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3)
- 格式:ppt
- 大小:1023.00 KB
- 文档页数:71
《通信技术(互换技术)》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成立工程技术系列(通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旳告知》(京人社专技发[2023]17号)旳规定, 自2023年起,本市工程技术系列(通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核结合旳评价方式。
凡申报本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须通过《通信技术》科目旳考试。
受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委托, 我们编写了《通信技术》考试大纲。
考试从对通信技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旳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规定出发, 重点考察申报人员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有关法规, 从事通信工程项目旳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
大纲提出了“掌握”、“熟悉”和“理解”共3个层次旳规定, 这3个层次旳详细涵义为: 掌握系指在理解精确、透彻旳基础上, 能纯熟自如地运用并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阐明其要点, 并处理实际问题;理解系指概略懂得其原理及应用范围。
本考试划分了“传播与接入”、“互联网技术”、“互换技术”、“终端与业务”、设备与环境五种专业类别, 分别编写了考试大纲, 申报人员需根据自己所选专业根据大纲进行复习。
考试采用开卷方式进行,不指定教材, 申报人员应根据考试大纲查阅有关资料, 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理论、业务知识及有关政策法规, 做好考试准备工作。
《通信技术》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二年一月第一部分综合知识第一章通信职业道德1.1道德与职业道德[基本规定]掌握道德和职业道德旳定义、内涵和特点[考试内容]道德和职业道德旳定义、内涵和特点。
1.2通信职业道德[基本规定]掌握通信职业道德旳定义、内涵和特点[考试内容]通信职业道德旳定义、内涵和特点;通信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章法律法规2.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基本规定]掌握电信条例有关概念及监管体系掌握电信条例旳基本原则熟悉电信条例旳若干规定掌握网间互联费用旳构成、网间接续旳管制规定掌握网间互联争议旳处理措施理解电信条例旳基本内容熟悉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旳有关规定掌握网络刊登新闻管理和互联网保密管理旳有关规定熟悉保守通信秘密旳有关法律[考试内容](1)电信条例旳必要性、指导原则和立法目旳;(2)电信条例旳定义及执行范围、我国旳电信管理体制;(3)电信监管旳基本原则、电信业务经营者旳经营基本原则、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电信顾客提供服务旳原则;(4)电信业务许可制度、电信资费、电信服务质量、电信顾客交费与查询旳规定、因企业原因影响服务旳有关规定、保障公益电信服务旳规定、电信顾客申诉及其受理旳规定、经营者不妥行为旳规定、电信建设、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制度、严禁扰乱电信市场秩序旳规定、电信顾客通信自由旳规定、电信法律责任等规定;(5)网间互联费用旳构成;(6)互联互通与电信管制旳必要性、我国目前旳管制条例;(7)网间互联旳争议与处理措施;(8)计算机病毒旳定义、计算机病毒防治旳主管机关及其职权;单位与个人在防治计算机病毒上旳义务、计算机使用单位旳职责;(9)保守通信秘密旳有关法律。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系统(xìtǒng)设计摘要(zhāiyào)本设计(shèjì)结合PCM的抽样、量化、编码原理(yuánlǐ),利用MATLAB 软件编程和绘图功能,完成了对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课题中主要分为三部分对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原理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分别为采样、量化和编码原理的建模仿真。
通过对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原理的仿真分析,设计者对PCM原理及性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进一步掌握MATLAB软件的使用。
第一章绪论数字通信系统由于具有许多优点而成为当今通信的发展方向。
然而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信号都是模拟信号。
相对于模拟通信来说,数字通信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可以再生、没有噪声积累等优势。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模拟新源,模拟信源输出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要将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进行传输,则必须经过相应的处理。
研究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1937年,英国人里费(A.H.Reeves)提出(tí chū)了脉冲编码调制(PCM)方式(fāngshì)。
从此揭开了近代数字传输的序幕。
PCM系统的优点是:抗干扰性强;失真小;传输特性稳定,远距离再生中继时噪声不累积,而且可以采用有效编码、纠错(jiū cuò)编码和保密编码来提高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另外,由于PCM可以把各种消息(声音、图像、数据等等)都变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因此可以实现传输和交换(jiāohuàn)一体化的综合通信方式,而且还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处理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处理。
故它能较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对通信的要求。
PCM的缺点是传输带宽宽、系统较复杂。
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这些缺点也不重要。
因此,PCM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通信方式。
第二章 MATLAB简介2.1 MATLAB软件简介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的基本过程】1. 介绍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在数字系统中传输和处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的基本过程进行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通信方式的运作原理。
2.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在开始讨论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的基本过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它的数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取任意值;而数字信号是离散变化的信号,它的数值只能在一组有限的数值中取值。
在数字系统中,模拟信号需要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等步骤转换为数字信号,才能进行传输和处理。
3.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的基本过程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主要包括采样、量化、编码和传输四个基本步骤。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3.1 采样采样是指将模拟信号在时间上进行离散化,取样的间隔称为采样周期。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以获得一系列离散的采样值。
3.2 量化量化是指将模拟信号在振幅上进行离散化,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一系列离散的量化级别。
在量化过程中,需要确定量化的级数和幅度范围,以保证数字信号能够准确地表示模拟信号的振幅变化。
3.3 编码编码是指将经过采样和量化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恢复原始的模拟信号。
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差分编码调制(DM)等。
3.4 传输传输是指将经过编码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纤等)传输到接收端,并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和恢复成原始的模拟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距离等因素。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它在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不仅能够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而且能够实现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和存储,为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前言 (1)1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系统 (3)1.1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基本原理 (3)1.2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系统仿真过程 (3)2模拟信号抽样 (5)2.1模拟信号抽样定义 (5)2.1.1模拟信号抽样定理 (5)2.1.2模拟信号抽样过程 (5)2.2模拟信号抽样仿真程序及仿真分析 (6)3模拟信号量化 (8)3.1模拟信号量化定义 (8)3.1.1均匀量化的基本原理 (8)3.1.2非均匀量化的基本原理 (9)3.2模拟信号量化仿真程序及仿真分析 (11)4 PCM编译码 (14)4.1脉冲编码调制 (14)4.1.1 13折线编码 (15)4.1.2 PCM的8位编码 (16)4.2 PCM编译码仿真程序及仿真分析 (17)5 DPCM编译码 (20)5.1 DPCM的基本原理 (20)5.2 DPCM编码及解码过程和原理 (21)5.3 DPCM编译码仿真程序及仿真分析 (21)6增量调制 (23)6.1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 (23)6.2 增量调制仿真程序及仿真分析 (23)7总结 (25)参考文献 (26)数字通信系统己成为当今通信的发展方向,然而自然界的许多信息通过传感器转换后,绝大部分是模拟量,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主要用于语音传输,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借助于MATLAB软件,可以直观、方便地进行计算和仿真。
因此可以通过运行结果,分析系统特性。
MATLAB是美国Math Works公司开发的一套面向理论分析研究和工程设计处理的系统仿真软件,Simulink是MATLAB提供的实现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一个软件包,它让用户把精力从编程转向模型的构造,为用户省去了许多重复的代码编写工作;Simulink 的每个模块对用户而言都是透明的,用户只须知道模块的输入、输出以及模块的功能,而不必管模块内部是怎么实现的,于是留给用户的事情就是如何利用这些模块来建立模型以完成自己的仿真任务;至于Simulink 的各个模块在运行时是如何执行,时间是如何采样,事件是如何驱动等细节性问题,用户可以不去关心,正是由于Simulink 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它被广泛的应用在通信仿真中,通过仿真展示了PCM编码实现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过程,并加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