灯光或者音响警告。
13、根据《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在厕所装备烟雾探测系统或者等效装置的载客飞机,无需在每个厕所每个处置纸制品或者废物的容器内装备内置式固定灭火器。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2017修订)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2017修订)【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9号【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发布日期】2017.09.04【实施日期】2017.10.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9号)《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已于2017年8月29日经第14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0日起施行。
部长2017年9月4日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999年5月5日公布2000年7月18日第一次修订2005年2月25日第二次修订2006年10月30日第三次修订2016年3月4日第四次修订 2017年9月4日第五次修订)目录A章总则第121.1条目的和依据第121.3条适用范围第121.5条定义第121.7条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第121.9条飞机的湿租第121.11条境外运行规则B章运行合格审定的一般规定第121.20条运行合格证及其运行规范第121.21条运行合格证及其运行规范的申请和颁发程序第121.23条运行合格证及其运行规范的颁发条件第121.25条运行合格证及其运行规范的内容第121.27条运行合格证及其运行规范的有效性第121.29条运行合格证及其运行规范的检查第121.31条运行合格证的修改第121.33条合格证持有人保存和使用运行规范的责任第121.35条运行规范的修改第121.37条申请人的责任C章管理运行合格证持有人的一般规定第121.41条监察和检查的实施第121.42条安全管理体系第121.43条按照本规则实施运行所必需的管理人员和机构第121.45条管理人员的合格条件第121.47条运行的近期经历第121.49条主运营基地、飞行基地和维修基地第121.51条合格证持有人名称的使用第121.53条按照军方合同实施运行的偏离批准第121.55条实施应急运行的偏离批准第121.57条遵守运行合格证及其运行规范的要求E章国内、国际定期载客运行航路的批准第121.91条航路批准的基本要求第121.93条航路宽度第121.95条必需的机场资料第121.97条通信设施第121.99条气象服务第121.101条航路导航设施第121.103条飞行签派中心第121.105条地面服务F章补充运行的区域和航路批准第121.113条航路和区域要求概则第121.115条航路宽度第121.117条必需的机场资料第121.119条气象服务第121.121条航路导航设施第121.123条地面服务第121.125条飞行跟踪系统第121.127条飞行跟踪系统要求G章手册的要求第121.131条手册的制定和保存第121.133条手册内容总体要求第121.135条手册的分发和可用性第121.137条飞机飞行手册H章飞机的要求第121.151条飞机的基本要求第121.153条飞机的审定和设备要求第121.155条禁止使用单台发动机飞机第121.157条飞机的航路类型限制第121.159条飞机的运行验证试飞第121.161条应急撤离程序的演示I章飞机性能使用限制第121.171条用语定义第121.173条概则第121.175条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重量限制第121.177条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起飞限制第121.179条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航路限制--所有发动机工作第121.181条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航路限制--一台发动机不工作第121.183条型号合格审定为四台或者四台以上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航路限--两台发动机不工作第121.185条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着陆限制--目的地机场第121.187条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着陆限制--备降机场第121.189条涡轮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起飞限制第121.191条涡轮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航路限制--一台发动机不工作第121.193条三台或者三台以上涡轮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航路限制--两台发动机不工作第121.195条涡轮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着陆限制--目的地机场第121.197条涡轮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着陆限制--备降机场J章特殊适航要求第121.211条总则第121.213条旅客座椅间距第121.215条在客舱内装货第121.217条在货舱内装货K章仪表和设备要求第121.301条概则第121.305条飞机仪表和设备第121.307条发动机仪表第121.308条厕所防火第121.309条应急设备第121.310条附加应急设备第121.311条座椅、安全带和肩带装置第121.312条座舱内部材料第121.313条其他设备第121.314条货舱和行李舱第121.315条驾驶舱检查单第121.316条燃油箱第121.317条旅客告示第121.318条机内广播系统第121.319条机组成员机内通话系统第121.320条高度保持和警告系统第121.323条夜间运行的仪表和设备第121.325条仪表飞行规则运行的仪表和设备第121.327条活塞发动机飞机用于生命保障的补充供氧要求第121.329条涡轮发动机飞机用于生命保障的补充供氧要求第121.331条具有增压座舱的活塞发动机飞机应急下降和急救用的补充氧气要求第121.333条具有增压座舱的涡轮发动机飞机应急下降和急救用的补充氧气要求第121.335条氧气设备的标准第121.337条防护式呼吸装置第121.339条跨水运行的飞机的应急设备第121.341条结冰条件下运行的设备第121.342条空速管加温指示系统第121.343条飞行数据记录器第121.345条无线电设备第121.346条空地双向数据通信系统第121.347条地标领航的航路上目视飞行规则运行的无线电设备第121.349条仪表飞行规则运行或者非地标领航的航路上目视飞行规则运行的无线电设备第121.351条延伸跨水运行和某些其他运行的无线电设备第121.352条快速存取记录器或等效设备第121.353条无人烟地区上空飞行的应急设备第121.354条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第121.355条使用特殊导航方法的运行所用的设备第121.356条机载防撞系统第121.357条机载气象雷达设备要求第121.358条低空风切变系统的设备要求第121.359条驾驶舱话音记录器第121.360条近地警告/下滑道偏离警告系统第121.361条飞机标记和标牌的文字要求L章飞机维修第121.362条总则第121.363条适航性责任第121.365条合格证持有人的维修系统第121.366条维修工程管理手册第121.367条飞机维修方案第121.368条可靠性方案第121.371条维修系统的机构和人员第121.372条培训大纲和人员技术档案第121.373条飞机的修理和改装第121.375条飞机的适航性检查第121.379条飞机放行第121.380条维修记录M章机组成员和其他航空人员的要求第121.381条航空人员的条件及限制第121.383条飞行机组的组成第121.385条飞行机械员第121.391条客舱乘务员第121.393条在经停站旅客不下飞机时对机组成员的要求第121.395条飞行签派员第121.397条紧急情况和应急撤离职责N章训练大纲第121.401条训练的基本要求第121.402条实施训练的特殊规定第121.403条训练大纲的制订要求第121.405条训练大纲及其修订的批准第121.407条飞行模拟机、客舱模拟器和其他训练设备的批准第121.409条使用飞行模拟机、客舱模拟器和其他训练设备的训练课程第121.411条航空检查人员和教员的资格第121.413条航空检查人员和教员的训练第121.415条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的训练要求第121.417条驾驶员初始、转机型和升级训练的进入条件第121.419条机组成员的应急生存训练第121.421条机组成员和飞行签派员的差异训练第121.422条机组成员的保安训练第121.423条驾驶员、飞行机械员的初始、转机型地面训练和驾驶员的升级地面训练第121.429条客舱乘务员的初始和转机型地面训练第121.431条飞行签派员的初始和转机型地面训练第121.433条驾驶员的初始、转机型和升级飞行训练第121.435条飞行机械员的初始和转机型飞行训练第121.439条定期复训O章机组成员的合格要求第121.451条概则第121.453条驾驶员的执照要求第121.455条必需的训练第121.457条新机型和新职位上的运行经历要求第121.459条驾驶员的使用限制和搭配要求第121.461条驾驶员的近期经历要求第121.463条航线检查第121.465条熟练检查第121.467条机长的区域、航路和机场合格要求第121.469条机长的特殊区域、航路和机场合格要求第121.471条飞行机械员的合格要求第121.475条客舱乘务员的搭配要求第121.477条客舱乘务员的合格要求第121.479条飞行机组成员的英语要求P章机组成员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第121.481条概则第121.483条飞行机组的飞行时间限制第121.485条飞行机组的飞行值勤期限制第121.487条飞行机组的累积飞行时间、值勤时间限制第121.491条客舱乘务员的飞行值勤期限制第121.493条客舱乘务员的累积飞行时间、值勤时间限制第121.495条机组成员休息时间的附加要求Q章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和值勤时间限制第121.501条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第121.503条飞行签派员的值勤时间限制R章高级训练大纲第121.504条目的和资格要求第121.505条高级训练大纲的一般要求第121.506条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第121.507条定义第121.508条高级训练大纲的批准第121.509条基础理论课程。
01Contents目 录0203《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自1999年颁布施行以来,一共进行了四次修订,对行业持续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国内民航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民航公约附件的修订及其他民航发达国家规章修订的情况,民航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五次修订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了行业意见,并根据有关行业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订。
在根据合法性审查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订后,形成了规章修订送审稿。
2017年8月29日,经交通运输部第14次部务会审议通过,于9月4日公布。
02Contents 目 录010303Contents 目 录0102(a) 本条适用于波音737-300、波音767-200 、BAe146-100/200型飞机和1987年6月1日后取得型号合格证/型号认可证的运输类涡轮动力飞机,且其载量在初始合格审定或之后改进型达到:(1) 最大审定旅客座位数为30或以上,或(2) 最大商载为3400千克(7,500磅)或以上。
(b) 2016年1月1日起,合格证持有人不得运营飞机,除非满足了如下要求:(1) 针对易于产生疲劳裂纹并危及飞行安全的飞机基准结构(疲劳关键结构),合格证持有人的维修方案必须包含经局方批准的符合损伤容限要求的检查和程序。
(2) 针对修理与改装对飞机疲劳关键结构(包括疲劳关键基准结构和疲劳关键改装结构)以及本条款b(1)段要求的检查的不利影响,合格证持有人的维修方案必须包括经局方批准的处理方法。
(3) 针对本条款(b)(1)和(b)(2)段中所要求的维修方案的修改,以及针对这些修改的任何修订,必须提交局方审查并获得批准。
(ICA)必须满足CCAR-25部附录H的H25.5(a)(1)和(b)段的要求(2) 对于要求满足规章§25.1729条规定的飞机,相应的EWIS持续适航文件(ICA)必须满足CCAR-25部附录H的H25.4条和H25.5的要求。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为保障公共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有效性,国际民航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规定,包括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进行审定。
以下是有关这一审定规则的详细内容。
首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审定需遵循国际民航组织的规章和标准。
国际民航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国际民航事业的发展,其制定的规章和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民航机构。
因此,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必须遵守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并确保其运行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在审定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评估承运人的组织结构、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职权,并核实其能否有效管理运营活动。
此外,还需评估承运人的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
2.设备和设施:评估承运人的飞机、地面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包括飞机的安全性能、维护保养情况和地面设施的安全和使用情况。
3.人员资质和培训:评估承运人的飞行员、机组人员和地面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包括其所具备的技能和经验是否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4.运行程序和规程:评估承运人的运行程序和规程是否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包括运行手册、规章制度和飞行操作程序等。
5.安全管理系统:评估承运人的安全管理系统是否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的安全风险,包括事故调查和报告制度、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等。
最后,针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审定,应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持续符合审定要求。
此外,还应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便于各国民航机构之间进行合作和协调,共同促进公共航空运输的安全和发展。
总之,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审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公共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相关机构应遵循国际民航组织的规章和标准,综合考虑组织架构、设备设施、人员资质和培训、运行程序和规程、安全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承运人持续符合审定要求,并采取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措施,以推动公共航空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