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94.36 KB
- 文档页数:1
食管癌和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和护理探析总结19例食管癌和肺癌手术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经验。
食管癌和肺癌术后应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液量和性状的变化,以便及早发现乳糜胸,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治疗效果的保证。
应加强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康复期健康教育。
13例采用保守治疗,6例采用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
标签:食管癌,肺癌;乳糜胸;胸导管;护理乳糜胸是食管癌和肺癌切除术术后少见的井发症,其发生率很低,文献报道,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为0.4%~2.6%,肺癌约为0.1%~1.5%[1]。
本研究共收录了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腔外科于2007年3月~2012年12月19例食管癌和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43~72岁,平均56.3岁。
其中食管癌患者16例,部位:食管上段癌2例,中段癌13例,下段癌1例:手术方式:主动脉弓上吻合10例,主动脉弓下吻合1例,颈部吻合2例。
肺癌患者3例,其中右上肺癌2例,右下肺癌1例;3例肺癌均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出现乳糜胸的时间为术后2~7d,平均3.8d。
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患侧呼吸音减低,下胸部叩诊浊音。
胸片提示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
胸腔引流量>1000ml/d 12例,600~900ml/d 5例,300~500ml/d 2例。
1.2治疗方法及结果5例出现乳糜胸后因胸腔引流量大观察3~5d后行手术治疗,1例经保守治疗2w效果欠佳后行手术治疗,13例采用禁食、胸腔引流、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
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2 护理2.1密切观察病情胸科手术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典型表现是胸腔引流量明显增加,几乎所有的乳糜胸都表现为术后出现稻草色或奶油色胸液,引流量可达500~2000ml/d。
早期呈血清样液体,后期则呈混浊或乳白色,出现典型乳糜样胸水。
胸外科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胸外科患者治疗结束后发生乳糜胸状况的诊断方法和相应的治疗注意事项。
方法:我们对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术后乳糜胸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行的研究和探讨。
首先我们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病理诊断,确诊后,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通常对乳糜胸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
结果:经过诊断,所有患者中有16例患者因肺癌治疗手术后发生乳糜胸,保守治疗全部有效,患者的恢复状态良好。
剩下的18例患者是因为食管癌进行手术后发生乳糜胸状况的,其中有13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另外5例患者我们对其使用手术疗法进行治疗,但仍有一人因治疗不及时发生死亡。
结论:临床上对于乳糜胸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来确认,治疗时也应当根据他们的实际病情有所区分,只有做好前期工作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胸外科;乳糜胸;临床诊断与治疗乳糜胸在临床外科手术治疗过后经常发生,属于术后并发症的范畴,患者一旦罹患此病,必须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将严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乳糜胸状况时有发生,成为临床的重要术后并发症,为了进一步明确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建议,我们特做此研究以供临床参考,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术后乳糜胸患者。
在这些患者中,他们发生乳糜胸状况的原发疾病为有16例患者因肺癌治疗手术后发生乳糜胸,18例患者是因为食管癌进行手术后发生乳糜胸状况。
所有乳糜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状况。
相关病理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乳糜胸状况的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保守治疗的方法步骤为:首先进行胸膜固定,之后使用施他宁药物静脉滴注减少乳糜液的生成量。
手术治疗的方法为:首先寻找患者的胸导管以及楼口,然后利用相应的缝线进行缝合,对于部分无法确定瘘口位置的患者要进行大块组织低位盲扎进行处理。
患者食道中下段鳞癌术后第二天行"能全力''肠内营养后出现胸腔闭式引流液为牛奶样,量约200诊断为乳糜漏.立即禁食,肠外营养!请问应禁食多久,如何判断可以拔胸管????本人工作后第一次在临床上碰到,请各位指点!!!!患者应考虑胸导管瘘的可能。
出现乳糜胸,如:1。
术后早期>1200ml/d,或术后一周内累计>3500ml者:2。
凶险型者;3。
年龄大,营养差,即使胸引流量<500ml/d,能耐受手术者;4。
乳糜胸患者出现严重脱水。
电解质紊乱,有心累气促血压下降尿量明显减少,能耐受手术者。
则应手术治疗。
但目前患者引流量为200ml/d,可考虑保守治疗:1。
持续胸腔闭式引流;2。
营养支持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禁食,完全胃肠外营养;3。
胸膜粘连治疗。
最好无乳糜液时拔胸管,至于禁食多久国内有不同看法。
考虑胸导管医缘性损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不知术后胸引量是多少,如超过1000ml,则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于8-10胸椎处结扎胸导管管主干.如延误手术时机则风险很高,死亡率50%以上.如低于1000ml 可禁食,营养支持观察治疗.也可口服亚甲篮观察胸引的颜色每日200ml的乳米不要紧,是过早用能全力之故,胸导官主干未损伤,禁食二三天即可.若每日引流量过1000ml,需进胸行胸导管结扎.术后第二天,“能全力”肠内营养后出现牛奶样引流液200毫升。
乳糜胸诊断明确。
不知道不肠内营养胸液每天有多少?每日800毫升以下,并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多可保守治疗成功。
主要是充分的负压引流,保证肺充分扩张,及早形成粘连,闭合胸导管的漏口。
也可胸内注射粘连剂,如滑石粉,四环素粉等。
在禁食后胸管没有引流液一周左右,拍胸片看肺扩张程度及有无液体包裹,如果正常可试着清流——流质饮食。
进食3天后可拔除胸管。
在食管癌手术中,如果肿瘤过大,和对侧胸膜浸润,或病变在弓后或弓下,要术中结扎胸导管,在膈肌上3-4厘米处,将降主动脉牵向左侧,紧贴主动脉侧缘用尖头钳分离至椎前筋膜,扩大分离口(有时可看到胸导管)。
胸外科手术后乳糜胸的治疗乳糜胸是指在胸腔腔隙中积聚较多乳糜(乳脂质和淋巴液混合物)的一种疾病。
一般情况下,乳糜胸是由于胸腔淋巴通道阻塞或破裂引起的。
乳糜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胸外科手术后的淋巴引流障碍、胸腔淋巴结恶性肿瘤、淋巴瘤等。
手术是治疗乳糜胸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手术后的乳糜胸治疗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以下将介绍一些经典的治疗方法,供参考。
1. 内科保守治疗:对于乳糜胸患者,如果病情较轻,可以先尝试内科保守治疗。
这包括控制患者体重,减少胸腔内压力,避免运动和剧烈活动。
此外,可以采用胸腔引流的方法,通过管道将胸腔内的乳糜引流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对于乳糜胸的根本治疗效果有限。
2. 药物治疗:对于由淋巴引流障碍引起的乳糜胸,使用某些药物可以增加淋巴液的排出,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如胸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排出,减少乳糜胸的积聚。
此外,还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原发病,如化疗药物用于淋巴结恶性肿瘤引起的乳糜胸。
3.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乳糜胸病例,特别是由于胸外科手术引起的乳糜胸,外科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手术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矫正原发病所致的淋巴引流障碍,如手术清除肿瘤,修复或重建淋巴通道等;另外一种是将积聚在胸腔中的乳糜进行抽吸或引流,以减少胸腔内的积液。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开放性手术、胸腔镜手术以及胸腔镜辅助手术等。
手术后还需要进行相关护理和康复训练。
术后病人需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同时要注意术后身体的休息和恢复。
综上所述,乳糜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
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
对于乳糜胸患者来说,及早治疗和积极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治疗及时、准确,同时进行恰当的康复训练,才能有效地改善症状,提高康复效果。
乳糜胸的治疗还可以辅助使用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护理体会【摘要】总结肺癌术后乳糜胸护理经验。
总结分析本院收治的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
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护理需注意观察临床症状,监测胸腔引流液,同时进行心理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必要时进行胸腔灌注治疗。
【关键词】肺癌;乳糜胸;护理乳糜胸是肺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易导致患者心肺受压及全身衰竭,甚至死亡。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24例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患者,其中15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9例患者保守治疗,经过科学规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后出院,现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48~69岁,平均(58.2±4.5)岁;右侧肺癌18例,左侧肺癌6例;乳糜胸出现时间为术后3~6 d,平均3.8 d;乳糜胸发生于左侧胸腔15例,发生于右侧胸腔6例,发生于双侧胸腔3例。
2 观察要点2. 1 临床症状乳糜胸大多数发生于术后2~5 d,但少数病例也可于术后1周以上发生。
患者常见症状为胸闷、气短、心悸等心肺受压表现。
患侧胸部常有沉重不适感,若乳糜液漏出较快,短时间内大量乳糜液漏出并在胸膜腔积聚,心肺受压症状明显,患者可表现为严重呼吸衰竭及休克,本组2例患者于术后第5日主诉心慌气短,监测生命体征脉搏150次/min,血压144/88 mmHg,呼吸42次/min,体温37.5℃,查体见患者气管偏向健侧,听诊呼吸音不清晰,叩诊患侧胸部呈鼓音,立即告知医生行胸腔穿刺术,抽出胸水1000 ml后患者症状迅速好转2. 2 胸腔引流对于胸导管分支损伤导致的乳糜胸术后护理需足够重视,患者由于术后早期禁食,每日漏出乳糜液较少,此时胸穿或引流液为胸腔渗液、渗血及乳糜液的混合液体,多为淡红色,常被误认为胸腔积液而导致漏诊乳糜胸。
乳糜胸是否需要手术处理主要视每日乳糜液引出梁而定,所以护理人员需要认真监测记录乳糜液的每日动态引流量,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胸外科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监护室许仕英乳糜胸是由于来自胸导管瘘口或其主要分支破裂处的大量淋巴液在胸膜腔内潴留而形成。
乳糜胸是由于来自胸导管瘘口或其主要分支破裂处的大量淋巴液在胸膜腔内潴留而形成。
乳糜胸是胸外科手术后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胸外科手术当中,乳糜胸较常发生于食管癌术后,其发生率为0.9%-2.0%,肺癌术后发生率较低,约0.3%-0.74%.以往报道的乳糜胸大多数是发生在食管或贲门术后的并发症,而对肺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报道很少,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为2000例病人施行肺部手术治疗,术后发生乳糜胸8例,发生率为0.4%。
现将我们的观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胸导管生理功能(1)胸导管的主要功能是将消化道的脂肪输注到静脉。
人体食入脂肪后,在肠道中分解为甘油与脂肪酸。
天然脂肪酸中,中短链脂肪酸在胃内经甘油三丁酸酯酶水解,进人小肠后再经胰脂肪酶、肠脂肪酶或少量胆盐的作用下,完全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由于其分子量较小,易于扩散,能通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基底膜,直接吸收进入门静脉血流,而不形成乳糜颗粒,而一般食用油脂中绝大多数为长链脂肪酸,在小肠中,经过复杂的分解、乳化、再结合,以及肠粘膜细胞酶系统的作用和再酯化、外移、乳化等复杂的消化过程,形成乳糜微粒,由小肠绒毛的中心乳糜管吸收,经肠淋巴管及肠干,输人胸导管。
人体摄人脂肪的60%—70%进入胸导管,包括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磷脂、髓鞘磷脂、胆固醇酯等。
(2)胸导管是正常情况下血管的蛋白质返回血循环,和特殊情况下输送人体储存蛋白质进入血循环的主要途径。
乳糜液中总蛋白含量约为血浆蛋白的一半,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乳糜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与血浆相似,也含有一些糖及非蛋白氮,并含有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K 等,多种抗体及多种酶。
(3)胸导管是人体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途径,每天经胸导管返回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为血循环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0—20倍。
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术后乳糜胸
胸腔灌注是一种用来治疗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方法,其原理是将药物或生理盐水注入患者的胸腔,将乳糜胸中的淋巴管闭塞,从而减少或消除胸腔中的乳糜液体。
肺癌术后乳糜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是胸腔中液体含有大量蛋白质和淋巴细胞,常常导致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后。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胸腔引流和胸膜粘连,但其治疗效果有限,复发率较高。
相比之下,胸腔灌注治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消除乳糜胸,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研究显示,胸腔灌注治疗的成功率可以达到70%以上,而且
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太大的负担。
在胸腔灌注治疗中,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胸腔穿刺,将针头插入患者的胸腔,将乳糜液体抽出。
接着,医生会将药物或生理盐水注入胸腔中,用来闭塞淋巴管,防止乳糜液体再次聚集。
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进行多次胸腔灌注治疗,直到乳糜液体完全消失为止。
虽然胸腔灌注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避免注入过多的药物或生理盐水,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胸腔灌注治疗可能会引发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治。
总之,胸腔灌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方法,
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该详细咨询医生,了解治疗过程和预期效果,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