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探讨
- 格式:docx
- 大小:12.55 KB
- 文档页数:6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摘要: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的重要途径,阅读课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是提高学生逻辑,批判,创新等思维品质的重要平台。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思维导图解读语篇,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评析文本价值判断,提升批判性思维;语言活动迁移创新,发展创新思维。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评析文本,语言活动在高中阶段,阅读教学不仅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因为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不仅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词汇量的累积和英语语法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反映出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阅读是检测学生英语能力,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最主要的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达成的思维目标是:使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所以,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就要重视英语阅读教学,不断创新和改革,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发挥作用。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整体课堂阅读效率低下对于学生来说,英语虽然属于第二语言类学科学习,但是到了高中阶段,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有限的课时,阅读教学,大部分教师侧重于文章词汇和语言点的梳理,所以阅读效率比较低下。
2、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缓慢我国一直以来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从而展开的,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并不多,这样不利于学生整体知识水平的有效提升与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对于接近成年的高中生来说,在学习上应该要形成自己的思维判断,并根据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1、借助思维导图解读语篇,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思路点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主题语境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基于主题语境实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感受主题语境由于我国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自然语言环境,教师可以结合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人工语境。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现代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根据阅读主题,利用多媒体技术选取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学生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主题语境。
如教师在教学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一Unit 2时,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be spotty ,be healthy 。
而Reading 部分也根据运动的主题向我们介绍了有关运动的好处、如何制作运动计划、运动期间的饮食以及运动时应如何避免伤害等内容。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呈现一些与运动有关的图片,如羽毛球、篮球、跑步、足球等,营造有关运动的主题语境。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向学生提问:“Which sport do you like in the picture above ?”该问题难度较小,面向全体学生。
而学生在谈到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时,纷纷进行了抢答,如:I love playing badminton,I like jogging 等,学习氛围十分浓烈。
教师这时不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Then do you know how we should exercise safely and effectively when exercising?”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顺利进入本节课的教学。
二、组织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探讨主题语境高中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带领他们由文本表层走向文本深层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设置一系列具有关联性、辩证性、开放性等具有导向功能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文本的主题意义。
如教师在教学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一Unit2时,本篇文章的阅读主题是strangers and the same roof ,该篇文章主要以青少年身心发展为主题,介绍了青少年在身体发生变化时,性情也会发生变化。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
然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问题一:词汇量不足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词汇量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主要难点是识别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固定搭配,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
对策一:词汇扩展习题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词汇扩展习题,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
例如,选择正确的同义词或反义词填空,或者让学生总结生词的搭配方法与常见用法。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策二:多读多写学生应多读一些英文原版书籍、新闻或杂志,并进行笔记和摘录。
同时,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或文章,尽量使用他们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问题二:理解能力不足学生在高中阶段往往无法准确地理解长篇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容易陷入“理解误区”。
对策一:前期知识铺垫在阅读课前,老师可以对课文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前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或问题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为阅读创造合适的条件。
对策二:教授阅读策略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例如预测问题、寻找关键词、注重上下文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问题三:阅读习惯不良学生往往习惯于仓促阅读,缺乏对于阅读材料的细致分析和理解。
对策一:读前思考在阅读前,鼓励学生通过浏览标题、字数、图表等,预测文章的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可以给学生一些封闭而有趣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对策二:读后讨论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以进行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和准确性。
问题四:缺乏阅读材料多样性许多学校的英语阅读材料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实际性,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新课标下主题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葛余健(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苏州215000)摘要:“新课标下主题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和课堂教学的新实际提出,将探究主题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开发主题阅读教学资源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研究的总目标,并在实践中形成了“顺序型主题阅读教学”与“整合型主题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总结出了主题拓展阅读教学的一般范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主题阅读教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两个概念,并指出,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英语教与学的核心任务,是学生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
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载体,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热点。
本期“特别关注”,我们聚焦高中英语主题阅读教学,刊登三篇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一、研究背景(一)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规定,英语课程内容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六项内容。
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相比,2017年版课标在内容上调整较大的就是提出了“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两个概念。
它要求英语教学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载体,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同时,2017年版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并对课外视听和课外阅读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必修阶段,要确保每周的课外视听活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0词,总量不少于4.5万词;在选择性必修阶段,要确保每周的课外视听活动不少于40分钟,每周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500词,总量不少于10万词。
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引言
一、ESA教学模式概述
ESA教学模式全称是Engage(激发学生兴趣), Study(引导学生学习),Activate(激发学生运用)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
终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认知原理,深受英语教师的青睐。
1. 整体教学设计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ESA教学模式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
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和探索欲望。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任务,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让
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活动,比如讨论、表演、写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具体教学实践
3. 学生学习成效
通过ESA教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通过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系统地学习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素养。
通过活动设计和
实施,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是一种值得
推广的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与思考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提升英语语感水平。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阅读、讲授阅读技巧、开展课外阅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引言: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对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加大重视程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英语语感、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获取英语信息,并且有效提升英语阅读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充分分析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适宜的方法,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学生方面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自身的词汇掌握情况不理想,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不高。
基础打得不好,词汇、语法、句型学习出现障碍,直接导致英语阅读学习受到阻碍。
在平时的阅读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如果碰到较难的阅读问题,比如:较难的句型,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分析,找不到重点,造成对语句理解的偏差,影响整篇阅读文章的理解效果。
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造成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于英语教师辅助教学过渡依赖,离开教师的指导就不会学习。
(二)、教师方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多数英语教师都是用语法进行阅读文章的翻译,先对文章的大概意思进行翻译,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词汇、短语、句型的讲解,这样做会使学生对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不明确。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是重视阅读本身,缺乏有效的指导,造成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无法运用正确的阅读学习方法,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
还有就是教师过于重视教学进度,对课本阅读内容讲解得非常细致,但是没有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性阅读,导致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体系、英语思维难以有效构建。
(三)教学过程方面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不难看出,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阅读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英语阅读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多而杂,让本就有难度的英语阅读学习更加有难度。
浅析高中英语课堂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的开展摘要:高中英语教学要想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重要的位置,而阅读教学又不仅仅包含课内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教学更是其有机组成部分。
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进行有机集合,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够让课外阅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文章着重探讨高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开展一体化阅读教学,以及如何构建一体化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外一体化一、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的意义所谓课堂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阅读量,实现对阅读技巧和策略的实践应用,提高自身阅读能力,主动获取语言信息。
对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实施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还能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其语言的积累,形成英语思维。
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领域,了解国外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事业,以及跨文化思维的提升。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受学业所累,很难有大量的时间提供给学生阅读,这更加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将教材内容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方法指导依据,通过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
二、高中英语课堂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一)课外小语篇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外小语篇阅读教学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上课外阅读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如果说课堂阅读是主体,那么课外阅读就是提升,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课外阅读教学,将其与课内阅读教学有机联动。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普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身也要提高阅读量,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新高考模式的实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们将概述新高考模式的特点及其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然后,我们将分析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教学资源匮乏、学生阅读能力参差不齐等。
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包括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等,以期在新高考模式下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随着新高考模式的实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新高考模式下的阅读教学更加强调对文章深层次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适应新的考试要求。
新高考模式下的阅读材料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不仅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还包括大量的非文学性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
然而,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文学阅读教学模式,缺乏对非文学性文本的深入研究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新高考模式对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阅读任务,需要学生具备快速阅读和信息筛选的能力。
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细节的理解和词汇的讲解,忽视了对阅读速度和阅读策略的训练,导致学生在考试中难以应对大量的阅读任务。
新高考模式下的阅读教学还面临着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一些学校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专业的英语教师,导致阅读教学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一些教师也缺乏对新高考模式的深入理解和教学经验的积累,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需要我们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
个性化阅读模式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研究【摘要】阅读理解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教学效率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本文旨在阐述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个性化阅读模式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模式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54-01现阶段高中阅读理解教学中,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转变和过渡的重要阶段,要求积极应用科学可行的教学策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探索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作为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在个性化阅读模式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水平是高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都有较大的改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使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局限于听录音、翻译和大量的练习,影响了阅读理解教学的功能性和及时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形成积极互动的教学气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遏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
通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高中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学生普遍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阅读理解练习中的技巧和策略。
大多数学生依然采取逐词逐句翻译的方法阅读资料,并且需要通篇翻译才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整体学习效率并不十分理想。
同时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阅读和学习的机会较少,通常依赖阅读课堂教学有效的时间进行阅读训练,阅读方法和技巧得不到充分地锻炼和运用,是影响高中阅读理解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48期总第644期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E-learning ”教学设计为例摘 要: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在很多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存在文本解读浅层,目标设置涣散,主题意义定位偏离或者缺失,教学过程呈现模式化,教师控制过多等现象。
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主题意义探究,以一节阅读课为例,探讨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关键词:主题意义探究;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作者简介:王先超,义乌市上溪中学。
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
学生进行主题意义的探究,有助于其拓展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语言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增强文化意识,进而在英语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由此可见,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
然而,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仍存在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而对文本解读却相对浅层,目标设置涣散,主题意义定位缺失或偏离,教学过程碎片化、模式化,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导致学生生成空间不足。
为此,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3拓展阅读“E-learning”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是指授课过程中教师以特定主题语境下的语篇为依托,探究语篇所承载的主题、内容、逻辑结构、文本特征、语言形式是如何服务于主题意义的。
从学生角度而言,学生在获取、分析、归纳语篇相关主题信息基础上,逐渐明确语篇的写作结构思路和发展脉络,深度理解语篇内容和主题意义,并有意识地不断将基于主题阅读所发展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迁移到相似的主题语境中,逐步提升在真实主题语境中的英语语言驾驭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思想引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目标明确、多元化教学、情感引导和评价反馈四个方面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思想。
一、目标明确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需要,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或提高阅读速度等。
同时,教师还应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具体的目标可达成。
二、多元化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材和资源,包括课外阅读、报刊杂志、互联网资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预测式教学、问答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情感引导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感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如人物情感、事件背景等,通过这些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并增强对文本的感知和记忆。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分享个人的阅读经验和感受,以此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态度和情感投入。
四、评价反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小组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表现和困难。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给予正面鼓励和积极激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阅读能力和技巧。
结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思想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明确目标、多元化教学、情感引导和评价反馈等方面,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12-07T06:24:35.945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0期作者:朱玲玲[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吸收与归总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阅读则是其最重要的能力支持。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对于中外文化的了解与英语知识的掌握朱玲玲温州市苍南县灵溪中学(苍南县三禾高级中学) 325800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吸收与归总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阅读则是其最重要的能力支持。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对于中外文化的了解与英语知识的掌握。
[1]从新课标英语阅读的理念和要求来看,新教学大纲更重视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考试中所涉及的课外词汇量也大大增加,充分的课外英语阅读对于备战高考的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对于新课改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前言: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与家长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对孩子的英语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的培养缺乏关注和重视,学生对于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
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并提高英语阅读速度。
因此,提高及家长与学校对学生英语阅读的关注和重视不得不提上日程。
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提升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新课程背景下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阅读是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是形成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语文、数学、英语所占据的比重最大,也就是所谓的“主科”。
而阅读这一技能对于所有学科而言就像耶路撒冷对于西方国家一般,不可失去。
学生通过英语阅读理解和感悟语言的魅力,并且在阅读中学习语言运用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英语创作力。
同时,将这种学习能力“举一反三”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阅读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
对高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解作者:陈雪莲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年第03期[摘要]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
在如今教学活动单一的高中英语课堂,只有教师理性引导学生,搭建平台,才能发展学生的英语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引导;搭建;尊重;个性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种最具生命活力、人文情怀和文化远见的阅读方式,已成为阅读教学新的发展趋势。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学程序的固定化、参考答案的唯一性、教学活动的单一性、教学手段的僵化等都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要想让学生在阅读中彰显个性、绽放光彩,在进行高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理性引导,整体感知情感体验作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如果遇到些贴近生活、可读性较强又有一定思考性的文本,教师一定不可轻易放过。
高中生的逻辑思维、人生观、世界观都已经走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当代学生,思想活跃、与时俱进,对很多国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体验。
一旦学生智慧的火花被引燃,增强切身的感受,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学生思维散发的广度和深度就会不断递增。
这时,教师再辅之以适当的引导,那么学生对这些文章就不是对待一篇阅读理解题目的感受了,学生渴望思考、渴望通过理解来表达,这种渴望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在动力和源泉。
没有了情感的阅读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教师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中要寓情于文,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理性地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借助自身的音调、表情、体态、手势等以及多媒体课件等辅助工具,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教学真正进入理性的境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个性化阅读。
二、搭建平台,放飞想象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串讲串问繁琐分析,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着眼于构建粗线条、框架式的教学结构,增强阅读内容的弹性,以民主的态度进行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留下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放手让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读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对文本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有一定深度的感悟、理解和发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英语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近年来,“支架式”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增多。
本文旨在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背景。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接着,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总结“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阅读教学一直是语言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特别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受到关注。
“支架式”教学模式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环境互动,不断建构和重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支架式”教学强调为学习者提供逐步攀升的支持,帮助他们从现有水平逐步过渡到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
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该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支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写结合课型教学模式解读发布时间:2022-07-18T00:49:39.392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3月第5期作者:徐思[导读]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读写结合模式,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真正提升高中生英语读写能力,提高其英语运用能力,为今后英语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
徐思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 321075摘要: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读写结合模式,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真正提升高中生英语读写能力,提高其英语运用能力,为今后英语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
本文就从高中英语阅读课实施读写结合课型模式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探讨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写结合;教学模式1.重要性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读写任务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细节更好地理解,让学生感悟文本深层的涵义,对学生发现段与段之间联系、领悟文本情感等有重要帮助。
采用读写结合课型模式,引导学生从基础的层次入手,对课本结构、写作意图等进行了解,从而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敏感度,这对于保证学生阅读完整性连贯性有重要意义。
英语写作是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是进行语言假设检验的方程,通过读写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回归文本,创建一个相对自然的英语学习语境,让其结合字面意思理解整篇文本。
另外,读写结合模式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让学生思维更加条理化,这对于提升学生英语阅读、写作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2.制定教学目标阅读、写作是英语教学中两项核心内容,教师为学生设计读写任务中,必须贯彻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
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制定必须突出学生主体性,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能够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推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高中英语教学目标发生了一定变化,从之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逐渐转变为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语言能力、价值情感观念等。
个性化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
中的探讨
概述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指的是从阅读文本出发,强调学生主体性阅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所谓“个性化”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创造精神,在阅读中发挥学生的个性,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英语素养、人文素养。
个性化阅读教学有以下几个内涵:①教学活动要有一个既定的教学目的,即教学在于最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与个别性;②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意愿与需要;③在培养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有变通的教学形式、方法等,可以运用个别的、小组的和集体的形式。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它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可以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中出现;而个别化教学是相对集体教学而言的,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形式。
同时,个性化教学避免了传统班级教学中大一统的局面,改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
让他们不仅懂得个性的发展,更懂得如何适应社会。
这是符合未来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的。
二、高中英语个性化阅读实施策略(一)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与个别性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个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有较大差异。
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制定的阅读课教学目标要具有层次性,要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发现自己的才能,用正确的眼光审视自己,因而都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增强自信心,发展英语的阅读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应实行弹性分层目标。
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阅读目标。
a层次学生在全部掌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阅读文章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现象,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c层次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基本了解阅读内容。
教师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潜能。
同时,面对学生的差异,老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小组活动话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如module 5 unit 1 great scientists 中的 reading: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在制定好目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q1:who was dr. john snow
q2:what are the two theories
q3:why can’t they control the disease at the beginning
q4:what did john snow do when another outbreak hit london in 1854
q5:what does “king” mean in the title
c 层学生能就文章细节、事实等回答问题,即回答一些文中明示的、直接的问题(如q1, 2)。
b层学生能回答一般性难度的问题,即谈谈的观点和态度、事情的前因和后果(如q3,4)。
a层学生能回答涉及文章的中心思想、暗含的意义等问题,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
教师进行综合性提问,即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所提出的问题(如
q5)。
生要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和看法。
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设问,思维难度较大。
通过实行这种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阅读潜能,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1. 课文的导入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和源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激情导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切入口要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又是和文本内容紧密相关的。
例如,高歌老师在教学i’d love to sail acr oss the pacific 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
we all dream about things that we would like to do and things we hope to achieve in the future. (提出主题)but are everybody’s dreams the same here are some of the findings of a survey about hopes and dreams, in which thousands of students across china took part. (展开主题,提出任务)
questions:
(1)what does the author discuss in the passage how do you know
(2)can you underline the words which make believe what the author is talking about
(3)do you believe that all the students in china has the same dream and hope
(4)what is a dream and what is a hope
(5)what is your dream what is your hope
这样能真正唤起学生的共鸣,变被动地接受为能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以发展。
2. 课堂阅读教学活动要注重互动对话
课堂互动对话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课堂是鲜活的、有生机的课堂。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师生都是探究者,所以师生互动也是必须的。
面对新问题,师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经过相互探讨,最终达成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和学生一起读完module 8 unit 4 pygmalion 后,可以和学
生一起探讨戏剧中人物的特征,通过师生间的共同探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戏剧,同时也体现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特点。
(三)在培养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有变通的教学形式、方法
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教学需要组织个体自学、双人活动、小组合作、师生讨论、个别辅导、集体讲授,课外阅读等。
小组合作个性化阅读是在共同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阅读活动。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适当提一些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组讨论可以是课文有关问题或归纳文章段落大意,整理课文重点、难点等;也可以是学生对于某一社会现象的感想,等等。
如阅读完healthy e
eating这篇文章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假设在一条街上,面对面开有两个饭馆,一个是中餐馆,另一个是西式快餐店。
你很饿,要去哪家,为什么从而让学生对比中西式食物的异同。
讲授module 1 unit 3时,让学生小组间分享各自旅游的愉快经历。
同时,小组合作应与集体教学及个别辅导相结合,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阅读水平上得到发展与进步。
个性化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指点,但对于那些在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更为重要的是依靠他们课后自己大量的阅读。
课外阅读的选材应当紧扣使用的教材。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的主题分布基本照顾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如文化体育、风俗传统、人物传记、历史资料、科学发现、名胜古迹、环境保护、文学原著等等,老师可以根据每单元的主题,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网站,供学生进行课后有选择地阅读。
如:
绿色和平组织网站;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
美国航空航天局;
地球与太空网;等等。
这些网站提供的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且能把握时代特色,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极大的提高,也是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必要的、有效的补充。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