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十八讲》第三章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
- 格式:ppt
- 大小:770.50 KB
- 文档页数:55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与福利效应1. 引言价格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和福利效应产生深远影响。
价格上涨会导致物价上升,增加消费者的负担,而价格下降则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本文将探讨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和福利效应的影响。
2. 消费者的配置效应消费者的配置效应指随着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在购买不同商品之间的选择发生变化。
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的替代品,以减轻经济负担。
相反,价格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较高的商品。
2.1 替代品弹性替代品弹性是衡量消费者购买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的度量。
当价格上涨时,商品的替代品弹性较高,消费者更容易转向价格低廉的替代品。
这种替代行为导致了价格上涨对消费者配置效应的影响。
例如,当油价上涨时,消费者会更倾向于购买公共交通工具或更节能的车辆,而不是继续购买燃油消耗较大的车辆。
2.2 基本需求与奢侈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的影响程度也与商品的性质有关。
对于基本需求品,消费者的需求不会因价格变化而减少太多,因为这些商品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相比之下,对于奢侈品而言,价格的上升会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从而对消费者的配置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3. 消费者的福利效应消费者的福利效应指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福利水平的影响。
价格下降会增加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从而提高其福利水平;而价格上涨则会降低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3.1 个人福利价格下降将促使消费者更容易获得所需商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个人福利。
例如,商品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享受到更大的消费满足感。
3.2 社会福利价格变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也很重要。
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市场活动。
此外,价格下降还有助于消费者提高生活水平,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
4. 价格变化与消费者福利效应的影响因素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和福利效应的影响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3讲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与福利效应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证明:如果一个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假设是1x 与2x ,那么它们不可能都是劣等品。
证明:劣等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其需求量减少的商品。
如果假设(),i x p m 是第i 种商品的马歇尔需求函数,那么商品i 是劣等品就意味着(),0i x p m m∂<∂。
对于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如下的预算约束恒成立:()()11212212,,,,p p p m p p x p x m m += ①①式两边关于收入m 求导,得到:()()11221212,,,,1x p p m x p p m p p mm∂∂+=∂∂ ②对于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等式②恒成立。
假设商品1和2都是劣等品,那么就有(),0i x p m m∂<∂,1i =或2,从而②式左边恒小于零,等式②不成立,这与假设矛盾!所以如果一个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那么它们不可能都是劣等品。
2.如果偏好是凹的,替代效应仍然为负吗?答:如果偏好是凹的,替代效应不一定为负,但肯定是非正的。
分析如下: 一种商品的替代效应是指价格变化引起商品需求量的总变化当中,仅仅因为该商品和其他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包括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斯拉茨基替代效应。
希克斯替代效应是指保持消费者的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如图3-1所示);斯拉茨基替代效应是指保持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如图3-2所示)。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3讲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与福利效应1 •证明:如果一个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假设是为与X2,那么它们不可能都是劣等品。
证明:劣等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其需求量减少的商品。
如果假设第i种商品的马歇尔需求函数,那么商品i是劣等品就意味着 % p,m::. 0。
dm对于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如下的预算约束恒成立:px i Pigm P2X2 P,P2,m①式两边关于收入m求导,得到:% p i, p2,m X P i, P2,mp P2 1tm dm对于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等式②恒成立。
假设商品1和2都是劣等品,那么就有* P,m:::0,i =1或2,从而②式左边恒小于dm零,等式②不成立,这与假设矛盾!所以如果一个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那么它们不可能者E是劣等品。
2•如果偏好是凹的,替代效应仍然为负吗?答:如果偏好是凹的,替代效应不一定为负,但肯定是非正的。
分析如下:一种商品的替代效应是指价格变化引起商品需求量的总变化当中,仅仅因为该商品和其他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包括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斯拉茨基替代效应。
希克斯替代效应是指保持消费者的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如图3-1所示);斯拉茨基替代效应是指保持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如图3-2所示)。
X( P,m )是①图3-1 希克斯替代图3-2 斯拉茨基替代当消费者的偏好为凹的时候,替代效应非正,即替代效应或者为零,或者为负,见图3-3 (这里只考虑希克斯替代效应,斯拉茨基替代效应的分析也是类似的):图3-3 凹偏好的替代效应①替代效应为零的情况当商品1的价格上升引起预算线从AB转动到AC时,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由B减少到C,如果保持消费者的效用不变,仅仅考虑相对价格的变化对商品1的需求的影响,那么由图中虚线BH的位置可以看出,商品1的需求不变,即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为零。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与福利效应价格变化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它会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和福利效应产生影响。
消费者的配置效应指的是消费者在价格变化下的需求变化,即消费者会根据价格的变化来调整消费需求。
通常情况下,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需求减少,而价格下跌会导致消费者需求增加。
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会使得商品变得更加昂贵,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量,转而选择价格较低的替代品或者减少消费。
而价格下跌则会使得商品变得更加便宜,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量,甚至会降低对其他替代品的需求。
消费者的福利效应指的是消费者在价格变化下的福利变化,即价格变化会对消费者的福利产生影响。
如果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需求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的上涨幅度,那么消费者的福利将受到损害。
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成本增加了,但购买量减少了,消费者的总体福利会减少。
相反,如果价格下跌导致消费者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的下跌幅度,那么消费者的福利将受益。
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成本减少了,但购买量增加了,消费者的总体福利会增加。
综上所述,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和福利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消费者会根据价格变化来调整购买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而价格变化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福利,使其面临盈利或亏损的境况。
因此,消费者应该密切关注价格变化,合理调整购买策略,以最大化自身的福利。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和福利效应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会涉及到多个因素。
下面,我将深入探讨这些影响。
首先,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会影响市场的供需关系。
当价格上涨时,供应商会有更大的动力提高产量,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但是,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从而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形成供给过剩的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供应商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应商会减少产量,但需求增加,可能导致供给不足,形成供给短缺的局面。
为了满足更高的需求,供应商可能会提高价格。
第三讲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与福利效应消费者的需求刻画的是在消费者面临一定的价格和收入条件下的的最优消费数量,因此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被表述为商品价格和收入的函数,即:),,(),,(21222111m p p x x m p p x x ==以此为基础,可以分别考察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一、收入变化与提供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一)正常品和劣等品当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减同方向变化,这种商品就是正常品,反之就是劣等品。
或者说:当0>∆∆mx 时,正常品;当0<∆∆mx 时,劣等品。
(二)收入提供曲线和恩格尔曲线收入提供曲线是随着收入m 变化均衡点的变动轨迹。
提供曲线上的任一点表示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上所需求的商品束。
收入提供曲线也叫做收入扩展线。
如果两种商品都是正常品,其斜率一定为正。
恩格尔曲线表示的是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如何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变动。
用横轴表示1x ,纵轴表示m ,恩格尔曲线就是1x 的最优选择轨迹。
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恩格尔曲线,比如食品和住房。
当两条曲线相交时,可以分析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上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差异。
统计分析表明在比较低的收入水平上,消费者比较多的消费食品,而在比较高的收入水平上,消费者对住房的消费显著增加。
(三)不同偏好条件下的收入提供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1.完全替代当预算线的斜率小于无差异曲线时,收入提供曲线与横轴重合;如果预算线斜率大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收入提供曲线与纵轴重合。
在第一种情况下,恩格尔曲线的函数关系是:11/p m x =;恩格尔曲线的斜率是:11/p x m =。
2.完全互补当互补比率为1:1时,收入提供曲线为经过原点的对角线。
由于在完全互补的情况下两种商品必须同时消费,因此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取决于两种商品的价格。
所以,恩格尔函数可以表示为)/(211p p m x +=;恩格尔曲线的斜率是:211/p p x m +=。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读书笔记及学习心得一、引言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消费者行为是与产品或服务的交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经济学家对消费者行为描述为,在消费者既定的预算约束下选择他们支付得起的最优消费束。
在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后,我总结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是以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为主要参考资料,在参阅了其他一些文章之后,所作的读书笔记以及作者的收获心得。
总结来说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有:预算约束,消费者偏好,商品效用以及价格等,消费者正是从这些因素出发做出最优选择或是改变自己的决策,从而最终引出市场需求理论。
二、主要内容(一)、偏好、效用及消费者的基本问题1、偏好与效用(1)、偏好关系及无差异曲线首先定义消费集,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目标称为消费束或消费集,记n R X +=为消费集,代表所有的消费计划的集合,n 表示消费者想要的物品的种类有n 种。
每一个消费计划以n n R x x x x +∈=),...,,(21代表。
i x 代表对物品i 的计划消费量。
通俗地说偏好是指你对物品的喜欢程度或是主观评价。
偏好关系是指一种定义于消费集X 中的二项关系,记为≥。
如果21x x ≥,就说“1x 至少与2x 一样好”。
偏好关系具有以下公理:完备性公理:对于任何X 中的21x x ≠,或者21x x ≥,或者12x x ≥。
反身性公理:对所有的x x X x ≥∈,。
即一个消费计划至少与它本身一样好。
传递性公理:对于任何三个消费计划,,,,321X x x x ∈如果21x x ≥,且32x x ≥,那么31x x ≥。
另外偏好还具有连续性,局部非餍足性,单调性,凸性和严格凸性。
当满足以上公理时,消费者偏好就可以由无差异曲线来描述,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