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社会学》华师社会学课件考研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82
1、教育社会学:本书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
简言之,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教育行动、教育活动、学校组织、教育制度。
3、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
4、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①教育学的基础学科②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③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5、孔德是“社会学之父”,涂尔干是社会学奠基者和教育社会学创始者之一。
6、教师社会地位的指标:①教师经济收入②教师权力③教师职业声望④教师专业地位7、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①国家与政府的教育、教师政策②教师队伍的规模③教学工作中女性比例较高④教师从业资格的要求相对较低⑤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8、教师的教育者角色的特点:①教师行为的道德性②教师行为的规范性③教师行为的抽象性④教师行为的自律性9、影响教师权威的因素:①教师的专业素质②教师的人格魅力③教师的评价手段④师生关系10、教师社会代表者与同事角色的冲突:①社会代表者的基本特征是“社会规定性”,教师必须隐瞒自己而成为“社会代言人”。
实际上教师在扮演社会代表者时所奉行的是“不平等原则”。
②同事的基本特征是“个人独立性”,要求教师以同行的身份、同辈的姿态、朋友的口气与其他教师交往,所以教师在扮演同事角色时所奉行的是“平等原则”。
11、教师角色社会化:是指某些人成为教师职业的成员,并逐步担当起合格教师角色的过程。
内容主要包括:内化教师职业价值、获取教师职业手段、认同教师职业规范、形成教师职业性格、养成教师职业态度。
12、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①教师角色期待②教师角色领悟③教师角色实践13、教师角色社会化的阶段:①教师预期社会化②教师继续社会化14、学生的社会位置和地位:。
01总体结构第一编学科元论第一部分学科论:事物共性研究第二部分问题论:事件专项研究第二编学科本论第三部分教育社会生态生境论第四部分教育社会生态结构论第五部分教育社会生态运行论第六部分教育社会生态功能论第七部分教育社会生态的存在形态第八部分教育社会生态的非生态化02学科范式第一部分学科论教育社会学学科学习-研究范式的性质1,实质:结构框架构件构式2,本质:理念构想观念价值3,全质:范式思路方法模式教育社会学科学习-研究范式的基本内容框架:思维对象的边界轮廓和结构关系教育社会生态的生境、结构、运行和功能理念:质性判断:实能应怎是:生存生产生活思路:思维的起点、进程和顺序从教育社会生态的生境考察到、结构、运行和功能分析教育社会学科学习-研究范式性质根本特征实质本位的研究1,客观反映范式:教育社会生态2,研究者价值祛除3,对应反映,超越性设计教育社会生态学习-研究范式本质理念教育社会生命形态的能动延续、再造和创新与教育社会的公平生活与有效生产教育社会生态学习-研究范式全质思路教育社会生态形态四是研究按着教育社会生态形态的环境、结构、运行和功能顺序,进行实是面目、能是猜想、应是建构和怎是设计的系统研究。
教育社会生态学习-研究范式基本特征1,对应真实性:主客观一致性2,全质综合性:实质本质有机统一3,形态完整性:结构性:形式内容4,理论系统性:逻辑性:辩证形式5,行动个体性:整体性、复合性学习-研究要求●行动参与性学习:个体性、共行性●实践反思性学习:目的性、批判性●展示内化性学习:外化性、内烁性●互动协商性学习:博弈性、自主性第一章研究学习主体一、研究学习主体的身份二、研究学习主体的立场三、研究学习主体的职责四、研究学习主体的权能五、研究学习主体的行为一、研究学习主体的身份1,实质:个人身份:自己私人2,本质:法人身份:角色身份代表者3,全质:完整身份:自己私人代表者(1)国民公民(2)他人家庭族群国家(3)人类:公共知识分子一、研究学习主体的身份准公共知识分子1立场2职责3权能4行为二、准公共知识分子立场1,研究学习者的基本立场无立场暗立场灰立场明立场2,准公共知识分子立场:明立场(1)全人类总体(2)全人类整体(3)全人类总体整体形态:个体三、准公共知识分子职责研究弘扬通识共识坚持维护公益公利发起参与公共行动尊重个体理念实践四、准公共知识分子权能研究认识权反思批判权表达辩论权自主行动权五、准公共知识分子行动坚持独立人格行动坚持批判反思行动创新设计建构行动本质形态:四是研究实是研究能是研究应是研究怎是研究四是研究的基本内涵实是研究:实然、实证、真实:完整能是研究:性质、猜想、价值:充分应是研究:规范、建构、模型:完备怎是研究:操作、设计、举措:可行四是研究的逻辑关系从实是研究、能是研究到应是研究再到怎是研究四是研究逻辑关系的依据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求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的实践性要求四是研究逻辑关系的意义实现主客观世界的科学统一实现科学认识与能动实践的统一研究对象与内容●教育社会生态人(元生态系统)●教育社会生态人(复合生态系统)教育社会生态人(元生态系统)●定义:生命形态人:教育生命有机体形态●以教育生命的客观律动为基础和依托,能动地参与、创造和享有有效生产和公平生活,自主地谋求更好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生命有机体形态。
研究生社会学课程大纲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介绍研究生学生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
•学习进度:本课程为一学期长,共分为十六讲。
2. 课程内容第一讲:社会学基础•社会学的定义和范围•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社会学的核心理论第二讲:社会组织与结构•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制度与结构•阶级与阶层第三讲:社会交互与行为•社交理论和实践•角色建构与认同•率性与文化对行为的影响第四讲:社会变迁与发展•经济增长与全球化趋势•技术创新引起的改变•人口变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第五讲: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研究•城市化发展趋势和模式•城市问题研究方法论•城市社会问题的挑战与解决第六讲:族群与多元文化主义•种族和种族关系•多元文化主义的实践和挑战•社会平等、多样性和包容第七讲:性别与社会•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社会制度对性别不平等的影响•性别研究方法与理论第八讲:社会心理学与个体行为•集体认同与社会归属感•个体行为受集体行为影响的机制•社会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第九讲: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探索•学校和家庭对教育成果的影响•教育政策研究方法和实践第十讲:媒介与社交网络研究•网络时代的传媒变革和新媒体发展趋势探析•社交网络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案例分析...(继续填写剩余课程内容)3. 评估方式与要求•各章节阅读任务(20%)•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30%)•期中综合测试(20%)•期末研究报告(30%)请注意:以上大纲仅供参考。
实际上课内容和章节顺序可能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具体的每个章节会在开始授课前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