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用字母表示数说课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6
《用字母表示数》课前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小学数学的应用题课,内容主要是教授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字母在数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小学数学教材,教材已经经过学校的审定,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教材内容即为用字母表示数,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算数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和运用字母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字母代表数,能够准确地运用字母进行数学运算。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通过运用字母进行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
还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算能力。
三、教具和教材准备1. 教具准备教具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和教学投影仪等教具。
2. 教材准备本节课教材主要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好相应的教材参考,以便在课堂上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道数学题目或图片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数?”等问题,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教材的呈现,系统地讲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步骤。
介绍字母代表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提问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练习与巩固(25分钟)在讲解完新课内容后,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巩固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精选5篇)《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
《简易方程》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联系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
由于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而这些知识和规律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里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
2、教学目标:原教案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是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作为标准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的,根据认知领域发展的不同层次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认知——学会——掌握”,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由于仅仅着眼于认知的角度,单纯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标准来分解目标,因而由此而形成的学习目标是缺乏“整体、系统发展”的意义。
新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
二、说教学方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生学法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执教人:吴峰这堂课是一堂移植课,移植的是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的课例《用字母表示数》并且我用的是四年级的孩子,所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堂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的第一课。
这个单元的知识可以说是比较难,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单元。
拿专家的话讲,难就难在它是学生用代数思想解决问题的开始,主要是一个思维的转变,观念的转变。
《用字母表示数》更是打开了用代数思想解决问题的一扇窗。
在这一课中,以往我们关注的是“怎么用字母表示”,而专家说的是在这第一堂课中,我们观注的重点应该是“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这就体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正如老版课程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体会、找感觉,吴正宪老师说“小学教育慢下来,找感觉,越感觉越到位,当孩子的触角丰富了以后,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觉得吴正宪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2、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初步学会代入求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初步了解抽象概括的思考方法,体会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感受符号化思想,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教学重难点是理解、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在教材的处理上,主要安排了加减数量关系和乘除数量关系的4个例子进行教学,还有一个加减数量关系的例子还没完成。
至于教材中提到的字母与数字相乘的习惯写法,准备安排在下一课时。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在吴正宪老师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小的调整,一是在开头增加了让孩子们唱英文字母歌,由此引入课程的学习;二是吴正宪老师设计的“甲会场有a人,乙会场比甲会场多100人,少100人,是甲会场的2倍,乙会场是甲会场的2倍。
”这个教学环节是安排青蛙歌的前面进行的,我把它改在了青蛙歌的后面,因为我认为青蛙歌跟前两环节一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书写个别情况的烦琐到一般情况的简单明了。
吴正宪用字母表示数听吴正宪老师《用字母表示数》有感西关小学李华3月30日,在山西省第七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吴正宪老师讲了一节五年级的《用字母表示数》,她的课,每次听完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是吴老师课堂的两个小片段:片段一:导入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地方有字母呢?生1:游戏中P表示暂停。
生2:kg表示千克。
生3:AC在计算器中表示消除。
师:今天我们研究一下用字母表示数。
你在哪里见过用字母表示数呢?生4:扑克中K表示13。
师:K在任何情况都能代表13吗?生5:不行,不在扑克中就不是了。
师:那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你想提什么问题?生6:用哪个字母可以表示数?生7:X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吗?生8: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呢?……师:总结一下刚才大家的提问啊,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怎样用字母表示数?二是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下面开始我们的学习……[评析:课堂教学伊始,吴老师问起孩子们生活中的字母,字母表示的意思真多,有的是表示单位,有的表示指令,话锋一转,老师问字母可以表示数吗?通过这样两个层次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两个层次的直接经验呈现出来,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片段二:师:你们今年多大了?生齐:10岁。
师:你们数学老师比你们大35岁。
怎么求老师的年龄呢?生1:10+35=45(岁)师:明年你们11岁,那数学老师呢?生2:11+35=46(岁)师:老师18岁的时候你能一下说出老师多少岁吗?生3:18+35生4:53岁。
师:说18+35行吗?生4:也行,还是算出来踏实。
师:当你们分别是1、3、6、10……这些年龄的时候,老师是多少岁怎么表示呢?生列式。
师:这些式子能写完吗?在这些式子中你有什么发现?生5:式子太多了,写不完。
生6:式子里都有+35。
……师:你们能用符号,式子写出当你们多大的时候,老师多大吗?生1:1+35生2:A+B生3:我的年龄+35生4:A、B生5:N+35师:我们听1、2、3、4、5分别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你听了以后看看,你是属于哪种情况?……师:请大家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判断一下上面的五种情况怎么样?生1:1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的情况,只能代表某一年的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二《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黄河掠影》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内容,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单元的第一节主要教学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本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操作、思考、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通过引导使学生感悟初步的代数思想,使学生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为了有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我着重抓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1)围绕重点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内在探究动力:(2)围绕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提升总结:第一层次:用字母表示数。
出示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表示出每年的情况,当学生发现多种可能的情况时,引导学生想一个简单、全面的表示方法,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交流得出: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教学重点。
第二层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3)应用阶段,围绕重点设计基本练习和专题练习。
如:说说生活中经常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等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4)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有条理的板书,利用板书,帮助学生惊醒知识的梳理。
通过以上方法,抓住关键,巧铺台阶,突出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在难点上我是这样进行突破的:1、在本节课一开始,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动态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字母以及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
《用字母表示数》课前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堂关于《用字母表示数》的课程。
我们知道,数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贯穿我们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
但是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种新的表达方式,那就是用字母表示数。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在数学中经常出现,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
为什么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呢?通过学习这种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数字,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也可以为以后学习代数、方程等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那么,我们要如何进行这堂课的教学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用数字来表示一辆汽车的数量,那么当汽车的数量非常大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需要一种更加简洁和灵活的表达方式呢?这时,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向学生介绍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体会一下用字母表示数的运算方法。
我们可以告诉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运算规则和数字的运算规则是一样的,只是用字母进行代替而已。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实际应用。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
我们可以用一些生动的故事或者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掌握情况。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带有字母表示数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进行计算和解答。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精选13篇)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精选1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3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的第1课时。
二、说教材解析“用字母表示数”是新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中,“式与方程”部分的重要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的意义、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重要一步,也是今后学习方程的重要基础。
定位目标: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因此,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以上对教材的解析,我拟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口头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完整地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发展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其中,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以及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而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规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具准备课前,我将准备:红、蓝笔袋各一个,铅笔若干和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基于这一理念,在本节课中,我决定主要采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课前我先让学生唱《字母歌》,在为学生复习26个字母的同时,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听吴正宪老师《用字母表示数》有感
西关小学李华
3月30日,在山西省第七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吴正宪老师讲了一节五年级的《用字母表示数》,她的课,每次听完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是吴老师课堂的两个小片段:
片段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地方有字母呢?
生1:游戏中P表示暂停。
生2:kg表示千克。
生3:AC在计算器中表示消除。
师:今天我们研究一下用字母表示数。
你在哪里见过用字母表示数呢?
生4:扑克中K表示13。
师:K在任何情况都能代表13吗?
生5:不行,不在扑克中就不是了。
师:那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你想提什么问题?
生6:用哪个字母可以表示数?
生7:X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吗?
生8: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呢?
……
师:总结一下刚才大家的提问啊,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怎样用字母表示数?二是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下面
开始我们的学习……
[评析:课堂教学伊始,吴老师问起孩子们生活中的字母,字母表示的意思真多,有的是表示单位,有的表示指令,话锋一转,老师问字母可以表示数吗?通过这样两个层次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两个层次的直接经验呈现出来,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
片段二:
师:你们今年多大了?
生齐:10岁。
师:你们数学老师比你们大35岁。
怎么求老师的年龄呢?
生1:10+35=45(岁)
师:明年你们11岁,那数学老师呢?
生2:11+35=46(岁)
师:老师18岁的时候你能一下说出老师多少岁吗?
生3:18+35
生4:53岁。
师:说18+35行吗?
生4:也行,还是算出来踏实。
师:当你们分别是1、3、6、10……这些年龄的时候,老师是多少岁怎么表示呢?
生列式。
师:这些式子能写完吗?在这些式子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5:式子太多了,写不完。
生6:式子里都有+35。
……
师:你们能用符号,式子写出当你们多大的时候,老师多大吗?
生1:1+35
生2:A+B
生3:我的年龄+35
生4:A、B
生5:N+35
师:我们听1、2、3、4、5分别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你听了以后看看,你是属于哪种情况?
……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判断一下上面的五种情况怎么样?
生1:1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的情况,只能代表某一年的情况。
生2:2的情况是不对的,A代表我们的年龄,B代表老师的年龄,两个加起来是什么意思呢?
生3:3的情况是对的,我们的年龄加35就是老师的年龄。
生4:4的情况是不对,A是我们的年龄,B是教师的年龄,两个没有关系。
生5:N是我们的年龄,加35岁就是老师的年龄。
师:那么大家觉得几比较合适?
生:3和5。
师:再仔细比较一下,哪个更好?
生:5更好。
师:为什么呢?
生:5可以看出我们的年龄是N,看出老师的年龄
N+35,老师和我们年龄的关系也可以看出来。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这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啊......
[评析:这个环节中,吴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观点,把各种情况的代表都选出来,然后让全班同学对照自己和同学的情况分析,最后选出最合适的。
这里我们看到1的情况是没有概括,不会抽象的。
2是根本就没有理解字母表示的意思。
3是用文字表述的,有点理解的意思了。
4是符号化的,但是关系比较模糊。
5是完全理解了用字母表示的意义。
这才是以生为本的学习,是真正的体现课程标准“四基”和“四能”的思想,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10 个核心素养,从学生发展和数学课程教学的角度理解,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
吴正宪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充分体现了她很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吴老师提出了教学中要坚持贯彻的两个关键点:尊重学生,读懂儿
童;聚集核心素养。
在《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核心素养聚焦应该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化思想、推理能力及建模思想。
在她的课堂上,主动权全在学生,而老师却收放自如,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每一位孩子都得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吴老师给予了每个孩子大爱,让
我们望尘莫及而又迫不及待的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