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节 亚洲及欧洲2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5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胡敏教材分析: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
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本节是学习大洲知识的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教给学生分析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欧洲的地理特征。
设计理念: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以“诱”达“思”,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流程引入新课: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习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结合地图1-1,找出亚欧两州的分界线、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一)读图感知,掌握基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图1-1,找出以下内容,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组共同解决。
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亚洲各主要位于哪个半球?2、找出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的大洋。
3、请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学生自学、讨论总结(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堂作业本答案参考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 .DCBBCA 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乌拉尔东欧大高加索帕米尔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山地中部四周 BD 苏伊士印度河珠穆朗玛峰青藏长江中下游平原太平洋中部高四周低第2课时 1-7 B C C C D C A 8.东西伯利亚蒙古海洋降低不多/减少夏太平洋印度洋温暖湿润9.D 1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略(3)温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4)温海洋性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5)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分布最广,季风气候显著第3课时 ADBBCDBC 9.东部南部西部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悠久气候寒冷,农业及其他生产活动少,开发历史短气候: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的生长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 10.亚热亚热带季风欧北温温带海洋性多带防寒衣物和雨具 C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1A 2D 3B 4B 5C 6B 7(1)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苏伊士(2) 赤道南北回归线热(3)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乞力马扎罗山东非大裂谷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4)高原高原大陆东南阿特拉斯东南高,西北低(5)平直 8B 9C 10B第2课时 1D 2A 3B 4C 5A 6B 7D 8 热带草原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东部地区地势较高自南向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刚果大西洋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较少发源于四周高原,流经刚果盆地,落差大;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 9-12 D B B B 13 B A全年高温降水不同;热带雨林中年多雨,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高原东高西低秋春因为地球的公转,南北季节相反 c 矿物、生物资源丰富或者答某一具体资源也可发展民族工业,对初级商品实行深加工;发展多样化农业;建立区域合作组织、争取国际贸易利益等 B C第三节美洲第1课时 1-6 C D A C C B 美国西班牙葡萄牙西印度巴拿马大西洋太平洋西热安第斯亚马孙巴西南极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高原与平原相间分布 8 C 9 太平洋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大西洋较高较大南北纵列高达的山系广阔的平原低缓的高地第2课时 1-9 DCBDBACB 10 北温带大西洋亚寒带针叶林温带海洋性洛基墨西哥湾暖平原11-12 CD 13 西 A 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7 1 两地都位于南半球,6、7、8、月为冬季,12、1、2为夏季地形炎热干燥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第1课时 1-4 BAAB 中南马来马六甲太平印度亚大洋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崎岖、山岭多、平原较少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引发海啸热带季风热带雨林6—11 DCAADB 第2课时 1-3 ABD 东南亚太平印度马六甲日本苏伊士非 5-8 BBAD 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马六甲马来苏门答腊泰国越南缅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热带季风气候,湿热的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的生长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第二节南亚第1课时 1-5 DBADB 6 印度阿拉伯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新德里孟买克什米尔印度巴基斯坦7 中国低山喜马拉雅印度河恒河德干南亚次印度德干恒河喜马拉雅分为北、中、南3部,北为高大啥买、中为平原、南部为高原第2课时 1-3 DDD 4 30 稀少热湿热多雨雨西南 20 东北热带季风一年分为热、雨、凉三季 5月降水少,气候干旱,而7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特别丰富 5-10AACBDC 11 印度平原和高原巴基斯坦印度河西南每年的6-10月雨东北凉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急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季节分配不均,水旱灾害害频繁印度加尔各答孟买 a-4 b-3 c-2 d-1第三节西亚第1课时 1-7 DBACBCD 8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非洲亚洲欧洲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地中海苏伊士非印度阿拉伯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干旱畜牧美索不达米亚第2课时 1-4 CBCD 5 波斯湾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阿拉伯苏伊士地中海大西洋马六甲太平洋日本 A B C 6-10 BBDBD 11东西交通要道、淡水资源缺乏、宗教信仰不同、世界石油宝库第四节欧洲西部 1-6 DBCBDA 7 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 F C HG A E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 8-11CCAC 12 内河航运发展(3)海洋运输发展(1)畜牧业发达(2)旅游业发达(5)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4)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1课时 1-4 DDAB 5 北极地区北极点 90N 北极圈北冰洋B ACD 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高多慢 6-10ACDCA 第2课时 1-4 B C C A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长城站中山站北 \E E站位于南极圈内冬季昆仑标注位置略 C A 6-12 ABADBDC 90°W,23.5°S CD 印度洋大西洋南极大陆是资源的宝库,天然实验室等说明南极洲以前位于温暖的地方,随着大陆的漂移,才到了现在的位置第三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 1-5AAAAB 6太平洋日本海俄罗斯中国韩国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东京关东富士山 7-9BBD 第2课时 1-6 CAACBC 7本州太平洋濑户内海这里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日本国内市场狭小,矿产资源贫乏,故需要开拓海外市场 8-17 ACABCBBBBD 18 主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亚洲大陆相望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资源缺乏,要利用便利的海运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环太平洋本州第六节巴西第1课时 DBBADC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安第斯山脉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自西向东大西洋热带雨林气候 BBC 第2课时 DAAB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巴西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中西部经济和管理中西部地区咖啡,甘蔗,香蕉,剑麻,玉米,柑橘等东南部沿海地区铁矿东南部沿海亚马孙平原大西赤道热带雨林水量流域面积湿热第二节埃及1-4 BDDA 5 亚、非亚苏伊士尼罗河一地中海开罗尼罗河河口长绒棉金字塔 6-9 CCAD 10 埃及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而棉花生长后期需要晴朗的天气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有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为棉花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与欧洲教学案(第2、3课时)
(气候和河湖)
白庄矿学校李娟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
2、对比亚洲分析欧洲的气候特征。
3、归纳总结地形与气候,了解亚洲与欧洲的河湖。
教学重点: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
教学难点:欧洲的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寒假的时候,你远在莫斯科的朋友玲玲,和海南的朋友贝贝同时邀请你到他们那里去旅游,并且都建议你去的时候,一定要多带厚的衣服。
你认为你的哪位朋友的建议是合理的?为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亚洲的气候
知识储备:学习气候从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类型的特征这几方面分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8内容及《亚欧气候类型图》《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
(1)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
(2)最广的是那种?分布在那里?
(3)最典型的是什么气候?分布在那里?
(4)完成P7活动题目。
(5)亚洲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什么?
(6)阅读亚洲的夏季风和冬季风,指出他们的源地、风向、对气候的影响。
小组交流:总结亚洲气候有哪些特征?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家住俄罗斯的一个城市的中学生大卫乘飞机到印度尼西亚的城市探
亲,临行前妈妈嘱咐他要多带几件棉衣。
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二)学习任务二:欧洲的气候
1、自主学习
读图1-7,了解欧洲的气候类型,解决以下问题:
(1)欧洲都有哪些气候类型?
(2)欧洲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种气候?
(3)英国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位置相当,可是一月两地平均气温却相差将近30度,为什么?
(4)欧洲欧洲内陆和亚洲内陆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两者在同纬度的亚洲和欧洲内陆气候特征是否一样? (5)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是欧洲,说一说两种气候的特征。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欧洲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探究结论:欧洲气候特征;
(1)以温带气候为主。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三)学习任务三: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10内容及亚欧地形图回答
(1)完成教材P10活动题目1、2、3
(2)亚洲河流有哪些特点?
(3)在图中找出长江、湄公河,指出他们在亚洲的地位?
2、分析河流特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按照亚洲河流的学习方法,了解欧洲河流之最及特征。
展示平台
小组展示学习结果,师生共同纠偏
学以致用
学生自主完成能力训练基础知识:1、2、3、4、5、10
挑战自我
根据所学方法,自主分析欧洲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征,并比较与亚洲的差异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从荷兰鹿特丹出发经欧洲莱茵河、多瑙河、顿河、伏尔加河可到欧洲哪些国家旅游观光?这些国家的著名的旅游胜地有哪些?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运用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
学习时要注意通过对亚洲的气候与河流的特征总结,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分析欧洲的气候与河流的特征。
学习时还要掌握通过综合地形、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得出河流的特征。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能力训练P4
1、基本巩固
2、
3、
4、
5、10
2、综合运用:
3、
4、6、7、8、9、11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与欧洲
六、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 我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我学会的主要方法: 我的疑难问题是: 第2课时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和欧洲的气候,从教学效果看,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太理想,原因是对季风的形成过程不了解,对亚洲季风气候典型不理解,对欧洲形成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的原因不理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1、多引导学生看图,交给学生看图的方法;2、增加学生的讨论展示环节,让学生的问题暴露在课堂,并尽快解决;3、增加课堂的训练量,让学生内化知识。
一、气候 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特征显著 放射状流向 内流区面积广大
第3课时反思:
本节内容讲述的是河流,包括亚洲的河流和欧洲的河流,主要内容是亚洲的河网特点和欧洲的河网特点,内容不多,理解的难度不大,学生掌握的情况较好。
只有在内流河和内流区方面学生存在疑惑,在处理时应当引用一些图片,让学生感知亚洲中部干旱的现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存在内流河和内流区。
在处理欧洲主要河流时,主要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到伏尔加河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把自己的课件设计的简明扼要,不能让学生的主要视线和精力放在欣赏多余的链接和装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