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7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基本实验,加之此节是生物三大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的核心内容。
所以在展开光合作用的相关学习内容之前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完成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学习,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学习光合作用的兴趣,也为后续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以此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带的是职业中学的体育班,全班29位学生,其中只有3名女同学,以男生居多的这个班级学生学习的重视度,自觉性都比较差。
而且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文化课的底子薄,对课堂教学兴趣不浓厚。
但学生比较好动,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往往他们对实验课具有很高的兴趣,这样对开展生物实验课很优势。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探索叶绿体有色素的种类。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
(2)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相互交流的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态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和色素的提取。
五、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当没有丙酮时,也可以用其他有机溶剂替代,如酒精。
分离原理:分离色素的方法叫纸层析法。
分离色素与色素的溶解度有关,而与色素的浓度、含量无关。
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虑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各种色素分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抽取和拆分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
剂
中。
故要抽取色素,必须毁坏细胞结构,毁坏叶绿体膜,并使基粒片层结构轻易与有
机溶剂直奔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存有四种,相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弱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同,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
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
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到书P54)
1.提取色素:
2.制取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测: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
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探讨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抽取和拆分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就是什么?。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目的:1.了解叶绿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及色素的特性。
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学会使用色谱技术分离和检测绿叶中的不同色素成分。
实验器材与试剂:1.绿叶样品(如菠菜叶、银杏叶等)2.无水酒精3.丙酮4.苯5.乙醚6.高锰酸钾溶液7.丙酮对氯硝基苯溶液8.醋酸乙酯9.硅胶10.涂片11.显微镜12.色谱纸13.毛细管实验步骤:1.提取叶绿素:a.取适量的绿叶样品,将其切碎并加入试管中。
b.加入适量的无水酒精,使其完全浸泡叶片,并用研钵研磨均匀。
c.将混合液倒入漏斗中,放置于试管架上,用滤纸过滤。
d.收集得到的滤液,即为含有叶绿素的提取液。
2.色素分离:a.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白酒精、丙酮和苯。
b.向每个试管加入适量的提取液,轻轻摇晃,观察色素的溶解情况。
c.记录下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3.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叶绿素:a.准备好薄层色谱板,用铅笔标记出起始线和标记线。
b.在标记线上分别用吸管取三种不同的溶液,分别是高锰酸钾溶液、丙酮对氯硝基苯溶液和醋酸乙酯。
c.将色谱板放入试管中,保持试管中有一定的溶液,但不接触到底部。
d.将试管盖上,使其在试管腔内渗透蒸发。
e.取适量的叶绿素提取液,滴于色谱板上起始线附近。
f.当色素溶液到达标记线时,取出色谱板,用显影剂将色素显影出来。
g.观察色素分离情况,并记录下结果。
4.用色谱技术检测叶绿素:a.取适量的叶绿素提取液,加入毛细管。
b.将毛细管的一端放入色谱纸上,留意液面的高度,使其保持在色谱纸上。
c.观察色谱纸上色素的分离情况,并进行记录。
d.将色谱纸放置于溶剂中,使溶剂从色谱纸底部渗透上来,观察色素的运动情况。
e.记录下色素的行程距离。
实验结果:1.通过观察不同溶剂中叶绿素的溶解情况,发现丙酮是最佳的提取溶剂。
2.使用薄层色谱法成功将叶绿素分离,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相对位置。
3.通过色谱纸上的行程距离,了解叶绿素的迁移速度。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作用;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3.学会使用色谱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教学内容:1.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作用;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3.色谱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通过让学生观察绿叶的颜色和在光照下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绿叶中的色素的作用及分类。
Step 2:介绍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作用1.讲解绿叶中的主要色素类型,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2.解释这些色素在光合作用和抗氧化方面的作用。
Step 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1.介绍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醇提法;2.解释醇提法的原理,即利用醇溶性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Step 4: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1.给学生分发实验材料,包括绿叶样品、酒精、滤纸、试管等;2.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a.将绿叶样品切碎并放入试管中;b.加入适量的酒精,覆盖绿叶样品;c.用滤纸盖住试管口,待一段时间;d.将酒精溶液转移到另一个试管中。
Step 5: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1.让学生观察提取液的颜色;2.引导学生思考提取液中的颜色与绿叶中的色素的关系,并分析提取液中可能存在的色素类型。
Step 6:色谱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1.介绍色谱法的原理和步骤;2.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色谱法实验,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色素进行分离;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
Step 7:总结和讨论1.由学生总结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2.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Step 8: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
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操作能力;2.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其实验结果和分析能力;3.通过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一、引言绿叶中的色素是植物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们起着光合作用和保护叶片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让学生了解色素的性质和提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目的1.了解绿叶中的色素成分和功能。
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
3.掌握色素的分离方法和分析技术。
三、实验原理1.绿叶中的主要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
2.色素的提取方法一般采用溶剂抽提法,通过溶剂的选择和提取条件的控制,可以实现对不同色素的选择性提取。
3.色素的分离方法主要有色谱法、电泳法和薄层色谱法等,其中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且简单易行的分离方法。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收集新鲜的绿叶样品,并将其切碎备用。
2.色素提取:将切碎的绿叶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酒精,用研钵和杵搅拌均匀,使色素溶解于酒精中。
3.过滤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去除杂质,得到含有色素的溶液。
4.薄层色谱法分离:将提取液均匀地吸附在薄层色谱板上,将色谱板放入溶剂槽中,使溶剂慢慢上升,观察色素在色谱板上的分离情况。
5.色素分析:观察色素分离的结果,测量各色素的Rf值,计算色素的相对迁移率。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观察色素分离的结果:根据色素在色谱板上的迁移情况,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斑点,表示不同的色素分离出来了。
2.测量Rf值:通过测量色素的迁移距离和溶剂前进距离,计算色素的Rf值。
Rf值是色素的相对迁移率,可以用来判断色素的亲疏水性质。
3.分析色素的成分:根据不同色素的Rf值,可以初步判断色素的成分和性质。
六、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溶剂和强酸强碱。
2.实验时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记录。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和玻璃器皿。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绿叶中的色素,并通过测量Rf值初步分析了色素的成分和性质。
本实验不仅加深了对色素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学院附中陈建志一、教材分析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前沿阵地,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证。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一个探究性实验,通过本实验,可以让学生知道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对植物叶片颜色的影响,是学习光合作用的基础。
本实验要求层次较高、操作难度较大、考查频率高的一个实验,但是按照教材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多数学生把握不够,操作不当。
分离后的色带或不全或色浅,辨认困难,实验效果皆不理想。
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将有关操作作了调整。
1、教材中值得推敲的地方实验选材和研磨教材推荐用菠菜为实验材料。
菠菜生长受季节的限制,有的季节很难采集。
另外菠菜叶片含水量较高,较多的水分子与丙酮分子接触,降低了丙酮对色素分子的萃取率,导致提取液中含色素分子少,进而影响实验结果。
教材中选用5克叶片.相对于仅需的几滴滤液来说,显然太多,也增加了研磨的时间和难度。
相对于5克叶片,5毫升丙酮又显太少。
丙酮极易挥发,实验中常出现叶片未研碎。
丙酮已挥发干的情况。
因为研磨不彻底,提取液中色素含量少。
研磨剂的配制学生只是按课本要求按顺序添加无水、乙醇、CaCO3、SiO2,并不能很深刻的理解添加这些物质的原理和作用。
过滤装置课本要求用放置单层尼龙布的漏斗过滤滤液,但实际操作中这个方法耗时且费力。
画线方法由于学生平时的实验操作中很少用到毛细吸管,所以采用课本要求的方法划线,很难做到滤液细线细、直、均匀的要求。
色素分离装置分离色素是将滤纸条插入到加入层析液的烧杯中,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还可以给烧杯加盖。
而实际操作很难做到滤纸条在烧杯中保持竖直,也不能有效减少层析液的挥发。
分离色素的方法课本是让色素在长形滤纸条上扩散分离,方法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实验改进只要是新鲜、浓绿的叶片皆可选,但要对叶片作些处理。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
2.熟练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高效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3.提升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二、实验教学原理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这些色素的化学结构差异显著,因此在层析过程中的移动速度各异,得以分离。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如丙酮)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接着利用层析法将各类色素分离。
三、实验教学步骤1.实验材料准备:新鲜绿叶(如菠菜叶)、研钵、滤纸、层析柱、有机溶剂(如丙酮)、烧杯、玻璃棒等。
2.色素提取:将绿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有机溶剂进行研磨,使色素充分溶解在溶剂中。
3.过滤操作:将研磨后的溶液倒入滤纸上,过滤掉残渣,获取含色素的滤液。
4.层析过程:将滤液滴加至层析柱顶部的滤纸上,开启层析液,观察色素的分离过程。
5.色素收集:收集层析柱下端的滤液,观察并记录各色素的颜色和位置。
6.结果观察与分析: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各色素的颜色和位置,并进行详细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分析各色素在层析中的移动速度,得出结论。
探讨不同绿叶中色素的组成和含量是否一致。
五、实验注意事项1. 使用有机溶剂时要特别小心,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蒸汽。
2. 在层析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观察、分析、总结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实验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案实验名称: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了解色素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绿叶中含有丰富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本实验将通过醇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分别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1. 醇提取法:利用醇类溶剂对绿叶中的色素进行提取,醇类溶剂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
2. 硅胶柱层析法:利用硅胶柱对提取得到的混合色素进行分离,通过不同色素在硅胶柱上的吸附和洗脱特性,实现色素的分离。
三、实验步骤:1. 醇提取法:(1)取适量鲜绿叶切碎,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浸泡搅拌片刻。
(2)用过滤纸过滤提取液,得到含有色素的提取液。
2. 硅胶柱层析法:(1)将提取液注入硅胶柱,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洗脱。
(2)收集不同色素洗脱液,得到分离后的色素溶液。
四、实验器材和试剂:1. 鲜绿叶2. 无水乙醇3. 硅胶柱4. 洗脱溶剂:如乙酸乙酯、正己烷等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接触皮肤和吸入呼吸道。
2. 实验操作需细心,避免溶剂挥发和飞溅。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从绿叶中提取和分离得到的不同色素溶液,了解不同色素的特点和性质。
通过对比不同洗脱液的颜色、吸光度等数据,学生可以进一步分析色素的含量和纯度情况。
七、拓展实验:学生可以根据本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色素性质鉴定实验,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进一步了解色素的结构和特性。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还可以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教学设计《高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高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教学设计儋州市第一中学许美萍一、教学设计思路各种绿叶,学生早已见惯,那么绿叶中含有哪些色素,这些色素都是绿色的吗?做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不仅直观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巩固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提高。
本实验教学的知识重点内容包含理解实验原理和本实验中各药剂的重要作用。
实验原理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原理与分离的原理是存在相通性的,因此在教学中将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提取实验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离实验的原理。
关于各药剂作用的学习,则是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进行体会和验证。
本实验的设计是主要体现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二、实验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这一节的内容是整个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而该实验隶属于光和光合作用,且是本节首要学习内容,因此本实验起着很重要的衔接和引领作用,是之后光合作用的场所及过程学习的必要铺垫。
关于绿叶中有哪些捕获光能的色素,教材是通过先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再进行归纳的,从中可看出人教版的教材很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各种绿叶,学生早已见惯,那么绿叶中含有哪些色素,这些色素都是绿色的吗?做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不仅直观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巩固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初中就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但初中的学习并不深入,未提及色素在该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是停留在了叶绿体的层面。
因此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本实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光合作用。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实验设计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探究任务,通过让学生预习教材→提出质疑(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合作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来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
另外,此实验是高中生物课本中经典实验之一,设计合理、方法经典,但是,如果课堂中只是让学生进行对经典的照搬,禁锢于经典,这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本设计将教学组织方式调整为活跃学生思维为主,学生实验操作为辅,如: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做实验、让学生改进滤液细线的画法、析色素的方法,以及用圆形滤纸对实验进行变式练习等等,相信这样定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各种能力。
二、实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承接前面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的理论内容,接着进行实验操作,既突出了生物实验及其实验基本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又很好地加深了学生对上节知识的理解和升华,也能为接下来光反应和暗反应及环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的学习作一个很好的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已经简单了解了解光合作用,但对于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光合色素的作用缺乏认识。
通过对第五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实验已有了初步了解,明白了对照实验、以及等量、单一变量原则等在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但对解决实验操作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另外,因为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程度比较好,因此,设计更注重了实验的拓展延伸.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对经典实验的改进及变式练习。
四、实验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颜色。
能力目标:掌握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推出结论。
形成善于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品质。
五、实验准备
1、学生自己准备植物叶片(绿色和非绿色、同种植物幼嫩和成熟叶片)
2、圆形滤纸、研钵、漏斗、单层尼龙布、脱脂棉、毛细管、剪刀、试管、量筒、小烧杯、97#汽油、无水乙醇、氯化钠、石英砂、碳酸钙、集气瓶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1、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任务
2、准备、下发学案1、预习课本实验
2、完成学案
为上课做好
充分的准备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绿叶及细胞的显微结构图)
自然界中的植物叶片多为绿色,是因为
叶肉细胞中含有哪一结构呢?“叶绿
体为什么是绿色的?”叶绿体中到底含
有哪些色素呢?怎样来提取和分离它
们呢?
答: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
体中有绿色的色素
结合已有知
识,引发学生
探究叶绿体
中色素种类
的兴趣。
提出问题解释原理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课本实验,现在
我来检测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回答
以下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推测色素在叶绿体
中,而叶绿体又在叶片中,那怎么把色
素提取出来呢?
问题2:怎么能保证色素一定存在于滤
液中?
问题3: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什么?
问题4:得到色素的滤液后,如何让各
种色素分离开来呢?
问题1答:磨碎叶片,再过
滤,色素在滤液中)
问题2答:用能溶解色素的
溶剂,也就是有机溶剂
问题3答:无水乙醇,还有
其他有机溶剂也可以,例如
丙酮、石油醚、苯、汽油等
都可以。
我们今天是用无水
乙醇。
问题4答:因为色素在层析
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且由
于溶解度不同而导致随层析
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
同,这样,一段时间后,色
素就会在滤纸上分离开
通过问答,学
习实验原理,
这样既可以
检查学生预
习的情况,也
可以激发学
生的兴趣。
学生质疑对于实验操作与步骤,你还有什么疑问
吗?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并适当引导学
生得出结论,必要时学生进行讨论。
色素的提取
1、叶片中含有的色素都是一
样的吗?2、石英砂、碳酸钙
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3、为
什么要迅速、充分研磨?4、
为什么必须及时用棉塞塞紧
试管口?
让学生通过
仔细阅读教
材,提出问
题,这样学生
的思维能力、
想象力和创
造力才能发
影响。
你能否尝试改进色素分离的装
置?
③用皮筋蘸取滤液,在两端
固定,然后弹取滤液细线
设计色素分离装置,如:
用集气瓶代替试管或烧杯进
行层析。
集气瓶有盖,较密
封。
且层析液置于其中可供
几个班重复使用。
综合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小组四任务:
用圆形滤纸代替滤纸条做色素分离的实验,如何设计方案并实施实验。
方法: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
上色素液。
干后,可重复2—3
次,使色素总量增加。
在滤
纸中央钻一小孔,插入一根
用滤纸条捻成的芯,下端浸
在层析液中,一段时间后,
可看到不同色素呈同心圆扩
散。
训练学生对
现有实验进
行变式练习,
使学生所学
的知识由已
知迁移到未
知,能最大限
度地提高学
生知识迁移
的能力,才能
使学生不仅
能适应多变
的高考,而且
会让学生终
身受益。
八、教学总结
本节教学希望把科学知识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载体,从分析经典实验到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发现探索,再到实验设计,实验的改进,实验的变式,为学生搭设一个自主学习、发现探究的“平台”。
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学生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践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体会,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