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诚实守信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政治学科教学模式:时政导入--自主预习--教师讲授--学生、教师总结--评讲练习一、教学专题4.3诚实守信二、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关于诚信主题,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诚实守信。
但是对于诚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文明进步的作用,如何在诚信两难中遵循诚信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等,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八年级学生出于青春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在。
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加强引导,从尊重道德规范的深层原因和社会价值角度给学生提供帮助,以不断克服和解决成长中面对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2)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2、能力目标: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3、知识目标:(1)阐明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2)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具体要求。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如何践行诚实守信。
2、难点:运用诚信的智慧。
五、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朗读完成预习;2.学生课前搜集诚信有关资料;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端州法院推出“公交车流动曝光台”,让“老赖”曝光在大街小巷寸步难行案例引出课题--诚实守信。
(二)新课讲授1、自主预习。
学生结合《同步导学》,对本节课知识点有整体把握。
2、教师指导: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3、举例--身边诚信的人和事、古言和故事。
引出知识点: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为品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4、案例探讨1--“老赖”的行为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失信人寸步难行。
《诚实守信》教案诚实守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诚实和守信的概念,明白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坦诚、守信的品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3. 培养学生的自控意识,懂得遵守承诺和信任的重要性;4. 指导学生运用诚实和守信的原则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诚实的意义和重要性;2. 守信的意义和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诚实和守信的方法;4. 运用诚实和守信的原则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10分钟)1. 教师开门见山地提出今天的教学主题是“诚实守信”。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诚实?诚实有什么好处?3. 向学生介绍守信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守信有什么好处?Step 2 概念解释(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讲解诚实和守信的概念,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解释。
2. 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诚实和守信的意义和重要性。
Step 3 诚实的方法(15分钟)1. 列举不同场景下的诚实行为,如在考试中不作弊、不撒谎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诚实的方法,例如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等。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看法,加深对诚实行为的认识。
Step 4 守信的方法(15分钟)1. 列举守信的场景和具体行为,如遵守诺言、履行承诺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守信的方法,如言出必行、守时守信等。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Step 5 运用诚实和守信的原则(20分钟)1. 以小组形式分发案例,让学生根据诚实和守信的原则解决问题。
2. 学生讨论并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 教师引导总结,让学生从中认识到诚实和守信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更加明白了诚实和守信的重要性,也掌握了一些培养诚实守信品质的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学生们积极参与,增强了互动性和合作意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应用课堂知识到实际生活中。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第3课时《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明白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能力目标懂得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我是哄他的。
”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明确:诚实守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了解诚信(一)诚信的含义活动一:解读诚信阅读教材,思考:诚信的含义。
教师总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目标导学二:诚信的意义(二)诚信的重要性活动二: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学生阅读教材P41“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 2.你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教师讲述:不按时赴约耽误了同学的时间,影响了志愿者活动的进程,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我们不愿与不讲诚信的人交往,因为我们觉得他言而无信。
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
教师总结: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活动三: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学生阅读教材P42第二个“探究与分享”)1.思考:某工艺厂为什么赢得了市场?某公司为何宣告破产?2.通过以上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诚实守信》教案(精选14篇)《诚恳守信》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学问与力量:懂得诚恳的含义,懂得诚恳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
知道拒绝谎言、重视承诺的要求和意义,学会处理诚恳与隐私的关系。
了解社会生活中诚恳的简单性。
培育和提高做一个诚恳的人、过诚恳的生活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诚恳守信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树立以诚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稳定的诚信道德情感。
二、教学重点:诚信的意义和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三、教学难点:如何处理拒绝谎言和保留隐私的关系四、学问要点:一)诚恳是做人的基本原则1、诚恳的内涵2、诚恳的重要性二)拒谎言,重承诺1、谎言的根源及危害2、承诺的重要性及要求三)诚恳、隐私与“善意的谎言”1、诚恳与隐私2、诚恳与“善意的谎言”四)坚守诚信的绿洲1、精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2、坚守诚信美德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同学阅读课本P30,社会风景,“日常琐事‘点评’”:小康家的房子小蕾借钱阿白叔的香肠他们的点评你同意吗?假如事情再往下进展会发生哪些事呢?(请大家发挥合抱负象,想象一下这三个场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思索:这样的结果是怎样造成的?(丢失诚恳守信的道德品质)(二)、诚恳是做人的基本原则1、诚恳的内涵:(1)什么是诚恳?(说狡猾话、办狡猾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哄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
)对自己:不自欺,内心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诚恳对他人:恳切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全都,践守诺言(2)诚恳与守信的关系:(诚恳是守信的基础,守信则是诚恳的外现。
诚恳守信,不论在哪个年月,哪个国度,都是一种最受重视和最值得珍视的品德,一个抛弃了诚信,靠撒谎和哄骗他人生活的人为社会不齿,也不行能在事业上取得真正的胜利。
)(3)忠诚狡猾的人也有可能犯错误,但同虚伪的人犯错误的性质不同。
(4)商鞅言而有信的故事,这个故事为什么流传至今?你还知道哪些讲诚信的故事吗?2、诚信的重要性: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不情愿与不诚恳、爱说谎的人打交道,由于这种人无法给人一种信任感和平安感。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诚实守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诚实守信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1. 诚信做人的意义。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如何引导学生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有关诚信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诚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促进学生思考。
五、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诚信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主体部分:(1)讲述诚信故事,让学生感受诚信的力量。
(2)分析诚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考试不作弊、遵守诺言等。
(3)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价值。
3. 总结部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情景,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诚信案例,让学生明白诚信的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5. 实践环节:设定一个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诚信行为。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反思诚信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表现出的诚信行为。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悟,了解他们对诚信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践行。
3. 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3《诚实守信》教案《诚实守信》教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诚信守信以及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品格。
2.在诚信的两难问题上能分辨是非。
3.从小事做起,涵养诚信道德的实践能力。
二、评价任务1.涵养善良之心,展现诚信问题上的智慧。
2.以诚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践守诺言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三框诚实守信(二)自主预习1.填空1)诚信就是_____________。
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
诚信也是一项 __________。
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守、诚实无欺。
2)诚信是一个人__________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________”,一个人真诚老实,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_____。
如果弄虚作假,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3)诚信是企业的________。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塑造良好的和,才能带来持久的。
4)诚信促进。
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减少社会矛盾,净化,促进;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____________;能够提高国家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_________。
5)树立__________。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不轻易______,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就应_______________,主动___________,争取他人的原谅。
6)运用__________。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又尊重他人的隐私。
7)珍惜个人的___________。
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诚实守信》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的地位作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诚信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讲究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现在每一个人都处在诚信链条之中,打造诚信体系需要从青少年抓起。
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这一教育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本框共有三目内容:第一目尊重他人与第二目以礼待人共同为本课的讲解打下思想基础,揭示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讲道德。
诚实守信承接了道德的内容又为下一课做守法的公民做了铺垫。
[来源:学在如今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校园也非一方净土,同学交往中也出现了一些诚信问题和行为,并成蔓延趋势。
由于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里不成熟,逆反心理进一步凸显,因此对他们加强诚信教育时要使用恰当适合的方式。
再就是青少年情绪波动性大、一冲动,往往会出现以下现象: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在认识问题上的肤浅,也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
调查表明,有不少中学生学会了撒谎失信,并以撒谎或愚弄他人为乐事;有些人因为被谎言欺骗或被愚弄而采取“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报复他人。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诚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导入】1. 多媒体展示有关诚信话题的时事新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1.激发兴趣2.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讲授新课】1.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2. 师生合作探究3. (一)诚信无价探究一:P41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二:播放视频《共建美丽中国共创诚信社会》探究二:播放视频《共建美丽中国共创诚信社会》探究三:P42探究与分享探究四:播放视频《“实惠酒家”不实惠》探究五:P42探究与分享探究六:播放视频《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探究七:问题归纳【设计意图】1.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2.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践行诚信】1.探究一:播放视频《诚信从信守承诺开始》2.探究二:P44探究与分享3.探究三:P44探究与分享4.探究四:播放视频《信守承诺老人打工17年还债50万》【设计意图】1.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2.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教学评价与反思【优点与特色】1.运用小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
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本课主要涉及的是课程标准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主题,具体对应的内容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另外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模块,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涉及到诚信原则。
除此之外,还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具体对应的内容是:““了解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三框。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诚信无价”,通过“运用你的经验”“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栏目,引导学生从道德和法律层面理解诚信的含义,并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知”。
第二目“践行诚信”,承接上一目内容,主要阐述了如何践行诚信,引导学生把诚信原则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重在““行”。
两目结合,让学生真正把诚信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诚实守信之人。
学情分析尽管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加强,但仍存在一些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现象。
初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现象或多或少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加强诚信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题的重要课题。
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
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不惜弄虚作假;对问题的认识片面不深刻,也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
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认知发展都要求加强诚信教育。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观念:生活中遵守诚信民法原则。
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的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质。
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
责任意识:建设诚信社会,人人有责。
把诚信原则落实于行,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诚信,做诚信的人。
《诚实守信》教案(精选5篇)《诚实守信》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得不同影响,并做出评价;明确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2、能力方面提高学生对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同影响的评价能力,让学生在辨别是与非的过程中,明确应该怎样做。
3、思想觉悟方面使学生认识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一、导入新课:通过幻灯片演示诚信树二、新授学习探究园部分社会风景阅读下面日常琐事的“点评”,设想自己身临其境时的心情与做法。
点评一:小康妈妈的做法不算高尚,却也可以理解。
点评二:谁都有疏忽的时候。
点评三:阿白叔的人品还不错。
点评四:不管怎么说,小菊说的总是实话。
提问:1、什么是诚实守信?2、诚实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说一说诚实的重要性。
教师归纳诚实守信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应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诚实是人们彼此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
学习“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
那么,诚实意味着什么呢?(诚实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教师小结: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词,不文过饰非。
为什么要讲究诚实守信呢?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
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学习“”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讨论:找一找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说一说诚信之事拖欠工资、假冒伪劣、短斤少两、虚假广告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说谎等幻灯片出示社会上一些不诚信的事件和坚持诚实的好人好事。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诚实守信的含义,基本要求,重要性,请同学们回去写几句有关诚信的句子,要原创的,另外希望同学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一项作业,那就是做一个诚信的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3《诚实守信》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3课《诚实守信》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诚信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实践诚信的品德。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反思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不诚信所带来的后果,进而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对于诚信这一概念有基本的认识。
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在面对一些具体情境时,难以把握诚信的原则,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做出不诚信的行为。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面对具体情境时,能够坚持诚信的原则,做出诚信的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自我反思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品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5分钟时间,向学生简要介绍诚信的概念,引导他们思考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诚信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行为选择,以及这些行为选择背后的原因。
每组讨论时间为5分钟,讨论结束后,各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3.操练(10分钟)针对呈现的案例,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这些情境下做出诚信的选择。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3课时诚实守信1.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含义、诚信的益处;理解诚信的重要性;知道诚信的智慧与诚信守则的要求;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理解诚信与谎言、隐私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分辨诚信与欺诈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践行诚信守则的要求;具有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诚信意识,崇尚诚信的态度,鄙视欺诈、失信行为,获得诚信做事的愉悦感受;崇尚诚信价值观,诚实做人,讲究信用,办事尽职,实事求是;自觉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善于运用诚信的智慧。
1.重点:理解诚信的重要性;理解诚信与谎言、隐私的关系;理解诚信守则的要求。
2.难点: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理解诚信与谎言、隐私的关系,展现诚信智慧。
一、导入新课今天早晨,我在学校门口值班时,发现有名同学迟到了,询问原因后,知道他是因为和他约好一起上学的同学没有守约,甩了他自己先来了,导致他来晚了。
教师提问:大家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说说自己的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事例?它们类似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讲诚信的事例。
下面,让我们带着“什么是诚信?诚信有那么重要吗?到底怎样做才是诚信行为?”这几个问题,进入今天学习的内容——诚实守信。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这节课内容的探索中去。
二、诚信考察你我他1.解读诚信的含义。
(引导学生看书,思考:什么是诚信?)【教师指导】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屏幕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关于诚信的规定。
2.诚信故事大家说。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经历过的或听到的、看到的诚信故事,并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作出关于诚信的评价。
2024年《诚实守信》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思想品德》第二章第三节“诚实守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讲述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诚信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探讨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3. 使学生能够运用诚信原则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原则。
教学重点: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诚信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呈现几个关于诚信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践行诚信原则。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诚信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与诚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诚信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诚信经历,提高道德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诚实守信》2. 内容: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践行诚信原则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诚信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结合教材案例分析,谈谈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3)列举三个你亲身经历的诚信故事,并简要分析。
2. 答案:(1)诚信是指遵守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做到言行一致。
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①诚信是个人品德的体现;②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③诚信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2)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增进彼此信任,促进沟通;②提高合作效率,降低交往成本;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3《诚实守信》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诚实守信》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课以诚信为核心,通过实例分析、情感体验、行为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诚信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以及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对诚信的认识可能存在模糊和困惑。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深化对诚信的理解,提高诚信行为的自觉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诚信行为,促进全面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如何处理诚信与利益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
4.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诚信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好讨论交流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方便学生实践操作。
4.制作好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诚信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表现出诚信的,诚信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第3课时诚实守信知识目标1.知道诚信的重要性或意义。
2.懂得践行诚信的具体要求。
能力目标1.认识诚信的含义、讲诚信的意义。
2.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
3.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诚信意识,做文明诚信的人。
2.热爱国家,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3.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重点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信的意义。
3.如何践行诚信,做诚信的人。
难点1.理解诚信的智慧。
2.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教师准备:搜集诚信的事例。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文明诚信故事一】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的对比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人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西夷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懂得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践行诚信。
2.难点: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懂得诚信无价的道理。
课时设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
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
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
”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
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教师点拨: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许下的诺言呢?学生活动: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讲诚信,对待自己的诺言要信守诺言,讲信用,诚实不欺。
二、自主学习1. 诚信的含义?(诚信是什么?)2.诚信的重要性?(为什么要讲诚信?)3.如何践行诚信(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三、新课共学:(一)诚信无价1.诚信的含义活动一:诚信故事、格言大比拼将全班分为两大组比赛,讲一讲你知道的与诚信有关的故事或者格言。
(通过讲故事、说格言的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美德早就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中)2.诚信的意义活动二:“老师受伤了”情景剧情景剧之一铃声响起来了,老师走进教室,脸色非常不好,额头上还贴着一块创可贴。
在几个同学关切的询问下,老师很气愤地说起了昨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老师花了1 000元买了不到一个月的新手机,在充电的时候突然起火,结果让老师“光荣”地负伤了。
第3课时诚实守信
赵和中心校汤瑞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明白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
能力目标:懂得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我是哄他的。
”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明确导入新课——《诚实守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了解诚信
(一)诚信的含义
活动一:解读诚信
阅读教材,思考:诚信的含义。
教师总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目标导学二:诚信的意义
(二)诚信的重要性
活动二: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学生阅读教材P41“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
2.你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
教师引导:不按时赴约耽误了同学的时间,影响了志愿者活动的进程,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我们不愿与不讲诚信的人交往,因为我们觉得他言而无信。
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
教师总结: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活动三: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学生阅读教材P42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某工艺厂为什么赢得了市场?某公司为何宣告破产?
2.通过以上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教师讲述:某工艺厂勇于承担错误造成的后果,长期诚信经营,最终赢得了市场和良好的口碑;某公司弄虚作假,最终导致宣告破产。
说明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教师总结: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活动四: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推出了一档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面对记者突如其来的提问,许多人坦言:“家风就是讲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
”诚信不仅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许多家庭不断传承的理念。
诚信重要无可非议,但诚实守信的美德会对家庭带来何种影响?身边的诸多诚信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恪守诚信美德的传统给家庭带来了经久的名望和声誉。
材料二:没有一种文明建立在谎言之上,没有一项事业能在言而无信的环境下获得成功。
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已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工具、一种生产力,具有真金白银般的价值。
“信义兄弟”孙东林诚信做人,如今事业飞速发展;“油条哥”刘洪安因诚信获得30万元信用贷款;马虎坚守诚信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做起,如今已成为公司总经理……好人有好报,诚信不吃亏。
诚信带来的,不仅是内心的宁静,更有事业的勃兴,社会的进步。
思考:诚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如果人人讲诚信,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诚信美德是家风理念,为“家族”加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美德是“真金白银”。
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教师总结: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教师总结:诚信的重要性:(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目标导学三:践行诚信
(三)做到诚信
活动五:树立诚信意识
(学生阅读教材P41“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小方如何做才能赢得同学们的信任?
学生发言:准时去学校门口集合,如果迟到了应向同学们道歉,请求同学们原谅。
教师总结:我们不轻易许诺,答应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即: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活动六:运用诚信智慧
(展示材料)
材料一:小明昨天没来学校上课,小亮问他为什么没到校,他说:“我昨天去网吧打了一下午的游戏,咱俩是好朋友我才告诉你,这是我的隐私,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
”
材料二: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
接诊的医生说:“你的病并不严重,只要你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
”
1.思考:如果你是小亮,你要不要告诉老师?为什么?
2.医生的谎言是否违反诚信的道德?
教师讲述:1.为了帮助小明认识到去网吧玩游戏的危害,小亮应该告诉老师,请老师教育他改正自己的错误。
2.为了不增加这名患者的心理负担,医生可以这样安慰他,这并不违背诚信的道德。
教师总结: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照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的隐私。
即:运用诚信智慧。
活动七: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一名成绩优异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准备找工作,他不知道,他的档案袋里有三次乘公共汽车逃票的经历。
材料二:2016年7月,共青团中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全面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
青年信用体系通过记录和评价青年的诚信状况,把志愿服务、获奖、培训等“正面”信息作为加分信息,应用到青年教育、就业、创业、融资、婚恋等方面,营造激励守信的良好氛围,引导青年注重诚信。
1.思考:你觉得用人单位会录用这名大学生吗?
2.我们应如何对待自己的诚信记录?
教师讲述: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为建设诚信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总结: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
(2)运用诚信智慧。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诚信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诚信,明白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懂得了践行诚信需要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3 板书设计
诚实守信⎩⎪⎨⎪⎧诚信无价⎩⎨⎧什么是诚信
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践行诚信⎩⎪⎨⎪⎧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4、课堂练习
1.湖南莲花村的一个老书记,满腔热情地为村里办企业,因决策失误而导致村里负债185万元。
为了兑现对银行的承诺,他率领全家流血流汗,甚至不惜生命。
老伴生病十年,没吃一片药。
十年劳顿,十年心酸,终于还清了村里欠下的债务。
你认为这位老支书这样做( )
A.太傻,因为债务应由村里来还
B.太傻,因为不说谎办不成大事
C.是应该的,因为他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D.是应该的,因为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
2.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句古训告诉我们( )
A.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B.君子的话连马都追不上,所以没有价值
C.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失信于人,产生信任危机
D.每个人都要践约守诺
3.下列关于诚实守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基础和前提
B.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C.以眼前利益为重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D.诚实守信主要体现在大事上,小事不必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