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枝子应用价值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62.91 KB
- 文档页数:8
胡枝子的营养价值及利用
胡枝子为豆科胡枝子属牧草,本属牧草我国约有65种,多数可栽培建立人工草地,常用于放牧或刈割利用,也可用于水土保持,防止冲刷。
常见的有二色胡枝子、铁扫帚、达乌里胡枝子。
胡枝子营养价值较高,仅稍逊于苜蓿,是一种优良的饲用植物,开花前为多种家畜所喜食,羊特别喜食,开花以后,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均降低。
胡枝子因含有一定数量的单宁,家畜最初不习惯采食,一经习惯后则较喜食。
胡枝子草地尽量在幼嫩时放牧利用,并适当重牧,使其保持幼嫩多枝状态。
除放牧外,胡枝子还可刈割青饲或晒制干草,刈割时应在开花前进行。
刈割留茬高度8-10厘米,每年可刈割2-3次,干旱地区每公顷产于草2250-3000千克,湿润地区每公顷产干草7500千克以上。
胡枝子因其抗逆性强,适于放牧山羊。
因此,常用于补播改良荒山草坡。
除作为饲草外,胡枝子还是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
胡枝子怎么种植?胡枝子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胡枝子怎么种植?胡枝子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胡枝子的种植技术一、植物学特征胡枝子为豆科胡枝子属多年生落叶灌木。
高2-3米,分枝繁密,老枝灰褐色,嫩枝黄褐色,疏生短柔毛。
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圆,具短刺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背面疏生平伏短毛。
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较叶长,花梗长2-3毫米;花萼杯状,花冠蝶形,紫色,旗瓣倒卵形,翼瓣矩圆形,龙骨瓣与旗瓣近等长。
荚果倒卵形,网脉明显,疏或密被柔毛,含种子1粒。
种子褐色,歪倒卵形,有紫色斑纹。
二、生物学特性1.温度要求耐寒性强,在无雪覆盖下能耐-28-30℃的低温。
在黑龙江哈尔滨5月下旬返青,河北赤城4月下旬返青,北京4月中旬返青。
返青温度要稳定在5℃以上。
2.土壤要求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通常生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及亚热带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成为优势种。
常与其混生的有榛、绣线区、悬钩子、虎榛子等灌木,及野古草、鹅观草、蒿类等禾草及杂类草。
在华北地区,森林破坏后,常与辽东栎、棘皮桦、白桦、山杨等混生,形成优势的灌木丛。
3.生长特性根系发达,二年生植株主根入土深170-200厘米,根幅130-200厘米。
幼株根瘤发达,每株有根瘤40-200个,70%的根系集中在5-30厘米土层中。
叶片宽大,据开花期测定,单株叶面积达9平方米。
茎、叶比随发育时期而异,开花期叶量达最大值。
胡枝子从第二年开始,生长速度加快,开花期株高达1-3米,现蕾至开花期,日增长量达1.83厘米。
人工栽培的二年生植株,单株鲜重达2.03千克,每公顷产鲜草30-51.12吨。
三、适应种植区域原产中国、日本和朝鲜。
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地,多生长在海拔400-1200米的山坡地。
胡枝子现已在东北、华北进行人工栽培。
四、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播种前种子去壳,擦破种皮,提高发芽率。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172刍议胡枝子育苗与营造林技术◎朱国胜摘要:胡枝子耐旱、耐瘠薄、耐酸性、耐盐碱、耐刈割。
对土壤适应性强,根部有大量根瘤,可以固氮,是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公路护坡、老矿区绿化的先锋树种。
胡枝子由于枝叶茂盛和根系发达,可有效地保持水土,减少地表径流和改善地壤结构。
在坡耕地种植胡枝子3至5年后,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得到显著的改善。
土壤的孔隙结构合理。
有机质含量大大增加。
在种植2年生的胡枝子坡耕地,可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率60%以上,并可减少地表径流近两成。
减少流失土壤百分之三十左右。
本文结合胡枝子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特性,从种子处理、合理整地、科学播种等方面,详细阐述其育苗的过程。
在保护母树的基础上,对林区进行植树造林,为我国林木的培育和改善林区水土条件提供参考。
关键词:胡枝子;育苗流程;造林技术胡枝子作为豆科植物,属落叶灌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胡枝子喜光、耐寒、耐旱,根系发达,是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环境的首选树种。
通过对胡枝子幼苗的培育,加快幼苗对裸露地的覆盖,对林地林区土壤有较好的养护作用。
一、胡枝子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特性(1)生物学特征。
胡枝子成树高1-3m,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小枝多呈黄色或暗褐色,有棱脊,小叶呈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约2-5cm,宽约1-3.5cm,前端钝圆,多有尖头,叶脉有序,花梗长度在4-10cm之间,花苞呈卵形,黄褐色居多,花萼长5mm,毛色白,花冠为红紫色,荚果为倒卵形,扁平状,长度在10mm左右,宽度在5mm左右,表面布满网状,花期7-9月,果期9-10月,种子千粒重约7.5-8.5克。
(2)主要价值。
胡枝子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其根、花入药,性味平温,有清热理气和止血的功能,根茎花全草入药有益肝明目、清热利尿、通经活血的功能。
胡枝子内富含很高的蛋白质成分,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成分,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果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过科学处理后,可以作为日常食品出现;另外,胡枝子根茎叶以及花朵中,含有大量的活血化瘀成分,具有清热解毒,通筋活血等功效,根茎均可入药,有很大的药用价值[1]。
胡枝子在专家国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而且每个地方的叫法也都不一样,它具有经济、药用、观赏、食用等价值。
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经济价值
用作饲料:
新生的较嫩的茎与叶都是可以给大中型家禽食用的,而且它含有较多的营养,同时又便于储存。
用作肥料:
可以说它对土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如果在引植物种植过三年的土地中在种庄家,那么可以提高庄家的产量,最高可以提高132%,现在多地都已经在利用它对庄家增产。
既绿色又环保,而且成本还不高。
水土保持:
它的根须十分的发达,枝叶繁茂,种植3年至5年后,其土壤明显的被改善。
用作燃料:
可以直接燃烧,或者是加工成木质颗粒,它本身的热值就很高,
而且易燃性好,可以代替燃煤的优质燃料。
食用价值
新后的鲜嫩叶子可以泡茶饮用,种子可以熬粥用,还可以替代大豆作豆制品食用等,甚至还可以提炼食用油;它所含的营养比较全面。
药用价值
它的根部、花朵全都可以作为中药使用,对日常常见的一些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及缓解作用。
它除了可以用在人体上,同时也可用于治疗家禽。
观赏价值
它的碧绿小叶在加上水粉的花朵,若是道路两旁成排栽种时,其观赏性也是超高的,也将会是一道雅致优美的林间小路,会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人间之景。
胡枝子的作用和用途有哪些?胡枝子的作用和用途有哪些?胡枝子的作用用途种子油可供食用或作机器润滑油;叶可代茶;枝可编筐。
性耐旱,是防风、固沙及水土保持植物,为营造防护林及混交林的伴生树种。
胡枝子是一种多用途树种,具有多方面的开发价值。
1、薪炭树种枝条易燃烧、火力旺、烟量小、热量大。
栽植后2年即可收获,而且其再生能力强,种植1 次,可连续收获,每亩收获500kg薪柴。
在中国一些平原乡镇森林覆被率低,农户缺少烧柴。
因此,大量培育胡枝子是解决平原乡镇农户燃料的一项有效措施。
2、水土保持由于其生长快,封闭性好,且适于坡地生长,是丘陵漫岗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树种。
其树冠可截留降雨20%左右;在相同条件下,胡枝子(3年生)植被的地表径流量比杨树幼林(6年生)减少30%左右;比农田减少60%左右。
中国西部乃至黑龙江省西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大力发展胡枝子,对控制水土流失意义重大。
3、生态固氮胡枝子其根瘤菌,能固定土壤中的游离氮、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种植3年后土壤含氮量增加5.1%,胡枝子氮含量增加1.0%。
因此,它又是半山区林粮间作的理想树种,它既可起到保持水土作用,又可增加土壤肥力。
4、工业原料胡枝子枝条柔韧细长,俗称;苕条,是编织业的原料,也是加工纤维板的原料树种,发展编织业,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因此,胡枝子可做为乡镇企业发展的优良资源树种。
5、饲料资源胡枝子是高产型树叶饲料资源,分枝多、叶量丰富。
叶子具有浓郁的香味,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是牛、马、羊、猪、兔、鹿、鱼的好饲料。
其粗蛋白含量13.8%,粗纤维含量35.2%,且产叶量高。
2~3年胡枝子林胡枝子一次种植可利用年以上。
播种当年产量不高,第二年生长加快,株高一厘米时即可割,每年割一次,每亩可采收嫩枝鲜叶500kg左右,产种子一公斤。
6、油料资源种子千粒重9.2克,每公斤种子约十万粒。
含油量9.2%,为木本粮油植物。
此外胡枝子还是优良的绿化观赏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
胡枝子属植物研究综述黄波【摘要】The Lespedeza which has usage valu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was the main plantation forest species of barren mountain and land and good ligneous fodder.The research condition of domestic and abroad was reviewed by selection and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value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prospect was outlooked.%胡枝子属植物是重要的荒山荒地造林树种,亦是优良的木质饲料,极具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作者从胡枝子良种选育、栽培技术、应用价值、生态特性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名称】《吉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41-45,48)【关键词】胡枝子属;研究进展;应用价值【作者】黄波【作者单位】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局,辽宁丹东 118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3胡枝子属(LespedezaMichx.)植物在全世界分布约100余种,我国有60多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
胡枝子属植物具有良好的抗贫瘠、抗旱、抗寒和一定的耐酸、碱、盐及重金属等能力[1],是优等木质饲料和重要的药用植物及蜜源植物,亦是优良的风景园林和薪炭林树种。
因此,胡枝子属植物在水土保持、风景园林绿化、荒山荒地造林、薪炭林建设、牧场和矿区植被恢复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张吉宇等人对多花胡枝子开花期叶片、干种子及萌发种子三种不同时期材料的总基因组DNA进行提取,获得快速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方法,并使用叶片获得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反映体系的优化[2]。
三种胡枝子组织培养的研究胡枝子(Lespedeza)属于豆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
胡枝子适应性、抗逆性强,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还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目前胡枝子的研究现状大多集中在常规育种,对于其遗传改良工程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二色胡枝子、短梗胡枝子和截叶胡枝子三种胡枝子的组织培养,从而为胡枝子遗传改良工作奠定基础。
试验以胡枝子种子作为外植体,分别采用升汞和次氯酸钠灭菌,不同种和种源之间的污染率和发芽率存在差异。
两种不同种源的二色胡枝子子叶节段的最佳分化培养基有所不同,但6-BA浓度大约在0.2~0.5mg/L,生长素浓度差异较大,而各水平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短梗胡枝子的6-BA浓度的最佳浓度在0.5mg/L~1.0mg/L,且与0.2mg/L达到显著差异,NAA和2,4-D的最佳浓度均为0.01mg/L,浓度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截叶胡枝子的6-BA最佳浓度在1.0~2.0mg/L之间,且与8.0mg/L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NAA最佳浓度为0.01mg/L,与0.5mg/L差异显著,2,4-D为0,浓度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取子叶节分化的茎段做继代培养,去顶茎段与带顶茎段之间有所差异,平山地区的二色胡枝子去顶茎段继代培养最佳浓度为6-BA浓度为1.0mg/L,带顶茎段则为2.0mg/L,NAA浓度均为0.01mg/L;美国乔治亚二色胡枝子去顶茎段无需NAA,带顶茎段则为0.01mg/L,6-BA浓度均以1.0mg/L为宜;短梗胡枝子带顶茎段最佳6-BA浓度为1.0mg/L,2,4-D为0.05mg/L;截叶胡枝子去顶茎段最佳6-BA 最佳浓度为2.0mg/L,带顶茎段则为5.0mg/L,生长素浓度间差异较大。
将继代得到的茎段进行壮苗培养,美国二色胡枝子6-BA浓度为0.1mg/L,NAA或2,4-D 为0.01mg/L;短梗胡枝子6-BA浓度为0.2mg/L,2,4-D浓度为0.02mg/L。
胡枝子栽培技术胡枝子生态和经济价值大,用途广、收效快,种植2-3年后,就可以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茎枝可作编织材料,皮可制成纤维原料,叶可以做饲料,花是优质蜜源,种子可以榨油,根有根瘤菌,能改良土壤,增进地力。
标签:胡枝子;栽培;技术1 胡枝子的生物学特性胡枝子,也叫苕条,豆科多年生灌木。
植株高0.5-2.5米,枝叶繁茂,根系发达。
喜阳光,适应性强,萌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一般的土壤中都能生长,并且具有耐寒、耐脊薄、干旱和轻盐碱的特性,但种在疏松肥沃土地上生长的更好。
在一般情况下,当年高生长1米以上,经平茬后当年高生长可达2米。
其根蘖性强,速生,每丛能萌生出20-30个枝条,丛幅宽可达1.5米。
通常7月中旬至9月上旬开花,总状花序,花冠红紫色。
9月上旬至10初结实,荚果斜卵形,扁平,长约10毫米,宽约4.5毫米,密生柔毛,有种子1枚。
2 胡枝子的作用2.1 保持水土据水土保持试验站的观察,在同样条件下,胡枝子带比一般垅作的地表水流失水量少80%,冲刷量减少40%。
因此,在江河两岸、堤坝、路旁、沙地、跑风岗地、农田防护林两侧、地埂和水平沟沿上都可以播种。
2.2 改良土壤由于能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所以就稳定了土壤养分的积累;加之它有发达的根瘤,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给作物生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般可使周围农作物提高单产10%左右。
2.3 提供饲料胡枝子叶内养分多,比高粱的价值高,可做为牛、马、羊、鹿和鸡、鸭、鹅的饲料。
2.4 编织材料它的枝条是编织筐、篓、土篮、盖房子做棚条的好材料。
2.5 优质蜜源胡枝子林花期长达2个月,花色鲜艳,花朵繁茂,花香四溢,花蜜营养丰富,是蜂农喜爱的蜜源地。
2.6 纤维原料胡枝子的枝皮纤维含量达55.57%,单纤维长6-18毫米,可用于造纸及麻制绳索等。
2.7 榨油原料胡枝子的种子含油率9.2%,是品质优良的食用植物油。
3 胡枝子的种植方法3.1 采种采种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
第19卷第2期河 北 林 果 研 究Vol119No12 2004年6月HEBEI JOURNAL OF FORESTR Y AN D ORCHAR D RESEARCH J u n.2004 文章编号:100724961(2004)022*******胡枝子应用价值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李延安,贾黎明,杨 丽(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胡枝子是一种起源于东亚的多年生豆科植物,耐旱、耐酸、耐瘠薄、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饲用灌木树种。
本文介绍了胡枝子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抗性强的特点,综述了胡枝子在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及作为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总结了国内外对胡枝子在优良品种选育、发芽和种植等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最后,建议对胡枝子的刈割技术做进一步的研究,并总结出一套饲用型胡枝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胡枝子;营养价值;栽培技术;生物量中图分类号:S79319 文献标识码:A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N D DEVE LOPMENTOF THE UTI LIZATION VAL UE AN D CU L TIVATIONTECHNIQUES FOR HIGH OUTPUT OF LespedezaLI YanΟan,JIA LiΟming,YANG Li(College o 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Beijing Forestry Univer sity,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Lespedeza is a perennial forage shubby legume native to eastern Asia.It is recognized for its ad2vantages of tolerance to drought,acidity,shallow s oils of low fertility,high output and high nutritive value.The paper reports on the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olerance of Lespedeza,and sum2marizes its utilization value on water and s oil conversation,s oil improvement and used as forage additive.It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Lespedeza about screening superior Lespe2deza germplasm,germination and planting.In the end,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researches of Lespedezacradle techniques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and then to summarize the Lespedeza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high output.K ey w ords:Lespedeza;nutritive value;cultivation techniques;biomass胡枝子(Lespedeza sp.)为中旱生草本、半灌木、灌木,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及陕西等省区,具有很大的自然分布面积。
日本、朝鲜、俄罗斯、北美、澳洲等地也有大面积的自然分布或人工栽培[1]。
它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等特性,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其适口性好,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高;返青早、枯黄晚、绿期长,是改良干旱、半干旱收稿日期:2001-12-03;修改稿收期:2002-03-12作者简介:李延安(1976-),男,山东青岛人,北京林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区退化草地和建植人工放牧地的优良饲用型灌木。
另外,还具有医用等多方面的用途。
因此,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对其进行引种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但我国对胡枝子的研究较少,其作用和价值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胡枝子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应用价值和栽培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使胡枝子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退化草地改造、退耕还林工程发挥作用。
1 胡枝子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抗性研究胡枝子属于豆科(Leguminosae )胡枝子属(Lespedeza Turcz )。
该属约有100种,我国约有65种。
胡枝子为多年生灌木,喜阳光,稍耐庇荫,常生于丘陵、荒山坡、灌丛、杂木林间及林缘地带。
茎直立,植株高1~2m ,多分枝,通常丛生;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有长叶柄。
总状花序,花梗长4~15cm ,花紫色或紫红色。
其生长期从每年4月份直到冬季霜冻来临[2],每年5~8月是生长的旺盛期[3,4],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花期,9月上旬到10月中旬为果期[5]。
胡枝子具有感夜运动现象(日落后叶片闭合),这是由于胡枝子中含有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作用引起的[6]。
胡枝子具有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分蘖力强的特性,直根、侧根沿水平方向发展,呈网状密集分布于10~15cm 的表土层内[2,5]。
孙启忠等研究发现,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davurica )根系生长50d 后,其入土深达30cm ,100d 后深达50cm ,生长2a 后达100cm ,多年野生植株根系可达140cm ,水平根也较发达[7]。
胡枝子最适生长温度是15~25℃,最适宜的土壤水分即相对含水量为60%~80%,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自然条件下,沙砾土上也能生长。
它在含腐殖质较多的丘陵地厚棕壤上生长最好,其次是中层暗棕壤,然后是砂质暗棕壤,在干旱贫瘠的酸性土壤上也有较高的产量。
大多胡枝子具有耐干旱、耐贫瘠、耐寒冷(可耐-45℃的绝对低温)、耐热、耐酸、耐割等特性,而且抗病虫性很强[3-5];它能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g Πkg 、水解氮含量低于5mg Π100g 土的花岗岩流失区白沙土层中生长,也能在非常瘠薄的第四季红粘土网纹层中生长;在夏旱和秋旱十分严重的条件下,在有效水含量小于10%的土层内,都能表现出良好的长势[8]。
胡枝子非常耐贫瘠,在干旱贫瘠的酸性土壤上有较高的产量[9]。
Mkhatshwa -PD 、H oveland -CS 通过对胡枝子在不同pH 梯度和不同海拔的实验研究中发现,胡枝子种植在pH4~6的酸性中高海拔(900~1500m )的土壤中产量最高,生物量高达9390~12210kg Πhm 2,在土层肥厚的土壤上生长最好、产量最高[10,11]。
栽植方式的不同对胡枝子的生长影响也较大。
梁音等在第四纪红粘土侵蚀劣地上采用营养穴栽植胡枝子时发现,穴栽胡枝子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大于非穴栽的生物量,而且穴栽胡枝子的地上及地下部分长势远优于非穴栽者。
可见,在优越的生长环境中,胡枝子的生物量将成倍增长[12]。
2 胡枝子应用价值研究211 胡枝子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胡枝子根系发达、速生快长,枝叶茂密、覆盖度大,能有效截留水滴,发达的根系能固土保水,防止土壤冲刷,是一种抗性强的水土保持树种,在我国东北黑土区早已被广泛地应用;是治681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第19卷理矿区水土流失区的最佳树种[13]。
刘修圣等通过在地梗、梯田种植胡枝子及建立胡枝子防冲埂后研究发现,地表径流经过胡枝子林或胡枝子防冲埂(带)后,除一小部分水被吸收,一大部分被拦截,分散流出,使水的冲刷力大大减弱,从而减轻了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据1986~1990年试验资料分析,在一次降雨4913mm 的情况下,4~5°的坡耕地有胡枝子防冲带比一般垄作时减少地表径流8911%,减少土壤冲刷量9517%;在一次降雨3218mm 的情况下,种植胡枝子的防冲埂,比未种植胡枝子的裸露地埂径流量减少3814%,土壤冲刷量减少5116%;胡枝子纯林较对照荒坡年径流量减少2218%,年土壤冲刷量减少7415%,胡枝子与落叶松混交林地,年径流量减少1213%,年土壤冲刷量减少710%。
胡枝子枝多叶茂,根系发达,在地埂、梯田埂、截水沟埂等处种植3a 后覆盖度可达60%,4a 可达90%。
在一般情况下,其冠丛承雨率达11%~25%,可有效防止雨滴直接打击地表,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胡枝子发达的根系相互交错,盘结土壤,又可大大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1986年7月27日拜泉县境内降6912mm 的暴雨,由于通双小流域内所有梯田埂均种有胡枝子,雨后调查发现,田埂均完好无损,而邻近未种胡枝子的小流域田埂被暴雨冲溃十分严重[14,15]。
212 胡枝子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作用陈挺舫等对胡枝子跟紫云英(Astragalus sincius L 1)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 L 1)的肥土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见表1。
表1 胡枝子、紫云英、花生养分量对比%测定项目水有机质N P 2O 5K 2O 胡枝子801019112015901140125紫云英82101710014801090137花生801018134014301090136 由表1可见,胡枝子作为一种灌木,其肥土能力是惊人的。
众所周知,紫云英和花生是优良的肥土作物,而胡枝子的有机质、N 、P 含量竟然比它们还高,显示其肥土能力之优良[16]。
胡枝子的肥土效果在马尾松(Pinus mas 2soniana )和胡枝子的混交林中也有所体现。
混交1a 后,马尾松混交林苗木平均树高比纯林高出5cm ,地径大出0102cm 。
可见,胡枝子的肥土能力对马尾松的生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7]。
213 胡枝子是一种优良的饲用灌木胡枝子为很好的饲用灌木,表现在胡枝子营养丰富,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高[18]。
其开花期叶含粗蛋白质13%~17%,粗纤维24%~25%,有机物质消化率55%,茎叶中含Vc200~400mg Πkg ,β胡萝卜素120mg Πkg ,氨基酸的含量平衡。
不同生长期的叶片氨基酸含量均比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牧草高(苗期高47%、蕾期高2117%、花期高29175%、果实期高1017%)。
叶片含单宁4%,含有这些低量的单宁将使可溶性蛋白质凝缩沉淀,使瘤胃中不产生泡沫,动物食后不易患膨胀病。
在胡枝子属当中,截叶胡枝子(Lespedeza cuneata )的单宁含量较高,其适口性和消化率有所降低,饲料质量相对要差一点[2],但是伴随低单宁含量截叶胡枝子的出现,截叶胡枝子已经成为国外好多大农场中的主要牧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