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华陈煕谋《电磁学》第三版的思考题和习题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69
第一章静电场§1.1 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思考题:1、给你两个金属球,装在可以搬动的绝缘支架上,试指出使这两个球带等量异号电荷的方向。
你可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但不使它和两球接触。
你所用的方法是否要求两球大小相等?答:先使两球接地使它们不带电,再绝缘后让两球接触,将用丝绸摩擦后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金属球一侧时,由于静电感应,靠近玻璃棒的球感应负电荷,较远的球感应等量的正电荷。
然后两球分开,再移去玻璃棒,两金属球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
本方法不要求两球大小相等。
因为它们本来不带电,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由于静电感应而带电时,无论两球大小是否相等,其总电荷仍应为零,故所带电量必定等量异号。
2、带电棒吸引干燥软木屑,木屑接触到棒以后,往往又剧烈地跳离此棒。
试解释之。
答:在带电棒的非均匀电场中,木屑中的电偶极子极化出现束缚电荷,故受带电棒吸引。
但接触棒后往往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3、用手握铜棒与丝绸摩擦,铜棒不能带电。
戴上橡皮手套,握着铜棒和丝绸摩擦,铜棒就会带电。
为什么两种情况有不同结果?答:人体是导体。
当手直接握铜棒时,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电荷通过人体流入大地,不能保持电荷。
戴上橡皮手套,铜棒与人手绝缘,电荷不会流走,所以铜棒带电。
计算题:1、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1.0×10-10C,q2=1.0×10-11C,相距100mm,求q1受的力。
解:2、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与Q,相距5.0mm,吸引力为40达因。
已知q=1.2×10-6C,求Q。
解:1达因=克·厘米/秒=10-5牛顿3、为了得到一库仑电量大小的概念,试计算两个都是一库仑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一米时的相互作用力和相距一千米时的相互作用力。
解:4、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即氢原子核)和一个电子组成。
根据经典模型,在正常状态下,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轨道半径是r=5.29×10-11m。
已知质子质量M=1.67×10-27kg,电子质量m=9.11×10-31kg。
第三章 稳 恒 电 流§3.1 电流的稳恒条件和导电规律思考题:1、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在电流密度j ≠0的地方,电荷的体密度ρ是否可能等于0? 答:可能。
在导体中,电流密度j ≠0的地方虽然有电荷流动,但只要能保证该处单位体积内的正、负电荷数值相等(即无净余电荷),就保证了电荷的体密度ρ=0。
在稳恒电流情况下,可以做到这一点,条件是导体要均匀,即电导率为一恒量。
2、 关系式U=IR 是否适用于非线性电阻?答:对于非线性电阻,当加在它两端的电位差U改变时,它的电阻R要随着U的改变而变化,不是一个常量,其U-I曲线不是直线,欧姆定律不适用。
但是仍可以定义导体的电阻为R=U/I。
由此,对非线性电阻来说,仍可得到U=IR的关系,这里R不是常量,所以它不是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形式的变换。
对于非线性电阻,U、I、R三个量是瞬时对应关系。
3、 焦耳定律可写成P=I 2R 和P=U 2/R 两种形式,从前者看热功率P 正比于R ,从后式看热功率反比于R ,究竟哪种说法对?答:两种说法都对,只是各自的条件不同。
前式是在I一定的条件下成立,如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热功率与阻值R成正比;后式是在电压U一定的条件下成立,如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热功率与R成反比。
因此两式并不矛盾。
4、 两个电炉,其标称功率分别为W 1、W 2,已知W 1>W 2,哪个电炉的电阻大? 答:设电炉的额定电压相同,在U一定时,W与R成反比。
已知W 1>W 2,所以R1<R 2,5、 电流从铜球顶上一点流进去,从相对的一点流出来,铜球各部分产生的焦耳热的情况是否相同?答:沿电流方向,铜球的截面积不同,因此铜球内电流分布是不均匀的。
各点的热功率密度p=j 2/σ不相等。
6、 在电学实验室中为了避免通过某仪器的电流过大,常在电路中串接一个限流的保护电阻。
附图中保护电阻的接法是否正确?是否应把仪器和保护电阻的位置对调? 答:可以用图示的方法联接。
!!!!!"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即氢原子核)和一个电子组成。
根据经典模型,在正常状态下,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轨道半径是""#$#%&!%%!"已知质子质量$"%%"’(#%&!#(#$,电子质量$%%$"%%#%&!)%#$,电荷分别为&’%&%"’&#%&!%$&,万有引力常量(%’"’(#%&!%%’·!#(#$#"(%)求电子所受质子的库仑力和引力;(#)库仑力是万有引力的多少倍?())求电子的速度。
解:(%)!)&%%*!!&*%*#+#%%*#)"%*#+"+"#%&!%#(%"’&#%&!%$)#(""#$#%&!%%)#’%+"#)#%&!+’,!))%($%$#+#%’"’(#%&!%%#$"%%#%&!)%#%"’(#%&!#((""#$#%&!%%)#’%)"’)#%&!*(’"!(#))&))%+"#)#%&!+)"’)#%&!*(%#"#(#%&)$"!())$%,#+%)&,,,%) & + $!%%+"#)#%&!+#""#$#%&!%%$"%%#%&!!)%!(*%#"%$#%&’!(*"!!!!""卢瑟福实验证明:当两个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小到"#!"$!时,它们之间的排斥力仍遵守库仑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