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69.00 KB
- 文档页数:15
手术室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标准一、无菌器械台的建立二、外科刷手评分标准三、遮背式手术衣评分标准四、无接触戴无菌手套法五、常用手术体位摆放1、平卧位2、侧卧位3、俯卧位4、膀胱截石位六、静脉输液操作考核七、手术病人导尿操作考核八、高频电刀操作考核九、吸引器的使用十、协助手术医生铺无菌单操作考核无菌器械台的建立考核标准1、器械车放置位置与手术台的角度应呈钝角2、无菌操作时环境清洁,操作区域相对宽敞外科洗手考核标准2、刷洗后的手、臂、肘部不可触及其他部位,如误触其他部位应视为污染,必须重新洗手3、消毒后应双手合拢置于胸前,上不过肩,下不过腰,两侧不过腋中线,迅速进入手术间,以免污染遮背式手术衣考核标准1、协助他人戴手套时,器械护士应戴好手套,避免触及术者皮肤2、穿好无菌衣、戴无菌手套后,手臂应保持在胸前,高不过肩,低不过腰,双手不可交叉放于腋下无接触戴无菌手套法考核标准1、协助他人戴手套时,器械护士应戴好手套,避免触及术者皮肤2、穿好无菌衣、戴无菌手套后,手臂应保持在胸前,高不过肩,低不过腰,双手不可交叉放于腋下平卧位考核标准适应症:妇产科手术、前列腺、膀胱手术、肝、胆、胰、脾手术、胃、肠手术、头面部手术。
注意事项:1、若手臂外展不可超过90°,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
2、手术时间过长,足跟须有保护措施侧卧位考核标准适应症:胸外科如食管癌手术、肺手术,后纵膈手术,动脉导管结扎手术;泌尿外科肾盂、肾、上段输尿管手术;注意事项:1、如双上肢置于垫有软垫的可调节托手架上,外展不超过90°俯卧位考核标准注意事项:1、眼睛、耳廓放入头圈内,防止压伤。
2、保护会阴部,避免污染手术野及被消毒液刺激。
男性生殖器、女性乳房,应避免受压而造成水肿、坏死3、注意胸腹部悬空,避免胸、腹部受压,以免影响呼吸和循环4、避免足部过伸损伤足背神经5、移动体位时应动作轻柔,用力协调一致,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骤然升高以及颈椎脱位等严重意外的发生适应症:会阴部手术及腹会阴联合手术注意事项:1、长时间手术时应注意观察远端的脉搏、皮肤颜色和有无水肿2、手术结束,双腿应缓慢放下以防低血压3、双腿外展夹角成90°,防止压、拉伤腓总神经,防止过度外展拉伤内收肌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手术病人导尿考核标准高频电刀使用考核标准操作程序注意事项中心吸引器使用考核标准协助手术医生铺无菌单操作考核。
技能操作评分标准与说明心肺复苏A: 判断说明:(10分)(1)不要判断呼吸、瞳孔、心音变化。
如果考生诊断时判断呼吸和瞳孔用时<10秒钟是允许的,不扣分。
但是如果超过时间,每超过10秒扣2分,超时间1分钟不及格。
增加任何其他判断则均判为不及格。
(5分)( 2 ) 意识丧失的判断:轻轻摇动病人肩膀,并且呼叫,无反应即可启动CPR.不能晃动头部。
(5分)B: 心脏骤停现场急救:(15分)基础生命支持包括CABD:C.心脏按压, A.打开气道,B.人工呼吸, D.电除颤(1) 心脏按压: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剑突上2指以上放置手掌);着力点:双手平行重叠,大小鱼际着力;深度:4~5cm(成人),频率100次/分,婴幼儿100次/分以上;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按照30:2进行。
手臂伸直,上身用力。
婴幼儿食指中指单手复苏或者双大拇指按压。
(5分)(2) 打开气道:迅速放置病人于地面或硬板床上,仰头、开口、托下颌。
驱除口腔异物(如假牙、分泌物等)。
(3分)(3) 人工呼吸: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求一手捏住鼻孔,另一只手执病人下颌微张口腔,经鼻呼吸要求闭合口腔。
贴紧口腔(或鼻腔)不要漏气,婴幼儿连同鼻腔一起包住,每次深吸气然后用力吹气两口,观察胸阔抬起为有效,吹气量800~1000ml,吹气时间约2秒,太快会突破食道压力吹入气道,(5分)(4) 电除颤(操作考试时不要求演示):室颤采用非同步电除颤200J——300J——360J;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用同步电除颤,部分房颤病人标记R 波困难,无法放电可改为非同步。
(2分)骨髓穿刺。
实操考试评分标准模板一、操作熟练度(30分)如果操作特别熟练,行云流水般完成,没有丝毫犹豫卡顿,那这30分就可以轻松拿到手啦。
就像玩游戏的时候,操作特别溜的那种感觉,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又快速,那肯定是值得满分的呀。
要是操作的时候有点小卡顿,偶尔需要停顿想一下下一步怎么做,那可能就要扣个5 - 10分啦。
要是卡顿得比较厉害,对整个操作流程影响比较大的话,可能就要扣15 - 20分喽。
要是操作得磕磕绊绊,几乎难以顺利进行下去,那这部分可能就只能得10分以下了。
二、操作准确性(30分)在操作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做对了,完全符合要求,这30分就是你的啦。
就像是做数学题,答案和解题步骤都正确一样爽。
要是不小心犯了一两个小错误,但是不影响最终结果的那种,可能就扣个5 - 10分。
要是错误比较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的,那可能就得扣15 - 20分喽。
要是大部分操作都是错的,那这部分可能就只能得10分以下啦。
三、安全规范(20分)在整个实操过程中,如果完全按照安全规范来操作,每一个安全注意事项都做到了,这20分就妥妥的。
比如说在使用一些工具的时候,该戴手套戴手套,该护目镜护目镜的,一个不落。
要是有一两个安全规范没做到,但是没有造成危险的,可能扣个5 - 10分。
要是因为没有遵守安全规范,差点造成危险情况的,那这部分可能就得扣15 - 20分了。
四、操作创意(10分)如果在操作过程中,能有一些独特的创意,比如采用了一种新的操作方法,并且这个方法还挺有效的,那这10分就可以拿到手啦。
要是有一点小小的创意,但是不太突出的,可能可以得个 3 - 5分。
要是完全没有创意,就按照常规方法操作的,这部分可能就只能得1 - 2分喽。
五、清理善后(10分)操作完成之后,如果把场地清理得干干净净,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就像没操作过一样整洁,这10分就到手了。
要是清理了一部分,还有些杂乱的,可能扣个 3 - 5分。
要是完全没有清理善后的意识,那这部分可能就只能得1 - 2分了。
一、井下机械安装工实际操作1、比赛地点:机厂。
2、竞赛方式:两人操作,分一组进行。
3、考试项目:MD155-30×3多级离心泵、底座等设备的安装工作,水泵底座、水泵的起吊运输,水泵联轴器的安装,水泵与吸排水管路的连接,水泵与电机的主轴心线找平找正,机电设备的安全间隙等工作。
4、实际操作评分标准二、井下电气安装工实际操作1、比赛地点:机厂。
2、竞赛方式:两人操作,分两组进行。
3、考试项目:安装75KW以下矿用隔爆型电机(带底座)、找平找正,安装KBZ16-200型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QBZ-120/1140(660)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
开关压接电缆,安装接地线、接地极包括绝缘测试记录、开关接线腔上盖螺栓拆卸、电缆做头接线、接线腔上盖螺栓紧固。
4、评分标准三、采掘电钳工操作项目内容及评分标准1、比赛地点:机厂。
2、竞赛方式:单人操作,分两组进行。
3、考试项目:QBZ-120/1140(660)A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启动器采用3×35mm2橡套电缆接线,并故障处理。
4、采掘电钳工实际操作评分标准四、矿井维修电工操作模板及评分标准1、比赛地点:机厂。
2、竞赛方式:单人操作,绘图同时进行,操作分二组进行。
3、考核项目: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线路的配线,根据原理图绘制出PLC梯形图程序及按照完好标准配线并试机。
4、评分标准五、电焊工实际操作1、比赛地点:机厂。
2、竞赛方式:单人操作,分一组进行。
3、竞赛试题: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V型坡口板对接仰焊。
4、评分标准六、矿井维修钳工1、竞赛地点:机厂。
2、竞赛方式:单人操作。
5人一组,分2组进行。
3、考试项目:制作圆柱六角体。
4、评分标准七、电机车修配工实际操作1、竞赛地点:机厂。
2、竞赛方式:单人操作。
5人一组,分两组进行。
3、考试项目:查找电机车故障并修理。
4、评分标准八、矿灯管理工实际操作及评分标准1、竞赛地点:矿灯房。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基础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测量血压(1)准备工作:5分确保血压计准确无误,血压计袖带完好无损。
2分核对患者信息,了解患者病情。
2分向患者解释测量血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分(2)操作过程:30分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右上臂。
3分将血压计袖带平整地缠绕在患者右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3分将听诊器置于患者肱动脉搏动处,注意听诊器不要接触袖带。
3分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
3分缓慢放气,观察水银柱下降速度,同时注意听诊。
3分当听到第一声搏动时,记录收缩压。
3分当搏动声消失时,记录舒张压。
3分测量完毕,将血压计袖带卸下,整理用物。
3分(3)结果判断:10分测量结果准确,与患者自觉症状相符。
5分测量结果误差在±5mmHg以内。
5分(4)注意事项:5分测量血压前患者应休息15分钟。
2分测量时避免交谈,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分测量完毕,及时记录测量结果。
1分2. 测量体温(1)准备工作:5分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2分核对患者信息,了解患者病情。
2分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分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腋下。
3分将体温计置于患者腋下,紧贴皮肤。
3分指导患者夹紧体温计,保持5分钟。
3分取出体温计,观察并记录体温。
3分体温计用后进行清洁、消毒。
3分整理用物,保持环境整洁。
3分(3)结果判断:10分测量结果准确,与患者自觉症状相符。
5分测量结果误差在±0.5℃以内。
5分(4)注意事项:5分测量体温前患者应休息15分钟。
2分测量时避免交谈,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分测量完毕,及时记录测量结果。
1分3. 静脉输液核对患者信息,了解患者病情及输液要求。
3分准备输液器材,包括输液瓶、输液管、针头、消毒棉签等。
4分向患者解释输液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分(2)操作过程:50分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
10分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头,观察输液是否通畅。
烹饪技术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标准1. 考核目的本评分标准旨在评估烹饪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确保其在厨房工作中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刀工技术- 灶具使用- 调味品使用- 食材处理- 烹饪工艺3. 考核评分标准根据考核内容,以下为具体的评分标准:3.1 刀工技术(20分)- 优秀(20分):刀法熟练,刀工精细,能够准确地切割不同食材,并保持一致的大小和形状。
- 良好(15分):刀法基本熟练,切割食材时能够保持一致的大小和形状,但细节处理有待提高。
- 一般(10分):刀法一般,切割食材时大小和形状不够一致,细节处理需要改进。
- 不合格(0分):刀法不熟练,无法完成要求的切割任务。
3.2 灶具使用(20分)- 优秀(20分):能熟练操作各种灶具,包括调节火力、掌握加热时间等,以确保食材烹饪的完美效果。
- 良好(15分):能基本操作各种灶具,但在火力调节和加热时间掌握方面还有改进空间。
- 一般(10分):对灶具操作掌握不够熟练,容易出现火力不足或过大的情况。
- 不合格(0分):无法正确使用各种灶具,无法满足食材烹饪的需求。
3.3 调味品使用(15分)- 优秀(15分):能够根据需要使用正确的调味品,并掌握恰当的用量,使菜品口味层次感丰富。
- 良好(10分):能够选择正确的调味品,但用量掌握不够准确,菜品口味稍有欠缺。
- 一般(5分):对调味品的选择和用量掌握不准确,菜品味道不够突出。
- 不合格(0分):无法正确使用调味品,导致菜品口味不符合要求。
3.4 食材处理(25分)- 优秀(25分):能够正确处理各种不同食材,包括清洗、切割和储存等,确保材料的新鲜和卫生。
- 良好(20分):能够基本正确处理各种食材,但在细节上还有待提高,如操作速度和卫生注意等。
- 一般(15分):对食材处理流程掌握不够熟练,容易出现食材浪费、不新鲜等问题。
- 不合格(0分):无法正确处理食材,导致食材浪费或卫生问题。
十项中医适宜技术技术操作考核表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表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单位姓名得分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素质要求 10 服装、鞋帽整齐。
5 根据病情特点,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医师操洗手,戴口罩。
2 作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25 物品 6 前要时备浴巾,屏风。
准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6 与配合。
备患者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6再次核对;明确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定位 5点燃艾条,灸法正确。
10 操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
2 作施灸及时除掉艾灰。
5 流 35程艾条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施灸时间合理。
5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观察 5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灸毕 3施灸完毕,合理安排体位 3 操 15 整理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5 作艾条处理符合要求。
后施灸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患评价 7 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操作熟练,灵活;运用灸法正确。
技能熟练 515回答全面、正确。
理论提问 10 合计 100 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时间: 年月日1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表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单位姓名得分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5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素质要求 10 5 服装、鞋帽整齐。
5 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医师操 2 洗手,戴口罩。
作治疗盘,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罐,火前物品 25 6 柴,小口瓶。
准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备 6 配合。
患者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定位 5 仔细观察施术部位;检查罐口有无损坏。
5 酒精棉球干湿适当。
5 点燃的明火后在罐内中下段环绕,未烧罐口拔罐操作准确扣在已经选定的部位,罐内形成负压,10 流 35 吸附力强,安全熄火,点燃的明火稳妥、迅程速的投入小口瓶。
一、手卫生—一般洗手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Ⅰ级”操作熟练,无缺项,规范;“Ⅱ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欠规范;“Ⅲ级”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Ⅳ级”操作不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Ⅴ级”表示操作混乱、无序。
一、手卫生—外科手消毒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Ⅰ级”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Ⅱ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欠规范;“Ⅲ级”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Ⅳ级”操作不熟练、欠规范,有4处以上缺项、有污染;“Ⅴ级”表示操作混乱、无序。
2 / 38二、无菌技术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3 / 38注释:评分等级:“Ⅰ级”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Ⅱ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污染,欠规范;“Ⅲ级”操作欠熟练,有2~3处缺项、污染,欠规范;“Ⅳ级”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有4处以上缺项、污染。
4 / 38三、生命体征监测—体温测量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Ⅰ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Ⅱ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Ⅲ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Ⅳ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Ⅴ级”表示操作混5 / 38乱、无序。
.三、生命体征监测—脉搏测量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Ⅰ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Ⅱ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6 / 38Ⅲ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Ⅳ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Ⅴ级表示操作混乱、无序。
三、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测量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Ⅳ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Ⅴ级表示操作混乱、无序。
实践技能操作评分标准一、目的本评分标准旨在规范实践技能操作的评估方法,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明确评估标准和扣分点,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操作的重视程度,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二、评分项目及标准1. 操作前准备(10分)(1)物品准备:检查所需物品是否齐全,包括器械、材料、药品等。
每缺少一项物品扣2分。
(2)操作环境: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全,符合无菌原则。
不符合要求扣5分。
(3)个人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等。
不规范扣3分。
2. 操作过程(60分)(1)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得有遗漏或错误。
每遗漏或错误一步骤扣5分。
(2)操作方法:手法正确,动作熟练、稳定。
不正确或不稳定扣3分。
(3)患者沟通: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告知操作目的、注意事项等。
沟通不足扣5分。
3. 操作后整理(10分)(1)器械整理:将使用过的器械进行分类、清洗、消毒。
不符合要求扣5分。
(2)操作现场清理:清理操作现场,保持整洁。
不符合要求扣3分。
(3)患者关怀:询问患者感受,告知后续注意事项。
未做到扣2分。
4. 团队合作(10分)(1)协作能力:与其他成员配合默契,能够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不足扣3分。
(2)沟通能力:能够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解决问题。
不足扣5分。
(3)团队氛围:团队氛围融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不足扣2分。
5. 职业素养(10分)(1)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不足扣5分。
(2)遵守纪律: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私自换班。
违反一次扣5分。
医疗操作能力考核评分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医疗人员的操作能力考核提供评分标准。
考核评分旨在评估医疗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和技巧,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考核评分标准考核评分标准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 知识储备(20%):医疗人员在相关操作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储备情况。
2. 操作流程(30%):医疗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步骤齐全、合理、准确。
3. 操作技术(40%):医疗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手法规范性。
4. 风险控制(10%):医疗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事前准备和事后风险控制措施。
考核评分标准根据不同操作领域进行具体细分,包括但不限于手术操作、注射操作、诊断操作等。
每个细分领域内可设定细分指标,如手术操作可考核手术准备、手术步骤、手术器械使用等。
评分指标具体的评分指标可根据操作类型进行调整,但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 操作准确性:医疗人员能否准确完成操作,如手术切口准确、注射位置准确等。
2. 手法规范性:医疗人员的操作手法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如手术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3. 操作时间:医疗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的能力。
4. 风险控制措施:医疗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充分,如手术前的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伤口处理。
评分等级考核结果可以根据评分进行等级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等。
1. 优(90-100分):医疗人员在知识储备、操作流程、操作技术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表现出色。
2. 良(80-89分):医疗人员在大部分方面表现良好,但仍有一些改进空间。
3. 中(70-79分):医疗人员在一般操作中表现一般,需要进一步提高操作能力。
4. 及格(60-69分):医疗人员刚刚达到及格分数线,仅能满足最基本的操作要求。
5. 不及格(0-59分):医疗人员未能达到最低的操作要求,需要重新培训或进行进一步考核。
结论医疗操作能力考核评分标准对于医疗机构的运行和医疗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客观、全面的评分标准,可以评估医疗人员的操作能力,帮助医疗机构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培训和措施以提高医疗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