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14课 蒸汽时代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
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1.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完成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840年前后。
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扩展:此后,法国和美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性质和实质:(拓展点)性质: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技术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实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拓展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英国较早确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
(2)工业革命的完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4.工业革命的特点:(拓展点)(1)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2)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3)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4)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易错微析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易错:英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例题1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低,而英国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造成这种结果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推动了英国走向了工业化。
故选D。
例题2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交通运输的革新C.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与基本信息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
1.2 课程基本信息•课时数:2课时(90分钟)•课型:新授课•授课形式:讲授与互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了解“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学会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2.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工业革命的浓厚兴趣;•倡导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精神;•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掌握“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背景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PPT,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蒸汽时代”的到来。
2.教师简要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4.2 讲授(5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蒸汽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2.教师介绍“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的发展。
3.教师基于PPT,让学生通过图表、图形的形式理解“蒸汽时代”对于经济和交通、生产等领域的重大意义。
4.3 练习(20分钟)1.教师为学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
2.教师要求部分学生上台用图表、图形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答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在课下完成一篇有关“蒸汽时代”的发展的论文,重点阐述技术创新的精神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了全面提高。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蒸汽时代”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特别是在图表和图形的运用上,学生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考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及珍妮机发明的意义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是棉纺织业部门。
2.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
(2)开始的标志: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珍妮机发明的意义:(拓展点)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机器,促进冶金、采矿等行业发明使用机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易错微析1.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易错: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是棉纺织业部门。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易错: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而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是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发明。
3.工业革命的时间易错: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
恩格斯:“①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②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
(①指1789年法国大革命;②指英国工业革命。
)”例题1 在“解放”手的发明中,第一台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A.飞梭B.珍妮纺纱机C.水力织布机D.蒸汽机答案:B解析:在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之前,人们用手工进行劳动,是“珍妮机”解放了人们的手,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故选B。
例题2 下图是工业革命中的一项发明,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英国织布工珍妮发明的一台手摇纺纱机B.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机器C.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D.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答案:A解析:A选项错误,它是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以他的女儿名字“珍妮”命名的,故选A。
1.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8世纪上半期D.19世纪上半期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于()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采矿业D.交通运输业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美国人发明了轮船B.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C.瓦特改良蒸汽机D.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4.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方案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第一艘汽船建造,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各领域的发明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促进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为祖国建设而学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材处理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重点突破: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
以此为依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工业革命的影响用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及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难点突破:工业革命的影响,抓住两个关键点即:一是它引起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使社会面貌、社会关系及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过程课前打开多媒体课件(第1、2页),呤响后组织学生上课。
一、导入新课(3′)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课件第3页的相应部分(问题1),引导学生从衣服的质地、成衣工序和成衣方式说起(适时导引、启发);学生活动:联系生活现实,积极思考并回答。
考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时间和意义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利用水力带动机器,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
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动力。
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间和意义:时间: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瓦特看水壶中的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受启发。
)应用的扩展: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和工场的区别:(拓展点)工场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萌芽阶段的大型手工作坊;工厂是指机器化生产的现代生产方式;其主要区别在于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
4.工业革命的能源:煤炭的应用十分广泛。
易错微析1.蒸气与蒸汽中的文字书写易错:最大的区别就是蒸汽有水字旁,显而易见是因为它是液态的,只不过是液态的小颗粒悬浮在空中看起来像气态,其实就和雾一样,而蒸气是气态的和空气啊氢气啊之类的属于一类,但是一般蒸发出来以后遇冷直接就变成蒸汽了。
2.瓦特与蒸汽机的关系的理解易错:瓦特是改良蒸汽机,而不是发明蒸汽机,把瓦特改良蒸汽机说成发明蒸汽机是错误的。
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
瓦特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改进,使蒸汽机变成了适用于一切工业部门的动力机械。
3.工业革命的标志易错: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例题1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
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推动了工业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故选B。
例题2工业革命中,在动力的发明和使用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成就是()A.水力织布机的研制B.蒸汽机车的发明C.改良蒸汽机的制成D.水力纺织机的问世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在动力的发明和使用上”。
课题: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一、教材内容分析工业革命是资产阶级为巩固政权、大力发展经济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变革。
表现出来的就是各个部门、行业的新发明、新创造,实现了由工厂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课程标准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二、能力目标: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导入语: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展现了英国田园牧歌的时代,紧接着被一个个拔地而起的烟囱和产业工人操作生产机械的场景所取代,仿佛把人们带回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梦幻空间。
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英国对世界的贡献。
这个时期创造的财富为什么远远超过了英国历史的总和呢?(设计意图:利用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教师:你想知道英国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吗?今天就让我们到历史中去探究答案,感受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工业革命。
展示板书: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自主学习目标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2、请你找出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发明者、国家、时间)3、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学生: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主题是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材讲述了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使用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和火车机车的发明制造。
在这一系列环节中,“珍妮机”的发明是这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但这时期机器动力主要是使用人力、风力、畜力、水力,这使得机器的工作效力受到限制。
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随之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后,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
因此在这一系列发明制造中,动力问题的解决是关键。
所以美国史学家罗伯特·E·勒纳在《西方文明史》中说:“如果没有蒸汽机,就不会有像我们描述的那样大规模的工业扩展。
”因此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们从手工操作时代过渡到“蒸汽时代”。
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新能源的发明和应用。
(石油、电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以一线操作的工人、技师为主,瓦特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是我们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最好素材。
步入近代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能力目标: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一系列工作机发明的史实,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瓦特和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2、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二、教学过程:1、导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革命的史实,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200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是工业革命。
那么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这场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创造人间奇迹的历史。
2、新授: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它是生产领域里德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在棉纺织业部门,人们先发明了一种叫飞梭的织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织布速度。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工业革命”)故而我们说珍妮机的发明是这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点燃了机器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
机器诞生的价值是更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推动时代进步,而机器要想转起来,靠什么力量驱动呢?(人力、风力、水力、畜力、电力等,当时电力还没有)机器数量不断增多,为了带动机器,人们常常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