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WCDMA网络分组域及无线网CE路由器建设原则及配置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466.00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联通2009年WCDMA网络分组域及无线网CE路由器
建设原则及配置要求
WCDMA分组域及无线网络接入路由器(CE设备)原则上以局址为单位设置,Gn接口和IuPS接口共用路由器接入移动专业IP承载网。移动专业IP承载网扩容工程将由总部另外立项统一建设。考虑到Gi接口需要访问互联网,因此Gi接口路由器应单独设置。CE路由器的网管系统要求以省为单位统一建设。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
1、 Gn/IuPS CE路由器建设原则
同一局址内,RNC设备和GSN设备共用一对CE路由器。
Gn/Iu-Ps接口在本地接入移动专业IP承载网内部AR路由移动专业IP承载网
内部
AR/PE 外部
AR/PE
GGSN SGSN CE CE
MGW
MGW CE CE
CE CE
CS Gn
Gi Internet
内部
AR/PE 外部
AR/PE
CS流量 Gn流量 Gi WAP流量 Gi流RNC PS 器。Gn流量和Iu-Ps流量通过VPN进行隔离。
同省内要求尽量采用同一厂家的Gn/IuPS CE设备(如已有设备利旧使用,应尽量控制在两家),同一本地网采用同一厂家的Gn/IuPS CE设备。
对于设置GSN设备的本地网,要求同厂家Gn/IuPS CE设备本地组网后上联至IP承载网,以减少本地流量迂回,并减少对IP承载网的端口需求,可将一个或两个局址的Gn/IuPS CE设备兼做汇聚CE。Gn/IuPS网络拓扑参见附件1
同局址内,Gn/IuPS CE设备宜与GSN设备同机房设置。GSN设备可考虑成对配置局域网交换机,汇聚后接入Gn/IuPS CE设备,也可考虑直接接入Gn/IuPS CE设备。RNC宜采用直链的方式接入Gn/IuPS CE设备。
同一个局域网内要求IuPS、Gn、Gi、计费、网管流量通过VLAN隔离。
仅设置RNC(无GSN设备)的本地网,原则上在本地网内不再汇聚,各局址IuPS CE直接上联IP承载网。IuPS网络拓扑参见附件1
Gn/IuPS CE功能和配置要求参见附件2。
2、 Gi路由器建设原则
Gi接口路由器应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单独设置。
Gi接口应通过专线直接接入增值业务网络或者通过移动IP承载网的外部AR接入增值业务网络。
Gi接口通过不同的链路分别接入移动增值业务网和互联网。
Gi接口通过防火墙,实现与外部数据网的隔离。 附件1、Gn/IuPS网络拓扑示例
1)有GSN设备的本地网,当AR路由器同局址时
移动IP承载网AR1AR2MCE1MCE1'CE2CE2'CE3CE3'CE4CE4'
与AR路由器同局址的两台CE路由器(图中的MCE1、MCE1’)作为汇聚路由器(兼做本机房CE路由器)。这两台路由器通过口字形连接上联到骨干AR路由器,其他节点的CE设备,通过口字形连接到这两台路由器。
RNC和GSN设备接入本局址的一对CE路由器。
2)有GSN设备的本地网,当AR路由器不同局址时
移动IP承载网AR1AR2MCE1'MCE1MCE2MCE2'CE3CE3'CE4CE4'CE5CE5'
位于两个局址的两台路由器MCE1、MCE2作为本地网内汇聚路由器,采用口字形上联到骨干AR路由器,MCE1、MCE2尽量选择与AR1、AR2同局址的CE设备。这两个局址成对配置的4台路由器(MCE1、MCE1’、MCE2、MCE2’)组成口字形连接。位于同一局址的两台路由器兼作本局址的CE路由器,负责本局址GSN、RNC的接入。其它机房的CE设备通过口字型连接到本地汇聚路由器。
3)无GSN设备只有RNC设备的本地网
移动IP承载网AR1AR2CE1CE1'CE2CE2' 附件2: Gn/IuPS CE路由器功能及配置要求
1 设备性能要求
采用分布式处理架构,线速转发。设备性能要求见下表:
类别 端口参考配置 处理能力(Mpps) 说明
A 3个10GE端口(光口,单模,可选)
24个GE端口(光口,单模)以上
8个FE端口(电口) >=200M 用于GSN、RNC共址,流量较大,兼做汇聚CE节点
B 24个GE端口(光口,单模)以上
8个FE端口(电口) >=100M 用于GSN、RNC共址,兼做汇聚CE节点或单机房内RNC超过8个
C 18个GE端口(光口,单模)以上
8个FE端口 >=50M 用于RNC数量4~7,流量较大的局址
D 10个GE端口(光口,单模)以上
8个FE端口 >=20M 用于RNC数量2~4,流量较小的局址
E 8个GE端口(光口,单模)以上
6个FE端口 >=10M 用于RNC数量1~3,流量较小的局址
注:
(1)端口配置供参考,具体端口配置应根据本省组网及实际流量需求确定。
(2)GE端口一般按照单模、短距配置,跨局连接时须配置长距接口,工程中由厂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2 设备接口要求
(1)端口支持能力
A类和B类路由器支持10GE/GE/FE,POS10G/2.5G/622M/155M等接口;
C类、D类和E类路由器支持GE/FE,POS2.5G/622M/155M等接口;
(2)槽位支持能力
A、B类业务插槽数不少于8个;
C、D、E类业务插槽数不少于4个。
3 二层特性
支持802.1Q vlan及vlan Trunk,能透传VRRP报文;支持STP;支持链路捆绑功能,要求支持端口镜像功能;
4 可靠性要求
(1)硬件采用双主控,关键部件冗余;分布式转发、热插拔、无源背板;GR/NSF、ISSU;
(2)支持VRRP、IGP快速路由收敛、IP/MPLS快速重路由、硬件支持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BFD链路快速检测。
5 安全性要求
支持uRPF,ACL,路由安全认证MD5,流量限制CAR,路由引擎CPU保护;
6 路由协议要求
支持RIP、BGP4/BGP4+、IS-IS/IS-ISv6、OSPF V2/V3等路由协议;支持路由多实例;支持IPv4/IPv6,IPv4向IPv6平滑过渡,无需更换硬件。
7 MPLS VPN支持要求 (1)支持RFC2547bis协议;支持L3 MPLS VPN、L2
MPLS VPN;支持三种跨域VPN
(2)支持Multi-VRF;
8 具备完善的QoS机制
(1)支持针对不同业务需求的优先级队列;
(2)支持PQ、CBQ,WFQ 等队列技术;
(3)支持VOQ队列,避免头包阻塞HOL;
(4)支持RED、WRED等拥塞避免算法。
9 网管要求
(1)支持SNMPv1/v2/v3;支持SSH、Telnet;
(2)支持标准MIB,免费开放设备支持的MIB列表,例如:设备机框、板卡、端口等资源相关的私有MIB库、MPLS VPN的私有MIB库、QoS的私有MIB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