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绿化设计要求(参考二)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教学楼区绿化设计标准一、引言教学楼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场所,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美观的环境。
绿化设计是提高教学楼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针对教学楼区绿化设计进行探讨,提出一些绿化设计标准,以期为学校提供参考。
二、绿化设计的意义1. 提升环境质量:良好的绿化设计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净化水质,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
2. 促进学生的学习情绪:绿色植物可以带来良好的心理效应,有助于学生的放松和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增加生态功能:适当的绿化设计可以增加教学楼区的生态功能,为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发展。
三、教学楼区绿化设计标准1. 植物选择: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易于管理的植物,如耐旱、耐寒、防污染的花草树木。
考虑植物的观赏性、花期和叶型等因素,提供四季景色,使教学楼区充满生机。
2. 绿地布局:根据教学楼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绿地的位置和面积。
尽量设置多个独立的绿地,以供学生休息和活动,同时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3. 绿化布局:将绿化设置在通行线路、座椅和公共区域周围,以增加绿化的可见性,并能够提供舒适的休息和活动场所。
4. 绿化保护:对已有的树木进行保护,并建立完善的绿化管理体系,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控,确保绿化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5. 绿化配套设施:设置休息座椅、遮阳设施、路径等绿化配套设施,以提供良好的休息和活动环境。
同时,合理设置灯光,保证夜间绿化的观赏效果。
6. 绿化养护:定期修剪、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并加强宣传与管理,培养学生对绿化的责任感,共同参与养护工作。
7. 绿色交通:在绿化设计中考虑到交通流线,设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并为行人和自行车提供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减少车辆对绿地的影响。
8. 生态水系统:布局合理的雨水花园、植物池等生态水系统,利用雨水资源和废水处理,实现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校园绿化设计方法二三学校是以建筑为主体的空间环境,面积较大的校园,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
各区功能不同,对绿化的要求也不同,绿化形式也相应有所变化。
校前区绿化设计学校出入口、校门内外至教学楼前组成校前区,是学校的门面和标志,是校园绿化美化的重点。
校前区绿化应以装饰观赏为主,衬托大门及主体建筑,突出安静、优美、庄重、大方的校园环境。
前区绿化设计以规则式绿地为主,以校门、办公楼或教学楼入口为中心轴线,布置广场、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和国旗台,两侧对称布置装饰或休息性绿地,或在开阔的草地上种植树丛,点缀花灌木,自然活泼,或植绿篱、草坪、花灌木,低矮开朗,富有图案装饰性。
教学区的绿化教学区的绿化,首先保证安静的教学环境,为不影响教学楼内通风采光,离建筑物5米以外才可种植大乔木,靠近墙基可种植些低矮的花灌木,其高度不能超过首层窗户。
在建筑物的东西两侧,可种植一些速生大乔木或攀援植物,以防日晒;北侧要考虑种植一些耐荫或半耐荫植物;为满足学生课间休息,楼附近要留出小型活动场地。
生活区的绿化师生宿舍区绿化,应以校园绿化基调为前提,根据场地大小,兼顾交通、休息、活动、观赏功能,因地制宜进行设计。
楼间距较小时,在楼梯口之间只进行基础栽植。
场地较大时,可结合行道树,形成封闭式的观赏性绿地,或庭院式布置,铺装地面、花坛,基础绿带和树池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休息场地。
学校小游园设计小游园是学校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化校园的精华。
小游园的设置要根据不同学校特点,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创造特色,并力求经济、美观。
小游园也可和学校的电影院、俱乐部、图书馆等总体规划相结合,统一规划设计。
小游园一般选在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作为各分区的过渡。
其内部结构布局紧凑灵活,空间处理虚实并举,植物配置须有景可观,全园富有诗情画意。
游园形式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一致。
学校绿化工程建设方案绿化是学校美化环境、改善校园生态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升学校的绿化水平,建设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制定了以下绿化工程建设方案。
一、制定总体规划首先,学校应该制定一份总体规划,包括绿化区域、种植植物的种类和密度等内容。
这样可以使绿化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二、选取适宜的植物在绿化工程中,选择适宜的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功能,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树木和花草植物。
比如,在教学区域可以选择一些树形良好的乔木,如柳树、银杏等;在休闲区域可以选择一些花草植物,如玫瑰、牡丹等。
三、合理布局绿化区域学校的不同区域可以设置不同的绿化区域,如教学区域、运动场、休闲区等。
在布局上,可以根据区域功能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绿化能够最好地发挥其美化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四、加强水源供应要想保证绿化的成活率和生长进度,合理的水源供应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建设一些集水装置,收集雨水,并将其用于浇灌植物。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入节水设施,如滴灌等,有效利用水资源。
五、加强绿地管理为了保持绿化的良好状态,学校应加强绿地管理。
可以委派专人负责绿化区域的管护工作,定期修剪、浇水、施肥等。
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绿化意识教育,让他们懂得保护和爱护绿化环境。
六、营造良好的微气候学校绿化可以改善校园的微气候情况。
绿化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同时,绿化还能够调节温度、增加湿度,使校园在严寒冬日和炎热夏季都能够有一个适宜的气候。
七、建设生态湿地生态湿地是学校绿化的另一个重点工程。
通过建设生态湿地,可以净化泥土、减少水污染,并且提供生物多样性,为各类鸟类和虫类提供栖息地。
生态湿地的建设将为学校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八、引入生态照明系统为了保证夜间照明的需要,学校可以引入生态照明系统。
例如,可以选用太阳能照明灯具,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或者使用节能环保的LED灯光,减少能源的浪费。
九、设立绿色长廊在校园内部的主干道和主要通道上,可以设立绿色长廊。
学校校园绿化规范校园绿化在学校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以规范的绿化为基础。
然而,一些学校的绿化并不规范,导致了环境污染和不良的视觉效果。
本文将就如何规范学校校园绿化展开讨论。
一、绿化布局绿化布局是校园绿化的基础。
每个学校都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绿化规划,包括树木、草坪、花坛等的位置和数量。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升校园的美观度,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
二、选择适宜的植物不同植物适合的栽植环境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
同时,应避免选择过于庞大的树种,以免给校园留下安全隐患。
三、合理利用空地学校的空地通常较为有限,因此应该合理利用空地进行绿化。
例如,在篮球场边上种植一些绿化植物,既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又可以提供凉爽的环境。
四、精心设计花坛花坛是校园绿化中常见的元素。
学校应根据花坛的位置和大小进行精心设计,选择适宜的花卉进行栽种。
花坛的规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宜过分突出,以免影响整体效果。
五、营造宜人的休息区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因此,学校应在校园内设立宜人的休息区,供学生和教职工休息。
此类区域应布置一些舒适的座椅,并进行合理的绿化,以提供良好的环境。
六、加强绿化设施的维护绿化设施的维护是校园绿化不能忽视的一环。
学校应聘请专业的园艺人员进行定期养护,对花木进行修剪、浇水和施肥等工作。
只有加强维护,才能保持学校校园的美丽和整洁。
七、开展绿化教育活动学校应在课程中加入绿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绿化的重要性并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可以通过绿化实践活动、学习绿化知识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绿化工作。
八、加强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学校应建立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确保废弃物得到科学处理。
同时,可以在学校设置垃圾分类站点,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重视。
九、推广绿色出行理念学校应组织推广绿色出行理念,鼓励学生和教职工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
校园绿化美化规划方案1.绿化空地设计:-每个校区都应有绿地广场,供学生休息、娱乐和活动使用。
广场上可设置凉亭、长椅和草地,提供休闲场所。
-在校园内部的交通岔路口,可以建立绿化环岛,素雅的花卉和常绿植物可以形成美丽的景观,同时起到交通引导的作用。
-在校园的主要道路两旁种植乔木和灌木,为校园增添绿意同时也具有减少噪音等作用。
2.教学楼周边规划:-在教学楼周边设置绿化带,由花草、矮墙和坐凳等构成,提供休闲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改善教学楼外观。
-在教学楼的顶层和阳台上可以设置具有抗污染效果的绿化植物,如吊兰、虎尾兰等,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教学楼内部的公共区域,可以设计为类似庭院的绿色空间,种植绿植,让学生在学习间隙有地方放松身心。
3.垃圾桶与花坛结合:-在校园各处适当设置垃圾桶,并与花坛结合起来,给予别人更美的视觉享受。
-垃圾桶的设计可以灵活多样,可以使用树木、花卉等植物作为垃圾桶的底座,以增加校园的绿化面积。
4.园林景观设计:-在校园内适度设置小型园林,如花园、假山、水池等景观,让学生在散步、休憩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合理利用校园内的湖泊和水面,绿化湖岸线,并设置休憩亭、长椅等设施,形成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
5.绿化植物的选择:-在校园的绿化设计中,应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维护的植物为主。
推荐选择常见的苗木,如榆树、红枫、松树等,以增加校园的森林感。
-同时,可以选择具有季节性变化或者鲜艳花朵的植物作为点缀,如春天的樱花、夏天的杜鹃等,以增加校园的色彩和生机。
6.绿化管理与维护:-进行日常的绿化养护工作,包括浇水、修剪、施肥等,确保校园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
-定期组织园林工作人员对校园绿地进行整理和清理,保持绿化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参与到校园的绿化养护中,提高校园绿化管理和维护的合作意识。
通过以上的绿化美化规划方案,可以提高校园环境的美观性和舒适性,为学生和教职员工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空间。
校园绿化设计方案1. 简介校园绿化是指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校园环境变得更加美观、舒适和宜居。
校园绿化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实施绿化计划的指导,以改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同时增加校园的生态价值和吸引力。
2. 设计原则在校园绿化设计方案中,应遵循以下原则:2.1 生态保护校园绿化设计应注重生态保护,保护校园内的植物、动物和自然资源。
设计方案应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减少砍伐和损害生态系统的行为。
同时,应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
2.2 可持续发展校园绿化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设计方案中应考虑节水、节能和废物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倡环保的绿化方法,如可回收材料的利用、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
2.3 空间规划校园绿化设计应合理规划校园内的空间,使每个区域都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功能。
应根据实际需求,将校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教学区、运动区和休闲区等,并为每个区域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和景观元素。
2.4 艺术美化校园绿化设计应注重艺术美化,通过景观元素的布置和色彩的搭配,使校园环境更加美观和有吸引力。
设计方案中应考虑到校园建筑的风格和主题,选择符合整体设计理念的绿化植物和景观元素。
3. 设计内容校园绿化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3.1 植物种植通过合理的植物种植,将校园环境变得更加绿化和美观。
应根据校园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品种,如树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等,使校园的植被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3.2 建筑景观校园绿化设计应与建筑景观相结合,通过景观元素的布置和色彩的搭配,增加校园的艺术美感。
应选择与建筑风格相协调的景观元素,如雕塑、水景和石景等,使校园的景观更具特色和个性。
3.3 引导路径校园绿化设计应合理设置路径,引导学生和教职员工沿着指定的路线行走。
路径的设计应考虑到通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如宽敞的人行道、凉亭和荫蔽的树荫等,以提供一个愉快的行走环境。
学校绿化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区域的学校区域绿地愈发珍贵。
作为城市中心区域的一所学校,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绿化工程,提高学校环境的品质,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需求,为城市增加品质绿地资源。
二、绿化工程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
绿化工程要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绿地,注重保护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尽量保留现有树木和绿地资源。
2.美观实用。
绿化工程要注重美观度和实用性,绿地规划要有特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提高绿地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3.健康环保。
绿化工程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健康标准,选择环保材料和植物,合理布置绿地设施和用品,提高空气质量和环保性能。
4.社会效益。
绿化工程要注重社会效益,提高学校环境品质,增加城市绿地资源,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社会和环境效益。
三、绿化工程设计内容1.整体规划布局(1)绿地规划布局要有特色,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各项设施和绿地资源,提高学校环境品质。
(2)绿化工程要兼顾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适当预留可拓展空间,合理规划绿地布局和用地结构。
2.植物景观设计(1)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优化植物景观设计,提高植物的景观效果和环保性能。
(2)合理配置树木和花草植物,提高植物的生存环境和生长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绿化设施配置(1)合理配置座椅和休闲设施,提高绿地的使用功能和实用性。
(2)充分考虑学生和教职工的使用需求,合理配置休息区和娱乐设施,提高绿地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4.景观照明设计(1)合理设计景观照明,提高绿地的夜间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2)选择环保节能的照明设施和灯具,提高照明效果和环保性能。
5.水系景观设计(1)合理规划水系景观,提高绿地的生态效果和美观性。
(2)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和水景装饰,提高水系景观的环保效益和观赏效果。
6.环境保护设施配置(1)充分考虑环保设施的配置,提高绿地的环保性能和健康标准。
校区绿化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城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绿化更是承担着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职责。
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绿化水平,改善校园环境,增强师生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校区绿化工程方案。
二、绿化目标1.提升校园环境品质,改善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增加校园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营造更加舒适的校园环境;3.注重景观的美化和植物的多样性,创造大气、美观的校园绿化景观;4.通过绿化,促进教学、科研和生活场所的康体功能;三、绿化内容1.植物种植(1)选择适宜的植物:校园内部分地区的土壤和水文环境的差异较大,因此在植物选择上,应根据具体地理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应该地区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植物。
同时,为了打造出校园内生态优美的景观,植物的选择还应注重其在四季的变化中呈现出不同的观赏效果。
(2)植物配置:在校园足够的区域内进行分区培植,以形成树庭、花坛、草坪、吊兰、萝卜花、铁树、幸福树、荷叶、郁金香等种类的园林式景观。
(3)休憩功能:在植物配置方面,还应考虑到校园绿地中的座椅设置,以及植物的配置,使师生在校园内出现在文化景观的同时为本校师生提供一个休闲场所。
2.景观设计(1)校园门口设计:通过门口的绿化植被和外观装饰物的设计,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校园的校园的形象美。
(2)庭院设计:校园内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适宜的庭院,面色内部树木的成活率,配置坡度适宜,易于通航,便于散步。
(3)公共区域设计:校园内的公共区域包括校园广场、教学楼周边、体育场地等,校园绿化工程方案中要突出这些区域的绿化设计,营造出开放、宽阔、通透的绿化空间,满足师生的日常需求。
3.生态水系校园内的小湖、小溪、喷泉等水系设计,可以在校园增加优美的景观,同时发挥着降温、净化空气等作用,对校园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实施步骤1.方案准备阶段进行校园周边环境勘测,以明确可利用的绿化面积,同时分析周边植被与土壤环境,助于植物的选择。
校园绿化规划方案引言概述:校园绿化是提升学校环境品质和美化校园的重要举措。
一个良好的绿化规划方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校园绿化规划方案,包括绿化区域划分、植物选择、绿化设施设置、绿化管理以及环保措施。
一、绿化区域划分:1.1 学校入口和主要道路:在学校入口和主要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用于引导人流和车流,同时起到美化校园的作用。
1.2 校园中心广场:将校园中心广场打造成一个绿意盎然的休闲区域,可以种植花草树木,搭建凉亭和休息长椅,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休息的场所。
1.3 教学楼周围:在教学楼周围设置绿化带,利用花坛和小型景观装饰,增加学生的学习氛围。
二、植物选择:2.1 耐寒植物:根据学校所在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耐寒植物,确保植物能够在寒冷的冬季生长良好。
2.2 花卉植物:选择花期较长、花色丰富的花卉植物,如牡丹、月季等,增加校园的色彩和美感。
2.3 绿化树木:选择树种时要考虑树形美观、生长快速、适应性强的品种,如柳树、松树等,为校园提供阴凉和氧气。
三、绿化设施设置:3.1 花坛和草坪:在绿化区域设置花坛和草坪,可以种植各种花卉和草类植物,增加绿化面积和美观度。
3.2 凉亭和休息长椅:在绿化区域设置凉亭和休息长椅,为学生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同时也是欣赏绿化景观的好地方。
3.3 自动灌溉系统:在绿化区域设置自动灌溉系统,确保植物的水源充足,提高绿化的效果和管理的便利性。
四、绿化管理:4.1 定期修剪和修整:对树木、花卉和草坪进行定期修剪和修整,保持绿化区域的整洁和美观。
4.2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绿化植物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4.3 植物更新和补植:根据植物的生命周期和老化情况,定期进行植物的更新和补植,保持绿化区域的繁荣和美丽。
五、环保措施:5.1 废水处理:对绿化区域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5.2 垃圾分类:设置垃圾分类桶,鼓励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垃圾分类,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
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概述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思考的场所,绿化规划设计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学生心理健康和学术氛围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详细讨论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包括设计原则、布局、植物选择等。
设计原则1. 生态原则:在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兼顾生态平衡,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植物多样性。
2. 美学原则:注重景色的美感与整体协调,体现校园文化,并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形象。
3. 功能性原则:要结合校园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绿化空间,适合学生休闲、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布局设计主入口绿化主入口是校园的门面,绿化设计要突出校园的特色和文化底蕴,可结合校训、校讲等元素进行设计。
中心广场绿化中心广场是学生集会、活动的场所,绿化要布局适宜,植物选择要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如四季常青的松柏等。
教学区室外绿化教学区域绿化要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宗旨,可选择多种花草植物进行布局,增加空气质量。
学生宿舍绿化学生宿舍绿化要兼顾私密性和交流性,可采用围合式绿化设计,保护学生的休息空间。
植物选择1. 乔木类:如梧桐、榉树等,可作为大学校园主体景观。
2. 灌木类:如丁香、月季等,可在小区域内进行点缀。
3. 花草类:如牵牛花、勿忘我等,可为校园增添色彩缤纷的景观。
4. 地被植物:如虎耳草、多肉植物等,适宜铺排在道路边缘或草坪绿地。
养护管理1. 定期修剪:保持植物的整洁,不影响周围环境。
2. 施肥浇水:根据植物需求,科学浇水施肥,保持植物健康生长。
3. 除草防虫:定期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植物的生命力。
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不仅仅是美化校园环境,更是营造健康、宜居的学习生活氛围。
本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绿化设计建议,希望能为各大学参考,并不断完善校园绿化环境,造福学生和整个校园社团。
一、地块概括二、规划依据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性场所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瑰。
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
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1.景观结构: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
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另外,还有几处焦点:景观大道与车行道的交点、主次轴线的交点、综合楼内庭院、综合楼东入口处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交点、学苑绿地中心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以及北入口。
2.景观布局一方面校园应具有良好生态景观,另一方面作为新建校园,势必着重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氛围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系统完美结合。
校园总体景观布局以程式化与自然化有机结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场地整体规则式布局与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结合,植载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则中体会规矩与规律,在自然中进行陶治与感受亲切。
使得校园总体布局理性严谨、而又自然随性,营造出了现代、大气、生态的校园氛围。
六、分区景观设计说明1.主入口水景广场:主入口是中心景观轴线的起始点,也是展示校园风貌的地块。
从大门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一组“智慧之窗”雕塑,它放置在车行道与中央景观道交汇处,白钢构架,它抽象的造型暗示着美好的未来,设计为红色,富有激情;周围是早喷泉广场,水柱喷起,生机盅然;景观道中间设计一个长条形的喷泉水池,两侧伸出平台放置花体,雀跃的水声、芬芳的花朵,迎接四方友人;两侧绿地规则整齐地种植模纹大树,体现了校园规整洁净的环境,愉示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严谨态势,2.学苑广场:位于综合楼前,两侧是教学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弧线形怀抱式的环路象征着教师宽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赢得桃李满天下。
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是校园主次轴线的交点,也是前校区的中心位置,设置升旗台,几步台阶上去,作为此空间的最高点,从主入口进入校园就能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旗,提升人们心中的爱国心。
南边设计放射形的花坛,北边是一处大的铺装广场,作为学校的大型集散广场,旗等活动。
广场中间位置布设早喷泉,是水景在轴线上的体现;广场两边也设置早喷泉,布设长条座登,两侧种植应季花卉。
喷泉飞洒,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放射的花坛、散植花灌木,愉示着桃李满天下,高大的雪松,输示着教师形象的伟岸。
综合楼东入口出来是景观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焦点,设置一组瘦高雕塑小品取名为“积累”,下面铺之白色砂碌,寓意折叠的书本向上生长,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
东侧绿地构图以弧和直线交错,局部运用次轴线衍生出的斜线元素,它们共同组成有开放式的铺装场地、大线条的植裁和开敬的草坪,人们可以在场地上休息、纳凉、观景,小孩可以在草坪上嬉戏、晒太阳,是一个多功能区域,与开敬的集散广场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精细,疏密有致,空间丰富。
3.教学区:小学教学区校园南部东侧教学区是小学教学区。
建筑把学生主要的活动区域界定在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中。
东边,2号、3号和4号教学楼围合两个区域,用简单的几何构图元素——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大小不一的绿地和小场地,放置的长条座登和树池座登,供学生们看书、游戏:中间两排方形小草地延伸进入环境空间,尽头布设一处圆形涌泉,好似孩子们的智慧源泉正一点点源源不断地涌出,也命示着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着“祖国清晨的太阳”。
西边,1号教学楼和实验楼围合一个区域,设计一处开敬式的台地,人们可以坐在台阶上休息、赏景,使得绿地不仅在平面上有所变化,也在坚向高低上有所不同,中间围合一片阳光草坪,为学生们提供一处广阔交流、玩要的空间,草地上设置一组雕塑——“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节减的好习惯,寓教于乐。
两侧区域用三块绿地分割开来,上面规则种植三种小乔木,它们也分别用于教学楼围成的三个区域内,使空间植物景观随季节的变化,视觉焦点也随之迁移。
中学教学区校园南部西侧教学区是中学教学区。
“梅花香自苦寒来”,初中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曲折的小路深入,到达高起的灯塔雕塑,愉示着学习是要经过一番波折,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南边设置景墙花架,上刻一则名人典故自强不息,创造文化氛围。
设计还有铺装场地、读书竹林等,放置座竟供学生看书,逗留。
绿地局部微地形处理,形成舒缓的绿地空间,植物以文人最爱——罗寒三友(松、竹、梅)为主,突出文化内涵。
教学区整体设计严谨又不失活泼,与均衡舒展的建筑群体相协调。
4.体育运动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与中学体育运动区分别分布在用地中部东侧和西侧。
对两侧操场和运动场进行整合,分别给各自操场加以围栏,方便管理;设计均采用规则的道路连接运动场地,出入口设在最便于人到达的位置,主要是教学区和生活区方向。
设置树池座凳,种植遮荫效果好的大乔木,为人们休息和观看人员提供休酿纳凉之所。
5.学苑绿地:它是由环形车行主干道组成的一块圆形绿地,是学生生活区与运动、教学区的中间区域,西边毗邻风雨操场,它势必是一处集聚会、生活、运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绿地。
绿地中间设计一处下沉式的广场,作为露天剧场,可以在此进行大型文娱活动,环境“有水则灵”,此地也设计有早喷泉,观赏、嬉戏;由台阶上去,背景是一组张拉膜组合享,白色膜结构好似飞翔的翅膀,给人以退想,同时台阶也是看台,局部结合花坛,充分发挥景观要素的多用途性。
剧场东侧设计为小空间环境,以“琴、棋、书、画”为主题。
放射性道路上设计一组景观构架,运用几种不同的颜色,好似跳跃地音符;广场主道路南侧是象棋广场;穿过两页铺开的花坛,漫步于曲线型小道来到一处圆形沙坑,只需一根小木棒,孩子们就可以随意地书写、绘画,情趣尽在,,,, 剧场西侧设计大块绿地空间,结合环形游步道让人联想到宇宙中运行着的行星,引导着人们勇于探索科学知识;星系之外,小星相依,绿地北侧离生活区较近,用圆形图案组合出一处健身活动场地,鼓励孩子们闲暇时间多做运动,花坛中设置一个小雕塑,与主题相呼应。
6.生活区:学生公寓楼前规划出适于人流的道路,绿地面积不大,尽量增加绿地,在上面开辟小的场地供学生们晨读、逗留即可。
7.北入口绿化带:风雨操场北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处设计半圆形喷泉水池,呼应校前区水景:通往北入口的绿化带上设计成规整的模纹绿篱,两侧种植树冠萌浓的大乔木作为行道树,与中心轴线整体风格相统一;北入口处低调处理,中心绿带上设计一个大的花坛,上面放置景石,上书学校名称,作为轴线的尾声。
七、种植设计1.设计原则: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
2.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
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
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1)入口树阵与各分区树阵采用挺拔形美、叶形漂亮的银杏、黄山奕、合欢等观赏树种。
(2)各自然种植带的种植遵循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四季变化的原则,组合如下:①冬季观赏主要突出树形(雪松、云杉、黑松、盆景松、华山松等)、枝干(白皮松、青桐、红瑞木、紫薇)、果实(柿树、金银木、火棘等)。
②秋季突出叶色的丰富变化(银杏、奕树、黄卢、五角枫、白蜡等)③夏季植物品种丰富,开花植物众多(奕树、合欢、木桂、紫薇等)④春季可观赏开花植物(碧桃、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溜博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八、铺装设计根据功能不同,结合建筑外观,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主要有青石板、花岗岩(磨光、火烧板)、条形广场砖、条形步石、木质铺装、卵石步道等。
九、灯光设计以主轴为中心,突出轴线和主景,感受环境主体小品和建筑主体的几何结构,激发孩子们对空间结构有更深的了解。
除教学楼外,对于孩子们在夜间经常出现的场所,都配以适合亮度和颜色的灯光,如篮球场、排球场等。
十、绿化种植给水设计本种植设计,多采用手动控制的浇灌方式,主入口景观轴线上采用喷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