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驾驶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23.47 KB
- 文档页数:15
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注意力和技术的活动。
为了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必须掌握一些防御性驾驶技巧。
本文将介绍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安全性。
1. 保持安全距离保持安全距离是防止交通事故的关键。
驾驶员应与前方车辆保持足够的车距,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应对突发情况。
适当的车距根据车速而定,一般建议在城市道路上保持至少两秒的车距,高速公路上则需要保持更大的距离。
2. 注意观察盲区盲区是指驾驶员视线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区域。
在转弯、变道或并线时,驾驶员应当时检查盲区,确保自己及其他车辆的安全。
可以通过调整后视镜和肩膀旋转的方式来观察盲区,此举可以避免与其他车辆的碰撞。
3. 注意交通标志和信号交通标志和信号是路上的指示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指引。
驾驶员需要时刻关注交通标志和信号,确保自己按照规则行驶。
特别是红绿灯,驾驶员应当遵守信号,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4. 保持稳定车速稳定的车速对于驾驶安全至关重要。
不论是在城市路段还是高速公路上,驾驶员都应当保持稳定的速度。
过高或过低的车速都会增加事故风险。
与其他车辆保持合理的车速差距,避免频繁加速和减速。
5. 提前合理预判提前合理预判能够帮助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安全地应对各种交通情况。
预判前方的路况、车辆行为和行人动向,并做出相应调整。
例如,在交叉口前提前减速,以防止发生碰撞。
6. 不使用手机使用手机是驾驶中最常见的危险行为之一。
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应避免使用手机,以免分散注意力。
若需要使用手机,应停车或使用蓝牙设备来接听电话。
7. 遵守规定遵守交通规定是每个驾驶员的义务。
驾驶员必须遵守速度限制、让行规则和交通信号。
不仅可以维护驾驶员自身的安全,还能保障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利益。
8. 保持冷静在驾驶过程中,保持冷静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其他驾驶员的不规范行为或发生的意外情况,保持冷静可以帮助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反应,并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以上是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希望能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安全性。
防御性驾驶概念、守则、措施及驾驶员需具备的能力日趋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
交通安全工作影响因素既有车辆设备因素,既有驾驶员本身的驾驶素质与安全技能的因素,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驾驶员本身的驾驶素质与安全技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什么是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流行于英、美等国家,现广为世界性所采用,成效显著。
它不是套教人开车的技术,而是一套技巧,系统地令驾驶者在路上面对不同环境,具备判断路上危机的能力,使自己处于一个安全有利位置。
通俗地说,就是将不可能发生的事当作有可能发生,提前预防。
如,我们驾车和坐车时经常性遇到非机动车、五小车辆、行人横过马路于交叉路口抢行,机动车辆超速、强超、强会、超载、疲劳驾驶、占道行驶、违法乱停、交叉路口抢行等行为导致恶性事故发生,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和损失。
二、防御性驾驶的守则1、观望远方:一般驾驶员只有3-6秒的观望距离,也就是只能观察到车在3~6 秒后将要行驶到的道路的路况。
在日常的驾驶中应平时多注意培养,将观望距离延长到15秒以上,变道时要保证视野开阔。
2、洞悉四周:行车时每5〜8秒扫视侧、后视镜以洞悉四周情况,留意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
注意“盲区”位置,轻度左右摆头观察四轮汽车的死角很多,单靠后视镜判断安全是不够的,还应该轻度摆头用眼睛直接确认安全。
在查看盲区安全时要迅速确认,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倒车时若察觉到潜在危险,应下车查看,必要时要请人指挥倒车,恶劣天气、夜问驾驶时更要增大横、纵向安全距离。
3、视线灵活:开车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避免发呆和专注凝视;不能紧盯同一目标超过2秒;不能被路边景物、车内事物、身体状况、精神状况所分心。
4、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在车群中行驶;提前判断周边人和车的行为,如,变道、刹车等;倒车时要留足够的空间。
行驶中要留足安全的横向、纵向安全距离。
恶劣天气、夜间两车交会时要提前看清行进路线的状况并减速,囚视线不清不能正确判断时更要减速慢行,甚至必要时停车让行。
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导语:防御性驾驶是预测危险,远离危险的一种驾驶技术,也是一种哲学思想。
1.放眼远方(1)驾驶员的视线是安全行驶的首要保障,视力差别和观察技巧差别关系到行车安全。
(2)一般驾驶员只有3-6秒的观望时间(相互都在运动中,情况瞬息万变)。
(3)要延长你的观望时间达到15秒以上(观察技巧,例:公交车进站形成的盲区)。
(4)变道和倒车的时候更要确保视野开阔。
2.洞悉四周(1)掌握好自己的安全圈。
(2)辨别车辆四周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重点注意潜在的危险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3)改变车辆位置以增大视野,避开视野障碍(深色膜、腰线高)。
(4)任何时候都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注意后车)。
增加汽车技术知识的了解,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
详细分析汽车结构方面的致命弱点,认识容易引发事故的隐患。
行车前车辆检查三水:冷却水,雨刷水,电瓶水;三油:燃油,机油,刹车油;灯光:远近灯,煞车灯,方向灯(雾灯)。
速度:在时速160km/h的时候,原来的眼睛将相当于不到。
在时速120km/h的时候紧急制动,后排台子上的手机可以从后脑勺穿过,从嘴里出来。
在时速160km/h以上,紧急制动,副驾驶可能被安全带勒断锁骨。
在时速160km/h以及以上,轮胎应该比标准胎压高。
一般轮胎不支持时速190km/h以上的速度。
忠告: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即使没有任何限制,最好时速在160km/h以下。
(5)倒车时:注意潜伏的危险,当有疑惑时,应下车察看,如有可能,请人指挥。
盲区永远要备刹车,无论如何要当有情况来防。
3.视线灵活(1)避免发呆凝视和专注凝视;(2)避免紧盯同一目标超过两秒;(3)避免分心。
a、景物分心:风景、美女、车祸现场等。
b、车内分心:关注小孩、摆弄音响、使用手机手机。
c、身体分心:肩背疼、饥饿、尿急。
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导语:防御性驾驶是预测危险,远离危险的一种驾驶技术,也是一种哲学思想.1。
放眼远方(1)驾驶员的视线是安全行驶的首要保障,视力差别和观察技巧差别关系到行车安全。
(2)一般驾驶员只有3—6秒的观望时间(相互都在运动中,情况瞬息万变)。
(3)要延长你的观望时间达到15秒以上(观察技巧,例:公交车进站形成的盲区).(4)变道和倒车的时候更要确保视野开阔。
2。
洞悉四周(1)掌握好自己的安全圈.(2)辨别车辆四周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重点注意潜在的危险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3)改变车辆位置以增大视野,避开视野障碍(深色膜、腰线高)。
(4)任何时候都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注意后车)。
增加汽车技术知识的了解,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
详细分析汽车结构方面的致命弱点,认识容易引发事故的隐患。
行车前车辆检查三水:冷却水,雨刷水,电瓶水;三油:燃油,机油,刹车油;灯光:远近灯,煞车灯,方向灯(雾灯)。
速度:在时速160km/h的时候,原来1。
5的眼睛将相当于不到0。
4。
在时速120km/h的时候紧急制动,后排台子上的手机可以从后脑勺穿过,从嘴里出来。
在时速160km/h以上,紧急制动,副驾驶可能被安全带勒断锁骨.在时速160km/h以及以上,轮胎应该比标准胎压高。
一般轮胎不支持时速190km/h 以上的速度.忠告: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即使没有任何限制,最好时速在160km/h以下.(5)倒车时:注意潜伏的危险,当有疑惑时,应下车察看,如有可能,请人指挥。
盲区永远要备刹车,无论如何要当有情况来防。
3。
视线灵活(1)避免发呆凝视和专注凝视;(2)避免紧盯同一目标超过两秒;(3)避免分心.a、景物分心:风景、美女、车祸现场等.b、车内分心:关注小孩、摆弄音响、使用手机手机。
c、身体分心:肩背疼、饥饿、尿急.d、精神分心:斗气、想家、琢磨事情。
(4)保持眼睛移动,扩大视野–视力–视野–视觉适应–炫目(5)大多数人边缘视觉为180度,但能看清并记忆的仅中心视觉的3度。
防御性驾驶技术一、防御性驾驶概念什么是防御性驾驶呢?防御性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准确的“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而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地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即为防御性驾驶技术。
防御性驾驶背景知识介绍在国外:1952年,防御性驾驶培训最早由美国人哈罗德·史密斯开发,经过快速的发展,已有过半数的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采用了防御性驾驶培训。
如:联邦快递,埃克森美孚,强生等全球著名企业。
他们的司机在上岗前都要经过防御性驾驶培训和评估,并且每隔三年还要做一次加强的培训。
在中国大陆:防御性驾驶是个“舶来品”,有一个从“引进”到“接受”,再到“推广”的过程,一般认为起源于本世纪初。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私人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无论你在哪里驾驶,也无论你驾驶何种车辆,这些因素都将永远存在。
当驾驶员掌握了如何有效、及时地观察、预测和行动,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安全理念时,就可以防止在复杂多变的驾驶环境中发生交通事故。
二、防御性驾驶核心理念安全第一:一切行动以生命健康安全为核心目标,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措施,避免主动引发事故,不被动卷入事故,实现零事故。
预见风险:在开车过程中,公路上随时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这就需要驾驶员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性,对道路、车辆、行人等诸多情况随时做出判断,提前做好风险预见,实施避险措施。
提前应对:提前检查车辆,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预防、准备,避免紧急情况的出现。
文明行车:控制不良情绪,避免攻击性驾驶行为,追寻行人先行,友好对待其他交通参与者。
三、防御性驾驶技术道路运输驾驶员在每天的驾驶过程中,要进行成千上万次操作,每一次驾驶操作时间虽然只有几秒,但却是一项复杂的心理行为过程,驾驶员进行的每一个操作都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观察与感知、分析判断、决策、采取行动。
观察与感知所谓观察与感知能力,即驾驶员通过感知器官对外部客观事物的要素及特性在头脑中所做出的反映,是人的察、感觉系统对事物做出的综合判断。
2023年防御性驾驶技能专业安全技术知识试题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32题,每题2分)1、防御性驾驶技术五要领是放眼远方、顾全大局、环回视野和引人注意、()。
[单选题] *A胆大心细B手脚麻利C留有余地(正确答案)D慢速行车2、会车中遇到对方来车行进有困难需借道时,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要留有余地,预测该车有可能做出的行动,应()。
[单选题] *A不侵占对方道路,正常行驶B示意对方停车让行C靠右侧加速行驶D尽量礼让对方先行(正确答案)3、行车中变更车道,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要环回视野、留有余地、引人注意,认真观察四周情况,()开启转向灯提醒后方跟车注意。
[单选题] *A应提前1秒钟B应至少提前3〜5秒钟(正确答案)C不需要提前D根据情况决定是否4、夜间道路环境对安全行车的主要影响是(),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机动车驾驶人要放眼远方,视线提前量应达到15秒;要环回视野,眼睛不断观察扫视周围情况,避免出现视若无睹和凝视现象,要引人注意,多使用短促鸣笛,变换远近光灯 [单选题] *A能见度低、不利于观察道路交通情况(正确答案)B路面复杂多变C驾驶人体力下降D驾驶人易产生冲动、幻觉5、行车中突遇对方车辆强行超车,占据自己车道,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要顾全大局、留有余地,正确的做法是() [单选题] *A加速行驶B减速避让、直至停车(正确答案)C保持原车速行驶D挡住其去路6、雨天行车,遇撑雨伞和穿雨衣的行人在公路上行走时,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要引人注意、留有余地,应当(),谨慎通行。
[单选题] *A以正常速度行驶B持续鸣喇叭示意其让道C加速绕行D提前鸣喇叭,并适当降低车速(正确答案)7、行车中需要借道绕过前方障碍物,但对向来车已接近障碍物时,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要顾全大局、留有余地,应当()。
[单选题] *A降低速度或停车,让对向来车优先通行(正确答案)B加速提前抢过C鸣喇叭示意对向车辆让道D迅速占用车道,迫使对向来车停车让道8、驾驶车辆汇入主干道车流时,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要环回视野、引人注意,应提前3秒开启转向灯。
23条防御性驾驶技术1、驾驶员行车前的预防性自检1)检查三水:冷却水,雨刷水,电瓶水。
2)检查三油:汽(柴)油,机油,液压油。
3)检查轮胎:胎压,胎纹,外观。
4)检查灯号:远近灯,刹车灯,方向灯(雾灯)。
5)检查装备:灭火器、备胎、破窗小锤等。
6)检查装载:有无超载超限、超员等。
7)上车前检查:上车要从车头顺时针(从车尾时逆时针)转到左侧车门。
大车要弯腰看车底是否有小孩等。
8)上车后检查:仪表、车内物品、安全带等。
9)根据驾驶员本人情况,围绕座椅与踏板的距离、方向盘、靠背、座椅高低等进行座椅调整。
10)调整两侧反光镜和车内的后视镜。
11)驾驶员在出行前,要做好以上项目的预防检查,发现车辆状况存在隐患以及乘车人员未系好安全带等情况,不能起动车辆,待整改后方可起动。
2、防御性起步和行驶驾驶员上车起步前应环视汽车周围、上下情况,确保安全起步及行驶车道畅通,无障碍,无风险。
行驶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1)前方:车辆、行人、车灯、标志;2)后方:车距、左右盲区、倒车障碍;3)上方:标志、信号、障碍、广告;4)下方:标线、坑洼、障碍、路面;5)左方:左并线转弯时的车、人、障碍;6)右方:右并线转弯时的车、人、障碍。
3、保持安全车距保持适当的安全车距能够预防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
采用“3秒钟”法则判断前车和后车距离。
在跟前车行进当中,前车与后车经过路边某一固定的同一参照物的时间间隔在3秒以上时,说明车距合适。
当遇到雨天路滑等恶劣天气时,应预留更长的安全车距,跟车距离应为“5-6秒钟”。
具体方法:驾驶员可以选择路面或路边的某一固定物作参照物,当前车驶过路边某一固定的参照物时,后车驾驶员开始读秒,“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若数完,自己所驾车(后车)未到达该参照物体,说明跟车距离安全、合适。
反之,还未数完3秒,车辆已经到达参照物,这时两车的间距不够安全,应立即减速。
4、交叉路口防御行驶1)在设有标志的路口。
减速,脚放在刹车板上,观察左右方,预防冒失者或违规者。
防御性驾驶技术要领1、放眼远方就是要尽量往远处看,要延伸您的观望距离至15秒以后达到的地方。
放眼远方的好处:可以及早发现危险,有充足的时间调整自己的驾驶行为,主动寻找无障碍、安全的行车路线,避免最为、无法并线、驶入危险区域风险。
例如:放眼远方观察到路边停着一台故障车辆,我们就应该提前发现,然后做好计划,尽早寻找机会换到左侧的车道。
不要行驶到很近的距离才发现,那时候再突然变道,容易引发侧面碰撞的风险。
当驾驶中望向远方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余光看到眼前近距离的车辆或物体,这时候无论远处和近处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如果当我们驾驶的时候, 只观察近距离的区域,此时的余光是无法看到远方的,这时候远方发生的潜在风险就无法看到。
2、洞悉四周一般的驾驶员只关注于车身前方180°范围内的情况但是据统计50%的事故来自于侧后方和正后方因此作为防御性驾驶员我们应该关注车身360°范围。
放眼远方要求我们尽量“看得远”,洞悉四周就是要尽量“看得全”,我们要了解车身周围360。
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驾驶员5到8秒一个周期,分别扫视左后视镜、中间后视镜、右边后视镜、仪表盘、远近距离。
3、视线移动眼球向正前方注视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成为视野,视野可以分为中心视野和外围视野。
中心视野清晰,但范围只有3。
;外围视野模糊,但范围宽广。
为了把与驾驶相关的各种事物看的更清晰,我们需不停的变换中心视野,保持视线移动。
视线移动要求我们做到两点:第一,不要凝视某一物体超过2秒以上;第二,建议每5-8秒查看后视镜和仪表。
4、留有余地留有余地就是要求我们在驾驶的时候,给自己留有逃生通道或缓冲空间。
即尽量保持前后左右有安全空间,当发生危险的时候,我们有躲避的空间。
根据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因的统计,跟车距离过近占比16%,是第一大事故原因。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跟车距离过近是一项严重的驾驶风险。
即使是在拥堵路段时,我们依然应当保持4秒的跟车距离(轻型车)。
防御性驾驶技巧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准确的“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而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地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称为防御性驾驶技术。
防御性驾驶的好处:降低卷入交通事故的概率;降低油耗及车辆日常维修费用;减少保险索赔,降低保费支出;减少驾驶带来的焦虑和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和车辆利用率;树立良好的驾驶形象。
防御性驾驶的八大技巧1)放眼远方——驾驶人员的视野是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
一般驾驶员只有3---6秒的观望距离。
要延伸你的观望距离达到15秒以上。
变道和倒车的时候要确保视野开阔。
2)环回视野——无论驾驶人在何时何处驾车,都应清楚了解车周边360度空间的状况,以及车在整个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位置。
每5—8秒扫视侧、后视镜以洞悉四周情况。
辨别车辆四周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
改变车辆的位置以增大视野。
任何时候都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
倒车时注意观测潜在的危险,当有疑惑时,应下车察看;如有可能,请人指挥。
3)视线灵活——避免发呆凝视和专注凝视。
避免紧盯同一目标超过2秒。
避免分心,如景物分心(风景、美女、车祸);车内分心(小孩、音乐、手机忽然响起);身体分心(肩背痛、饥饿、尿急);精神分心(斗气、想家、琢磨某事)。
4)留有余地——避免在车群中行驶。
预估他人的行为,如超车、变道、刹车等。
保持四周合适空间。
倒车时,为您的车辆留出足够的空间。
5)引人注意——争取利用目光接触。
使用警告装置,如指示灯、喇叭。
确保安全最关键,如果没把握,就不要突然改变车速、车道等。
倒车时,争取视野接触并且使用警报装置,当您还不能确信的时候,就先不要动。
6)众醉独醒——专心驾驶不能分神,注意观察路上其他车辆和司机的状态,识别疲劳症状,选择解除疲劳的方法,选择避让线路或停车地点,保持充足睡眠并制定行车计划。
7)轻车熟路——选择最便捷行车路线。
道口操作三要素(提前减速、提前换挡、适当位置)。
防御性驾驶技术五要领[共五篇]第一篇:防御性驾驶技术五要领防御性驾驶技术五要领放眼远方,顾全大局,环回视野,留有余地,引人注意。
防御性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准确的“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而引发的危险,并能够及时地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核心:预防措施。
防御性驾驶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流行于英美等国家,现广为世界性所采用,成效显著。
防御性驾驶的好处:1.降低卷入交通事故的概率;2.降低油耗及车辆日常维修费用;3.减少保险索赔,降低保费支出;4.减少驾驶带来的焦虑和疲劳; 5.提高工作效率和车辆利用率。
第二篇:防御性驾驶五要素防御性驾驶5大要点:1。
瞄向驾驶高处2。
清晰宽广的画面3。
视线灵活4。
足够的空间5。
确保他人看见你,向驾驶高处1.保持车辆行使在车道中央,能选择危险最小的车道。
行驶时严禁使用手机。
2.驾驶时能观察到远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能看15秒以外标的物体。
3.在驶入即将变红灯的路口时,能调整车速以免停车。
4.起步和停车要缓慢,停车时应距停车线2米,跟车停车应2米,起步时应迟2秒起步。
5.在超车、转弯、驶近停放的车辆时,避免突然变道。
清晰宽广的画面6.在交通状况不良或视线不良时能降低车速。
7.当前方交通拥堵时,避免驶入凑堆行驶中严禁空档滑行,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
8.始终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4秒。
9.能正确预见其他驾驶员和行人的动作,避免冲突和碰撞。
10.在驶入无交通指挥的路口或可能会发生碰撞的区域时,能仔细观察,减速慢行。
视线灵活11.保持每2秒转动一次眼睛,每5-8秒看一次后视镜。
12.每次变道、转弯、刹车、停车前均先看后视镜,但不能凝视超过2秒。
13.能准确辨别其他神情恍惚的驾驶员并及时避开。
14.在通过交叉路口前,能左,右,左的观察路口并能保持本车周围有宽阔的缓冲空间。
足够的空间15.一旦出现可引起分散注意力的情况,能迅速调整以便集中精力驾驶。
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防御性驾驶技巧是一种驾驶技术,旨在提高驾驶者在道路上的安全和安全意识。
通过实施这些技巧,驾驶者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和伤亡的风险。
以下是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1.保持安全距离: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通常建议保持至少两辆车的距离。
这样可以为您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避免追尾事故。
2.观察盲区:在变道或转弯时,请确保您完全清楚地了解您周围的情况。
经常检查您的后视镜和侧视镜,并适时使用回头看以确保没有其他车辆在您的盲区内。
3.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减少意外的最佳方法之一、请时刻注意交通信号、限速标志和其他道路指示,并为驾驶行为设置好榜样。
4.注意行人和自行车:行人和自行车手是道路上最脆弱的交通参与者。
特别注意他们并为他们留出安全的空间,尤其是在接近学校、人行横道和繁忙的市区。
5.预测潜在危险:通过积极观察和预测其他车辆的行为来防止事故。
例如,注意其他车辆的转向灯、变道迹象和超车迹象,这样您就可以预见他们的行驶路线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6.控制速度:根据道路和天气条件合理控制自己的车速。
保持适当的速度可以增加您的反应时间并减少事故的严重性。
7.避免驾驶疲劳: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感到疲劳时,尽量停车休息一下,并避免在夜间和凌晨时段长时间驾驶。
8.保持车辆良好状态:保持车辆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及时更换刹车片和轮胎,并保持灯光清洁和工作正常。
这些防御性驾驶技巧的目标是提高驾驶者的安全意识,并为他们提供保护自己和其他道路用户的能力。
通过实践和坚守这些技巧,驾驶者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驾驶环境,减少道路事故和伤亡的风险。
防御性驾驶技术防御型驾驶的基本含义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而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这种可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驾驶方式即为防御性驾驶。
防御性驾驶有五大要领:预估风险、放眼远方、顾全大局、留有余地、引人注意。
1.预估风险驾驶时,我们需要根据天气、路况及目测的事物等与我们安全驾驶有关的各种要素现状,提前分析预测可能会对我们的驾驶造成的潜在的危险。
比如,雨天驾驶,我们会遇到路面积水;通过十字路口,我们会遇行人、非机动车,甚至机动车突然闯红灯;临近高速出口,我们会遇到车辆突然减速、变道;超车时,我们会遇到被右侧车辆遮挡住右前方的视线;车辆碰撞或失控后驾乘人员经常会被甩出车外等,类似这样的潜在危险还有很多,而且会经常反复地出现在我们的驾驶环境中,这就需要我们养成提前分析预测风险的良好习惯,以便提前采取措施,防患未然。
2.放眼远方行车过程中,我们需要搜索前方至少15秒范围以外的交通状况,以便提前分析和判断可能出现的影响我们安全驾驶的各种情形,为我们下一步采取行动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有人会问,为什么需要将目光引导到距离15秒远的地方呢?根据有关实验证明,正常行驶中,从获得视觉线索到判断是否有潜在危险,再到决定如何处置这一“感知、分析、决定”的过程,一般需要6到8秒钟,而从决定到操控实现还需要6到8秒钟。
如何判对15秒钟的距离?我们可以采取乘四法则(距离=速度数值(公里/小时)×4)进行计算,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我们需要看到至少400米远的地方。
前面提到的预估风险是针对可预见的风险,比如,今天下雨就一定会遇到积水路面,因此要减速慢行。
而这里的放眼远方是针对不可预见的风险,比如,通行环境良好的路面是否可能出现其它车辆、行人散落的物品而形成的路障,这些路障哪些是危险源,哪些不是危险源,是远还是近,是静止还是运动等。
行车路上安全第一谈谈防御性驾驶技术●防御性驾驶基本概念防御性驾驶的核心是“预防措施”。
防御性驾驶技术是将相关的驾驶技能和驾驶习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形成一套简单明了、科学系统的安全驾驶体系,它能帮助驾驶员更清楚地了解人类的“生理缺陷”;更全面地观察并了解驾驶环境;更准确地预测不确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更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
无论你在哪里驾驶,也无论你驾驶何种车辆,这些因素都将永远存在。
当驾驶员掌握了如何有效、及时地观察、预测和行动,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安全理念时,就可以防止在复杂多变的驾驶环境中发生交通事故。
训练驾驶员“更加集中注意力,尽量早地识别并进行有意识地决策,准确而又迅速的动作”是防御性驾驶培训的目标。
一、防御性驾驶定义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而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地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即为防御性驾驶技术。
二、防御性驾驶的两个目标首先自己在驾驶时不犯错误,确保自己的车辆不引起主动性交通事故;其次,在别人犯错误时,不会将自己牵涉其中,即确保不出现被动性交通事故。
三、“防御性驾驶技术”与“驾驶技术”的本质区别四、驾驶时测量距离的新方法1、与驾驶有关的三个物理量:时间、速度、距离距离=速度*时间2、时间一定,速度越快距离就越长。
时间=距离/速度3、距离一定,速度越快时间就越短。
速度=距离/时间4、距离一定,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习惯用目测距离的方法不太准确,缺点一、对距离的估计误差很大,缺点二、记忆的数据量大,缺点三、需要计算、分散精力。
5、让我们换一种方式,以时间为计量单位。
数秒方法:一千零几,练习数秒。
6、注意事项:要在路面情况良好车辆少不繁忙的路段:参照物固定不动,车速恒定,数秒频率恒定情况下练习,不可过分集中在数秒上而忽视其他。
五、防御性驾驶的三个步骤:观察→决策→行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