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PPT
- 格式:ppt
- 大小:926.00 KB
- 文档页数:26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1.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的主导特征是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感。
2.浪漫主义与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时局有着一定关系。
19世纪前30年,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自由主义思潮中强调的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
3.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4.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中就开始运用。
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
近代的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与贵妇的爱情故事和风流韵事等。
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
到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一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在文学传统上浪漫主义与18世纪启蒙文学,特别是伤感主义文学有紧密联系。
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前奏,而英国兴起的伤感主义则被称为前浪漫主义。
二、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艺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1、首先,强调主观感情,注重抒发自我。
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浪漫主义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因此,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2、其次,推崇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情感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
比如雪莱在致友人葛德文的信中对自己的才能评价道:“我一向认为我自己的才能就是在于这一点:在于同情心,在于跟感情和深思相互联系的那种想象力。
”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驰骋想象、尽情发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
浪漫主义文学一、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及其根源1、时代背景作为一场文学思潮的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遍及欧洲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等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兴盛于十九世纪前三十年。
2 哲学和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强调自我、主观和心灵,反抗功利化和机械化的现实世界,追求“无限”和“永恒”,提供了理论依据。
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思想来源。
圣西门(1760-1825)、傅立叶(1772-1832)、欧文(1771-1858)这三位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现实的不满,对人类美妙前景的预期,迎合了浪漫主义文学对理想的追求。
3、浪漫主义在各国的发展浪漫主义文学也发生在南欧和东欧的意大利、波兰、匈牙利等地。
亚历山大·曼佐尼(1785-1873)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长篇历史小说《约婚夫妇》(1821-1823)展示了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波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亚当·密茨凯维支(1798-1855)。
他的代表作是诗剧《先人祭》(1823-1849)和长诗《塔杜施先生》(1830)。
诗人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利政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爱情诗、政治抒情诗和叙事诗等方面都有脍炙人口之作,如《自由与爱情》(1847)、《雅诺十勇士》(1844)、《使徒》(1848)等。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思想特征作为席卷整个欧美的一场文学思潮,浪漫主义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在思想内容方面,第一,浪漫主义作家着力抒发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压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极大的激愤和反抗之情。
第二,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解放斗争,这尤其反映在美洲新兴民族和欧洲一些落后、弱小民族的文学创作中。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热情讴歌自由、民主、平等的先进思想,抒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