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试验报告及汇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情况,报监理同意,确定试验段沥青路面试验段桩号为K0+000~K1+200。
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5年3月26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5年3月28日进行了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4cm(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8m,摊铺长度为600m,设计总量为XX吨。
2、现场试验段施工2.1沥青及碎石来源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
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XX 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2.3施工基本流程透层施工→下封层施工→摊铺机摊铺→13t双钢轮路机静压1遍→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1遍→1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6遍→压实度检测。
2.4透层施工2.4.1透层撒布本工程采用自制乳化沥青,满足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同步分封车进行喷洒,行车速度控制在XXkm/h,经检测乳化沥青用量在1L/m2。
2.4.2下封层撒布本工程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确定沥青的密度和相对密度,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工程用途。
二、实验原理1. 密度:沥青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沥青的质量。
通过沥青试验样品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求得沥青的密度。
2.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密度的比值。
沥青的相对密度可以通过比较其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得出。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试验仪器:沥青密度计、电子天平、比重瓶、温度计。
2. 实验材料:沥青试验样品、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洁密度计及比重瓶,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污染。
b. 校准电子天平,保证精度和准确性。
2. 密度试验:a. 将空密度计放在天平上,记录质量为M1。
b. 将密度计放在蒸馏水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片刻,使其温度与水温相同。
c. 将密度计浸入蒸馏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同时轻轻移动密度计以排出气泡。
d. 测量沥青密度试验样品的温度,并记录为T1。
e. 将沥青密度试验样品倒入密度计中,待密度计内液体平静后,用比重瓶从密度计上部泵放适量的蒸馏水,使密度计内液面略高于密度计的顶部。
f. 将密度计顶部架于密度计池口,使密度计的液面缓慢、逐步与密度计底部平齐。
g. 用纸巾擦拭密度计和密度计池外侧,使其干燥。
h. 将密度计底部放于密度计池内,稍稍向下压密度计,使其外满,但池外没有溢液。
i. 用纸巾清除密度计池边沿树脂质,使密度计底部外缘清晰可见。
j. 将密度计从胸部移出,居中放置于试验台上,测量记录密度计与试验台上密度计座的质量为M2。
k. 温度计插入密度计内,读出温度,并记录为T2。
l. 将密度计放入天平上,记录质量为M3。
3. 相对密度试验:a. 准备比重瓶,清洁干净。
b. 将标准比重瓶中放入适量蒸馏水,读取并记录重量为M4。
c. 将沥青试验样品放入干净的比重瓶中,至标志线上。
d. 倒入适量蒸馏水,使其稍高于标志线。
e. 清理外部的沥青,并将试管放至比重瓶上,确保密封。
沥青路面压实度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试验,探究不同压实度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为路面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二、实验原理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指的是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压实工序后的密实程度。
衡量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有几种方法,本实验将采用静压实度试验。
静压实度试验是通过将压实仪器按照一定规格压实所得,以沥青路面压实为基础的,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指标。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沥青混合料。
2.实验仪器:压实仪。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的沥青混合料准备好,根据需要调整其温度。
2.将准备好的沥青混合料倒入压实仪中,填满至规定高度。
3.开启压实仪进行压实过程,根据试验要求设定压实时间和压实力度。
4.压实结束后,待样品冷却后取出。
5.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压实时间、压实力度。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不同压实度下的沥青路面压实度。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压实时间的增加,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逐渐提高。
2.随着压实力度的增加,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也随之增加,但增长趋势逐渐趋缓。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试验,得出了压实时间和压实力度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然而,本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数量较少、实验条件有限等问题,需要在进一步研究和实验中进行改进。
八、附录实验数据表格:压实时间(分钟),压实力度(MPa),压实度(%)---------------,-------------,----------5,0.5,90.510,1.0,94.215,1.5,97.8。
沥青材料检验报告1. 检验目的本检验目的在对沥青材料进行质量评估,以确定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保证其在工程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 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了以下检验方法:•外观检查:通过观察沥青材料的颜色、质地、表面光洁度等外观特征,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或污染。
•高温稠度测试:利用稠度仪测量沥青材料在高温(60℃)下的稠度,以评估其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柔度测试:通过短梁弯曲试验测定沥青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柔度,以评估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形和抗裂性能。
•第二类细粒含量测试:采用筛分法测定沥青材料中第二类细粒含量,以评估其抗龟裂性。
3. 检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以上检验方法,我们对沥青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并得到了以下结果:3.1 外观检查沥青材料外观呈乌黑色,质地均匀,表面光洁度良好,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异物或污染物,符合规范要求。
3.2 高温稠度测试在高温60℃下,沥青材料的稠度为X mm,表明其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稠度值在规定范围内,符合设计要求。
3.3 柔度测试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的柔度测试结果如下:•温度1:柔度为X mm,符合规范要求。
•温度2:柔度为X mm,符合规范要求。
•温度3:柔度为X mm,符合规范要求。
以上结果表明,沥青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具有较好的柔度性能,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形要求。
3.4 第二类细粒含量测试经过筛分法测试,沥青材料中的第二类细粒含量为X%,处于合理范围内,符合规范要求。
这表明沥青材料具有较好的抗龟裂性能。
4. 结论根据以上检验结果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沥青材料外观良好,质地均匀,没有明显的缺陷或污染。
•沥青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沥青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具有较好的柔度性能,能够适应变形要求。
•沥青材料具有较好的抗龟裂性能。
综上所述,沥青材料通过本次检验合格,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可以放心使用于工程中。
5. 建议为了进一步保障沥青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我们建议:•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来源,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定期对沥青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及时掌握其性能变化情况;•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注意存储和运输环境,避免沥青材料受到污染或损坏。
沥青试验调研报告沥青是一种黑色或棕色的沥青质胶状物质,主要由碳、氢、氧和其他辅助元素组成。
它被广泛用于道路铺设和建筑工程中,以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沥青试验是评估沥青性能和质量的关键步骤,以确保其满足工程要求。
本文将探讨沥青试验的一些常见方法和应用。
一、软化点试验软化点试验是确定沥青的软化点或熔点的常见方法。
通过加热沥青样品,观察其开始变软和变激烈的温度。
这一试验可以帮助评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稳定性。
具有较高软化点的沥青通常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适用于高温地区。
二、粘度试验粘度试验是确定沥青粘度的方法,也是评估其黏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控制沥青样品的温度和切变速率,可以测量其粘度。
高粘度的沥青可以提供更好的黏结性和抗变形能力,而低粘度的沥青适用于低温环境下,提高流动性。
三、针入度试验针入度试验是评估沥青的硬度和黏稠度的重要方法。
通过在一定温度下将针插入沥青样品中,测量插入的深度来评估沥青的黏稠度。
针入度较大的沥青通常更柔软,而针入度较小的沥青则更硬。
这一试验可以帮助选用适合不同道路环境的沥青等级。
四、抗剪强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是评估沥青抵抗剪切力的能力的关键试验之一。
通过将应力施加到横截面上的沥青样品上,测量其抗剪强度。
这一试验可以帮助评估沥青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确定合适的配方比例。
五、质量控制试验质量控制试验是确保沥青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沥青原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密度测量和水含量测试等,可以确定其符合标准要求。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试验可以保证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性能。
六、氧化稳定性试验氧化稳定性试验是评估沥青抗氧化能力和耐久性的关键试验之一。
通过将沥青样品暴露在高温和氧气环境下,观察其发生变化的情况。
氧化稳定性较好的沥青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路面性能。
综上所述,沥青试验是评估沥青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软化点试验、粘度试验、针入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质量控制试验和氧化稳定性试验等一系列试验方法可以帮助衡量沥青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以确保其在道路和建筑工程中的可靠使用。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标准实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某品牌沥青,集料为碎石、砂、矿粉等。
2. 实验仪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马歇尔试验仪、车辙试验仪、冻融劈裂试验仪、孔隙率测试仪等。
3. 其他材料:标准砂、矿粉、水、油石比等。
三、实验方法1. 马歇尔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马歇尔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2. 车辙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车辙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3. 冻融劈裂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 孔隙率测试: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孔隙率测试,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四、实验步骤1. 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沥青、集料、矿粉等材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均匀。
2. 马歇尔试验: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
b. 测试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3. 车辙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在规定温度下,用车辙试验仪进行车辙试验。
c.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4. 冻融劈裂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将铺设好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冻融处理。
c. 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5. 孔隙率测试: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孔隙率测试。
b.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歇尔试验结果:- 密度:2.41g/cm³- 稳定度:6.5kN- 流值:28mm结果分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
、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
集料(粗、细)试验报告
矿粉试验报告
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马氏体积计算表
委托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试验日期:2015年7月16日
沥青混合料马氏体积计算表
委托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试验日期:2015年7月14日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2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2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3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沥青碎石目标配合比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对沥青站生产的沥青产品进行出厂质量检测,确保沥青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沥青站四、实验材料1. 沥青产品:XX沥青,规格型号:XX2. 标准试验仪器: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沥青针入度测定仪、沥青延度测定仪、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等3. 辅助材料:温度计、计时器、天平等五、实验方法1. 沥青软化点试验:按照GB/T 4507-201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进行试验,测定沥青的软化点。
2. 沥青针入度试验:按照GB/T 4508-2019《沥青针入度测定法》进行试验,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3. 沥青延度试验:按照GB/T 4509-2019《沥青延度测定法》进行试验,测定沥青的延度。
4.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按照GB/T 50083-201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六、实验步骤1. 沥青软化点试验:a. 将沥青试样置于软化点测定仪的试杯中,温度设定为试验要求温度。
b. 启动测定仪,待沥青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后,将环与球置于沥青试样表面。
c. 待沥青软化至球与环接触时,记录球下沉的距离,即为沥青的软化点。
2. 沥青针入度试验:a. 将沥青试样置于针入度测定仪的试杯中,温度设定为试验要求温度。
b. 启动测定仪,待沥青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后,将针插入沥青试样表面,记录针插入深度。
c. 重复试验3次,取平均值作为沥青的针入度。
3. 沥青延度试验:a. 将沥青试样置于延度测定仪的试杯中,温度设定为试验要求温度。
b. 启动测定仪,待沥青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后,将试样拉伸至规定长度,记录试样断裂时的伸长率。
c. 重复试验3次,取平均值作为沥青的延度。
4.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a. 将沥青混合料试样置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的试杯中,温度设定为试验要求温度。
b. 启动测定仪,待沥青混合料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后,进行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试验。
第 1 页,共1页 JB010808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
施工/委托单位 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描述
洁净无杂质
试验依据 JTG E20-2011(T0604、T0605、
T0606-2011)
判定依据
监理单位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针入度仪;软化点试验仪器;低温调速延度仪;恒温水槽 沥青种类 沥青标号/等级 代表数量 样品产地
出厂日期
取样地点
针入度试验 试验序号 试验温度(℃) 试验荷载(g ) 试验时间(s ) 针入度
(0.1mm ) 相关系数 R
针入度指数PI
当量软化点T800(℃) 当量脆点 T1.2(℃) 塑性温度范围
△T (℃)
1
2 3 4 5
延度试验
试验编号
试验温度(℃)
保温时间(h )
拉伸速度(cm/min )
延度(cm )
1 2
软化点试验
试验编号试验温度(℃)加热介质加温速度(℃/min)软化点(℃)1
2
检测结论:检测项目结果符合JTG F40-2004中90#沥青技术规范要求
备注:监督(理)工程师意见及签字:
试验:审核:签发:日期: 2014 年01月18日(专用章)。
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沥青混合料以下是一份关于沥青混合料试验的路基路面试验报告:一、引言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路面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能。
为了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
本报告旨在介绍这些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试验目的1.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2.测试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性能和膨胀性。
3.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
三、试验方法1.抗剪强度:使用剪切试验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抗剪强度测试。
记录力学性能指标。
2.稳定性:进行稳定性试验,记录最大稳定度和流动值。
3.抗水性能和膨胀性:进行湿浸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记录试验前后的性能变化。
4.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通过孔隙度试验和密度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
四、试验结果1.抗剪强度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为XXX,满足道路设计要求。
2.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稳定度为XXX,流动值为XXX。
3.抗水性能和膨胀性湿浸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性良好,性能变化很小。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变化率为XXX,满足冻融循环要求。
4.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经过孔隙度试验,沥青混合料的总孔隙度为XXX,开放孔隙度为XXX,密实度为XXX。
密度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密度为XXX,骨料密度为XXX。
五、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2.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和膨胀性。
3.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符合设计要求。
六、建议在路面施工中,可以根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沥青混合料,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能。
[1]XXX.路基路面试验规范[R].中国交通出版社,XXXX年。
以上是沥青混合料试验的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总字数超过1200字。
g311徐西线木札岭至合峪中修工程第十标段沥青面层铺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栾川县恒基公路养护有限公司二00九年七月三十一日g311徐西线木札岭至合峪中修工程第十标段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试验段总结我标段于2009年7月24日上午进行了路面基层(二灰稳定砂砾)试验段铺筑工作,经项目自检,监理抽监,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本项目业主及规范要求,共测压实度6处,合格率为100%。
平整度2处×20尺,合格率为80%。
厚度6处,合格率为100%。
宽度4个断面,合格率为100%。
水泥剂量8组合格率为100%,强度1组,合格率为100%。
现就试验成果汇总如下:一、试验段工程概况1、试验段选择在k602+000-k602+200段,全长200米。
此段基层为0.18米+0.03米调平层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
2、试验段施工时采用中心拌和站厂拌、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法施工,一次性压实。
二、试验段指导思想及目的1、试拌:根据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及组合方式。
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等操作工艺。
2、试铺确定b、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检查水泥剂量、含水量,改进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水的加入方式。
修正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压实标准密度。
c、掌握实际施工产量及合理作业段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d、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3、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认真作好记录分析,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检查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及时测定出有关结果。
铺筑结束后,就试验内容提出试验总结报告,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复,作为施工依据。
三、试验段成果汇总a、确定基层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砂砾=5:10:85 其中砂砾按5:1参配砾石,含石量55%-60% 含水量宜控制在6.5%--7%b、机械组合为:拌合场集中拌合,自卸车运输,装载机粗平,平地机精平,20压路机静压2遍、弱震2遍、强震3遍、收面一遍(其中增加18t压边),洒水车养生。
--270省道邳州北段工程沥青下面层试验段工艺试验成果总结报告一、试验段概况根据总体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2016年4月29日我合同段在K28+400-K28+750(左幅)进行了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施工当天,本合同项目经理、总工、副经理、各部门负责人、测量人员和试验人员均参加了这次工艺试验,同时还邀请了指挥部、驻地办相关人员前来指导我项目本次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
试验段施工路段设计横坡度为2%。
下承层(基层)已经施工完毕并报验合格。
沥青下面层设计厚度为8cm,设计宽度:顶宽为11.29m,下宽为11.37m。
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采用厂拌法施工,大型运输车进行运输,采用1台沃尔沃7820、1台沃尔沃8820型摊铺机半幅全宽梯队摊铺成型。
现将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如下。
二、试验段原材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1.沥青本次试验段采用SBS改性沥青,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碎石碎石采用邳州燕子埠石场生产的碎石,碎石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矿粉----矿粉采用徐州塔山石料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矿粉,该矿粉各项技术指标能够满足我部沥青下面层施工的需要。
4.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配合比由技术服务单位及我部试验室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段配合比设计已经得到监理办监理工程师批准。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为:1#热料仓(26.5-31.5mm):2#热料仓(16-26.5mm):3#热料仓(12-16mm):4#热料仓(6-12mm):5#热料仓(4-6mm):6#热料仓(0-4mm):矿粉=13:25:9:23:5:22:3,沥青用量为3.9%。
三、下面层施工机械设备为了做好本次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试铺工作,我项目配备了以下机械设备用于本次试验段:1、德基4000沥青拌和站 1台2、沃尔沃7820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台沃尔沃8820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台3、BW203AD-4双钢轮压路机 3台4、XP303胶轮压路机 4台5、ZL50装载机 3台6、后八轮自卸车 24辆8、洒水车 1辆四、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工艺4.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4.2.施工工艺----沥青下面层沥青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由德基4000型沥青拌和站进行生产,拌和能力为320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