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剖析
解析:(1)由题意可知,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0.02×5 s=0.1 s,对应各点速度分别为
������1 +������2 v1= 2������ ������ +������ v2= 2 3 2������ ������3 +������4 v3= 2������ ������ +������ v4= 4 5 2������ ������ +������ v5= 5 6 2������
������
探究一
探究二
问题导引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问题导引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例题2】 导学号93960025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 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 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试完成下面问题。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变式训练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 图所示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 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 cm,s2=1.90 cm,s3=2.38 cm,s4=2.88 cm,s5=3.39 cm,s6 =3.87 cm。那么:
探究一
探究二
问题导引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解析:实验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取纸带前应先断开 电源,所以错误操作是A、D步骤。根据实验的过程,合理顺序为 BECADF。 答案:(1)A中应先通电,再放开纸带 (2)D中取纸带前应先断开电 源 BECA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