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9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夏甸镇新村卫生院埃博拉出血热应急方案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做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我镇,我院辖区内发现病例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原则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科学、统一地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编制。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卫生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
五、组织管理(一)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分工1、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秦秀香副组长:杨合群成员:于学祥臧雪青于行生领导小组职责: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按预案规定程序启动或结束应急响应,负责对全院疫情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
公卫办职责:负责埃博拉出血热抢救、重症患者转诊、疫情报告等现场人员调动指挥和抢救物资调配。
组织院内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诊疗方案、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
2、埃博拉出血热治疗、抢救小组组长:董昕东成员:于学祥石伟臧雪青于行生职责:负责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疑难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等进行技术指导。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
(2)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
3、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控制小组组长:杨合群成员:于行生王慧敏疫情控制小组职责:(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网络报告。
(2)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病房消毒隔离。
(3)协助区疾病控制中心完成疫点处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情分析。
(4)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
4、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设备、物品保障小组:组长:刘萍成员:庞栋冷启奎职责: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应急物资储备六、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警分级(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一、引言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可导致高发热、出血、器官衰竭等严重病症,并在一些情况下导致死亡。
由于埃博拉病毒的高传染性及致死率较高的特点,各个医院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暴发情况。
本文将针对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预案制定的目的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为医院提供在疫情爆发时的应急处置方案,以控制疫情的传播,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给社区和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预案内容1. 疫情监测及报告机制- 设立专门的疫情监测团队,负责收集、分析和报告相关数据。
- 建立快速而高效的信息传输渠道,确保即时报告疫情变化。
2. 疫情防控措施- 加强传染病防护知识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护意识。
- 建立埃博拉病毒的快速检测和诊断机制,确保疫情的迅速排查和确认。
- 加强传染病隔离区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病人与其他人员的有效隔离。
- 严格执行医源性感染控制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 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以防止病毒的蔓延。
3. 紧急响应机制- 设立紧急响应小组,负责疫情应急处置的协调和指挥。
- 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急救、隔离、病例追踪等措施。
- 规范医院内疫情报告、留观和转运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操作规范,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 制定疫情应急物资储备方案,确保有足够的防护用品和药品供应。
4. 卫生教育和宣传- 提供埃博拉病毒的防控知识培训,包括接触病毒的途径、防护措施等。
- 加强对患者和社区的健康宣传,帮助他们了解疫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发布真实准确的疫情信息,避免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困扰。
5. 戒备状态和演练- 在非疫情期间保持戒备状态,随时调整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响应疫情暴发。
- 定期组织埃博拉出血热模拟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四、预案实施的关键问题1. 协调一致的团队合作- 指挥部成员必须完全理解预案内容,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行动起来。
榆林市中医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预案各分院、各科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依据国家卫计委、省卫计委文件精神和要求,切实加强我市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的领导,有效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强化对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工作的技术指导,提高科学防治水平,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积极预防、有效控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预案:一、组织机构(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苏买泉副组长:曹利民郝振阳贺树宏尚春羿吴生玉王晓斌薛玉旺成员:高治增张艳琴姜小云慕江然牛晓英薛飞高斌苗安平屈晓江周飞下设办公室,主任:高治增(兼)职责:组织实施各项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全院应急工作;及时向上级汇报事件情况,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
(二)专家救治小组组长:曹利民副组长:王晓斌王素莲成员:刘茂东柳慧明胡晓明张凌张锦红王彦平李玉智赵英丽孙志强高淑艳宋炳荣申建办公室设在医务科,主任:王晓斌(兼)职责:负责对院内就诊患者进行会诊;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进行技术指导;指导院内的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工作;对院内病人进行会诊一律按急会诊对待,必须随叫随到。
(三)综合联络小组:组长:薛玉旺副组长:高治增成员:刘军苗安平屈晓江周飞职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事件情况,及时向各级部门报告;负责相关部门保持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负责协调各小组工作,处理指挥日常事务。
(五)后勤保障小组:组长:尚春羿副组长:路斌成员:王军杜鹏飞彭生祥职责:负责启动后勤保障应急预案,储备、管理、分配各种物资,保证供应。
二、工作安排(一)门诊部工作安排组长:王晓斌副组长:苗安平刘茂东屈晓江周飞成员:北方医院、东院、预检室:各分院儿科诊室(二)事件的应急处理:1、由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急救工作白天由医务科负责协调,夜间由总值班负责协调。
2、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快速反应,协同作战;(3)依法依规,科学决策;(4)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二、组织架构1. 疫情应急指挥部成立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疫情监测组、防控救治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2. 疫情监测组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3. 防控救治组负责疫情防治、医疗救治、隔离观察、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4. 信息宣传组负责疫情信息的发布、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公众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5. 后勤保障组负责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1)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发热、出血等症状患者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对入境旅客、货物的检疫,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 疫情报告(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应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3)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疫情处置1. 隔离观察(1)对疑似病例,应立即将其隔离观察,并做好个人防护;(2)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2. 医疗救治(1)对确诊病例,要及时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2)医疗机构要加强救治力量,提高救治水平。
3. 流行病学调查(1)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2)对疫情发生地,要加强环境消毒和卫生整治。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引言: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
该病病程短暂但致命率很高,临床表现为高热、出血、多脏器损害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的防控,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应急预案进行详细探讨。
一、背景与目的1.1 背景埃博拉出血热病毒起源于非洲,首次被报道于1976年,随后在非洲多个国家爆发过多次疫情。
其传播途径主要为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尤其是通过接触病死动物或其分泌物、呕吐物、血液等。
1.2 目的制定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疫情传播范围和人员感染,有效控制疫情,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二、预防与控制措施2.1 健康教育与宣传应急预案的第一步是向公众普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公众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了解。
这包括病症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宣传媒体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途径进行宣传。
2.2 监测和早期预警建立有效的疫情监测系统,通过监测人员的病情和早期病例的发现,及时发出预警,以便做出应急响应。
同时,鼓励公众主动报告疑似病例,加强病情信息的收集与交流。
2.3 隔离与防护对于已经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将其隔离,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隔离和防护技术。
2.4 病例追踪与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的发展进行追踪和调查,获取流行病学数据,对疫情的传播途径和范围进行分析,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5 垃圾处理和清洁工作统一组织垃圾处理和清洁工作,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2.6 医疗救治与药物研发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提供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加快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3.1 预案的制定制定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需要参照国际上相关的预案和规范,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和资源,制定适合的预案。
导语: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 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
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 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
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二)流行病学特征1。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县人民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做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县,并做好我院辖区内发现病例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原则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科学、统一地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临沧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四、组织管理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办公室(简称“应急办”),应急办主任由***担任,***及***两位同志协助工作。
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按预案规定程序启动或者结束应急响应,负责对全院疫情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抢救、重症患者转诊、疫情报告等现场人员调动指挥和抢救物资调配。
组织院内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诊疗方案、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
组长:副组长:( 1 )专家小组成员:( 2 )专家小组职责:负责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疑难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等进行技术指导。
( 3)治疗、抢救小组抢救小组职责:( 1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
( 2 )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
组长:副组长:成员:疫情控制小组职责:( 1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网络报告。
( 2 )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病房消毒隔离。
( 3)协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疫点处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情分析。
( 4 )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
2组长:副组长:职责: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应急物资储备五、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警分级(一)准备阶段:国外浮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浮现病例。
(二)响应阶段:1、普通疫情(Ⅳ级响应):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云南省浮现输入病例。
2、较大疫情(Ⅲ级响应):本县浮现输入病例。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给公共
卫生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面对此类紧急情况,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防控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份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应急预案范本,以期为相关机构和组织提供参考。
预案应明确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的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必须立即按
照既定程序上报至当地卫生部门,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同时,加强与国际卫生组织的信
息共享,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预案中需详细规定隔离治疗措施。
对于确诊病例,应在指定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防止
病毒进一步传播。
对于密切接触者,也应实施必要的医学观察和隔离措施。
在此过程中,
保障患者隐私权和人格尊严同样重要。
第三,预案要强调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活动,都必须
在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研究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第四,社区参与和健康教育不可或缺。
通过媒体宣传、社区讲座等形式,普及埃博拉出血
热的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形
成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
第五,预案还应包括物资保障和人力资源调配的内容。
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调集
足够的医疗物资和专业人员,满足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
预案的更新和完善也至关重要。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应及时调整和完善预案内容,确保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在非洲多地流行,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为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广泛传播,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与领导1.领导小组及有关人员职责为切实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工作,医院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领导小组和医疗救治专家小组(见附表1),全权负责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和疫情突发后应急处理工作。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
2.领导小组职责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领导小组。
下设工作组,各个工作组根据职能确定人数,并结合实际进行增减。
①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办公室:具体负责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的日常工作,上报情况,落实上级精神。
②医疗组:负责全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的诊断、治疗、护理指导工作,参与和组织全县疫情处理、技术指导、会诊和排查。
③院前急救小组: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院前急救工作,随时听从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调遣。
④物品供应小组:负责埃博拉出血热防治所需设备、防护物品和药品、卫生材料的供应。
⑤医护人员防护小组:负责全体医护人员和社会群众的防护工作,对职工和社会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3.对领导小组和各科室的要求①对领导小组全体人员的要求是头脑清晰,决策果断,指挥有力,措施得当,安排周密,行动迅速,紧张有序,确保工作高效率,令行禁止。
②对办公室和各个小组的要求是必须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和领导小组组长的命令,做好本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③遇有突发疫情,应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各组组长、副组长要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④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掌握国内外埃博拉出血热防治信息和国家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的各种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二、加强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1.医院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培训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广大医护人员掌握最新埃博拉出血热诊断知识和防护标准。
一、背景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院防控工作。
2.设立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控措施。
3.成立应急救治小组,负责疑似和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
三、防控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
2.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发热、腹泻等疑似症状的患者进行重点筛查。
3.设立专门发热门诊,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4.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域前需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5.疑似和确诊患者应单间隔离,隔离区域应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
6.加强环境消毒,对病房、卫生间、走廊等区域进行定时消毒。
7.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8.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上报。
9.加强物资储备,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救治措施1.对疑似和确诊患者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2.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确保其安全。
4.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五、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发现疑似病例、报告、隔离、救治、消毒等环节。
3.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改进。
六、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医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xx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在非洲多地流行,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为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广泛传播,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做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xxx市,我院辖区内发现病例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原则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科学、统一地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x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编制。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
五、组织与领导领导小组及有关人员职责为切实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工作,医院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领导小组和医疗救治专家小组,全权负责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和疫情突发后应急处理工作。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
(一)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分工1、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院长副组长:xx副院长xx副院长成员:xxx xxxx 。
领导小组下设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办公室(简称“应急办”),应急办主任由业务医务科副主任谢炳林担任。
领导小组职责: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按预案规定程序启动或结束应急响应,负责对全院疫情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
应急办职责:全面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处置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部署,上传下达等工作,确保保项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负责日常工作和信息的收集上报。
充分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做好技术、人员、物资以及思想准备,进行必要的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救治及转运演练,确保一旦疫情发生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工作,急诊做好重症或疑似病人的急救转诊等工作的准备和演练,如果有疫情发生,各科医护人员,随时听从调配。
2、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专家组发热门诊管理小组组长:xx主任成员:门诊全体医师职责:负责发热门诊预检诊治,一旦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当事人在做好防护和隔离的同时,严格按照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向医务办或院感上报并积极进行诊疗或抢救及转诊。
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的培训。
院内医疗救治专家小组组长:xx副院长副组长:xx主任、xx主任成员:xxx、xxx。
职责:负责全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的诊断、治疗、护理指导工作,参与和组织全县疫情处理、技术指导、会诊和排查。
如果无法排查联系市卫计局及市疾控中心专家组进行会诊筛查,必要时转诊到定点医院。
院感防控、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督导小组组长:xx主任成员:xxx、xxx职责:负责全体医护人员和社会群众的防护工作,对职工和社会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指导、监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工作,。
同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
临床检测组组长:xx主任成员:检验科全体医护人员职责:落实《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埃博拉病毒感染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配合临床医生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的排查。
3、后勤保障组组长:xxx主任成员:xxxx xxx职责:每保证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及防护消毒隔离用品;药房要保证药品的供应;做好各类水、电、气供应与物资保障,车辆协调安排,及时疏导人群、维护治安等。
并在疫情一旦发生后,迅速组织物资供应,确保满足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的需求,保证一线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4、宣传组组长:xxx主任成员:xxx xxxx职责:对全院所有员工进行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和个人防护宣传,提高大家的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和意识,解除大家恐慌心理,有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准备和信心。
5对领导小组和各科室的要求①对领导小组全体人员的要求是头脑清晰,决策果断,指挥有力,措施得当,安排周密,行动迅速,紧张有序,确保工作高效率,令行禁止。
②对办公室和各个小组的要求是必须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和领导小组组长的命令,做好本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③遇有突发疫情,应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各组组长、副组长要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④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掌握国内外埃博拉出血热防治信息和国家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的各种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六、加强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1.医院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培训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广大医护人员掌握最新埃博拉出血热诊断知识和防护标准。
2.加强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要求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内容,固定专职宣传人员。
3.深入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4.加强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管理。
将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作为各科室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求广大医护人员利用自身行业的特殊性,向患者和社会群众宣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疾病的知识。
医务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定期考核该项活动的落实。
5.在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和科普知识宣传等活动。
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监测、报告1.疫情监测的分工由预防保健科组织人员具体负责疫情的检测与报告工作,实行“零报告”制度,由专人24小时值班,严格报告程序。
2.疫情的监测与报告①各科室对接诊来自的疫区病例,开展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②一旦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日常监测资料,适当扩大检测范围和采集标本的数量。
③所有医务工作人员,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报告预防保健科和医务科,预防保健科和医务科及时汇报分管院长和院长,由领导小组向市卫计局和市疾控中心汇报,不得缓报和瞒报。
八、埃博拉出血热的综合防治措施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要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科配合,积极救治,降低病死率,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发病人数的原则。
1.医疗救治①医院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院前急救小组和埃博拉出血热防治救治队。
一旦发生疫情,急救小组做出快速反应,携带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等及时赶赴现场,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
②根据患者病情,严格按照流程送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到发热门诊进行诊治。
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和医护人员的防护,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
2.流调工作和污物的处理①结合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院内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流调网络。
②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领导小组立即上报市卫计局和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做好医护人员人员的个人防护。
③对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要及时报告,及早隔离,积极治疗。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21天。
④对感染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及时消毒处理,消毒可参考《埃博拉出血热技术方案》执行。
3.开展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医院内部卫生监督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对来自疫区的各类人员和与疫区人员密切接触者,加强个人防护,并做到密切观察。
九、保障措施1、药品保障药剂科要保障应急预防性药物、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药物,对药品采取专门贮备、专人管理、专病供应。
2、防护用品保障根据临床需求,购置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眼镜、一次性乳胶手套或橡胶手套、鞋套、长筒胶鞋、医用工作服、工作帽、消毒垫、污物桶、消毒桶等防护材料。
对防护材料建立专门仓库,实施专项供应,落实专人管理。
3、病人所需物品供应对病人所需物品集中供应与管理。
由发热门诊护士长具体负责患者所有物品的专门管理、专门清洁和消毒。
4、经费保障医院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工作。
5、转运保障随时与上级部门联系,保证及时转运病人。
十、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警分级(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二)响应阶段:1、一般疫情(Ⅳ级响应):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广东省出现输入病例。
2、较大疫情(Ⅲ级响应):本市出现输入病例。
3. 重大疫情(Ⅱ级响应):本市出现二代病例。
4. 特别重大疫情(Ⅰ级响应):出现本地病例并引起持续传播的病例。
十一、疫情控制分级响应(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1、成立防治专家组,制定应急预案,防控方案、诊疗方案,指导各临床科室做好防控、诊疗准备。
2、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包括病例发现、排查、报告、患者转诊、采集标本运输、个人防护。
3、做好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准备工作,加强临床救治、防护装备的准备工作。
(二)Ⅳ级应急响应行动: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广东省出现输入病例。
1、门诊各临床科室: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监测,可疑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转诊、报告,并采样送检;2、应急办、感染科: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筛查工作,完善发热呼吸道病例预检分诊制度,加强来至疫区人员、近期到过疫区人员等高危人群监测,主动排查疑似病例,做好疫情风险评估。
(三)Ⅲ级应急响应行动:本市出现输入病例。
1、应急办:组织相关科室按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有关防控方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样品采集工作;实行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日报告制度,定期进行疫情分析、评估、通报。
2、发热门诊:做好病人接诊、救治、医院内感染控制等准备工作;督促各临床科室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四)Ⅱ级应急响应行动:本市出现二代病例。
(1)应急办:立即组织埃博拉出血热专家小组会诊疑似患者,明确诊断制定抢救方案。
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医院应急办必须立即将疫情电话报告区疾病控制中心、区卫生局,网络直报人员2小时内完成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报告。
(2)发热门诊:组织救治小组医护人员在专家指导下隔离救治确诊患者,留取相关标本,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完成传染病卡和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卡填写,尽快将危重病人转诊至指定上级医疗机构救治。
(3)院感防控、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督导小组:在院感办指导下,认真做好现场消毒隔离,参与行动人员采用一级防护措施,患者污染物和排泄物消毒、排放处理,阻止院内感染发生,避免因排泄物处理不当造成水源污染和疫情蔓延,协助区疾病控制中心完成个案调查,疫点处理。
(五)Ⅰ级应急响应行动:出现本地病例并引起持续传播的病例。
在Ⅱ级应急响应基础上,向各级政府请求支援,在各级政府指挥部领导下,接受上级支援的预防控制专家、临床救治专家、病原学专家的专业技术指导,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人员、药械和后勤物资的使用。
十二、应急响应的级别调整或终止根据省市区卫生行政机构提出响应级别调整或终止建议,调整医院响应级别或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