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一章 能力
- 格式:ppt
- 大小:572.00 KB
- 文档页数:25
能力名词解释心理学
能力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指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这些心理条件决定了活动的效率,是人们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能力与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例如,敏锐的听觉是音乐能力所必需的,而敏锐的视觉则是美术能力所必需的。
能力与知识和技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并不是同一概念。
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决定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或所能达到的水平。
如果两个人掌握了同等水平的知识和技能,那么也不能说他们的能力是相同的。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知识和技能当做标准,来比较人们的能力高低。
此外,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心理条件叫能力;具备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叫才能;不仅具有才能,而且能力也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又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叫天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心理学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知识点梳理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根本概念、心理评估以及心理辅导。
知识点梳理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1)焦虑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响是考试焦虑。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2)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强迫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恐怖症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
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6)性偏差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7)进食障碍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
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8)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开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心理评估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第十一章能力【考试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熟悉能力的基本概念,掌握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区分才能与天才;掌握能力的分类,识记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晶态能力、液态能力的概念;掌握能力的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懂得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和能力测量方法,重点识记一般能力测验中的智商计算公式;把握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识记信度、效度与常模;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大纲内容与重点】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能力(一)能力概念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与活动的区别与联系能力与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能力表现在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当然,能力与活动之间,并非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种能力可能会对多种活动起作用,一种活动也会需要多种能力。
(三)能力的分类能力包括已有能力和潜在能力。
1.已有能力:已有能力亦即现实能力,指已经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可以通过活动显现的能力。
2.潜在能力:潜在能力指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外部环境或教育条件许可时,可以通过一定的经验发展成为现实能力。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一)知识与技能的概念1.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
2.技能:技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第一,所属的范畴不同。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而能力则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生理机制不同。
知识、技能赖以获得的神经机制,是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和动力定型,而能力的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暂时神经联系形成和巩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
第三,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
知识是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中对相应经验的概括化结果,技能是在行为方式的练习巩固过程中对相应行为方式的概括化结果,而能力则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果。
第十一章-能力一、单选题1.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称之为 ( )的个别差异。
A.气质B.性格C.能力或智力D.意志行动2.( )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A.认知风格B.认知策略C.元认知D.认知监控3.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
这反映了男女智力在 ( )方面的差异。
A.性别B.发展速度C.发展水平D.类型4.离差智商是指 ( )。
A.一个人的智力实际达到的年龄水平B.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C.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D.随着个体实际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智商分数5.对智力测验的信度要求一般要达到 ( ),信度太低的测验是不能使用的。
A.0.80 B.0.84 C.0.90 D.0.966.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票赋,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 )。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7.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B.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C.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D.可以根据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8.根据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二因素说,当活动中包括的一般因素较多时,( )。
A.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B.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低C.各种作业成绩之间相互独立D.各种作业成绩取决于特殊因素,而与一般因素无关9.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 )。
A.天才儿童B.大器晚成C.多愁善感D.过目不忘10."高分低能"说明 ( )。
A.知识与能力无关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高的成绩C.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D.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11.智力就是()。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12.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成为()。
第十一章能力一、能力概述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三、智力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一、能力概述1. 能力的含义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某种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 能力、才能和天才(1)才能完成一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完美结合。
(2)天才能力的高度发展叫天才。
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的结合,它使人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
3.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知识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技能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也是人的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3)能力、知识、技能的关系①区别分属范畴不同;概括水平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步:知识获得快,技能需要练习过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晚。
②联系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依赖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又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能力高低影响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知识和能力又是掌握技能的前提,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 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①一般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它是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组成智力的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它代表了智力发展的水平。
②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①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是动物和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②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3)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的分类,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做出的分类。
第十一章-能力一、单选题1.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的 ( )。
A.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2.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
A.气质 B.性格 C.需要 D.动机3.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的人格物质理论将人格分成儿层,下面哪一个不包括在其中?(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C.首要特质和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4.俗话说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 (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整体性 D.功能性5.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其中 ( ) 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三者都是6.下面对气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B.人的气质差异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C.气质不具有好坏之分 D.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小7.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最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 ( )。
A.共同特质 B.+心特质 C.首要特质 D.动力特质8.对人格的生物遗传因素进行研究时,心理学家认为 ( )是最好的研究方法。
A.族谱分析 B.双生子研究 C.归因溯源法 D.临床病理分析9."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的是 ( )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A.社会文化 B.家庭环境 C.自然物理因素 D.早期童年经验10.当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时,是强调了人格中的 (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整体性 D.功能性11.下面对认知风格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根据对问题思考速度上的差异可以区分出冲动与沉思两种认知风格B.女孩的记忆和语言能力比男孩好原因可能是因为女孩多采用继时性的加工风格C.因为场独立性比场依存性的人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因此场独立性要优于场依存性D.认知风格是个人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代表的是人们的典型行为12.徇私与秉公,勤劳与懒惰,自负与自卑等,是对人性格的什么特征的描述()A.态度 B.情绪 C.意志 C.理智13.塔佩斯等人提出的“大五人格”中,具有信任、谦虚,直率等特质的人格因素是()A.开放性 B.责任心 C.宜人性 D.外倾性14.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兴奋性 B.强度 C.灵活性 D.平衡性。
01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技能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经过练习而获得的。
一、运动技能的种类这部分的出题形式多为选择题1、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连续技能是指以连续的、不间断的方式所完成的一系列动作。
如,说话、唱歌、打字等。
非连续技能是指具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开端和终点的技能,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对较短。
非连续技能通常都是由一些突然爆发的动作做成的。
如,投掷标枪、伸手推门、挪动棋子的位置等。
2、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封闭技能是指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的一种技能。
这种技能一般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
如,体操、游泳、掷铁饼等。
开放技能是指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而调节运动的一种技能。
开放性技能要求个体具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能力,要对事件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
如,打篮球、排球、棒球等。
3、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精细运动技能是指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要求较精巧协调动作、一般由小肌肉的运动来实现的一种技能。
如,打字、弹钢琴、写字、雕刻等。
粗大运动技能是指需要整个身体的参与、运用大肌肉来实现的一种技能。
如,跑步、游泳、打网球等。
二、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征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如果自己学习一段舞蹈,会经历怎样的过程来记忆。
运动技能的发展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自动化的过程。
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1、认知定向阶段在此阶段,人对技能的学习有时从个别动作入手,有时从动作的整体入手。
在此阶段,人的动作显得呆板、迟缓、不稳定、不协调,多余动作较多,要对动作有意识地进行控制。
人们主要是靠把自己的动作与示范者的动作进行对照,来校正自己的错误的。
2、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此阶段注意力从认知转向运动,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协调与组织。
练习者完成动作的紧张度已大大缓和下来,经常出现的多余动作已逐渐不见了,练习者头脑中已形成比较清晰而牢固的动作表象。
3、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此阶段人们学习的各种动作在事件和空间上彼此协调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稳定的动作系统。
第11章能力1.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答:(1)能力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平时所讲的能力,既包含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又包含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①知识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
②技能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技能也是一种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因而与知识有区别。
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的,其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
心智技能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
③关系a.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
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
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
b.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c.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
2.能力的种类有哪些?试说明各种能力的特点与作用。
答:人的能力是各种各样的,一般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它们各自的的特点和作用简述如下:(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①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人要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和这些能力的发展分不开。
②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