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血清制备
- 格式:pdf
- 大小:532.07 KB
- 文档页数:23
检验科临检、生化室内质控方法一、质控的概念。
质量控制是为了监测和评估本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以此决定本实验各检验可否发出的检查、控制手段。
1、O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最佳条件下某项目所能达到的最好精密度水平。
其基本原则是,OCV测定需采用与常规工作相同的试剂、仪器及检测方法。
一般来说,实验室都用OCV测定来确定本室新开展的一项新项目的精密度,如果数值偏大,则说明该测定方法可能不稳定,不成熟,应该尽量避免在本实验室使用该方法。
2、R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条件下,常规工作中某项目检验的精密度水平,是室内质控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
在第一次测定OCV后及每更换一次质控血清批号后,均应对新质控血清进行RCV测定。
一般实验室的质控工作都是以RCV为标准的。
3、RCVK:表示常规条件下对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
在RCVK中,根据RCV 数据所绘制的“空图”,对于同一批号的质控品是不变的。
不得将当月的检测结果代替RCV测定中的数据来绘制质控图。
4、RCVU。
常规条件下未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
目前在国内外采用最多的质控方法是(均值)图法。
我认为佳音内部开展的质控方法还是以其为最佳。
在建立图之前应做一些准备工作。
二、准备工作。
1、建立质控的规章制度及普及质控知识。
质控工作的开展,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还需要掌握大量的质控知识。
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规定出一些制度来实施质控的工作,并在检验科中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使每个员工都掌握一定的质控知识,才能让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用心,把质控工作开展起来。
2、定期检校仪器。
对使用的仪器定期进行检查和校正,并建立完善的资料数据,以便在质控工作开展起来后,分析数据时加以应用。
3、制备生化质控血清。
质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质控血清,而假如全部从试剂公司购置的话,是笔不小的开支。
可以采取多份血清标本,混合后分装冻存作为质控血清使用。
自制质控血清最好一次性制备够半年甚至是一年的量。
一.兔编号,先耳静脉采1mL血作为健康血清;
二.2mL分四点皮下注射,2点在后背,2点在大腿处;
三.每周注射1次,连续3周;
四.第四次开始耳缘静脉注射,1周/次,3次
五.五第六次注射10天后开始采血,检测抗体效价;
六.若末次效价仍不高,可再加免疫一次后10天采血;
七.采血前一天晚上停食,只能饮用少量水;
八.采用心脏采血,采血放入灭菌培养皿中,血浆在室温下放置2h,移入4℃冰箱摆成鞋面放置过夜。
吸血清,6000rpm/10min/4℃,弃残血,上清即为抗血清。
(首次用完全佐剂,第二次用不完全佐剂,耳缘静脉注射直接用稀释病毒)
(首次完全佐剂(V):病毒(V)=1:1)
(不完全佐剂(V):病毒(V)=1:1)
兔免疫:500~1000μg
小鼠免疫:10~100μg
山羊或绵羊免疫:250~500μg
C=9.54mg/ml
J=20.258mg/ml
用样品Buffer稀释
C1:稀释10倍,100μl+900μl=1ml
C2:稀释20倍,50μl+950μl=1ml
J1:稀释20倍,50μl+950μl=1ml
J2:稀释40倍,25μl+975μl=1ml
Kana用量:
0.5g/100斤人
0.02g/4斤兔。
外部质控血清的制备和保存规范
1、质控血清的制备和保存(以ELISA试验检测HAV、HBV、HCV、TP抗体为例)
在每次实验中必须包含有内部对照质控血清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
(1)、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指试剂盒内提供的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
内部对照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每一次检测必须使用内部对照,而且只能在同批号的试剂盒中使用。
(2)、外部对照质控血清是为了监控检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试剂盒批间或孔间差异而由实验室设置的一套对照血清,包括强阳性、弱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
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弱阳性对照,以该试剂盒临界值(Cut-off)的2~3倍为宜。
2、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保存
(1)、按一周实验用量分装、分类、标记、封口、-20℃冻存于非自动除霜冰箱中。
(2)、外部对照血清不可反复冻融,一旦融化后应该存放2 8℃,供一周内使用。
3、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使用
每一次实验必须使用外部对照质控血清,以便监控实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了解各批试剂盒的批间或孔间差异,绘制质量控制图。
4、外部对照质控物的质量要求
质控物的管间变异必须小于监测系统预期的变异(CV<20%=,并且质控物的成分应在稳定状态中。
质控物应无菌,并不含有影响ELISA反应的防腐剂。
生化质控品配置流程
一、确定质控品种类
1.决定使用的生化质控品种类
(1)血清生化质控品
(2)尿液生化质控品
二、确定质控品浓度
1.确定质控品的参考浓度范围
(1)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浓度范围
(2)参考相关标准确定浓度范围
三、配制质控品液体
1.准备所需原料
(1)纯净水
(2)质控品粉末
2.按比例混合原料
(1)称取粉末
(2)加入适量纯净水
3.充分搅拌混合
(1)使用搅拌器混合
(2)确保充分溶解
四、调整质控品pH值
1.测量初始pH值
(1)使用pH试纸或仪器测量(2)记录初始值
2.调整pH值
(1)根据需要添加酸碱溶液(2)按照标准调整至目标pH值
五、过滤灭菌
1.选择合适过滤器
(1)根据质控品性质选择过滤器(2)确保过滤器干净无细菌
2.过滤液体
(1)使用过滤器过滤
(2)确保液体干净无杂质
六、包装存储
1.配制好的质控品装入容器(1)使用干净容器
(2)标注相关信息
2.存放于适当环境(1)避光
(2)适当温度下存放。
自制血液质控品一、自制质控品样本选择1、红细胞质控品的制备1.1、选择血液采集时间≤10d的献血者的血液样本A、B、O、AB 型各10份。
1.2、同型混合后400g离心5分钟,分离血浆。
1.3、各型混合血浆分别用抗人球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阴性方可用于制备血浆质控品。
1.4、压积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去除血液凝块、衰老红细胞碎片等,加入CPDA保养液,直抗试验检测阴性。
2、血浆质控品的制备2.1、用生理盐水将选取的血浆质控品进行连续倍比稀释2.2、与选定的红细胞进行反应,以各型观察到的最后一个2+的稀释倍数为最佳稀释倍数。
2.3、按照最佳稀释倍数向ABO各型混合血浆中分别加入适量AB 型血浆进行稀释后备用。
3、Rh(D)阴性红细胞3.1、选择ABO血型相同的Rh(D)阴性献血者血液样本1-2份混合后,400g离心5min,去除血浆后加等量CPDA保养液混合成Rh(D)阴性红细胞质控品。
4、lgG抗-D血清:商品化lgG抗-D血清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连续倍比稀释(4),用配置好的1%Rh(D)阳性红细胞悬液和抗人球蛋白卡进行效价测定,以最后一个2+的稀释倍数为最佳稀释倍数,与AB型血浆混合,配置成lgG抗-D质控血清备用。
5、lgG弱致敏红细胞:取混合后的O型压积红细胞适量(加量通常满足1周使用),加等量上述中所配置的lgG抗-Rh质控血清,37℃孵育30min,洗涤6-8次;末次洗涤后对洗涤液进行抗体残留检测,如有抗体残留仍需洗涤,直到洗涤液无抗体残留;用CPDA保养液将弱致敏红细胞配置成5%悬液,于4℃保存备用1周:如发现溶血或试验结果在非设计强度时,需要新制备。
二、自制质控品验证1、红细胞验证:从红细胞质控品中取适量红细胞配置成5%红细胞悬液,用试管法按照标准操作规程与抗-A、-B血清进行检测,符合血清学反应格局且凝集强度为4+(见表1)方作为室内质控品使用。
2、血浆验证:从质控品中取各型血浆,用试管法按标准操作规程与ABO血型反定红细胞进行检测,符合血清学反应格局且凝集强度为2+(见表2),方作为室内质控品使用。
质控血清的制备和使用规程首先,质控血清的制备:
1. 选择适当的供血者,首先需要选择健康的供血者,通常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无传染病史和药物使用史的人群。
2. 血液采集和处理,采用无菌技术采集供血者的血液样本,通常采用抽血针或静脉穿刺。
采集后,血液需要离心分离血清,并在2-8摄氏度保存。
3. 血清的处理和储存,离心分离后的血清需要进行病毒灭活处理,通常使用低温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血清需要分装并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通常是在-20摄氏度以下的冰箱中保存。
其次,质控血清的使用规程:
1. 样本处理,在进行实验室测试时,需要将待检样本与质控血清一同处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质控血清的标定,在使用质控血清进行实验室测试前,需要
进行标定,以确定其在特定试剂和仪器条件下的适用范围。
3. 实验室测试,在进行实验室测试时,需要根据质控血清的特
性和标定结果,合理选择使用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测试并记录结果。
4. 质控血清的质量控制,在使用质控血清进行实验室测试时,
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对质控血清的保存条件、稀释方法、
标定结果等进行监测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质控血清的制备和使用规程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
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
作中,需要密切关注每个步骤的操作细节,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以确保质控血清的质量和可靠性。
外部质控血清的制备方法:
取HIV抗体阴性或健康人的血清,56℃30分钟灭活。
3000r/min 离心15分钟,用备稀释阳性血清用。
将试剂盒中的阳性血清收集混合于一管中,用灭活的正常血清进行梯度稀释。
1:17 30微升阳性血清+480微升正常血清
1:19 50微升阳性血清+900微升正常血清
1:20 50微升阳性血清+950微升正常血清
1:21 50微升阳性血清+1000微升正常血清
1:22 50微升阳性血清+1050微升正常血清
1:23 50微升阳性血清+1100微升正常血清
1:24 40微升阳性血清+920微升正常血清
1:25 40微升阳性血清+960微升正常血清
1:26 40微升阳性血清+1000微升正常血清
找到适合于英科新创cutoff值。
将此比例的剩余血清分装,每管约250微升左右。
生化专业组质量管理总则
【目的】
保证生化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职责】
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适用范围】
临床生化组所有项目的检测。
【分析前质量控制】
1、人员培训检验人员需经过培训或带教,熟练掌握本专业如下几方面的技术
知识:
(1)检验项目的基本原理;
(2) 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3) 熟悉检测技巧,了解易出差错的环节及难点;
(4) 熟悉检测试剂性能;
(5) 熟悉检测仪器的原理及性能;掌握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质量控制知识。
2、室内质控血清的制备:
2个水平质控血清本室为购买的成品质控血清,用去离子水复溶后分装-20℃保
存备用,解冻后直接使用;
3、仪器质控为使仪器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实验室应建立维护和校正仪器的标
准操作程序。
主要控制的仪器有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等。
4、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标本采集时应尽量避免溶血,脂血标本可用高速离心机
离心后去除上层乳糜层。
【分析中质量控制】
1、加样
(1)加样应用微量移液器按规定的量加入样品杯,不可溅出,不可产生气泡。
(2)每次加样应更换吸嘴,做到一人一吸头,以免发生交叉污染;干吸头预先在血
清中抽吸三次。
2、上机上机时应按顺序排列标本,防止试管架倾倒或者方向错误。
【分析后质量控制】
1、核对检验申请单与检测项目是否符合、核对患者基本信息。
2、检验结果经过两人初审、复审后方可发出检验报告。
两种方法自制HC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应用摘要】目的制备两种能长期使用的比较稳定的HCV弱阳性质控血清。
方法用HCV试剂盒中剩余的阳性血清及患者HCV抗体阳性血清分别与健康人血清进行倍比稀释选s/co质2-3之间的稀释度制备室内质控。
结果两种自制的质控血清有很好的稳定性、精密度。
结论两种自制质控能作为日常HCV检测中的质控血清。
【关键词】 HCV 质控血清稳定性精确性检测HCV抗体是输血前检测项目之一,目前各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是ELCSA法。
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实现试剂的高特异性和高敏感度,提高检测结果的重复性,消除和减少随机误差,必须在检测过程中加入适当的外部对照室内质控品,我们用两种方法自制了HC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材料和方法1.1材料与仪器HCV诊断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MK-3酶标比色仪为上海雷勃产品。
1.2方法1.2.1两种HC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制备方法1.2.1.1方法一:收集无污染、溶血、黄疸、脂血的新鲜HCV抗体阳性血清10份和HCV抗体阴性健康人血清足量,56℃灭活30分钟,3000r/min离心15min,去除纤维蛋白沉淀物后备用。
用HCV抗体阴性健康人血清数份对少量HCV抗体阳性混合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并对不同稀释血清进行双份平行检测,选取S/CO值为2-3稀释度为最适稀释度。
1.2.1.2方法二:收集HCV抗体阴性健康人血清足量,3000r/min离心15min,去除纤维蛋白沉淀物后备用。
取HCV诊断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血清数份混匀,用HCV抗体阴性健康人血清对HCV诊断试剂盒中的数份混匀后的阳性对照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并对不同稀释血清进行双份平行检测,选取S/CO值为2-3的稀释度为最适稀释度。
1.2.2两种方法自制的HCV弱阳性外部对照质控血清配制量为半年用量,按需求量进行分装,分装量为3-5d用量,-20℃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