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
- 格式:docx
- 大小:24.97 KB
- 文档页数:9
黔西南黔西南位于中国贵州西南部,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云南省。
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市。
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1990年人口253.34万,少数民族101.83万。
有布依、苗、汉、瑶、仡佬、回等民族。
1982年撤兴义地区,设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处贵州高原南部。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年均温14.0~19.0℃,年降水量1100~1500毫米。
北盘江、马别河纵贯州境。
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为贵州主要林区之一。
矿产资源有煤、金、锑、铝、铁、汞、磷、冰洲石、大理石、石膏、火硝、水晶、石英砂等几十种。
经济以农业为主,产水稻、玉米、油菜籽、豆类、棉花、甘蔗、油桐、烟草、茶叶、柑橘等。
有采矿、制糖、建材、陶瓷等工业。
滇黔公路过境。
有花江铁索桥、石膏品洞、三家寨清真寺、中正公园、普安三胜景、铜鼓山文化遗址、白沙古群道遗址、飞水岩五叠瀑布、招堤风景、笃山乡暗河溶洞群等名胜古迹。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1982年5月1日建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国土总面积16804平方公里。
全州辖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共130个乡镇(含4个街道办事处)、2122个村。
州内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5个民族,2006年末人口31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黔西南州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历史以来就是三省通衢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州府所在地距贵阳、昆明300多公里,距南宁500公里,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和贵阳、昆明、南宁三个省会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
黔西南州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南昆铁路和324、320国道、镇(宁)胜(境关)高速、关兴公路横贯州境,兴义机场、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起步工程、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已经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
黔西南州州情简介黔西南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
1982年5月1日建州。
全州辖兴义、安龙、兴仁、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等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1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81个村。
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3个民族,2004年末全州总人口3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
1、自然环境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177公里,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
我州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低海拔275米,最高海拔2207.2米,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
全州气候宜人,热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36-1648.6小时,常年年均气温13.6-19.1℃),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253.1-1577.2毫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281-348天),终年温暖湿润,州府所在地兴义市素有“小春城”之称。
南北盘江及红水的低热河谷地带终年无霜雪,被誉为贵州省的“天然温室”,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2、资源环境一是矿产资源储量大,矿种多。
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黄金、锑、铊、铅、锌、铁、钼、莹石、大理石等。
全州黄金远景储量在500吨以上,已探明储量达208吨,烂泥沟、水银洞、紫木凼、戈塘等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2004年全州黄金产量12.5万两。
由于州境内有丰富的金矿,被地质学家誉为中国的第二个“金三角”。
煤炭远景储量190亿吨以上,煤种多、质量好,平均发热量为7000-8000千卡/千克,2004年产量达到1020万吨。
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以上。
此外,天然气资源丰富,仅册亨县就已探明储量近600亿立方米。
二是生物种类繁多。
全州树种资源有250科1420种,森林面积4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2%,有野生动植100余种,特别是中草药种类繁多,是贵州省中中草药药源宝库之一。
现有药业企业七家,全国著名的中草药业已有四家公司落户州内,投资开发中草药业。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5.19•【字号】黔西南府发〔2023〕7号•【施行日期】2023.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黔西南府发〔2023〕7 号各县、市人民政府,义龙新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州级相关单位:《黔西南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23年5月19日黔西南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2〕15 号)有关要求,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实践要求,按照州委“123456”总体思路,实施“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和谐稳州”战略,聚焦“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形象定位,坚定不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坚持统筹协调、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市场导向,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州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黔西南州十大景点分别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双乳峰、万峰湖、花海河谷、泥凼石林、三江口、水上石林景区、镇远古街和龙河国家湿地公园。
以下是对这些景点的简要介绍:* 马岭河峡谷:这是黔西南州最为知名的景点之一,它是一个融雄、奇、险、秀为一体的自然峡谷。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瀑布、峭壁和河流,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 万峰林:这是黔西南州另一个著名的景点,它是一个由成千上万座山峰组成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天下奇观”。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壮丽的峰林风光,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双乳峰:黔西南州以“双乳峰”而闻名,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该州的一个标志性景点。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双乳峰的独特形状和周围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 万峰湖:这是一个美丽的湖泊,也是黔西南州的一个著名景点。
万峰湖湖面辽阔,景色秀美,是一个非常适合休闲和旅游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乘船游览湖面,欣赏到湖光山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花海河谷:这是一个以花海和河流为主题的景点,是一个非常适合拍照和休闲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彩的花海和清澈的河流,感受到大自然的浪漫和美丽。
* 泥凼石林:这是一个以石林为主题的景点,石林形态各异,非常壮观。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 三江口:这是一个以三江交汇为主题的景点,是一个非常适合观景和休闲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观的三江交汇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 水上石林景区:这是一个以石林和水上活动为主题的景区,是一个非常适合家庭旅游和休闲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参加水上活动,如划船、钓鱼等,也可以欣赏到石林的独特形状和景色。
* 镇远古街:这是黔西南州历史悠久的古街之一,是一个非常适合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店铺和文化遗址,感受到当地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
* 龙河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一个以河流湿地为主题的公园,是一个非常适合休闲和户外活动的地方。
黔西南州概况一、地理位置黔西南州(___)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东经104°21′-108°28′,北纬25°29′-27°30′之间。
东临贵阳市和六盘水市,西南接留坝、思南两县,西北连关岭、普定两县,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二、州情概述黔西南州是贵州省内面积较大的地级州,总面积为4,4760平方公里,辖10个县(市、区),总人口超过400万。
该地区以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景观而闻名。
三、气候与自然条件黔西南州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该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山脉、河流、丹霞地貌等。
三江并流是黔西南州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以其奇特的地质构造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四、经济发展黔西南州地处贵州省的西南部,交通相对较为落后,但在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该地区的经济也逐步得到提升。
农业是该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主要包括水稻、玉米、蔬菜和烟草等农产品的种植。
此外,黔西南州还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有着大量的铅、锌、铜等矿藏。
旅游业也逐渐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五、民族文化黔西南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该地区有布依、苗族、瑶族、黎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保留着独特的传统俗、民族服饰和艺术表达方式。
每年的苗族新年、布依族泼水节等传统节日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六、教育和医疗黔西南州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优质的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资源。
医疗方面,该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医疗网络,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七、未来发展黔西南州在贵州省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致力于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并鼓励旅游业的发展。
未来,黔西南州将继续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黔西南州的概括性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黔西南州基本介绍一、地理位置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坐落在云贵高原南端的山区地带。
经度103°→109°,纬度24°→29°,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黔西南州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山峦连绵起伏,河流纵横交错,气候较为湿润。
二、人文历史黔西南州是贵州省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州境内有苗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这里的人们守望相助,世世代代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经济发展近年来,黔西南州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产业项目。
农业是该州的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柑橘、油茶等经济作物为主。
此外,该州还发展了林业、畜牧业等产业,形成了农牧结合、多元化经济格局。
旅游业也是黔西南州的重要产业之一,州内风景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旅游资源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为主。
州内有众多的山水风光,如黄果树大瀑布、荔波小七孔、镇远古镇等。
这些景点以其原始、独特的风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而苗族文化、侗族水文化等民族文化也成为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丰富的天然温泉资源,具有疗养、养生等多重功能。
五、教育与文化教育和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黔西南州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州内有一些高等教育学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州内还保护和传承着各民族的文化遗产,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
六、交通与通讯黔西南州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和通讯条件。
州内有完善的公路网络,连接了各个城市和乡村。
除此之外,还有铁路和航空交通,方便人们出行。
通信网络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州内有电信、移动和联通等手机运营商覆盖。
七、未来发展展望黔西南州将继续加大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关于贵州黔西南州的简要介绍1. 基本概况贵州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的西南部,是该省的一个州级行政区。
黔西南州总面积约为4.3万平方公里,下辖10个县(市、区),人口约为360万人。
黔西南州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川秀美,气候宜人。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以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其中有许多珍贵的植物、动物和矿石等。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众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人文历史,给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2. 文化遗产黔西南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这里有苗族、侗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群体,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语言、传统服饰、宗教和节日等。
苗族文化是黔西南州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苗族是土著民族,传统的苗族服饰十分鲜艳独特,苗族的舞蹈和歌曲也非常有特色。
黔西南州的苗族村寨是游客们探索苗族文化的绝佳去处。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如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等。
这些地方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见证了黔西南州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3. 自然景观黔西南州地处山区,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果树瀑布,这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高达77.8米,宽达101米。
水流如银河般从悬崖上垂下,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景象。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众多的山峰、溪流和湖泊等自然景观,如赤水河、兴义市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这些地方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是休闲旅游和户外运动的绝佳场所。
4. 旅游资源开发黔西南州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得到了积极开发和推广。
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了许多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使得游客可以更加便利地游览黔西南州的美景。
黔西南州已经成为贵州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
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 总结贵州黔西南州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贵州黔西南州情概览简介贵州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是贵州省辖地级行政单位。
黔西南州下辖9个县,面积约为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地理环境黔西南州地处川黔滇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交汇区,横跨贵州、云南和四川三省。
地势较为复杂,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珍稀的生物种类。
气候黔西南州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降水量充沛,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相对干燥。
夏季气温适宜,冬季较为寒冷。
人文风情黔西南州是多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当地的彝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的传统服饰、民俗惯、音乐舞蹈等文化表达形式独特而鲜明。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
旅游资源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着风光秀丽的草海、神奇的小七孔、雄伟的旗山等自然景观,还有古老的松坎古城、浪漫的三宝盆等历史文化遗址。
无论是追寻自然风光还是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黔西南州都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经济发展近年来,黔西南州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和资源开发成为支撑当地经济的重要产业。
该地区的电力、矿产、旅游等产业也逐渐壮大,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结语贵州黔西南州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多元文化而备受关注。
在探索黔西南州时,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体验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并了解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动态。
黔西南州无疑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旅游目的地。
黔西南州综述一、地理概况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
周边地区包括贵阳市、遵义市等。
黔西南州总面积约为xxxx平方公里。
黔西南州地势复杂多样,有巍峨的山脉、宽广的高原和深邃的峡谷。
该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xx摄氏度。
二、经济特点黔西南州的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要支柱。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主要种植稻米、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茶叶、油菜等经济作物。
此外,黔西南州还以发展畜牧业为特色,饲养规模庞大的猪、牛、羊等家畜。
旅游业方面,黔西南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文化特色黔西南州独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的文化资源。
该地区有苗、侗、布依、土家、瑶等不同民族的居民,各民族之间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惯。
黔西南州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有民间音乐、舞蹈、剪纸、刺绣等。
此外,黔西南州还拥有众多的传统节日,如苗族的龙船节、侗族的歌圩节等,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四、教育与科技黔西南州在教育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该地区设有多所中小学和职业学院,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在科技方面,黔西南州注重科技创新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推动了当地科技的发展。
五、环境保护黔西南州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该地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
黔西南州拥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了大量的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六、发展前景黔西南州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该地区将进一步加大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加强文化、教育、科技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建设。
黔西南州有望成为贵州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
以上为黔西南州的综述,总结了该地区的地理概况、经济特点、文化特色、教育与科技、环境保护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内容。
基本州情索引号:QXN20120802-053134 发布时间:2012/8/2 11:08:21 作者:不详来源:不详点击:7687 【字体:大中小】【打印内容】[概况]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贵州省西南隅、云贵高原东南端。
现辖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和顶效开发区。
全州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底,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全州总人口339.81万人。
州境内居住着汉、布依、苗、同、彝、仡佬、瑶、黎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2.47%,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
[建制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设立贵州省兴仁专署,辖兴仁、兴义、普安、晴隆、关岭、盘县、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等10个县,专署驻兴仁县城。
1952年12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兴仁专署为兴义专署,专署移驻兴义县城。
1956年4月13日设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册亨、望谟、贞丰等4县划归黔南州。
1956年7月18日,撤销兴义专署,所辖兴义、兴仁、盘县、普安、关岭、晴隆等6个县划归安顺专署。
1965年8月17日恢复兴义专署,辖兴义、兴仁、盘县、普安、晴隆、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等9个县,专署驻兴义县城。
1965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枇准,撤销贞丰、望谟、安龙、册亨县,分别成立贞丰、望谟、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册亨布依族自治县。
1971年1月1日,盘县改为特区,归六盘水市。
1981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兴义地区,设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原行政区划未变更。
同时撤销贞丰、望谟、安龙、册亨4个自治县,设贞丰、望谟、安龙、册亨4个县。
1982年5月1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州府驻兴义县城。
1987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兴义县,建立兴义市。
[土地面积]全州土地面积1680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排列第26位。
在国土面积中宜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1%:宜林面积占37.5%:宜牧面积占11.8%,山河面积占总面积的40.9%。
在总面积中,山地占53.8%,丘陵占14.9%,盆地占4.4%,河谷坝子占26.9%。
[自然地理]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跨东经104°35′~106。
32 7,北纬24°38′~26°11′,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127公里,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
东面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接壤;南面与广西隆林、田林、乐业3个县隔江相望;西面与云南省富源、罗平县和六盘水市的盘县特区毗邻,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
黔西南州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最高点是兴义市七舍、捧乍高原顶峰,海拔为2207.2米;最低点在望谟县红水河边大落河口,海拔为275米,高差为1932.2米,海拔大多在1000~2000米之间。
州境内地形起伏大,类型多,过渡性显著,由此导致了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变化,使水文、土壤、植被具有复杂性,内部差异明显。
全州可分为5个不同地貌区(低山侵蚀山地峡谷区、岩溶高原槽坝区、岩溶侵蚀高原区、岩溶侵蚀山地区、侵蚀山地河谷区),土壤资源可分为9个土类,19个亚类,47个土属,204个土种。
土壤多属酸性和微酸性红黄土壤。
全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热量充足(年平均常年日照数为1436~1648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3.6~19.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53.1~1577.2mm,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雨热同季,无霜期长(280~350天),终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由于河谷深切,相对高差悬殊,热量资源在不同高度上差异较大,“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在不少地方较为明显,构成了不少典型的立体气候区域。
[自然资源及开发]黔西南州有极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有些已经开发利用,有些尚待开发。
主要有:水能资源:境内河流均属珠江流域,河长大于10公里以上的有144条,分别与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构成3个小区域水系。
南盘江在州境内南沿的流程264公里,流域面积6448平方公里:北盘江在州境内北沿的流程324公里,流域面积8760平方公里;红水河在州境内的流程44公里,流域面积1595平方公里。
黔西南州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的红水河水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已建成发电的鲁布格水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装机容量252万千瓦,平班电站装机容量40.5万千瓦,加上州内的小水电站,全州年发电量达到128亿度以上。
黔西南州已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电力枢纽和通道。
矿产资源:黔西南州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种较多,开发潜力巨大,已纳入国家“攀西一六盘水矿产开发区”和“红水河水电矿产开发区”范围。
全州矿产资源有:煤、铁、铝、铅、锌、汞、锑、金、磷、硫铁矿、莹石、大理石、石灰岩、黏土、石英、砂、钼、石膏和自云岩等。
另有锰铜、含钾岩石、水晶石、硅石、钴等矿点。
在贵州省占有重要位置的矿种有:金、煤、锑、钼、莹石、铅、锌、汞、大理石等。
其中,煤、金最具优势。
全州8个县(市)有6个县(市)赋存煤炭资源,其中兴仁县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普兴矿区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云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保有储量75.28亿吨,远景储量在196亿吨以上。
黄金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储量约324.7吨,远景储量在1000吨以上。
2005年,黔西南州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中国金州”称号。
生物资源:黔西南州气候多样,给动植物生长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境内生物资源种类繁乡,树种资源十分丰富,有植物150余种,375属,760多科。
主要森林大部分为天然次森林,树种主要有云南松、栎类桦木、合欢、桤木、红椿等。
珍稀树种有银杏、鹅掌楸、桫椤、贵州苏铁等20余种。
药用植物有天麻、杜仲、三七、黄柏、金银花、灵芝、石斛等,可作中药材的植物1000余种,是贵州省中草药药源宝库之一。
野生珍稀动物有10余种。
2007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40.67%。
旅游资源:黔西南州境内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旅游资源富集,组合良好,是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
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AA级工业旅游示范区)、全国唯一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各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
自然风光有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龙头大山自然保护区、仙鹤坪自然保护区、笃山溶洞群、万峰湖、万峰林、三岔河、双乳峰、泥凼石林等,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古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有安龙招堤、明十八先生墓、兴义府试院、五省会馆、兴义猫猫洞古文化遗址、贵州龙化石、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兴义万屯相兴仁交乐古墓群、布依族古民居等:民族风情主要有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毛杉树歌节”,苗族的“八月八”、“采花节”,彝族的“火把节”等节日,民族风情浓郁,让人流连忘返。
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被誉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考古]现有文物藏品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5件,约占全省国家一级文物的一半。
黔西南州境内有大量战国至汉代历史文化遗存。
兴义市万屯汉墓和兴仁县交乐汉墓蕴藏的精美文物令世人震惊,面世的东汉时期的抚琴俑、铜车马、摇钱树等珍贵文物,是当时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标志。
2008年7月在安龙县又出现了铜釜、铜洗(盆)、编钟、羊角钮钟等多件东汉时期青铜器文物。
再次向世人述说了黔西南地区的悠久历史。
兴义市顶效镇的绿荫村,以古脊椎动物化石丰富而被誉为“古生物化石宝库”。
它是中国已知海相地层中唯一同时发现爬行动物和鱼化石的地方。
其化石种类和数量之多,受到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1957年首次发现的距今2.4亿年的“贵州龙”化石最为著名,是中国报道的第一个三叠纪水生爬行动物化石。
黔西南州还有十分丰富的摩崖石刻,文字有汉文、彝文、阿拉伯文、满文,还有汉字记音的布依族碑文。
字体正、草、隶、篆兼备,具有颇高的艺术价值。
就内容而言,既有官方的文告,也有民间的乡规民约,以及名人题记、历史事件记述等。
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区位优势]黔西南州地处黔桂滇三省(区)结合部,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锁钥”之称。
长期以来,是黔桂滇三省(区)毗邻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黔西南州交通便捷,南昆铁路、342和320国道、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关兴高等级公路横贯州境,兴义机场、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起步工程、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已经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
[人口·民族]截至2010年底,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州总人口为339.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40万人,出生率为13.1‰;死亡率为6.8‰,自然增长率6.3‰。
黔西南州境内有35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2.47%。
全州有3个民族乡:兴仁县鲁础营同族乡、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望谟县油迈瑶族乡。
[行政区划]黔西南州辖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等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128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1097个村民委员会,86个社区,31个居委会。
金州网>> 县市政府部门行政区划行政区划:黔西南州辖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等8个县市和顶校开发区,128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1097个村民委员会,86个社区,31个居委会。
兴义市兴义市政府办公室、黄草坝办事处、桔山街道办事处、坪东街道办事处、下五屯办事处、敬南镇、泥凼镇、巴结镇、捧乍镇、鲁布格镇、乌沙镇、白碗窑镇、马岭镇、威舍镇、清水河镇、郑屯镇、万屯镇、鲁屯镇、仓更镇、七舍镇、三江口镇、则戎乡、雄武乡、沧江乡、洛万乡、猪场坪乡兴仁县政府办、法制办、外事侨务办、国防教育办、城南办事处、真武山办事处、巴铃镇、回龙镇、新马场、百德镇、田湾乡、大山乡、屯脚镇、李关乡、雨樟镇、鲁础营乡、新龙场镇、潘家庄镇、下山镇、民建乡、东湖办事处贞丰县珉谷镇、者相镇、龙场镇、北盘江镇、白层镇、鲁贡镇、连环乡、平街乡、长田乡、小屯乡、鲁容乡、沙坪乡、挽澜乡、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督查室、县政府外事侨务办、县政府法制办、县政府国防办、县政府人防办、县政府应急办、县政府信息中心安龙县县政府办公室、龙广镇、德卧镇、新桥镇、木咱镇、万峰湖镇、兴隆镇、龙山镇、普坪镇、洒雨镇、戈塘镇、坡脚乡、平乐乡、钱相乡、笃山乡、海子乡普安县普安县政府办公室、盘水镇、江西坡镇、三板桥镇、窝沿乡、白沙乡、高棉乡、罐子窑镇、龙吟镇、地瓜镇、罗汉乡、新店乡、青山镇、雪浦乡、楼下镇册亨县县政府办公室、坡妹镇、冗渡镇、者楼镇、丫他镇、巧马镇、秧坝镇、八渡镇、岩架镇、双江镇、庆坪乡、威旁乡、百口乡、达央乡、弼佑乡望谟县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督查室、县政府国教办、县政府法制办、县政府应急办、复兴镇、新屯镇、石屯镇、乐元镇、打易镇、纳夜镇、桑郎镇、乐旺镇、油迈乡、蔗香乡、郊纳乡、大观乡、麻山乡、昂武乡、坎边乡、岜饶乡、打尖乡晴隆县县政府办公室、莲城镇、光照镇、沙子镇、大厂镇、碧痕镇、中营镇、鸡场镇、花贡镇、长流乡、大田乡、安谷乡、马场乡、紫马乡、三宝乡蔗香新区义龙新区兴贞新区工管委办公室、政治部、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投资促进局、农业局、教育局、计划生育和卫生局、社会事业管理局、兴贞国土分局、兴贞人社分局、兴贞财政分局、兴贞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