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8-2019 学年度上期10月质量监测高二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不折叠。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
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
《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
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上层踢球已经是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
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
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
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
水浒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
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
上学期高二年级10月份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⑤(第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自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后,便逐渐成为我国古代一门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于是,关于书法的论著也日趋丰富。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有关各类艺术形式的论著中,书法论著是最为丰富的。
在这众多的论著中,有关书法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论述也多有出现,涉及的问题也颇多,诸如书法创作的一般心态、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方面,古人都有独到之思想。
在古人看来,书法创作一般包括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另一种是炽情态。
虚静创作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
东汉的蔡邕在《笔论》中最早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东晋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也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唐代的虞世南在《笔髓论》中也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明代的宋曹在《书法约言》中亦说:“志专神应、心平手随。
”这种剔除杂念、超越俗事的思想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观”是一致的。
古人论述情绪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古人认为,书写内容对书写时的情绪状态有影响,所谓写“悲”则悲、写“忧”则忧。
其次,古人认为,不同情绪状态下,其书法风格亦有相应的变化。
再次,古人认为,书法创作可以排除消极情绪,达到心理平衡。
韩愈曾说“不平则鸣”,艺术就是一种“鸣”的工具,书法亦不例外。
四川省德阳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它们的继承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它们的发展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阿拉伯数字融入中文书写系统的过程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这一特点。
阿拉伯数字在中文书写系统中的扩展一方面是由于文字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书写简便,与汉字的区别性好,(),因而在获得中文书写系统的接受后迅速在各个领域扩展使用。
另一方面,其扩展也得益于社会发展和国家语言文字标准的引导,特别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及政策法规对其推广起到了的作用。
总体来说,阿拉伯数字在中文书写系统中的应用是一个逐渐扩大范围的过程,发展到今天,已经很好地融入了中文书写系统,跟汉字数字形式大体上形成了分工互补、的格局。
从其扩展继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中说明,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一脉相通兼容并包举重若轻按部就班B . 一脉相传兼容并包举足轻重各司其职C . 一脉相传兼收并蓄举足轻重按部就班D . 一脉相通兼收并蓄举重若轻各司其职(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表示计量、编号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便利性B . 人们可以用它简便地表示计量、编号等C . 阿拉伯数字便于表示计量、编号等D .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计量、编号等特别简便(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中说明,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B . 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可以看出,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C . 从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中可以看出,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德阳五中高2016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话说《诗经》之“风”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
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
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
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
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
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
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家人,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
……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偷偷摸摸去做。
“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
2018至2019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卷与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融诈骗、医疗陷阱、订餐隐患……近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让我们想到两个概念——善经济和恶经济。
一切经济行为和企业经营究竟应不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呢?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无论有意无意,每个人都不应作恶,其中也包括企业的经营行为,都必须坚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然而,通过“谋财害命”的方式赚得盆满钵满的企业和个人太多了。
这么多年来,我们见证了太多假烟酒、假食品、假药品。
当年的“毒奶粉”害了多少无辜的孩子,有些甚至失去生命!层出不穷的恶性事件,令人愤懑不已:难道为了赚钱,企业就可以丧失良知?如此作恶的经济行为或经营行为,我们必须定义为“恶经济”。
与其他一切恶行一样,恶经济不仅要受到法律的严惩,还应受到道德上的严厉谴责。
人类经济活动首先应以“善”为出发点。
一切经济行为都应该是“善行”,而不能是“恶行”。
全球著名互联网科技巨头谷歌公司的核心文化理念是“不作恶”,就是要求公司所有员工的行为,以及公司所有的科技、产品和服务不危害他人。
这其实就是坚守“善经济”的基本思想。
谷歌是否完全做到了,此处不予置评,但这种信念应成为所有企业奉行的准则。
“善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尊重生命。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和协作的经济体,我们生活所需的几乎一切产品和服务,都来自各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生命健康就掌握在形形色色的公司手上。
如果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存在假冒伪劣成分,或者提供的信息严重失真,那么无数人的生命健康就会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进入数字时代后,海量信息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让普通消费者无从鉴别产品和服务的真伪优劣,甚至无法判断信息是否可靠。
于是,制造和传播信息、具有垄断地位的互联网平台,往往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旦这些公司蓄意造假、欺骗和诱导消费者,后果将不堪设想。
高2017级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12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1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在文化拯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误区。
第一是生吞活剥,比如当下流行的汉服运动。
穿上那些被简单复制的汉服,就像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演员。
当年的上海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量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而这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其次是文化造伪。
浙江某商人要重建圆明园,这个消息让许多人目瞪口呆。
你不可能使用原来的建材,也无法还原传统的工艺,结果势必弄出一堆低劣的赝品。
还有就是民族节日,借元宵节推销汤圆,借端午节推销粽子,借中秋节推销月饼,这不都是商人进行文化造伪的例证吗?道德过度也是一个需要反省的问题。
一方面道德匮乏,一方面却又道德过剩,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
人肉搜索是一柄双刃剑,在社会正义方面,比如说对贪官的追踪方面,它扮演过非常正面的角色。
有些贪官被摘掉乌纱帽,就是缘于网民的人肉搜索,它是民间政治监督的有效手段。
但是对普通公民的搜索和道德围剿,我认为还是过度了。
搜索权力的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需要尽快加以界定的。
篡义阐释往往也是灾难性的。
我们今天阐释古代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当然你可以在这个前提下发挥,但不能严重脱离原义。
《论语》中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是儒学现代化的价值瓶颈,今天很多人要继承儒家传统,却从这句话里发现它是愚昧落后的东西。
为了完成儒学的现代化,必须对这句话开刀,加以全新阐释。
于是就有人说,这句话表明孔夫子对妇女和儿童的尊重,因为“小人”可以解释为儿童,“难养”的意思就是要尊重他们,好好地伺候着他们,这不是非常符合现代价值观吗?但是“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有时是指底层百姓,但更多是跟“君子”相对,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联合了全球多地的8台天文望远镜同时对黑洞展开观测,这8台望远镜形成了一个有效口径等于地球直径的虚拟大望远镜,即事件视界望远镜。
8台望远镜分别是:南极望远镜、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阵、智利的阿塔卡马探路者实验望远镜、墨西哥的大型毫米波望远镜、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亚毫米波望远镜、夏威夷的麦克斯韦望远镜、夏威夷的亚毫米波望远镜、西班牙的毫米波望远镜。
它们在2017年4月对两个黑洞目标进行了联合观测。
从2018年起,又有格陵兰岛望远镜、位于法国的IRAM NOEMA天文台和位于美国的基特峰国立天文台加入后续的研究和校准工作。
事实上,给黑洞拍照并非直接拍出黑洞的图像,而是给出了许多数据,然后经过复杂的计算机处理过程,以拼出图像。
德阳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德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今的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
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络红人更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
这是多元的时代使然,有人因为有太多的自由选择而_______。
在互联网的56k时代甚至更早,那时的网络红人的共同特点是以文字________。
当互联网已经进入高速的图文时代,这时的网络红人________,网络女性占尽优势。
此后因艺术才华获得广大网民追捧的网络红人,他们大都没有接受所谓的“正规”训练,多是依托其非同一般的天赋和在兴趣支配下的自我学习,从而在某个艺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传到个人网站或者某些较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上,(),从而拥有某个固定的粉丝群。
借网络推手而成名的网络红人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会_______去策划,一般选择在某个大众关注度很高的场合通过某些举动刻意彰显该网络红人,给大众留下一个较深的印象,然后会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推动,在全国的各个人气论坛发帖讨论,造成一种热闹的假象,从而引起更多的网民关注。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些领域中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B . 这些领域中几乎折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C . 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乎折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D . 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如鱼得水立身处世绚丽多彩苦思冥想B . 左右逢源安身立命五彩缤纷苦思冥想C . 如鱼得水安身立命绚丽多彩费尽心思D . 左右逢源立身处世五彩缤纷费尽心思(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由于在艺术上的独特品味不同于主流,所以积累的人气也不错B . 由于在艺术上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味,所以能逐渐积累不错的人气C . 由于逐渐积累了不错的人气,所以在艺术上形成了独特品味D . 由于积累的人气也不错,所以在艺术上具有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味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2. (6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的时代已不容置疑地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瞬息万变,进入了我们现实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领域。
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
消费型社会更加强化了建立在影像基础上的文化,越来越多的图像加速“挪用现实”,社会几乎被图像“绑架”。
复制技术让影像的生产和消费不仅高度繁荣,而且正越来越自主化。
传统社会,人们欣赏艺术是主体的自觉行为,在数字时代对数字技术所批量复制生产出来的视觉形象,人们是因拟像世界的围剿而不得不去关注与传播。
这些视觉形象是符号,而不是传统的艺术。
艺术审美的韵味被数字时代拟像世界的“奇观”所带来的震撼悉数替代,人们逐渐习惯于被动地为图像所逼迫,而不再有意识地、自为地去选择欣赏的对象。
随之而来的便是即时审美的冷漠与疲劳。
图像作为表述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欲望映像,强化了人类根深蒂固的自恋情结——人类的自身经验被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满足人类意愿的观看的对象。
数字时代既能生产图像,又能消解图像(泛滥的PS技术便大大提升了图像的虚拟化程度,将图像随意拼贴、篡改、美化)。
于是各类恶搞、戏仿、游戏、虚无主义、道德主题等杂糅在一起,图像的表述失去目标与信念,人成为空洞的能指。
图像和信息符号正在成为我们了解现实的主要来源。
数字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复制和仿造了的世界中,对真实的证明是那么不可能,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一切都只是复制品而已。
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广告、影视、信息爆炸所笼罩着,并置身于“超现实”之中:虚饰成了现实的核心,艺术因此表现为无处不在。
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高悬于现实之上的精致的精神活动,艺术被符号统领,泛化为日常的一种基本审美和即时审美。
数字时代,技术作为“物”的存在逻辑已经让位于“物与人相互融合”的逻辑,即技术的人文性。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A说明:1.本试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案全部写到答题纸上;3、应该分点答题的主观题必须分点答题,否则不得分;4、作文不满800字酌情扣5分以上,文面较差(如涂抹等)或书写不工整按程度扣5分或1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的工程,必须从娃娃抓起。
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文火熬粥的“慢功夫”,要少一些急功近利的灌输,多一些的滋润。
A.基础性推行如沐春风 B.系统性推进春风化雨C.基础性推进春风化雨 D.系统性推行如沐春风2.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
②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
③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
④这时我会受到无比的感动。
⑤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
⑥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
A. ③⑤①②④⑥B. ③①②⑤④⑥C. ①②③⑤⑥④D. ①②③⑤④⑥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A.欣闻贤伉俪喜得千金,明珠入掌,特此拜贺。
B.今日迁居,承蒙各位拨冗光临,蓬荜生辉。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醍醐灌顶啊。
D.阁下住址,我已惠存,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指男子20岁。
在我国古代,男子20岁时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B.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多指政事言。
如《后汉书·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C.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指清廉之士。
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如李密《陈情表》中“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D.谥:指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篇古文,完成1--6题(18分)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3分)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无论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委:委弃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很多人用心一也用:因为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哪,岂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船桨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或师焉,或不焉B.数罟不入洿池C.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D.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C吾从而师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4、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D蟹六跪而二螯小学而大遗5、下列句子中“也”字的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③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⑤欲人之无或也难矣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⑧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 ①∕②⑤⑥∕③④⑧∕⑦B ①⑦∕②⑤⑧∕③⑥∕④C ①⑦∕②⑤∕③⑥⑧∕④D ①⑥⑦∕②⑧∕③∕④⑤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耄”指的是八九十岁的年纪,“耋”七八十岁指的年纪。
文中的“耄耋”是高龄、高寿的意思。
B.“庠”“序”都是古代的学校名称。
商代的叫“序”,周代的叫“庠”。
在本文指的是学校教育。
C.射御,古代六艺中的两种,指射箭御马之术,都属于尚武的技艺,另外四种技能是礼、乐、书、数。
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即指此六艺。
D.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扑”,短的叫“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7分)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①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代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
②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园子。
园子尽头是一间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
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画像。
③眼前的书屋与徐渭自己所画的“青藤书屋图”已大相径庭。
徐渭的画上,是几间排列不规则的草屋,正如他在画上所题,“几间东倒西歪屋”。
而据他题词的下句“一个南腔北调人”来推断,徐渭的晚年直至去世都是在那几间草屋中度过的。
尽管书屋为后人重建,但确是在青藤书屋的故址上,这是毋须怀疑的。
书屋旁的小天井里,那十尺见方、徐渭所称“天池”的小水池还在,天池正中竖有一方形石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也是徐渭手笔。
靠墙,青砖砌成的花坛上,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青藤虽为后人补植,但在那同样的位置,徐渭手植的一棵青藤也确实蓊郁过。
倔强孤傲长于顽石之中而终年葱绿的青藤,正是徐渭的精神象征,无怪乎他以“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了。
④我在这徐渭狂啸过、痛哭过的青藤书屋里久久地低徊默想,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
这位旷世奇才,诗文书画俱佳的艺术大家,并非恃才傲物的狂狷之士,仅从他的《镜湖竹枝词》即可看出,他是热爱世俗生活的啊!可世俗生活却怎么也容不下他。
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他刚刚成年时就给他预设了种种打击,直到他去世。
⑤徐渭少年时便才华显露,可却连续八次乡试未中。
他当过幕宾,参加过抗倭斗争并立了功,参加过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曾六次坐牢。
他一生穷困潦倒,晚年靠卖书画度日。
为了生存,数千卷心爱的藏书也变卖一空,最后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⑥这便是天才的命运吗?⑦我想,设若命运改变一下徐渭的品格,他的人生又将是怎样一种境况呢?假如他不那么张扬个性,以他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也就成了几品大员,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即使科举不中,随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礼送,在哪家权贵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衣食无忧,免遭冻馁啊!⑧当我踱进展室,看见《黄甲图》和《墨葡萄图》时,立即否定了自己荒唐的设想。
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乃是一个天才画家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
正是这种宣泄,构成了他艺术的精魂。
他是那样的孤高,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卓尔不群,那样的反叛正统。
要这样的艺术天才、反传统的斗士去迎合世风、摧眉折腰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他真的放弃坚守,出卖自己,他还能作这水墨淋漓、恣肆放纵的画吗?还会有强心铁骨、才横笔豪的书法吗?还会有血气奔涌悲声如诉的诗文吗?不,不会有了。
那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称道的徐渭了。
往深里想,命运也是公正的。
在他那神秘之手的一再敲打下,徐渭落魄、困顿、遭受诟辱,在贫病中死去;但同是这敲打,又造就了徐渭独特的、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品格。
⑨命运之手敲打过古人,也敲打着今人。
我本是来凭吊徐渭的,本以为能在凭吊之后走笔行文,痛斥龌龊的世俗,给徐渭以真挚的悲悯,不想倒是徐渭先生悲悯了我。
尽管我未遭冻馁,但我有属于我自己的哪怕一小片精神领地吗?有徐渭那种“深山无人收,颗颗明珠走”的坚信自己是明珠的自信吗?⑩我站在书屋前,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青藤。
这株在人们心目中存活了400多年的青藤啊。
时间的推移,只会使它愈益葱茏。
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是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
是命运的敲打,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品格,所以作者说“命运也是公正的”。
B.作者写到书屋旁的“天池”及出自徐渭手笔的“砥柱中流”四字,证明了此地的确是青藤书屋的旧址,也透露着徐渭的志趣。
C.青藤书屋的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徐渭的晚年就是在绍兴的这几间老式瓦屋中度过的。
D.徐渭曾在靠墙的花坛处亲手种过一株青藤,并将“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
青藤倔强孤傲、终年葱绿,正是他精神的象征。
E. 徐渭曾经参加过抗倭斗争和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正因为有过这样的斗争经历,他的作品才会具有强心铁骨,才会才横笔豪。
8.请具体说说,作者感到“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的原因是什么?(4分)9.第⑦段中作者假设了徐渭品格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人生境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10.文章以“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一句做结,有什么作用?(5分)三、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廷机,字尔张,晋江人。
万历十一年,以进士第二授编修..。
故事,祭酒每视事..。
累迁祭酒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
久之,迁南京吏部右侍郎,署部事。
二十七年,典京察,无偏私。
尝兼署户、工二部事,综理精密。
外城陵垣,多所缮治,费皆取公帑奇羡,不以烦民。
召为礼部右侍郎,四辞不允,越二年始受任。
时已进左侍郎,遂代郭正域视部事。
会楚王华奎因正域发其馈遗书,诬讦正域不法数事。
廷机意右楚王,而微为正域解。
三十三年夏,雷震郊坛..。
率同列条上修省事宜,复言今日阙失,莫如矿税,宜罢撤。
不报。
廷机遇事有执,尤廉洁,帝知之。
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
给事中王元翰等虑廷机且入辅,数阴诋之。
三十五年夏,廷推阁臣,廷机果与焉。
给事中曹于忭、宋一韩、御史陈宗契不可。
帝雅重廷机,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廷机三辞始视事。
元翰及给事中胡忻攻之不已,帝为夺俸,以慰廷机。
已而姜士昌、宋焘复以论廷机被黜,群情益愤。
廷机求去不已,帝屡诏勉留,且遣鸿胪趣出,坚卧不起。
至四十年九月,疏已百二十余上,乃陛辞出都待命。
同官叶向高言廷机已行,不可再挽,乃加太子太保,赐道里费,乘传..,以行人护归。
居四年卒,谥文节。
廷机系阁籍六年,秉政止九月,无大过。
廷机辅政时,四川巡抚乔璧星锐欲讨镇雄安尧臣,与贵州守臣持议不决。
廷机力主撤兵,其后卒无事,议者称之。
闽人入阁,自杨荣、陈山后,以语言难晓,垂二百年无人,廷机始与叶向高并命。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五》,有删节)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
B.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
C.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
D.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编修”是古代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等的史官,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属翰林院,以一甲的第二、第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
B.“郊坛”是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地方,因为总是设在京城的郊外,故以此为名。
文中所谓“雷震郊坛”是说天上打雷时把郊坛给震坏了。
C.“乘传”即乘坐驿车。
“传”音“chuán”,指驿站的马车。
文中“乘传”指李廷机回家时,皇帝特许他乘坐驿站的马车,这是皇帝对其所看重的臣子的一种优厚待遇。
D.“祭酒”是官职名,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